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之我见

来源 :外语学法教法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jipi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新课程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在培训、研讨及实践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了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不断学习与改进、尝试与探索,以便更快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学。能否及时出台以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对教师),制约和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正常实施。
  关键词:新课程 改革 实施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633.6
  2001年7月,国家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刚要(试行稿)》、《全日制义务教育新课程标准(实验稿)》。我校从2003年秋季到2006年使用北师大版初中数学实验教材,2006年秋季开始使用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这期间,我参加了州、县教育部门组织、举办的数学新课程标准培训班六期,及县教研室、学校组织的数学新课程教学研讨会多次。在培训、研讨及实践的过程中深刻认识了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数学新课程的实施给教师很多的触动,也给学生带来了全新的气息。我在教学中大胆尝试与思考、实践与探索,下面就谈谈在与新课程的对话中产生的点滴体会。
  一、数学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改掉了以往的“繁、难、偏、旧”,充分体现了数学知识的生活化和现代化。
  数学新课程以“学生为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与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关注学生的学习与发展。教材中增加了大量的现实生活的插图,各种形式多样的练习题,生动形象的语言,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一章“丰富的图形世界”、“打折销售”、“教育储蓄”、“一定能摸到红球吗?”;七年级下册中的”台球桌上的角“等现实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出发,让学生看数学,学数学,体会数学,应用数学。从而认识到我们生活的每个角落都有数学知识和数学问题,体会到数学的应用价值,很有必要学数学,提高了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二、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活动为主,在活动中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感受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
  七年级数学新课程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联系,了解数学来自于现实生活,服务于生活的价值。教材中“议一议”、“做一做”、“猜一猜”、“读一读”、“想一想”等活动给学生提供了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如七年级数学上册“截一个几何体”一节中,我让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用萝卜或马铃薯切除的正方体,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动手自己去截,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增强了学习的兴趣;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第一节课上,探究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时,我让每一个学生自己动手剪准备的正方体,学生自己总结出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有11多种,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动手能力,提高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三、教师是学生学习和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合作者。
  数学新课程教学中,改变了以往的“注入式”、“填鸭式”教学,充分突出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学生学习、活动的引导者、组织者和和合作者。尤其是从本学期开始使用导学案的过程中,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大了课堂容量,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教师不在是课堂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应尽可能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参与课堂,把“主宰”权还给学生。学习的目的是为了学以致用,而不是单纯地为了考试,为了升学,因此,教师必需转变自己的角色,顺应课改的需求,把放飞心灵的空间和时间留给学生,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在这种轻松的氛围里真正地引导学生们积极、主动地学习,这样学生有了自由的学习空间,有了与老师平等对话的机会,变得越来越大胆,在课堂上踊跃发言,积极地表现自我,从而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四、对学生的评价以学生学习的过程性评价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
  传统的评价体系中只注重学生学习的结果性评价而不重视过程性评价。“分分分”学生的命根,“考考考”教师的法宝,只用分数的高低来评学生,也评价教师的教学水平和能力。我校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是学生平均成绩的高低,也是衡量学生好坏的标准。而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激励学生学习的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数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应突出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使数学面向全体学生。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用平均成绩衡量和评价学生、教师的好坏,就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违背了新课改的基本理念。因此,能否及时出台以新课程改革相适应的评价体系(对学生、对教师),制约和影响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和正常实施。
  总之,新课程改革是现代教育发展的必然,也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我们在新课程教学实践中不断学习与改进、尝试与探索,以便更快的适应新课程的教学。
  参考文献:
  1.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2.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北师大出版社2001年
  3.孟繁华主编 中外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2年12月4日
其他文献
【摘 要】足球是小学生所喜爱的项目,不但让学生掌握理论知识和基本技术,还应该培养学生把所学到的知识应用于体育活动中去。这对于我们小学体育老师来说就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力求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到整个学练过程中,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小学 足球 训练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42-02  足球是小学生所喜
本文报道了韶关大学校内及学校外围的乔灌木植物的调查结果:共计有乔灌木植物(包括亚灌木和木质藤本)296种或变种,分隶80科。其中裸子植物8科16种,被子植物72科280种,另有珍稀濒危保护植物3种。
软式排球运动是一项新兴的体育项目,它的球体柔软、重量轻、气压小,活动形式多样、易操作,适合不同阶层的人参与.与硬式排球的共性多,在技术的运用上具有和硬式排球不同的技
传统物料输送的机械制动装置均采用工业制动器,即接通电源,制动器打开,主电机运转,开始输送物料;主电机断电,停止输送物料,同时制动器抱闸制动。其缺点是:(1)运行机构制动迅速,整个机体
【中图分类号】G633.95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2-0241-01  当前,随着网络的进一步普及,图象记录和传播的作用不断增大,视觉文化对我国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巨大影响。视觉文化像一吧双刃剑,在促使青少年开阔眼界、活跃思维、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也产生着许多负面的效应,例如广告、网络游戏等引发了青少年的心理问题。而视觉文化范畴中的许多部分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