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策》中记录了荆轲刺秦王的故事,其中所引的《荆轲歌》因为使用了楚地方言的"兮"字而被认为是楚歌的类别。荆轲是卫人,后到燕国,当时不属于楚文化圈影响范围,何以会作楚声?这其实是人们一直以来对"兮"字的误解。"兮"字并非楚歌专利,在其他先秦歌谣和《诗经》中都被使用过。而且,春秋战国时期传世典籍中广泛运用的"兮"字并不能在出土的同时期文献中找到例证,而是代之以"乎""也"等字。因此,有理由相信,《荆轲歌》也并非原貌。这为我们认识春秋战国文献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