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怎样才能达到议论的深度?让我们先从古人的经验里获得感悟,再寻找科学的答案。古代议论文讲究“挖掘的深度”理论,概括起来有如下几方面。
(1)“辨正然否”法。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第十八》曰:“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感悟:意思是说,推究论这种文体,是用来辨明是非的;透彻地论述具体问题,彻底地追究抽象的道理,钻研难处以求贯通,深入探取获得最终结论;它是表达各种思想的手段,衡量万事万物的工具。
怎样才能达到上述议论的深度?且看高考学生作文。以2004年全国卷河北某考生《铜镜的沉思》满分作文为例,“文章通古贯今,思辩睿智,张力丰厚。作者既钟爱铜镜,又强调要立足自我,头脑清醒,有汲取、有扬弃,此种见解新颖独到,非同凡响。”(高春生语)本文是按照“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与去年全国卷“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文中写到:“我抚摸着铜镜,仿佛抚摸着千古的时光,细细地从指缝间流淌。我叹服唐太宗李世民虚怀若谷,把这面铜镜置于朝堂,将泱泱大国治理得富甲天下,庶民康乐;我叹惋三国时的关云长空有他的盖世武功,还有他的赤兔马、青龙偃月刀,却因缺乏这面铜镜而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只落得个仰天长叹,一命呜呼。”这里除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之外,所体现的还有作者的哲理思辨。在肯定历代帝王将相的功业的前提下,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进行了入木三分地剖析,指出了他们的不足,尤其能警示人们的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历史教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追昔抚今,知人论世:“我抚摸着铜镜,仿佛触摸着新世纪的脉搏,轻轻地却又沉重地在指缝下弹跳。我叹服一代伟人把这面铜镜置于决策平台,改革开放,使我中华迅速地真正崛起;我叹惋一批骄子大员把这面铜镜丢了个干净,最终落得个功败名裂,身陷囹圄……”这是作者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为民的思考,从正面褒奖,肯定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又从反面警示,说明惩治腐败的重要,起到陟罚臧否之功效。尤其是“丢失铜镜”的现实教训,更加使人振聋发聩。因此,培养辩证思维,用全面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将捕捉到的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提升到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高度,洞悉事物的本质,“向辩证法索取高考作文的质量”是我们广大考生做人、作文的实践法宝。
(2)“曲径通幽”法。语出于唐代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还有清代俞樾《曲园楹联》:“曲径通幽处,园林无俗情。”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此种写法也是说明在纵向论述过程中,有时还要来点委婉弯曲的笔法。
感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已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了。只这一“曲径通幽”,不知道出了世上多少行事之玄机。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风景优美的地方。其实,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曲径通幽之处。曲径通幽,是画家笔下渲染的景致,是摄影爱好者不断找寻的目标,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3)义理、考据和辞章法。这是清代姚鼐和桐城派古文家从义理、考据和辞章分属不同的学术(问)层面上说的,三者既各有其用,又相互贯通,它们在本质上是合为一体的。那么,就“考据”而言,我们如何在纵向思维中运用考据来进行分析论证呢?
感悟:写文章讲究结构布局。如何起笔,怎样铺展,又如何落笔,务求让人读来流畅通达,如行云流水。时评文需要议论风生,更应讲结构布局,不可枝叶芜蔓,眉毛胡子一把抓,让人读后不得要领。清代姚鼐和桐城派古文家从义理、考据和辞章分属不同的学术(问)层面上说,三者既各有其用,又相互贯通,它们在本质上是合为一体的。从考据方面,我们来看2006年高考辽宁考生《肩膀》命题作文: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羸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迸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
本文在纵向思维时,紧紧围绕杜甫以瘦弱的肩膀,扛起民族大任的高尚品格,既考证了杜甫一生命途多舛的逆境人生,又证明了他用肩膀扛起自己的不幸和时代的悲哀,使论证层层深入,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更加深刻鲜明。
(4)谏论五法。我国古代如《史记》历史散文中,不少谏论文特别注重在上书时的层层逼近,以势夺人的写作手法。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在《谏论》中说:“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喻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这是什么意思呢?
感悟:意思是说要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可用深刻的道理说服对方,讲明形势告诫对方,申明利害关系诱导对方,用言语激起对方的感情,用含蓄的话语劝告对方。例如,《出师表》在一“表”之中综合使用了“理、势、利、激、讽”等多种论辩艺术,有着极强的说服力。
势禁之。《出事表》起笔便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从先帝创业之志未竟说起,分析当前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在指出不利的形势后,分析了有利的主观条件:文武官员受到先帝的恩遇,想在后主身上报答。这就使本来汗颜的后主稍镇定了一下。也是下文“喻理”的契机。那么,怎么办?“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还于旧都。”分析目前形势,说明战略后方已经巩固,兵员装备已经就绪,条件成熟,应当出兵完成大业。以上是分析形势。
理喻之。诸葛亮在讲明当前形势之后,接着便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项建议,并用深刻的道理进行说服。第一是“开张圣听”;第二是“陟罚臧否”;第三是“亲贤、远佞”。明确评判人的好坏,一律以法律为准绳。言外之音,你当国君的不要以己意从中干预。大政方针确定之后,使用什么样的人去执行就成了关键,他告诫后主一定要“亲贤臣,远小人”。只有依靠死节之臣,才能保证北伐成功,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通过“理喻”,切盼后主采纳“忠谏”。
利诱之。诸葛亮在劝告过程中,反复申明了处理内政和人事方面的利害关系,这一点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及,将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的历史经验教训作对比,特别强调亲近贤臣、疏远小人是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的大事,不能不高度重视,并向后主推荐了一批可“亲”可“信”的贤臣,文臣有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武将有向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而且都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希望后主“亲之信之”,以求汉室兴隆。否则,失去他们的辅佐,汉室就江山难保!把“亲贤”“远佞”提高到汉室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观照,警儆后主,这样的“利诱”无异于一剂猛药。
隐讽之。诸葛亮上表陈说时,特意安排了一段表白身世的文字,“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接着说明是先帝“三顾草庐”,臣才得以“出山”的。乍一看,表达的是“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其实,我们从下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一句便可知道,诸葛亮是在用含蓄的话语劝告后主,要他记住“白帝城托孤”一事。由此可见诸葛亮坚志报答刘备“知遇”之恩,刘备既死,他又受刘备之托辅佐刘禅,一生奋斗目标是兴复汉室,鞠躬尽瘁,光明磊落,并无非分之想。这一点,后主理应明白。这是作者用委婉含蓄之辞,启发劝告刘禅要多听像他这样的“良臣”之言。
激怒之。综观全“表”,始终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表达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父子、以身许国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从感情的走向来看,一开始从先帝“中道崩殂”落笔,就蕴涵着极其痛惜的感情,意在引起刘禅深思:该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先帝遗愿。接着依次说到先帝对贤臣的“殊遇”、注意“简拔”贤臣以及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包含了激励刘禅要效法先帝,发扬先帝“遗德”的期望。自叙本人身世,受先帝赏识而感激“出山”,以及“受命以来”的工作过程,抒发了效忠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在谈论各方面的责任时,诸葛亮面对后主立下“军令状”:“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要求刘禅委以重任,“臣不胜受恩感激”。从感恩到“临表涕零”的结束语,道不尽临行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本文摆现象、析本质、指危害、找原因、明措施,尽管上此“表”时诸葛亮并不在朝,而在千里外的汉中,然而,我们每读《出师表》,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位温柔敦厚、忠义凛然的“良臣”面对君主慷慨陈词,眼泪直淌,文武百官一旁屏息聆听,不时颔首赞许的动人场面。作为一名忠臣,诸葛亮不仅直言敢谏,而且善于劝谏。《出师表》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除了“亲贤远佞”的深刻内容外,还巧妙地将“理、势、利、激、讽”等多种论辩手法融为一体,收到了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的双重艺术效果,成为章表写作的典范。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市明达中学]
(1)“辨正然否”法。刘勰《文心雕龙·论说第十八》曰:“原夫论之为体,所以辨正然否;穷于有数,追于无形,钻坚求通,钩深取极;乃百虑之筌蹄,万事之权衡也。”这句话的含义是什么?
感悟:意思是说,推究论这种文体,是用来辨明是非的;透彻地论述具体问题,彻底地追究抽象的道理,钻研难处以求贯通,深入探取获得最终结论;它是表达各种思想的手段,衡量万事万物的工具。
怎样才能达到上述议论的深度?且看高考学生作文。以2004年全国卷河北某考生《铜镜的沉思》满分作文为例,“文章通古贯今,思辩睿智,张力丰厚。作者既钟爱铜镜,又强调要立足自我,头脑清醒,有汲取、有扬弃,此种见解新颖独到,非同凡响。”(高春生语)本文是按照“相信自己与听取别人意见”为话题,与去年全国卷“感情的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的话题有异曲同工之妙。作者文中写到:“我抚摸着铜镜,仿佛抚摸着千古的时光,细细地从指缝间流淌。我叹服唐太宗李世民虚怀若谷,把这面铜镜置于朝堂,将泱泱大国治理得富甲天下,庶民康乐;我叹惋三国时的关云长空有他的盖世武功,还有他的赤兔马、青龙偃月刀,却因缺乏这面铜镜而大意失荆州,败走麦城,只落得个仰天长叹,一命呜呼。”这里除了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之外,所体现的还有作者的哲理思辨。在肯定历代帝王将相的功业的前提下,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眼光进行了入木三分地剖析,指出了他们的不足,尤其能警示人们的是他们最终失败的历史教训。难能可贵的是作者追昔抚今,知人论世:“我抚摸着铜镜,仿佛触摸着新世纪的脉搏,轻轻地却又沉重地在指缝下弹跳。我叹服一代伟人把这面铜镜置于决策平台,改革开放,使我中华迅速地真正崛起;我叹惋一批骄子大员把这面铜镜丢了个干净,最终落得个功败名裂,身陷囹圄……”这是作者关心国家大事,为国为民的思考,从正面褒奖,肯定改革开放的英明决策,又从反面警示,说明惩治腐败的重要,起到陟罚臧否之功效。尤其是“丢失铜镜”的现实教训,更加使人振聋发聩。因此,培养辩证思维,用全面的、发展的、一分为二的观点将捕捉到的纷繁复杂的生活现象提升到认识论和辩证法的高度,洞悉事物的本质,“向辩证法索取高考作文的质量”是我们广大考生做人、作文的实践法宝。
(2)“曲径通幽”法。语出于唐代常建《题破册寺后禅院》诗:“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还有清代俞樾《曲园楹联》:“曲径通幽处,园林无俗情。”曲,弯曲;径:小路;幽:指深远僻静之处。弯曲的小路,通到幽深僻静的地方。此种写法也是说明在纵向论述过程中,有时还要来点委婉弯曲的笔法。
感悟:“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这已是流传千古的名句了。只这一“曲径通幽”,不知道出了世上多少行事之玄机。弯弯曲曲的小路通往风景优美的地方。其实,大千世界,万事万物,都有曲径通幽之处。曲径通幽,是画家笔下渲染的景致,是摄影爱好者不断找寻的目标,是园林设计师着力创造的效果,也是文人墨客一直崇尚的意境,更是生活中人们处理问题的态度和方法。
(3)义理、考据和辞章法。这是清代姚鼐和桐城派古文家从义理、考据和辞章分属不同的学术(问)层面上说的,三者既各有其用,又相互贯通,它们在本质上是合为一体的。那么,就“考据”而言,我们如何在纵向思维中运用考据来进行分析论证呢?
感悟:写文章讲究结构布局。如何起笔,怎样铺展,又如何落笔,务求让人读来流畅通达,如行云流水。时评文需要议论风生,更应讲结构布局,不可枝叶芜蔓,眉毛胡子一把抓,让人读后不得要领。清代姚鼐和桐城派古文家从义理、考据和辞章分属不同的学术(问)层面上说,三者既各有其用,又相互贯通,它们在本质上是合为一体的。从考据方面,我们来看2006年高考辽宁考生《肩膀》命题作文:
常常会想,要怎样一副铁肩才扛得起一个朝代由盛转衰的剧变产生的心理落差?才扛得起夹缝中的芸芸众生的声声叹息?才扛得起中国诗歌在社会剧变中的大课题?
所以,不敢想象杜甫是怎样用他并不健壮的躯体承载着一切。驾一叶平平仄仄搭起的小舟,穿梭于暗流涌动的江水中,我能想象杜甫逆流而上的艰难。他走在唐朝的下坡路上,注定要弓着腰,低着头,一点一滴地细数着黎民百姓的苦难,然后蘸着浓于墨的悲哀,含泪写下“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他的使命决定了他不可能过得轻松。“穷则独善其身”,多少人用这句话安慰自己,摇摇头,屈服于黑暗的社会现实,从此只为个人和家庭的前景奔走。可是,杜甫的心是与千千万万劳苦大众连在一起的,所以不管多艰难,他都要用自己的肩膀撑出一片天地,容纳他们的叹息。于是有了破旧茅屋中的那声呐喊:“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也有了那句又恨又悲的诗:“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而咸阳桥上“直上干云霄”的哭声也从此被后人深深铭记。他是真正的人民“代言人”,以自己的肩膀扛起一段属于百姓的“诗史”。
翻开杜甫的人生,不由得让人想起这句话:“文章憎命达。”他仕进无门,困顿十年,方得小职,安史之乱中又流亡颠沛,为人所俘,直至最后,贫病交加而死。当他幼年在自己的枣树上爬上爬下,把笑声洒满整个庭院的时候,一定没有想到命运之神已给他安排下这样一条坎坷异常的人生之路。幼时身体羸弱的他也一定没有想到自己将用这一副肩膀扛起自己人生的不幸和整个时代的悲哀。
而杜甫竟然扛住了。尽管生活已是“朝叩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可他从没把自己的目光拘囿于个人的得失与悲喜,就在他即将撒手人寰,在他为自己举行告别仪式的时候,还在关心着“战血流依旧,军声动至今”。他总是放眼大众,深入到人们的心中,体察最底层人民的苦难。然后聚焦,酝酿,提炼,挥洒。杜甫是大儒,可他分明又是高于传统的儒家。儒家说:“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杜甫却不管穷达,都要兼善天下。儒家提倡“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杜甫却是不管在不在位,都要谋其政。那些为时代而泣,为百姓而歌的叙事诗中少见直接的抒愤与哀喊,他总是从局外人客观平静的视角冷眼旁观,从一种不动声色的叙述中迸发出更为沉重和浓郁的愤懑。这样的诗不知使后代的多少人怒火胸中烧,泪水眼中噙。西川的一句诗也许是杜甫最好的写照:“在一个晦暗的时代,你是唯一的灵魂。”
都说“男人铁肩担道义”,那么杜甫就是古往今来真正的大男人。一副肩膀,看似柔弱,却撑起了中国历史上一座文学与道义的高峰,让人远远观望,赞叹不止。
本文在纵向思维时,紧紧围绕杜甫以瘦弱的肩膀,扛起民族大任的高尚品格,既考证了杜甫一生命途多舛的逆境人生,又证明了他用肩膀扛起自己的不幸和时代的悲哀,使论证层层深入,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主题更加深刻鲜明。
(4)谏论五法。我国古代如《史记》历史散文中,不少谏论文特别注重在上书时的层层逼近,以势夺人的写作手法。例如,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在《谏论》中说:“说之术,可为谏法者五:理喻之,势禁之,利诱之,激怒之,隐讽之……”这是什么意思呢?
感悟:意思是说要使对方接受自己的主张,可用深刻的道理说服对方,讲明形势告诫对方,申明利害关系诱导对方,用言语激起对方的感情,用含蓄的话语劝告对方。例如,《出师表》在一“表”之中综合使用了“理、势、利、激、讽”等多种论辩艺术,有着极强的说服力。
势禁之。《出事表》起笔便是:“先帝创业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诸葛亮从先帝创业之志未竟说起,分析当前形势不利的客观条件,在指出不利的形势后,分析了有利的主观条件:文武官员受到先帝的恩遇,想在后主身上报答。这就使本来汗颜的后主稍镇定了一下。也是下文“喻理”的契机。那么,怎么办?“今南方已定,兵甲已足,当奖率三军……还于旧都。”分析目前形势,说明战略后方已经巩固,兵员装备已经就绪,条件成熟,应当出兵完成大业。以上是分析形势。
理喻之。诸葛亮在讲明当前形势之后,接着便向后主刘禅提出了三项建议,并用深刻的道理进行说服。第一是“开张圣听”;第二是“陟罚臧否”;第三是“亲贤、远佞”。明确评判人的好坏,一律以法律为准绳。言外之音,你当国君的不要以己意从中干预。大政方针确定之后,使用什么样的人去执行就成了关键,他告诫后主一定要“亲贤臣,远小人”。只有依靠死节之臣,才能保证北伐成功,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通过“理喻”,切盼后主采纳“忠谏”。
利诱之。诸葛亮在劝告过程中,反复申明了处理内政和人事方面的利害关系,这一点我们在前文已经提及,将先汉的“兴隆”和后汉的“倾颓”的历史经验教训作对比,特别强调亲近贤臣、疏远小人是关系到国家的兴衰存亡的大事,不能不高度重视,并向后主推荐了一批可“亲”可“信”的贤臣,文臣有郭攸之、费祎、董允等,武将有向宠。“此悉贞良死节之臣”,而且都是“先帝简拔以遗陛下”的,希望后主“亲之信之”,以求汉室兴隆。否则,失去他们的辅佐,汉室就江山难保!把“亲贤”“远佞”提高到汉室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观照,警儆后主,这样的“利诱”无异于一剂猛药。
隐讽之。诸葛亮上表陈说时,特意安排了一段表白身世的文字,“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接着说明是先帝“三顾草庐”,臣才得以“出山”的。乍一看,表达的是“报先帝”“忠陛下”的感情。其实,我们从下文“先帝知臣谨慎,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一句便可知道,诸葛亮是在用含蓄的话语劝告后主,要他记住“白帝城托孤”一事。由此可见诸葛亮坚志报答刘备“知遇”之恩,刘备既死,他又受刘备之托辅佐刘禅,一生奋斗目标是兴复汉室,鞠躬尽瘁,光明磊落,并无非分之想。这一点,后主理应明白。这是作者用委婉含蓄之辞,启发劝告刘禅要多听像他这样的“良臣”之言。
激怒之。综观全“表”,始终贯穿着一条明显的情感线索:表达诸葛亮报答先主知遇之恩,效忠刘氏父子、以身许国完成先帝未竟的大业。从感情的走向来看,一开始从先帝“中道崩殂”落笔,就蕴涵着极其痛惜的感情,意在引起刘禅深思:该化悲痛为力量,继承先帝遗愿。接着依次说到先帝对贤臣的“殊遇”、注意“简拔”贤臣以及论史时的“叹息痛恨”,既表达了作者对先帝的崇拜、爱戴之情,又包含了激励刘禅要效法先帝,发扬先帝“遗德”的期望。自叙本人身世,受先帝赏识而感激“出山”,以及“受命以来”的工作过程,抒发了效忠刘氏父子的真挚感情。在谈论各方面的责任时,诸葛亮面对后主立下“军令状”:“愿陛下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不效则治臣之罪,以告先帝之灵。”要求刘禅委以重任,“臣不胜受恩感激”。从感恩到“临表涕零”的结束语,道不尽临行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本文摆现象、析本质、指危害、找原因、明措施,尽管上此“表”时诸葛亮并不在朝,而在千里外的汉中,然而,我们每读《出师表》,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位温柔敦厚、忠义凛然的“良臣”面对君主慷慨陈词,眼泪直淌,文武百官一旁屏息聆听,不时颔首赞许的动人场面。作为一名忠臣,诸葛亮不仅直言敢谏,而且善于劝谏。《出师表》之所以脍炙人口,是因为它除了“亲贤远佞”的深刻内容外,还巧妙地将“理、势、利、激、讽”等多种论辩手法融为一体,收到了以理服人和以情动人的双重艺术效果,成为章表写作的典范。
[作者通联:江苏盐城市明达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