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阶段一种多发病、常见病,该病是由于脑血流减少所致新生儿脑损伤。主要与脑细胞能量代谢衰竭、脑缺氧缺血所致血管自主调节功能障碍、氧自由基损伤、兴奋性氨基酸神经毒性以及各种炎性细胞因子细胞毒等因素存在密切的关联,这些因素均有可能诱发缺氧缺血脑病。胎儿一旦发病未及时采取措施治疗,对其脑组织损伤是不可逆转的,而有的胎儿哪怕是采取有效措施治疗,也易发生不同程度的永久性神经并发症及精神疾病等神经相关后遗症,例如癫痫、脑瘫、行为异常以及智力低下等,致残率极高,不仅会对宝宝造成巨大的伤害,还会增加家庭和社会的负担。鉴于此,针对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应予以及时治疗,从而避免不可逆事件发生。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阶段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症状表现与部分新生儿疾病相似,所以易混淆,如若因发现较晚,极易产生一系列不可逆后遗症,例如智力低下、癫痫、发育迟缓、痉挛性瘫痪等。
临床上根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三个标准,轻度缺氧缺血脑病患儿症状表现主要为嗜睡、兴奋、易激惹等,通常情况下呼吸处于平稳状态,也不会出现惊厥的情况,吸吮能力也较为正常。并且其症状表现往往会在3d后自行消失。中度缺氧缺血脑病患儿症状表现为肌张力下降、嗜睡,且对外界刺激反应能力在不断减弱,虽然具有一定的吸吮能力和拥抱反射,但是相对而言较弱,会出现间歇性轻度呼吸抑制、惊厥的情况。症状表现常于1-2周后才能完全消失。重度缺氧缺血脑病患儿会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肌肉松软,吸吮能力及拥抱反射均不明显,频繁发生惊厥,其呼吸衰竭症状较为明显。
家长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以上缺氧缺血脑病症状,就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接受相应的诊疗,明确病因,避免错过治疗最佳时机。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具体病因
但凡导致母体和胎儿之间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障碍,均会造成血氧浓度下降,并引起窒息。引起窒息的相关因素有以下几种:
(1)母亲因素
妊高征、心肺疾病、休克、大出血、严重贫血等。
(2)胎盘因素
胎盘功能性障碍、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3)脐带血液阻断因素
脐带打结、脱垂、绕颈、压迫等。
(4)胎儿因素
先天畸形、宫内发育迟缓、过期产、早产儿等。
(5)新生儿疾病因素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红细胞增多症、重症心力衰竭、反复呼吸暂停、休克、心动过缓等。相关研究表明,因宫内窒息所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比50%,娩出过程中窒息所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比40%,先天疾病所致者则占比10%。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式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的改善其受损神经元代谢功能,让其机体环境维持在稳定状态,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其实施控制惊厥、缓解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及脑细胞代谢等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
首选需要纠正新生儿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必要的情况下需要予以其人工呼吸器吸氧治疗;纠正低血压,确保患儿脑血流关注充分,通常情况下时予以其多巴胺静脉滴注治疗,5-10μg/kg;予以其充足的葡萄糖,确保脑组织能量有效代谢,葡萄糖应根据每分钟6-8mg/kg静脉滴注;与此同时还需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2-3mEg/kg与10%葡萄糖混合后予以其缓慢静脉滴注治疗;当新生儿血钙水平<1.9mmol/L的情况下需要予以其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治疗;与此同时还需要适当的控制液体输注量,一般来说每日输注量应控制在50-60mL/kg,输液速度应控制在4mL/kg/h内。
(2)控制惊厥
控制惊厥用药应选用苯巴比妥钠,首次用药剂量为15-20mg/kg,如若没有起到止惊效果则依据每5mg/kg追加1-2次,用药间隔时间为5-10敏,总负荷量应为25-30mg/kg。用药第2日则需要开始维持量,每日应控制在4-5mg/kg,需要分为1次或是2次静脉注射。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血药浓度,如若惊厥停止,写需要停用一周药物;如若惊厥频繁发作需要加用水化氯醛或是安定。
(3)控制颅内压升高
控制颅内压升高药物应选用地塞米松,予以患儿0.5mg/kg速尿1mg/kg静脉输注治疗,用药后需间隔4-6h再重复应用。连续应用2次后如若颅内压仍较高,则需要将药物换为甘露醇0.25-0.5g/kg静脉输注治疗,用药后需间隔4-6h再重复应用。争取在48-72h内将患儿颅内压降低。
(4)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
可以予以患儿辅酶A、三磷酸脲苷、细胞色素C等药物,予以患儿静脉滴注治疗,直至症状好转为止;同时也可以饮用胞二磷膽碱100-125mg/d,稀释后予以患儿静脉点滴,第2日实施静脉滴注治疗,1次/d;另外还可以予应用脑活素5mL混合生理盐水予以其静脉滴注治疗,这些治疗方式均利于改善患儿脑组织代谢。
小结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新生儿并发症,对于这种并发症除却有效的诊疗之外,还需要重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工作,有效的护理干预是确保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成功的基础。
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300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表现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是新生儿阶段的一种常见疾病,其症状表现与部分新生儿疾病相似,所以易混淆,如若因发现较晚,极易产生一系列不可逆后遗症,例如智力低下、癫痫、发育迟缓、痉挛性瘫痪等。
临床上根据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症状严重程度将其分为轻度、中度以及重度三个标准,轻度缺氧缺血脑病患儿症状表现主要为嗜睡、兴奋、易激惹等,通常情况下呼吸处于平稳状态,也不会出现惊厥的情况,吸吮能力也较为正常。并且其症状表现往往会在3d后自行消失。中度缺氧缺血脑病患儿症状表现为肌张力下降、嗜睡,且对外界刺激反应能力在不断减弱,虽然具有一定的吸吮能力和拥抱反射,但是相对而言较弱,会出现间歇性轻度呼吸抑制、惊厥的情况。症状表现常于1-2周后才能完全消失。重度缺氧缺血脑病患儿会长时间处于昏迷状态,肌肉松软,吸吮能力及拥抱反射均不明显,频繁发生惊厥,其呼吸衰竭症状较为明显。
家长一旦发现新生儿出现以上缺氧缺血脑病症状,就应立即前往正规医院接受相应的诊疗,明确病因,避免错过治疗最佳时机。
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具体病因
但凡导致母体和胎儿之间血液循环及气体交换障碍,均会造成血氧浓度下降,并引起窒息。引起窒息的相关因素有以下几种:
(1)母亲因素
妊高征、心肺疾病、休克、大出血、严重贫血等。
(2)胎盘因素
胎盘功能性障碍、前置胎盘、胎盘早剥等。
(3)脐带血液阻断因素
脐带打结、脱垂、绕颈、压迫等。
(4)胎儿因素
先天畸形、宫内发育迟缓、过期产、早产儿等。
(5)新生儿疾病因素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红细胞增多症、重症心力衰竭、反复呼吸暂停、休克、心动过缓等。相关研究表明,因宫内窒息所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比50%,娩出过程中窒息所致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占比40%,先天疾病所致者则占比10%。
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治疗方式
治疗的主要目的是尽可能的改善其受损神经元代谢功能,让其机体环境维持在稳定状态,与此同时还需要对其实施控制惊厥、缓解脑水肿、改善脑血流及脑细胞代谢等对症治疗。
(1)一般治疗
首选需要纠正新生儿高碳酸血症及低氧血症,必要的情况下需要予以其人工呼吸器吸氧治疗;纠正低血压,确保患儿脑血流关注充分,通常情况下时予以其多巴胺静脉滴注治疗,5-10μg/kg;予以其充足的葡萄糖,确保脑组织能量有效代谢,葡萄糖应根据每分钟6-8mg/kg静脉滴注;与此同时还需要纠正代谢性酸中毒,应用碳酸氢钠2-3mEg/kg与10%葡萄糖混合后予以其缓慢静脉滴注治疗;当新生儿血钙水平<1.9mmol/L的情况下需要予以其葡萄糖酸钙静脉滴注治疗;与此同时还需要适当的控制液体输注量,一般来说每日输注量应控制在50-60mL/kg,输液速度应控制在4mL/kg/h内。
(2)控制惊厥
控制惊厥用药应选用苯巴比妥钠,首次用药剂量为15-20mg/kg,如若没有起到止惊效果则依据每5mg/kg追加1-2次,用药间隔时间为5-10敏,总负荷量应为25-30mg/kg。用药第2日则需要开始维持量,每日应控制在4-5mg/kg,需要分为1次或是2次静脉注射。用药过程中需要密切观察患儿血药浓度,如若惊厥停止,写需要停用一周药物;如若惊厥频繁发作需要加用水化氯醛或是安定。
(3)控制颅内压升高
控制颅内压升高药物应选用地塞米松,予以患儿0.5mg/kg速尿1mg/kg静脉输注治疗,用药后需间隔4-6h再重复应用。连续应用2次后如若颅内压仍较高,则需要将药物换为甘露醇0.25-0.5g/kg静脉输注治疗,用药后需间隔4-6h再重复应用。争取在48-72h内将患儿颅内压降低。
(4)中枢神经系统兴奋药
可以予以患儿辅酶A、三磷酸脲苷、细胞色素C等药物,予以患儿静脉滴注治疗,直至症状好转为止;同时也可以饮用胞二磷膽碱100-125mg/d,稀释后予以患儿静脉点滴,第2日实施静脉滴注治疗,1次/d;另外还可以予应用脑活素5mL混合生理盐水予以其静脉滴注治疗,这些治疗方式均利于改善患儿脑组织代谢。
小结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新生儿并发症,对于这种并发症除却有效的诊疗之外,还需要重视治疗过程中的护理干预工作,有效的护理干预是确保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治疗成功的基础。
成都市青白江区妇幼保健院 四川成都 61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