浙江人最会赚钱吗?

来源 :现代工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ghongtao344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份最新的统计资料把浙江民营经济的巨大“魔力”彰显得淋漓尽致。目前,在浙江全省88个县市区中,已经有85个县市区形成了块状经济,年产值超亿元的区块519个,块状经济总产值5993亿元,约占当年全省工业总产值的49%。这些群落景观也孕育出了一个勤劳务实、勇于开拓、善捕商机、敢冒风险的浙江商人群体。
  数字说话:浙商是当今中国最会赚钱的人群
  越来越多的研究者认同这样的一个观点:位于中国东南沿海的浙江商人是当今中国最具活力也是最会赚钱的人群。
  知名的零点调查公司不久前在北京地区的一项企业界人士调查结果显示,浙江商人是北京市场上的超级活跃群体:广东商人次之。
  在上海,浙军达50多万人,浙籍企业在沪投资总额、企业总数和资产总额,均居全国兄弟省市之首。
  不仅仅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从通都大邑到穷山僻壤,甚至在欧陆各国城市,到处都有操浙江口音的投资者和生意人。在各地的“浙江村”、“温州路”、“义乌街”,很难听懂的“浙江”话成了各地的本土语言。仅在西部省份,就有300万浙商在“你发展,我发财”。
  1999年度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中,浙江占了112家,比例超过了1/5,总量位居全国第一。而在2000年,“500强”的“浙江产”更是达到了惊人的171家,一省就独占1/3强。2001年,前十名增加到家。2002年,进入前500名的我省企业有188家,占全国37.6%
  然而,浙商厉害的主要不是名人大家,而是深厚的民间基础与庞大的群体阵容。2002年底,浙江省私营企业总户数达24.73万户,注册资本2515.43亿元,户均注册资金87.19万元。浙江现有年产值亿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34家,注册资本1000万元以上的私营企业3348户。浙江省个体私营经济总产值、销售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出口创汇额、全国民营企业500强企业户数等多项指标均居全国第一。
  
  浙商发家史:创业精神和企业文化的力量
  
  在观察和探讨浙江发展民营经济的具体做法和措施的同时,人们常常被浙江民营企业家艰苦创业的精神、创新精神和丰富的企业文化所感染,而这无疑是推动浙江民营经济不断向前发展壮大的有力杠杆。
  艰苦创业,致富永不满足 浙江人特别是温州人有很强的致富欲望和创业精神。为了致富,他们非常勤劳,敢于冒险,勇于闯天下,即使在艰苦的地方,也能寻找生机,生根发展,而且没有“小富即安”的思想,永不满足。“白天做老板,晚上睡地板”就是生动的写照。
  台洲飞跃集团是我国最大的缝纫机生产基地,目前与其配套的企业达上千家。就是在这个大企业,人们难得看到宏伟的办公大楼,企业领导和员工的办公地方仅在一层高的平房内,厂房、车间挂着醒目的艰苦创业的标语。靠300元补鞋起家的董事长邱继宝现在仍住在仓库楼上。企业的一位副总曾在介绍“飞跃现象’’时说,飞跃始终保持和发扬知难而进、艰苦创业的作风,正是是凭着这种作风,飞跃才能从小到大,从农村到城市。飞跃赚钱后,不是像别人那样造房子、买汽车享受,而是用于扩大再生产。
   温州民营企业家大多都是凭着艰苦精神发家的。正泰集团的董事长南存辉、德力西集团董事局主席胡成中就是由补鞋、做小买卖起步的。为了创业,他们挤过火车,吃过方便面。而在积累了一定的财富时,甚至一辈子也不愁吃穿时,他们没有“小富即安”,而是仍继续奋斗,要将企业做成国内品牌,做成享誉世界的品牌。
   温州、台州民营企业家的另一种精神还体现在敢于出去闯,善于抓住商机。无论在黑龙江的“北极村”还是在西陲边境唐古拉兵站,无论在欧洲还是美国,都有温州人在做生意赚钱。伊拉克战争开始后,温州企业家很快瞄准了战后伊拉克重建的商机,将温州商品运抵伊拉克国,抢占生意。报道说,在我国成功取得了2008年奥运会主办权的当晚,台州一批民营企业家就坐飞机赶到北京,取得了为北京奥运工程提供花卉、盆景的合同。
   小商品大市场,造就“个性竞争力”从“一村(镇)一品”起步,就近建立专业市场,经过多次产品档次的提升,主导产业不断壮大,逐步构成了“小商品大市场高回报”和小资本大集聚”的区域特色产业,这是经济强县(市)发展的共目轨迹。
   绍兴的纺织业、诸暨大唐的袜业、慈溪的小家电、乐清的低压电器等,在这些经济强县(市),总有一个或者几个产业不是全国最大就是最强的。2001年,在17个经济强县(市)中, 具有相当规模和竞争实力的各类特色产业区块共有33处;涉及近百个行业和几万家企业。特色块状经济占这些县(市)工业经济的50%以上,有的甚至高达70%。经济强县(市)集中了全省主要的“小巨人”企业和高新技术企业,从而形成了最具创新力和竞争力的产业基础。
  企业文化成亮点 在宁波、台州和温州,几乎每一个企业都有它独特的企业文化和企业精神。这些企业都有一套的企业理念、企业价值和CI标识。此外还有企业画册、企业歌、企业宣传片、企业杂志、企业网站等等。飞跃集团、正泰集团、德力西集团还定期出版自己的报纸,其中德力西成立了文联,正泰设有专门的宣传部。据7解,单在温州,至少有300种企业报存在。这些企业,每逢展会宣传,都要极力渲染与他们产品相关的文化。
   德力西集团早在多年前就确立了“以人为本”的企业文化和“德报人类、力创未来、赶超西方’’的企业核心理念,如今,集团更注重通过营造亲和力、凝聚企业的文化氛围来达到主动管理,而不是单纯依靠利益驱动被动式管理。而正泰集团以“创新意识、团队精神’’作为企业文化的精髓。集团董事长南存辉说,他的企业有两个上帝:一是顾客,二是员工。对员工如对上帝一样,让正泰始终充满活力、凝聚力和竞争力。
  同时,企业文化也成为一种推动,促使民营企业适应知识经济的浪潮,驱使民营企业家和他的队伍不断“充电”,正泰集团在南存辉的带领下,有28人就读首都经贸大学工商管理硕士,德力西的胡成中每年都要挤出时间到知名大学进行短训。
  
  浙江家族企业:走出善于革命的晚辈
  
   在浙江,一个有趣现象是,来自于家族的后起新秀对企业进行大胆的改革。宁波意士达电子有限公司总经理沈春磊在自己27岁那年从身为公司董事长的父亲手中接过总经理的帅印。上任之后他就提出,要在稳定出口业务量的同时,把主要力量转向国内市场;另外该裁的人一定要裁掉,不管他是不是亲戚;而该进的人一定进来。
   企业继承者们的观点都惊人的相似。他们在主观上和客观上都和他们的前辈有很大的差距,他们在自己的成长过程中亲眼看到家族经营的弊端,因而要在以后自己的经营中规避弊端。
   浙江上虞一家伞业公司的年轻老板告诉记者,几年前他跟着岳父干,他主要跑销售,2002年开始岳父开始放权给他。他提出条件是要做外向型成品的经营,逐渐放弃原有的零部件批发,这就是要“革岳父的命”。
   据说,浙江商人喜欢用一句被他们自己“篡改”过的诗词来表达超越现状,壮大家族业绩的乐观心情:“钱塘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胜旧人”。
  
  商人与政府:君子之交淡如水
  
   浙江省委、省政府曾提出“政府主导,市场运作”的资金运作方针,同时放宽准入限制, 为民间资本投入基础设施产业创造了较为宽松的政策和体制环境。
   企业与政府力量之间的良性互动起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浙江当地权威的报道说在浙江省已建的83个特色工业园区中,约2/3的投资来自民间;总投资额达100多亿元的5个高教园区中,各种民间资本和市场化运作投入占83%以上。
   国内一位区域经济学者曾指出,“官”“商”关系十分融洽是浙江民营企业能做大、做强的重要原因。还有一条,最重要的是这里的官员和官府,都已经被商业观念征服了。温州和浙江的官员自不必说,那里经常传出弃官而去,下海经商的故事。
  在这样的地方,那些仍然为官的人,对经商有成的人士表现出尊敬,心有戚戚焉近来, 业内人士进一步分析,浙商们的政治立场稳健可靠,态度谨慎,不过激,也不过火,宁可委曲求全,也不争一时之短长。浙商在领会贯彻方面重实效而不赶时髦,浙江的私企党建是全国的典型,与地方政府保持有距离的融洽关系。同时,浙江地方政府也比较开明。因此,浙商中间因为政治上、政策上出问题的相当少见。
  
  浙商的未来:朝阳抑或夕照?
  
   说法一:浙江人充满活力或后劲 名人谈浙江吴敬琏:浙江是一个具有炽热企业家精神的地方,浙江非常有利于发挥华人的才能,浙商完全可以媲美全球成功的华商。茅于轼: 与其它沿海省份相比,浙江人能吃苦;与内地人相比,浙江很灵活。钟朋荣:浙江人勤劳务实,是全国人民的楷模,其活力和后劲在全国是数一数二的。
   浙商最具“可学性”,也最容易“模仿”。因为浙商是真正的“平民”、“全民”,他们最大众化。一则他们十之八九是普通老百姓,发达前往往是农民。二则他们“无资金、无技术、无市场”,白手起家,从“草根”开始生长。他们带来的是实干聪明的企业家精神,留下的是为当地创造的就业机会和税收增长,而且他们的观念和思路,更是一颗启蒙的种子,这就是浙商对全国人民的贡献。
  说法二:浙江面临转折点 浙江省工商局局长郑宇民近日撰文指出,浙江的个私经济比之于外部有四个不如:一是速度比不过广东,二是质量比不过上海,三是外向型比不过江苏,四是潜能比不过后发省份。他认为,浙江目前正处于新一轮个私经济再度腾飞的转折点。浙江个私经济再续辉煌,应该在以下六个方面实现转变:从点状的千家万户到块状的区域经济;产权从不清晰到清晰再到多元;从前店后厂转型到基地市场;发展方式从仿造到制造,注重研发;从轻伦理资本的积累到注重实力资本和伦理资本双重的积累;企业与政府的关系,要从政府无为而治到有为助动。
  《浙江工商》杂志供稿
其他文献
长江三角洲的联动发展日益为世人所关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对此也作了许多精彩的发言:那么,作为“长三角”所在的三地(上海、江苏、浙江)政府对其发展应起到怎样的作用?日前,我们走访了上海大学国际工商与管理学院副院长陈宪教授,他向记者坦陈了自己对这一问题的看法。
期刊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珠三角城市群已成为中国大陆最主要的外向型经济基地之一,广州、深圳、珠海三市土地面积占全省0.6%,集全省人口时14%,占全省二、三产业增加值的43.2%,外贸占’全省39%。
期刊
长江三角洲经济的联动发展已势不可挡,民营企业自然是这一趋势中最活跃的群体。同时可以肯定的是,在今后的发展中,民营企业也一定会分化:一部分将更上一层楼,一部分将被淘汰出局,或因存有小富即安的思想而难有大的作为。民营企业在长三角的新一轮发展中到底应该如何作为呢?记者最近采访了市工商联副会长、市政府决策咨询专家唐豪。
期刊
讲到长江三角洲,人们不仅很自然地把它与“富裕”等同起来,而且对它的未来寄予了厚望。不过,人们更关心的是它如何实现新一轮发展,如何真正成为世界第六大都市群,发挥出更强劲的综合效应。为此,记者走访了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朱荣林教授。
期刊
大都市群经济的发展现今成了热门话题,这是我国经济经过20年高速发展后的必然结果。长江三角洲大都市群经济尤为人们所关注,现将有关看法及观点综述如下。
期刊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之一,区域内共有1个直辖市一一上海,3个副省级城市一一南京、杭州、宁波,11个地级城市即江苏省的苏州、无锡、常州、镇江、南通、扬州、泰州和浙江省的湖州、嘉兴、绍兴、舟山,共有15个城市,土地面积10万平方公里,占全国的1%:人口7534万人,占全国的5.9%根据长江三角洲15个城市的规模、经济总量与财政实力,可划分为三个层次:(见表1)
期刊
期刊
上海市,为中央直辖市之一。上海,地处长江三角洲东缘,位于中国南北海岸线的中部,长江黄金水道由此入海,与江苏、浙江接壤。长江支流黄浦江流经市区,江宽水深,终年不冻。上海地理位置优越。全市面积6340平方公里,人口1300万,流动人口300万,现设18个区1个县。其中位于黄浦江东岸的浦东新区面积522平方公里,是我国上世纪90年代重点开发开放的地区;位于长江口的崇明岛面积1041平方公里,是中国第三大
期刊
南京简称宁,地处长江下游的宁镇(镇江)丘陵地区,北纬32‘03’,东经118°47’,东临长江三角洲,西靠皖(安徽省)南丘陵,南连太湖水域,北接江淮平原,“黄金水道”长江穿越境域,流入海口380公里。
期刊
中小企业的融资问题是民营企业较为关注的话题,《中小企业促进法》的实施已经进一步督促金融机构加大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了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本文向广大企业介绍12种目前各地实行和创新出来的中小企业融资方式,相信对中小企业在融资上会有借鉴和帮助。     综合授信     即银行对一些经营状况好、信用可靠的企业,授予一定时期内一定金额的信贷额度,企业在有效期与额度范围内可以循环使用。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