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洪刚原是一名农民工,通过刻苦学习,练就了过硬的焊接技能本领,并带领团队,强化质量管理实施“绩效挂钩、奖罚分明”,所在班组被国家质检总局、工信部、中华全国总工会、全国妇联、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和中国质量协会联合授予“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凭借出色的工作表现,从一名电焊工,成长为企业中层管理人员,并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
2001年7月,怀揣着实现人生更高追求的理想,洪刚与大批农家子弟一起从浙江龙游外出打工,来到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成为一名从事船舶制造的电焊工,开启了他漫漫的创业之路。他扔下了锄头,拿起了焊枪,迎接闪闪的电弧光和炽热的钢板。电焊作业是造船行业的主要工种,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在常人眼里,电焊工作又苦又累,而洪刚却凭着农家子弟吃苦耐劳的劲头,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十三载,从农民到工人,从电焊工到班组长,从班组长到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这一次次华丽的转身,展现的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创业之美。
初到船厂的洪刚立志吃透电焊这碗饭,虚心拜老前辈为师,边学边干,每天下班后,就到培训工厂借钥匙,练习焊接技术,往往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即便熬红了眼睛、蹲麻了双腿,依然坚持不懈。为了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他利用午休翻阅大量的教材和资料,好几次都因为太投入而错过了午餐时间。洪刚还积极参加公司各项技术培训和岗位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急难重问题,还练就了过硬的焊接技能本领,成为农民工队伍中为数不多的电焊技师,凭借着优秀的技能以及出色的工作表现,公司全面投产后,洪刚担任了电焊班长。从普通电焊工到班组长这一转变,给洪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他今后的道路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洪刚在担任班组长期间十分注重团队建设和班组管理创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积极履行“实现班组效率提升10%,达到14米/小时”的承诺,推进实施派工单管理,探索工作量与员工能力的日对照分析制度,建立日评估、日反馈、日改进机制,在部门班组中率先试行“实物量考核”及“员工记分卡”管理,通过“绩效挂钩、奖惩分明”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班组人均焊接生产效率由成立初的8米/小时提高至14米/小时,班组焊接产量从2007年的每月33 248米,提升至每月53 446米,在行业中位居领先水平。焊件拍片检验一次合格率达到98%以上,被授予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2013年国防邮电工会以洪刚的名字命名其班组为“洪刚班组”。洪刚先后为部门培养出高级工15名、中级工123名,其中,12人获得了公司级以上的荣誉,全面加强了部门的队伍建设。围绕公司“降成本、强管理、促发展,全面推进二次创业”的总体要求,洪刚积极投身部门“同舟共济迎挑战,降本增效促发展”主题活动,同时他积极推进班务公开工作,日常工作中考勤、物量、月末考评等信息,通过班组管理园地全部进行公开,依靠大家共同监督来保障员工的利益。
2014年,洪刚同志凭借出色的业绩、扎实的作风、良好的群众基础,被公司提拔为加工部部长助理,实现了从一名班组长到公司中层管理者的转变。作为一名生产部门的管理者,他全面抓好各项管理工作,在生产管理方面,加强计划的柔性管理,分别推进了切割、部件的三日滚动计划等小日程计划管理,同时通过每日的生产平衡会,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使每个环节的生产能够在计划的指导下运行,确保了生产的准时性。通过积极的劳动力平衡,千方百计确保生产物量的完成,同时也保证了海工产品与常规产品双双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针对海工产品的特点,积极与海工项目、海工设计、物资配套、品质保证等部门进行沟通,确保了海工产品的顺利建造。在部门产品质量控制上,洪刚通过进一步加强各层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推进部件的LINE-QC内部焊前、焊后检验制度,特别是在实名制现场会后积极建立员工质量信息档案,并通过自编软件实现信息化手段,使每道工序、每个工种的质量问题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而使每月的质量纠错培训和每日的现场巡检更加有针对性,提高了全员的质量素养,通过质量管理的快速响应机制,部门赢得了OCEAN BULK、NAVIG8、U-MING等船东的信任,海工产品的内、外检一次合格率更是达到了100%。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洪刚坦言,与大多数农民工一样,一开始外出务工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想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但是13年的工作经历告诉他,学好技术是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个人发展之基。劳动立身,创业圆梦,作为一个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只有把个人生存与企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以主人的姿态要求自己,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2008年以来,洪刚先后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农民工、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当选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12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洪刚用自身13年的工作经历以及一次次华丽的转身诠释了农民工的创业之美。
(责任编辑:胡 正)
2001年7月,怀揣着实现人生更高追求的理想,洪刚与大批农家子弟一起从浙江龙游外出打工,来到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上海外高桥造船公司,成为一名从事船舶制造的电焊工,开启了他漫漫的创业之路。他扔下了锄头,拿起了焊枪,迎接闪闪的电弧光和炽热的钢板。电焊作业是造船行业的主要工种,技术含量高,劳动强度大,在常人眼里,电焊工作又苦又累,而洪刚却凭着农家子弟吃苦耐劳的劲头,百折不挠、艰苦奋斗十三载,从农民到工人,从电焊工到班组长,从班组长到企业中层管理人员,这一次次华丽的转身,展现的是一个农家子弟的创业之美。
初到船厂的洪刚立志吃透电焊这碗饭,虚心拜老前辈为师,边学边干,每天下班后,就到培训工厂借钥匙,练习焊接技术,往往一练就是几个小时,即便熬红了眼睛、蹲麻了双腿,依然坚持不懈。为了掌握更多的理论知识,他利用午休翻阅大量的教材和资料,好几次都因为太投入而错过了午餐时间。洪刚还积极参加公司各项技术培训和岗位实践,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不仅出色地完成了各项生产任务,解决生产中出现的各种急难重问题,还练就了过硬的焊接技能本领,成为农民工队伍中为数不多的电焊技师,凭借着优秀的技能以及出色的工作表现,公司全面投产后,洪刚担任了电焊班长。从普通电焊工到班组长这一转变,给洪刚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为他今后的道路奠定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洪刚在担任班组长期间十分注重团队建设和班组管理创新。在创先争优活动中,他积极履行“实现班组效率提升10%,达到14米/小时”的承诺,推进实施派工单管理,探索工作量与员工能力的日对照分析制度,建立日评估、日反馈、日改进机制,在部门班组中率先试行“实物量考核”及“员工记分卡”管理,通过“绩效挂钩、奖惩分明”进一步激发员工的生产积极性。班组人均焊接生产效率由成立初的8米/小时提高至14米/小时,班组焊接产量从2007年的每月33 248米,提升至每月53 446米,在行业中位居领先水平。焊件拍片检验一次合格率达到98%以上,被授予全国“质量信得过班组”称号,2013年国防邮电工会以洪刚的名字命名其班组为“洪刚班组”。洪刚先后为部门培养出高级工15名、中级工123名,其中,12人获得了公司级以上的荣誉,全面加强了部门的队伍建设。围绕公司“降成本、强管理、促发展,全面推进二次创业”的总体要求,洪刚积极投身部门“同舟共济迎挑战,降本增效促发展”主题活动,同时他积极推进班务公开工作,日常工作中考勤、物量、月末考评等信息,通过班组管理园地全部进行公开,依靠大家共同监督来保障员工的利益。
2014年,洪刚同志凭借出色的业绩、扎实的作风、良好的群众基础,被公司提拔为加工部部长助理,实现了从一名班组长到公司中层管理者的转变。作为一名生产部门的管理者,他全面抓好各项管理工作,在生产管理方面,加强计划的柔性管理,分别推进了切割、部件的三日滚动计划等小日程计划管理,同时通过每日的生产平衡会,及时解决生产过程中的问题,使每个环节的生产能够在计划的指导下运行,确保了生产的准时性。通过积极的劳动力平衡,千方百计确保生产物量的完成,同时也保证了海工产品与常规产品双双完成公司下达的生产任务。针对海工产品的特点,积极与海工项目、海工设计、物资配套、品质保证等部门进行沟通,确保了海工产品的顺利建造。在部门产品质量控制上,洪刚通过进一步加强各层级管理者和员工的质量意识教育,推进部件的LINE-QC内部焊前、焊后检验制度,特别是在实名制现场会后积极建立员工质量信息档案,并通过自编软件实现信息化手段,使每道工序、每个工种的质量问题能够进行系统的分析,进而使每月的质量纠错培训和每日的现场巡检更加有针对性,提高了全员的质量素养,通过质量管理的快速响应机制,部门赢得了OCEAN BULK、NAVIG8、U-MING等船东的信任,海工产品的内、外检一次合格率更是达到了100%。
回顾自己走过的路,洪刚坦言,与大多数农民工一样,一开始外出务工是为了养家糊口,为了生存,从来没有想过也不敢想自己是企业的主人。但是13年的工作经历告诉他,学好技术是安身立命之本,更是个人发展之基。劳动立身,创业圆梦,作为一个工人,尤其是农民工,只有把个人生存与企业发展密切联系起来,以主人的姿态要求自己,提高自身职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才能实现人生价值和理想。2008年以来,洪刚先后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农民工、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劳动模范等称号,当选上海市第十三届人大代表,2012年当选为党的十八大代表。洪刚用自身13年的工作经历以及一次次华丽的转身诠释了农民工的创业之美。
(责任编辑:胡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