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

来源 :长江文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zais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艺术点缀的人生是单调的,而创作中的惊喜和欢笑、感悟与思考、爱以及孤独,给艺术家的人生增添了无限的丰富。我一直认为,当一个艺术家是幸福的。而艺术家最幸福的,莫过于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古今中外,知音难寻,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王羲之组织兰亭雅集,创作了吟咏至今的《兰亭序》,此后,曹知白、倪瓒、顾瑛、董其昌、周亮工等人都陆续组织过雅集。雅集纯粹是出于兴趣爱好和精神所需,而没有任何功利目的,正如日本学者吉川幸次郎在他所著的《元明诗概说》中所云:“简言之,即以文学至上、艺术至上而生活的态度。因为以艺术为至上,所以在日常言行上主张艺术家的特权,而不为常识俗规所拘束。持有这种态度的人物,从这个时期以后,往往称之为‘文人’。”而正是这种随意性与艺术的本性相契合,使雅集成为文人的一种文化情结与状态。
  如今,在快餐文化、自媒体大行其道的当下,谈雅集,似乎有些不接地气,可偏偏有那么一些人要撞南墙,恢复文人式的精致生活。
  在武汉,翠微雅集就是这样的存在。探访翠微雅集之时,正赶上几个志同道合的艺术家组织了一场展览,主题为“水墨清秋”,参展艺术家为徐勇民、钟孺乾、周颢、沈伟、金心明、白璎,都是谦谦君子。关注他们的人都知道,他们的作品风格不一,表现形式各异,相同的是,他们的作品所散发出的文人气质。
  徐勇民的作品是清新淡雅的飘逸,是色块与线条交互和谐的交响曲,墨与色的交融背后灌注的是一种才情式的思考。同时,这也是一位治学严谨的中国高等美术院校的院长在工作之余,顺着自己当下的思维认知与兴趣爱好所进行的没有顾忌的、自由自在的表达。
  钟孺乾是六位艺术家中色彩运用最鲜艳的一位。乍看他的画,笔墨、造型,信手拈来,灵动、潇洒、神怪异兽般的人物组成了叙事的主题,细品则看似满纸荒唐的背后是洒脱与天真,是诙谐有趣、得意忘形。
  很明显,周颢的作品是最具有庄子“逍遥”精神的。那细细的线勾勒出的高士们,鸣琴、听禅、读书、悟道,这哪里画的是古人,分明是他自己,那些下棋、卧游的圣贤们,原型就是周颢。最了解自己的一定是自己,周颢天生是个画家,他想怎么画就怎么画,画成什么样子就是什么样子,作为画家的周颢为画如其人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在追慕古人生活形态的画作中增添思乡的元素,构成了金心明的绘画主题。金心明成长在浙江金华的山村,而今定居在杭州,他则将家安在一个有山有水有茂林的地方,就像他的画,山、水、树、石、亭子还有人和谐地组合在一起,透露出一种情怀,一种由古至今贤者、雅士的情怀,一种中国独有的山水观、自然观。
  静静的太湖石、灵动的花鸟虫鱼,构成了沈伟笔下的水墨乾坤。沈伟是一个活得有“腔调”的人,绘画、习书于他而言是一种日常,就像读书、喝茶,是生活的有机组成部分。“望秋云,神飞扬;临春风,思浩荡”,艺术的出发点在于娱心怡情,如果反倒为其所累,甚至为其所欺,就适得其反了。
  见过白璎本人你一定不奇怪他为什么把都市女性作为绘画的主题。那些或站或坐、表情各异的女子传达的是当下人生存的各种状态,更是生于上海长于上海的白璎对这座城市变迁的感受,进而折射出对时代、对人性的种种思考。
  一个有意思的雅集或者一个有水准的展览,总能说明一个有意思的话题,总能唤起公共知识分子的良知和普罗大众的关注。我想,画画是艺术家自己的事情,画什么也是艺术家自己的事情,但是他们以雅集的形式出现,除了提醒人们“不为无益之事,何以悦有涯之生”之外,恰恰是对展览良莠不齐的当下的一种冷眼旁观。所以,我们需要留一段时间给自己,想一些做过的和即将做的事情,化解生活中的躁气,使生活本身的精致和雅逸得以呈现。
  责任编辑 吴佳燕
其他文献
硅纳米线排列具有良好的光学和电学特性,在太阳能电池的应用上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硅纳米线的形状、尺寸、排列模式都会对其光学特性产生影响。本文运用数值模拟计算方法研究了三种硅纳米线形状及它们的三种排列方式对光学特性的影响。三种硅纳米线形状分别为:柱形、锥形、柱形-锥形间隔,三种硅纳米线排列方式分别为:正方形、三角形、六边形。本论文主要研究硅纳米线排列对入射光为0.3μ m~1.2μ m波段内的光学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