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舆情背景下高职院校隐性德育课程面临的挑战及对策

来源 :岳阳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eraphim011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使高职院校德育面临着网络舆情的冲击和挑战,当代大学生在面对信息繁杂的网络世界时道德自律能力不强,高职院校的德育实施亦跟不上时代和受教育者的发展需求,隐性德育的作用受到限制,隐性德育的氛围逐渐淡薄。因此,高职院校德育教育改革亟需整合网络舆情资源,将其转化为隐性德育课程资源,创新隐性德育载体,充分发挥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性,发挥隐性德育应有的育人功能。
其他文献
在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背景下,乡村旅游、助力美丽乡村建设得到各级政府高度重视。湖南省蕴含着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和巨大的就业创业机遇,但高职旅游类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下不去”或“留不住”现象,此时毕业生对农村就业创业科学正确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针对湖南省旅游就业创业市场现状趋势、乡村振兴帮扶村落信息进行量化分析,并对目前高职院校旅游专业学生就业创业机遇进行定性研究,旨在通过现状探析和机遇挖掘,提出相应实现策略,帮助和促进更多的高职院校旅游类专业学生致力于乡村振兴并由此实现职业理想。
“三全育人”是当前高校实现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和必要方式。红色文化作为一种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着政治性、文化性和教育性的特征,是高职院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资源。然而目前红色文化融入高职院校“三全育人”面临育人主体单一、缺少合力,育人过程断层、缺少平台,育人维度狭窄、缺少融合等困境,高职院校要突出优势,组建红色文化育人团队;依托平台,强化红色教育宣传与传承;丰富资源,营造家校协同育人环境,以实现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机融合。
[教学目标]1.整体感知,理清文章的脉络。2.体会课文场面描写的方法。3.感受新中国诞生的激动、自豪之情,并培养学生热爱党、珍惜新生活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准备性学习:复习旧知,导入新课1.这节课让我们走进《开国大典》,一起重温那庄严盛大的历史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