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句入门

来源 :书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larrencewar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臧棣《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时,产生了一个古怪的念头,就是掠取集子中不同诗歌里的一些句子,敷衍出一首新诗来。这念头如此古怪,以至于我不敢一口气把诗集读完。加上最近着实忙碌,便破例以断断续续的方式读了下去。我原以为读诗忌零零碎碎地读,不易形成完整的印象,不料这回只能零零碎碎地读,也就不管那么多了。
  但是读完了再回头整理阅读的印象,似乎零零碎碎地读倒是好的。这本《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从始至终,都维持着很高的强度的隐喻,如果一口气读下去,大概是要崩溃的。持续高强度的隐喻游戏,或者说令人目不暇接的与世界、与事物初会的新鲜感,一口气读下去,不因为过度兴奋而紧张、疲惫,大概是不可能的。这就好比听歌,总在高音区逗留,难免会想要歇息一会儿。所以,我想,一个诗人如果几乎夜以继日地总是在一个高强度上写作,好比一个歌唱家总是在高音区抒情,体力之充沛,激情之充盈,都可算是一种超乎身体的精神现象了。我总算为自己不成器的阅读找补了一些理由回来。
  在高强度的震颤之后,我选择把自己的古怪念头付诸实施,拼凑成了下面的一首诗:
  截句入门
  每一扇门都只负责通向更里面的门,
  或者,还从未有一扇窄门,
  在我们的身体里加深人生的裂痕。
  是我们这些喜欢在词语的黑暗中砍伐树枝的人,
  将它们浓缩在神圣的记忆中,
  对时代的沉默做着减法。
  打量这首诗背后的一切吧,
  它也会把你的影子叼回到世界的回音中,
  你,才是你唯一的尽头。
  而我们也确实向往比自然还真实,
  请想象在历史的困境中有过一件东西,
  给心声按一个阀门,里面全是潮汐的回音。
  人生的表面正叼着一口冷气,
  凭伟大的自性去捕捉心中的蝴蝶,
  完全不在乎我们身上还有多少野人的影子。
  暴雨刚下过,人生如水,
  万物的变化反而如同一个假象,
  请允许我在最黑暗的命运中使用这个词:湖畔,
  人的孤独也可以只是一个轻飘的谎言,
  我觉得我身上有好多东西都在等待一次彻底的清洗。
  這不是“洗稿”的成功之作,因为诗中的每一行都原封不动地来自《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中的不同诗歌。如果允许自我辩护,我会把这一游戏行为称为疯狂的致敬。如果允许我解释,我会将游戏的结果,也即《截句入门》这首诗,视为我对诗集的基本印象和基本判断。
  我很快意识到臧棣是“喜欢在词语的黑暗中砍伐树枝的人”,他大概认为只有将一些词语的树枝砍掉,才能建立起词语的秩序。或者说,词语因为不堪意义的重负,变得意义不清而黑暗,就像树木不堪枝叶的重负,变得营养不良而枯槁。对于诗人而言,就必须扮演一个优秀的园艺工人:园艺工人删减一些过分蔓生的枝叶,让树木更好地承受阳光雨露,更好地生长;诗人砍伐词语的树枝,从而打破词语的黑暗,让闭合的世界灵光乍现般地敞开,把光亮照进诗行。因此,臧棣持续不断的高强度写作,看起来是在对这个时代做加法,不断地添薪增火,实际上是“对时代的沉默做着减法”,他太想删减这个时代过于芜杂的词语所带来的沉默。例如有时候他甚至会写下“人的孤独也可以只是一个轻飘的谎言”这样的句子,激烈地对抗着十九世纪末以来人类的核心心理认知。不管是在怎样的语境中,一个现代人怎么会将“人的孤独”视为“轻飘的谎言”呢?难道真的像反弗洛伊德的人所说的那样,精神分析不是发现了什么,而是发明了什么,孤独也不过是人类伟大的建构之一?于是我不得不迅速地意识到,当臧棣写下“喜欢在词语的黑暗中砍伐树枝的人”时,他动用的人称是“我们”;而且他说“我们这些”,多么亲切、温柔的口吻!大概孔子所谓的“德不孤,必有邻”,像潜藏的生命激流,时时涌动在诗人对于如何打开闭合世界的想象中吧。那么,为什么“人的孤独”是“轻飘的谎言”呢?诗人似乎没有提供直接的答案。但当他写下“我觉得我身上有好多东西都在等待一次彻底的清洗”,我以为他要表达的是,就像词语的枝蔓带来黑暗一样,“等待一次彻底的清洗”的“好多东西”也是造成人与人之间互为孤岛和地狱的存在,人不是天生孤独的,人只是因为“身上有好多东西”而孤独。不然,“凭伟大的自性去捕捉心中的蝴蝶”如何可能?我也许在“自性”这个佛教哲学语汇里投入了太多想象,但我以为诗人是明白的,“自性”意味着从一切因缘变化、如梦幻泡影的幻有中解脱,“自性”是“我”的本源,世界的本源,是没有“好多东西”之前的状态,是“一次彻底的清洗”之后的状态,“伟大的自性”即是“心中的蝴蝶”。它甚至超越了庄周梦蝶的生存寓言,也不是“庄生晓梦迷蝴蝶”式的迷惘和忧思,而是“比自然还真实”的向往。因为确信如此,确信“凭伟大的自性去捕捉心中的蝴蝶”是可能的,因此“你,才是你唯一的尽头”,“你”在本源的意义上与世界合一,使闭合的世界不得不敞开。但我并不是说诗人真的在本源的意义上发现“你,才是你唯一的尽头”,而是说诗人走上了了通往本源之路,他的向往令人心折。
  那么,诗人做到了什么呢?或者更确切地说,诗能够做到什么呢?“打量这首诗背后的一切吧”,“它也会把你的影子叼回到世界的回音中”,诗人想象着诗歌能在隐喻的轨道上恢复人与世界的秩序。如果说“你的影子”是对“你”的摹仿,隐藏着“你”的本质,“世界的回音”也是对“世界”的摹仿,隐藏着“世界”的本质,“影子”回到“回音”,即暗示着“你”回到“世界”。在隐喻的意义上,这不就是人回到了世界之中吗?人通过诗歌回到了世界之中,这大概不会是臧棣不喜欢的一个表达。这也是我读《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的基本印象,每一首不同的诗,其实提供了相同的路径,指引读者通过诗歌回到世界之中。如此看来,《最简单的人类动作入门》是一本具有系统性的诗集,承载着诗人两三年始终在探索的同一个诗歌行为。我的意思是说,不是“入门”这一修辞,而是“入门”这一动作,表征着诗人的用心,一种政治诗学的用心。他以为世界有很多不同的门,只是被“词语的黑暗”所掩。“门掩黄昏”是一种境界,“门掩世界”是另一种境界。写“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的欧阳修,大概看到了世界闭合的那一瞬,而写“每一扇门都只负责通向更里面的门”的臧棣,大概是“清洗”了“很多东西”,拂去了历史、时代和词语的尘埃,看到了世界敞开的那一瞬。你看,臧棣写“暴雨刚下过,人生如水”,“万物的变化反而如同一个假象”,他是洞穿了假象的,所以他看到了世界敞开的瞬间。而且,他认为“每一扇门”是“更里面的门”的通道,这就是说“门”掩着“门”,虽然世界敞开的瞬间已经被捕捉到,但仍然需要持续的行动,不能得“门”而止,打开世界之门并不是一劳永逸的。这时候我就想,我明白了,这就是为什么诗人要夜以继日地持续高强度的“入门”行为的原因。“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那就只能踏进三次以上,持续地,永恒精进地,才能理解“河流”是“同一河流”的本质。形劳身役,写诗既是苦行,也是欢喜。
  将零碎的阅读所得描述到这里,也许会给人整诠的错觉。那么我要强调,我只是刻意抽取了一些能够方便描述的因素,作为我读诗的基本面。如同诗人所写的那样,“给心声按一个阀门,里面全是潮汐的回音”,我按了一下自己心声的阀门,误以为会听到全部的回音,其实“里面全是潮汐的回音”,只有“潮汐的回音”一种而已。是的,我洗稿的结果是《截句入门》,我写下的读后感也只是零隔的诗意,只是重新拼装成了整体。重新拼装的整体所以会给人整诠的错觉,就像是“一扇窄门”,一个“小补丁”,越是窄小,越容易得到圆满吧。而世界的本质,我想,是并不如此的。
  二○一九年五月三十一日晚
  于南归列车上
其他文献
阿巴拉契亚山区的一户人家  去年年底,美国前总统夫人米歇尔·奥巴马的自传《成为》卖得十分火爆。一个出身底层劳工阶级家庭的黑人女性成为美国的第一夫人,并以自身的才智与品格,而非肤色与种族的标签,赢得了不同阶层的追捧,也算是一个奇迹。将近五百页的中译本几乎可以一口气读完。“只要你目标明确、愿意付出、脚踏实地,不管你是什么身份、种族,你都有可能成功”—过于政治正确的笔调,且结局已知的奋斗经历,本来可能是
期刊
一  《赵州和尚语录》卷下,有这么一段公案:  师问二新到:“上座曾到此间否?”云:“不曾到。”师云:“吃茶去。”又问:“那一人曾到此间否?”云:“曾到。”师云:“吃茶去。”院主问:“和尚不曾到,教伊吃茶去,即且置。曾到,为什么教伊吃茶去?”师云:“院主!”院主应诺。师云:“吃茶去。”赵州和尚(778-897)  这段公案非常有名,大多数禅宗文献如《祖堂集》《五灯会元》之中都有记载,文字或许稍有差
期刊
故人江海别,几度隔山川。  乍见翻疑梦,相悲各問年。  孤灯寒照雨,深竹暗浮烟。  更有明朝恨,离杯惜共传。  —司空曙《云阳馆与韩绅宿别》  朋友相处,是社会生活的一大内容,是人际生活的重要方面。当然,古今不同,形态各异,但是,重视作为“五伦”之一的友情,一直是我国的精神传统。在我国古代的诗坛上,抒发友情,也一直是热门的创作题材。  古代诗人之所以重视抒写友情,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是许多人要谋取
期刊
一九二四年九月,杭州雷峰塔倒坍,鲁迅闻之,接连写了两篇文章:《论雷峰塔的倒掉》和《再论雷峰塔的倒掉》。前一篇从弹词《义妖传》里白蛇娘娘在水漫金山后被法海和尚装在一个小小钵盂里镇压在雷峰塔下的故事传说出发,欢呼被压迫的白蛇娘娘终于获得解放,嘲笑多管闲事的压迫者法海和尚受到玉皇大帝的追捕而躲在螃蟹壳里,非等螃蟹断种的那一天才能出来;后一篇则从报上所载雷峰塔倒坍的原因说起:“是因为乡下人迷信那塔砖放在自
期刊
记得在德国留学的第一年冬天,某一晚读到法国汉学家谢和耐写的《蒙元入侵前夜的中国日常生活》。书中对南宋临安城里各式小吃的生动描写,让我不禁直流口水。回想起午饭时在食堂囫囵吞下的寡味土豆和油腻香肠,顿觉饥肠辘辘。对我个人而言,那种思乡远比举头望明月来得直接和强烈。当时觉得,只有一碗热气腾腾、撒上葱花的阳春面,才能解开那乡愁。  小馄饨、卤肉饭、砂锅鱼头、海南鸡饭、云吞面、油墩子、冬阴功汤、臭豆腐—每一
期刊
没想到,去年张静蔚先生交给我的《晚清音乐图像—〈点石斋画报〉及其他画报》打印稿竟成为他的遗著,而我承命撰写的序言也变成了对他的怀念,这一切都来得太突然。  张静蔚先生是中国音乐学院音乐学系的教授,曾做过该系的系主任。我和他的交往恰如电光石火,倏忽而逝,但瞬间的照亮已足够我铭记。  通常说来,我的主要研究领域是中国近代文学与文化,和张先生的音乐学相距很远,似不会发生交集。这应当也是我与他很晚才结识的
期刊
用審美愉悦来陶冶心灵,在我国是古已有之的人格修养方法。有因面向自然美而开阔心胸,有因鉴赏艺术美而澡雪精神。但这大抵是文人学士之事,与一般平民百姓无关。民间也有一些艺术活动,却以敬神娱鬼为多,缺乏人文精神;还有一些违背人情常理的宣传品在民间流传,如《二十四孝图》,什么卧冰求鲤、郭巨埋儿,更与人文精神背道而驰。  审美教育,是一种人文教育。  这种教育主张,始于欧洲。十八世纪德国诗人席勒写有《美育书简
期刊
镰仓行(2020.1.30)  天气好极了,从太平洋吹来的风,像极了山中的春风。早上与驹泽大学教授小川隆在本乡三丁目集合,到东京站换乘横须贺JR,一小时就到了北镰仓,去拜观圆觉寺和建长寺。  我们到得早,先去圆觉寺对面的东庆寺。日本的寺院分派系也分本末,名堂多得很。这个寺院也属于临济宗圆觉寺派,虽然不大,却极清幽。竹林与古木之中,有一条小径,通往半山,让人想起唐代常建诗句“曲径通幽处,禅房花木深”
期刊
谷崎润一郎(1886-1965)  随着国内大量谷崎润一郎作品的译介,人们似乎渐渐发现这位日本近现代文坛举足轻重的人物实在是一名趣味横生、各种题材与类型都涉猎甚广的作家。确实,阅读谷崎的门槛看似并不高,他的幻想、悬疑、惊悚、犯罪小说往往和他的情感伦理小说一样具有很强的可读性,其情节的引人入胜及叙事语言的委婉晓畅十分不同于其他许多读起来晦涩艰深的现代派小说。谷崎润一郎的叙事能力是卓越的,他对小说的传
期刊
帕慕克(Ferit Orhan Pamuk)在《天真的和感伤的小说家》里设想了一类作家,他们在“天真”和“感伤”之间徘徊。他在书中写道:“天真的小说家和天真的读者就像这样一群人,他们乘车穿过大地时,真诚地相信自己理解眼前窗外的乡野和人。因为这样的人相信车窗外景观的力量,他就开始谈论所见的人,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这让感伤—反思型小说家心生嫉妒。感伤—反思型小说家会说,窗外的风景受到了窗框的限制,窗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