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进一步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的若干意见》,强调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增加农民收入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核心,破解农民增收这个难题,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找准农民增收的切入点,大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本文笔者主要结合贵州省金沙县岩孔镇大水村的农业发展进行了讨论。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展目标
贵州省金沙县岩孔镇大水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地处丘陵地带,离县城12公里,全村937户,3974人,耕地面积2874亩(习惯面积),其中田1445亩,田土各占一半,历史以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粮油作物,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尚未改变,2008年农户人均纯收入2882元(县统计局数据),2008年秋,金沙县农业局党组决定:由县农技站长期全方位定点帮扶大水村,县农技站和村支两委根据大水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全县农业发展趋势,制定了“远抓茶叶,近抓高梁,茶叶上山,高梁下坝”为主线的工作思路,村支两委和农技站技术员真抓实干,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共同实施好试验、示范及各农户的技术指导工作,在各级领导、各部门的支持下,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79.9元,比2008年2882元,增加纯收入797.9元,增27.69%,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有机论证,发展有机高梁,成为国酒茅台千亩有机高梁原料生产示范基地
金沙县高梁办高度重视大水村的发展,由县高梁办牵头,2008年在大水村进行高梁有机论证1000亩,发展有机高梁,并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当年高梁办、农技站和村支两委,共同举办有机高梁栽培技术培训4期,培训360人次,2008年发展农户114户,种植高梁仅250亩,种植高梁平均每亩产值达2516元,农民增收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由于示范效果好,2009年举办有机高梁栽培技术培训8期,培训640人次,发展高梁986亩,同时作好了高梁不同施肥试验、不同播期试验、不同密度等试验项目12项,成为贵大有机高梁的试验基地,2009年大水村根据订单销售高梁79.8万斤,销售金额243.39万元,减去原种植水稻及生产成本每亩856元,实际增加纯收入158.99万元,2010年已签订单2008亩,预计有机高梁总产162.45万斤,产值达495.47万元,纯收入为323.59万元。
二、组建专业合作社,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2008年11月大水村村支两委和县农技站共同组建了金沙县绿色产业专业合作社,由县农技站技术人员吴平任理事长,村委会成员为副理事长,旨在从无性系茶叶育苗,发展有机茶叶栽培、加工、销售、打造茶叶品牌为一体茶产业链,最终把大水村逐步形成茶旅结合的乡村典范,从而增加农户增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专业合作社发展至今,现有股民615户(其中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员6名,占1%),农民以种值茶园的土地、现金入股两种形式,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员以现金入股,现有股金300万元,其中农民入股占12.5%。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员(农民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茶产业,专业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格给农户收购茶青,农户种植有机茶园成为茶园的主人,同时又是专业合作社的股东分得红利,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双方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专业合作社进行加工、打造茶文化、销售等,逐步形成茶产业链,推动大水村茶产业的发展;2009年元性系茶叶育苗127.5亩,出合苗木1104万株,2010年育苗206亩,新建茶园面积1000亩。现已建成加工房400平方米,购进茶叶加工设备,并开始加工,2009年加工茶叶1000公斤;新修办工楼540平方米(正在建设中);老茶园改造337亩,老茶园已大量投产;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45000元建设了到厂房公路2公里;现通过南京国恒有机论证中心进行有机论证2000亩(现为转换期)。组织25名农户代表到湄谭考察,组织培训10期,培训658人次,2009年仅茶叶育苗,农民劳务收入为110.6万元(专业合作社付出的工资),2010年仅茶叶育苗,农民劳务收入为208.56万元。
2010年秋、冬,大水村再新增有机茶园1000亩,所属适宜的旱作土都种成茶园,形成茶叶种植的典型村。
三、组装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打造万元产值田
1、稻田推广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有机高梁—大头菜种植模式:实行一年三熟。
通过县农技站从2008年起作早熟马铃薯、大头菜、有机高梁试验示范,从全生育期、荐口安排、产量,并对市场销售价格调查及示范户实际销售情况,组装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打造万元产值田可操作性强,在2009年作了示范实践:该村种植农户杨忠富示范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间作高梁,2010年元月4日播种,开始收获为4月27日,杨忠富示范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间作高梁,亩产1050公斤,平均批发价每斤1.5元,分带种植马铃薯亩产值为3150元,净作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可达6000元,早熟马铃薯市场好,单价高,农民增收显著。该村大头菜种植示范户:从8月20育苗,9月15日移栽,12月24日收获,亩产4015斤,批发价每斤0.6元,亩产值2409元,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高梁已全村推广。其产量、产值及荐口安排如附表:
2、早地新建有机茶园,推广茶园间作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茶叶—绿肥—大豆种植模式:2010年推广420亩,贵州农科院测产验收该村农户项大刚,亩产210斤,每斤单价批发价2.5元,亩产值1050元,减去原玉米亩产值856元,亩增加纯收入194元,全村增加纯收入8.148万元。
茶叶—马铃薯种植模式:该村推广面积430亩,实收该村农户丁元英5.5亩,实收产量12450斤,亩产量2263斤,批发价每斤1元,亩产值2263.6元,减去原种植玉米亩产值856元,亩增加纯收入1407.6元,全村增加纯收入60.53万元。
有机茶园未投产以前,推广茶园间作模式,在增加农民收入并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可减少茶园除草,大大减少茶园管理的生产成本。
四、争取项目,大搞基础设施建设
1、“要致富,先修路”:村支两委围绕新建茶园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争取各部门投资和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新建3公里到茶园的村级公路,并争取交通局改造完成了岩孔镇至遵义英勇村10公里乡村公路,使大水村与遵义沟通,同时实施了从该村主要与外界联接的通道:红光—新瓦房—大水堰—铁厂溪环绕该村通了村级班车,为大水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全面解决人畜饮水:解决大水村冈丰、新江两个村民组人畜饮水严重缺乏,村支两委通过县水利局立项,于2008年新建大水村人畜饮水工程,并于2009年6月全部竣工,彻底解决了该村人畜饮水问题。
3、节资增收大修沼气池:目前,县农牧局已累计向该村投入120万元,修建沼气池728口,使沼气池在该村得到普及应用,为该村群众节资增收,为有机农产品提供优良有机肥源打下基础。
五、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1、茶叶专业科技培训
在金沙县农广校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大水村组建了茶叶专业中专班,把40周岁以下的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部份青年人合计89名组建两个班,学制两年,每星期上课6个课时,通过两年的学习,成绩合格取得中专毕业证书,旨在全面提高茶叶专业方面的各项技能。2010年又组建了两个班,招生80名,把大水村青年全部普及培训,培养成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2、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针对万元产值田的各项作物,根据农事季节,进行不定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有机高梁栽培技术培训、早熟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大头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等,从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各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共32期,共培训2130人次。
通过各项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实施好万元产值田、有机茶叶栽培以及提高农副产品副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措施。
六、发展目标:
1、打造万元产值田:到2005年全村推广万元产值田2000亩,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减去在未实施前的2008年每亩产值1252元(稻油兩熟亩产值),增1749.6万元,减去新增成本每亩625元(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三熟新增加的生产成本),全村新增纯收入1624.6万元。
2、发展有机茶园面积2000亩:在5年内有机茶园正常投产后,每亩产值10000元,减去生产成本2625元,每亩产生纯收入7375元,该项农户人均纯收入全村可增加1475万元。
3、建成茶旅结合的典范:通过建成茶旅结合,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8年至今,大水村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收入测算,从2008—2009年总计增加纯收入317.1万元,农民人均纯增加797.9元,从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82元增至3679.9元,增27.69%,大水村继续得到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支持,农民人均纯入将会进一步的提高,规划2005年,大水村937户,397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10000元,远远大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大水村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注:文章内的图表、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
关键词:新农村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发展目标
贵州省金沙县岩孔镇大水村是典型的农业村,地处丘陵地带,离县城12公里,全村937户,3974人,耕地面积2874亩(习惯面积),其中田1445亩,田土各占一半,历史以来种植水稻、玉米、油菜粮油作物,传统的农业种植模式尚未改变,2008年农户人均纯收入2882元(县统计局数据),2008年秋,金沙县农业局党组决定:由县农技站长期全方位定点帮扶大水村,县农技站和村支两委根据大水村的实际情况结合全县农业发展趋势,制定了“远抓茶叶,近抓高梁,茶叶上山,高梁下坝”为主线的工作思路,村支两委和农技站技术员真抓实干,走村串户,深入田间地头,共同实施好试验、示范及各农户的技术指导工作,在各级领导、各部门的支持下,200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79.9元,比2008年2882元,增加纯收入797.9元,增27.69%,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其具体做法如下:
一、抓有机论证,发展有机高梁,成为国酒茅台千亩有机高梁原料生产示范基地
金沙县高梁办高度重视大水村的发展,由县高梁办牵头,2008年在大水村进行高梁有机论证1000亩,发展有机高梁,并与农户签订收购协议,当年高梁办、农技站和村支两委,共同举办有机高梁栽培技术培训4期,培训360人次,2008年发展农户114户,种植高梁仅250亩,种植高梁平均每亩产值达2516元,农民增收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示范效果,由于示范效果好,2009年举办有机高梁栽培技术培训8期,培训640人次,发展高梁986亩,同时作好了高梁不同施肥试验、不同播期试验、不同密度等试验项目12项,成为贵大有机高梁的试验基地,2009年大水村根据订单销售高梁79.8万斤,销售金额243.39万元,减去原种植水稻及生产成本每亩856元,实际增加纯收入158.99万元,2010年已签订单2008亩,预计有机高梁总产162.45万斤,产值达495.47万元,纯收入为323.59万元。
二、组建专业合作社,促进茶产业的发展
2008年11月大水村村支两委和县农技站共同组建了金沙县绿色产业专业合作社,由县农技站技术人员吴平任理事长,村委会成员为副理事长,旨在从无性系茶叶育苗,发展有机茶叶栽培、加工、销售、打造茶叶品牌为一体茶产业链,最终把大水村逐步形成茶旅结合的乡村典范,从而增加农户增收入,促进新农村建设,专业合作社发展至今,现有股民615户(其中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员6名,占1%),农民以种值茶园的土地、现金入股两种形式,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员以现金入股,现有股金300万元,其中农民入股占12.5%。专业合作社运作模式:国家企事业单位人员(农民致富带头人)+农民=专业合作社,发展茶产业,专业合作社按照市场价格给农户收购茶青,农户种植有机茶园成为茶园的主人,同时又是专业合作社的股东分得红利,农户与专业合作社双方形成一个经济共同体,专业合作社进行加工、打造茶文化、销售等,逐步形成茶产业链,推动大水村茶产业的发展;2009年元性系茶叶育苗127.5亩,出合苗木1104万株,2010年育苗206亩,新建茶园面积1000亩。现已建成加工房400平方米,购进茶叶加工设备,并开始加工,2009年加工茶叶1000公斤;新修办工楼540平方米(正在建设中);老茶园改造337亩,老茶园已大量投产;专业合作社投入资金45000元建设了到厂房公路2公里;现通过南京国恒有机论证中心进行有机论证2000亩(现为转换期)。组织25名农户代表到湄谭考察,组织培训10期,培训658人次,2009年仅茶叶育苗,农民劳务收入为110.6万元(专业合作社付出的工资),2010年仅茶叶育苗,农民劳务收入为208.56万元。
2010年秋、冬,大水村再新增有机茶园1000亩,所属适宜的旱作土都种成茶园,形成茶叶种植的典型村。
三、组装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打造万元产值田
1、稻田推广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有机高梁—大头菜种植模式:实行一年三熟。
通过县农技站从2008年起作早熟马铃薯、大头菜、有机高梁试验示范,从全生育期、荐口安排、产量,并对市场销售价格调查及示范户实际销售情况,组装农业实用技术,提高土地生产率,打造万元产值田可操作性强,在2009年作了示范实践:该村种植农户杨忠富示范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间作高梁,2010年元月4日播种,开始收获为4月27日,杨忠富示范早熟马铃薯费乌瑞它间作高梁,亩产1050公斤,平均批发价每斤1.5元,分带种植马铃薯亩产值为3150元,净作亩产2000公斤,亩产值可达6000元,早熟马铃薯市场好,单价高,农民增收显著。该村大头菜种植示范户:从8月20育苗,9月15日移栽,12月24日收获,亩产4015斤,批发价每斤0.6元,亩产值2409元,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高梁已全村推广。其产量、产值及荐口安排如附表:
2、早地新建有机茶园,推广茶园间作模式,增加农民收入
茶叶—绿肥—大豆种植模式:2010年推广420亩,贵州农科院测产验收该村农户项大刚,亩产210斤,每斤单价批发价2.5元,亩产值1050元,减去原玉米亩产值856元,亩增加纯收入194元,全村增加纯收入8.148万元。
茶叶—马铃薯种植模式:该村推广面积430亩,实收该村农户丁元英5.5亩,实收产量12450斤,亩产量2263斤,批发价每斤1元,亩产值2263.6元,减去原种植玉米亩产值856元,亩增加纯收入1407.6元,全村增加纯收入60.53万元。
有机茶园未投产以前,推广茶园间作模式,在增加农民收入并提高土壤肥力的同时,可减少茶园除草,大大减少茶园管理的生产成本。
四、争取项目,大搞基础设施建设
1、“要致富,先修路”:村支两委围绕新建茶园及经济发展的需要,争取各部门投资和发动群众投工投劳,新建3公里到茶园的村级公路,并争取交通局改造完成了岩孔镇至遵义英勇村10公里乡村公路,使大水村与遵义沟通,同时实施了从该村主要与外界联接的通道:红光—新瓦房—大水堰—铁厂溪环绕该村通了村级班车,为大水村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条件。
2、全面解决人畜饮水:解决大水村冈丰、新江两个村民组人畜饮水严重缺乏,村支两委通过县水利局立项,于2008年新建大水村人畜饮水工程,并于2009年6月全部竣工,彻底解决了该村人畜饮水问题。
3、节资增收大修沼气池:目前,县农牧局已累计向该村投入120万元,修建沼气池728口,使沼气池在该村得到普及应用,为该村群众节资增收,为有机农产品提供优良有机肥源打下基础。
五、加强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1、茶叶专业科技培训
在金沙县农广校的大力支持下,2009年大水村组建了茶叶专业中专班,把40周岁以下的具有初中文化程度以上的部份青年人合计89名组建两个班,学制两年,每星期上课6个课时,通过两年的学习,成绩合格取得中专毕业证书,旨在全面提高茶叶专业方面的各项技能。2010年又组建了两个班,招生80名,把大水村青年全部普及培训,培养成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2、农业实用技术培训
针对万元产值田的各项作物,根据农事季节,进行不定期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主要培训内容:有机高梁栽培技术培训、早熟马铃薯栽培技术培训、大豆高产栽培技术培训、大头菜高产栽培技术培训等,从2008年9月至2010年8月,各项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共32期,共培训2130人次。
通过各项培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是实施好万元产值田、有机茶叶栽培以及提高农副产品副加值,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措施。
六、发展目标:
1、打造万元产值田:到2005年全村推广万元产值田2000亩,总产值达到2000万元,减去在未实施前的2008年每亩产值1252元(稻油兩熟亩产值),增1749.6万元,减去新增成本每亩625元(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三熟新增加的生产成本),全村新增纯收入1624.6万元。
2、发展有机茶园面积2000亩:在5年内有机茶园正常投产后,每亩产值10000元,减去生产成本2625元,每亩产生纯收入7375元,该项农户人均纯收入全村可增加1475万元。
3、建成茶旅结合的典范:通过建成茶旅结合,发展第三产业,增加农民收入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2008年至今,大水村发生了很大变化,通过收入测算,从2008—2009年总计增加纯收入317.1万元,农民人均纯增加797.9元,从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2882元增至3679.9元,增27.69%,大水村继续得到各级领导和各有关部门支持,农民人均纯入将会进一步的提高,规划2005年,大水村937户,397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将突破10000元,远远大于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大水村将实现跨越式发展。
注:文章内的图表、公式请到PDF格式下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