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感性世界”及其基础——基于马克思和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的文本解读

来源 :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stm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通过对费尔巴哈关于“感性世界”论述的批判,提出了“感性世界”是从属于“思想世界”和“自在世界”的子结构,是关于人感性活动的世界;“感性世界”是随着人的实践活动的变化而变化发展的,是历史的、实践的产物。同时,马克思和恩格斯还认为人的感性活动是“感性世界”的基础。这一观点的提出促进了世界本原问题的解决,对唯物辩证法的创立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其他文献
这几天,谢国忠的“心里颇不宁静”,缘于他的中国国籍被无端改成美国国籍,《华夏时报》记者用单位座机打他电话一直不接听,于是,记者用自己的手机打(他曾给记者打过手机),响两下他就接
报纸
养老金的缩水与人口老龄化所导致的沉重的养老负担之间的矛盾日趋尖锐,开辟养老金的多元化投资渠道,成为必然的选择。放开投资,则意味着养老金的管理从财政平台向金融平台转移,相
党内法规文化是一种尊崇党内法规、维护党内法规、坚决执行党内法规的理念、意志和精神,也是一种爱党为党护党、守纪律讲规矩的文化自觉。在一定意义上讲,党内法规文化是党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