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流控制在高难度肝肿瘤切除中的应用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cas_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估肝静脉主干和(或)下腔静脉血流控制在高难度肝切除术中的作用和意义.方法对33例位于Ⅳ、Ⅶ、Ⅷ段和左半肝、右半肝、右三叶的肝肿瘤进行了游离下腔静脉和肝静脉主干并加以控制的肝切除术.其中肝细胞性肝癌26例;胆管细胞性肝癌2例;转移性肝癌2例;肝血管瘤3例.32例患者在术中成功预置了下腔静脉和肝静脉的阻断带,必要时控制肝静脉和下腔静脉血流.1例患者预置肝静脉阻断带失败.结果 33例全部成功切除肿瘤,术中输血0~1 600 ml,其中7例没有输血.全组无术中死亡病例.结论熟练掌握和合理控制肝静脉主干和下腔静脉血流,可以提高复杂肝肿瘤切除的安全性和减少输血,有助于完成高难度肝肿瘤的切除。

其他文献
目的 评价P504S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在前列腺腺癌活检标本病理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观察P504S在150例前列腺腺癌和相关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BPH)、前列腺上皮内肿瘤(PIN)、不典型小腺体增生(ASAP)]前列腺标本中的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情况,并结合HE切片、前列腺特异抗原(PSA)和CK34βE12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及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在105例前列腺腺癌病例中,P504S染色阳性率为98
目的 探讨胃癌组织中瘦素(Leptin)的表达与胃癌患者临床预后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61例有3年以上完整随访资料的胃癌术后患者,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手术标本石蜡切片的瘦素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结果分化好、有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晚的肿瘤其瘦素表达阳性率显著高于与分化差、无淋巴结转移及分期早的肿瘤(88.2%、62.8%、64.2%比48.9%、50.0%、47.4%,P<0.05
目的 评价用介入技术治疗创伤性肾动静脉瘘(RAVFs)的安全性和疗效. 方法对8例不适宜做外科治疗的RAVFs患者进行了介入治疗,其中外伤性损伤4例,医源性损伤4例.6例行经导管超选择性肾动脉内钢丝圈栓塞术,2例行被覆膜支架置入患侧肾动脉内封闭瘘口. 结果血管造影显示肾内型动静脉瘘4例,累及肾动脉段-亚段级分支;主干(肾外)型动静脉瘘4例.治疗均获成功,治疗结束时复查血管造影显示瘘口被封闭.轻微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