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1949年至1978年新中国各城市的房荒问题极为严重,上海也不例外。对此,上海市组织实施了新建住房、“自建公助”、“两调”、挖掘房屋潜力等应对举措,为改善职工的居住条件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工业化战略下积累与消费比例的失调以及计划经济体制下物质条件的短缺、单位本位主义思想的抵制、职工个人的思想顾虑等因素的制约,这些应对举措遇到了诸多困境,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好城市职工的住房困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