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真实的动物们,好吗?

来源 :方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hp63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今熊猫的濒危不是因为大自然放弃了它,是因为人类的干涉。如果适应能力这么强且已经凭着强大适应力生存了几万年的物种,到今天我们都保护不了,那人类还能拥有什么呢
  有幸在8月7日参加陆川的电影《我们诞生在中国》点映,当下感动不已,回来做了一番搜索,去了解背后的故事。观影后心头汩汩热血,在搜索之后冷却下来,突然陷入两难里:动物们本身足够可爱,但电影工业拼接式的说故事方式,能不能被认可,令人感到很为难。
  雪豹妈妈的故事其实是素材的拼接
  在《我们诞生在中国》里,看恢宏画卷徐徐铺展开来,壮阔斑斓的自然,雾岚天光,山脊河川,大美不言。雪豹、川金丝猴、熊猫的三个故事,在春夏秋冬四季轮转的时间里,徐徐道来。
  我想,应该没有人能够抗拒开篇雪豹出现的画面。凛凛的风,漂亮而威风的大猫,在山石之巅,远远地逡巡、盘桓、休憩。那条在岩石缝隙间穿梭时确保身体平衡的毛茸茸大尾巴,与身体等长,静止时慵懒地来回扫拂。它的瞳孔并非是猫一样的针型竖瞳,反而是圆圆的,这令她显得有些温和的呆萌。我和友人小声地开玩笑,这大概就是正派主角的脸吧。
  故事也确实是这样展开的。独居动物的雪豹妈妈,抚养两头幼年的小雪豹,严苛的生存条件、矫健灵敏的猎物、虎视眈眈的入侵者。孤独、强大、美丽、脆弱、守护,非常的正面。
  当看着雪豹从岩壁缝隙间款款而来,青藏高原海拔四五千米的雪线,生存环境之严酷,随着她优雅而蕴藏力量的步伐,风刀霜剑一般袭来。身为食物链顶端的生物,雪豹是在自己领地上至高的猎食者。但她却从不因此被优待。或许换一个角度说,正因为她身处食物链顶端,需要面对的是比食物链上任一环节的生物更严苛的生存条件。
  从观者的角度来说,记录者只需要诚实地记录下来,生活的本身已经足够惊心动魄。但从电影制作者的角度来看,或许多一些波澜,最好“是一只成年的雄性雪豹,谈一场恋爱”(来自陆川的访谈),会令这部电影的元素更丰富,更照顾到各层面受众的趣味吧。而到最后,得知雪豹妈妈的故事,其实是由多只雪豹的镜头素材拼接起来,我的心情却再也不能像第一次看的时候被打动。
  真实,真的等于平庸吗?
  我们当然很清楚,要在银幕上呈现真实的故事,需要比现有的350个小时的电影素材数倍的画面和材料,以及不止数倍的坚守、观测、追踪和拍摄。在我看来,事先写好的故事大纲,再将素材填充进去,是类似于投机取巧的作弊。但或许这部并不定位为纪录片的故事片,在创作者眼中,是像创作《狮子王》这个故事一样,由骨至血,一点点丰满起来,不同之处只在于,一个用的是镜头,一个用的是画笔。
  我问自己,为什么不能接受这样的创作方式呢?最后犹豫了一周,得出的结论是,因为当动物们通过镜头的方式被呈现时,被期待所看见的故事,就应该是真实的。或许会平庸一些,但必须是真实的。
  况且,真实,就真的等于平庸吗?
  就雪豹一族为例。因为身边不乏从事野生动物保护事业的朋友,所以对野生动物的生存境况多少有些了解。大概许多人都不太了解,尽管雪豹是生于中国长于中国的物种,但野生雪豹保护第一人,是名叫乔治·夏勒的一位美国动物学家。1971年,也是夏勒老爷子的长期追踪观测,才拍到了有史以来第一张雪豹的照片。今年他83岁了,又重回玉树高原,再次跟随雪豹的步伐,展开观测。同样也是他,是自1939年以来第一位考察野外大熊猫、藏羚羊的西方人。
  追随着夏老爷子的科考报告,我才算是真正比较科学地学习了野外动物保护的知识。
  因此,在看雪豹的故事时,我脑海中一直想到的,是因全球变暖上移的雪线,导致雪豹注定被压缩的生存空间,食物紧缺之下必然带来的同类相争,这些都是息息相关的。人类纵情地挥霍,是以这样漂亮的生物种群不断退让直至无路可退作为代价。
  很多时候,我们会忘记这一切。因为我们,早已经在社会自然分工里,形成了最庞大最具有话事权的独立族群。依赖着智商和社交行为,我们和丛林里的生物的关系,就如同平行空间一般被割裂。野生动物不存活于我们的日常概念里,如此的陌生,鞭长莫及。
  但你再看回它们的每一个画面,无须解说,无须诠释,动物凭着本能依旧用宇宙和自然赋予它们的步调,摸索着时间河流的波纹,自我调整。若没有人为的干预,它们会按照历史赋予它们的任务,感应着气压、气候,进化成自然需要的一个环节。
  它们是神给人类的启示、课题,以及答案。
  如果连熊猫也不能拯救,我们将一无所有
  曾在果壳上读过一篇文章,名字叫作《如果连熊猫都不能拯救,我们将一无所有》。阅读前的第一观感是:标题党。但看完之后,心悦诚服。
  言简意赅地说,熊猫经历了如此漫长而难以想象的演变,成为了食肉目里唯一的素食主义者,也从远古时期好好地存活了下来。如今熊猫的濒危不是因为大自然放弃了它,是因为人类的干涉。如果适应能力这么强且已经凭着强大适应力生存了几万年的物种,到今天我们都保护不了,那人类还能拥有什么呢?
  同样,那位作者写过另一篇文章,叫作《芝加哥的海浪与牡蛎》。看不见的潮汐与海洋,被自然用春秋笔法,写在了千里之外的牡蛎身体里。潮涨潮落,一呼一吸,牡蛎的身体机能里,自有一片海。牡蛎带来了海。
  很多人都说,这是科学的浪漫。对啊,这就是科学的浪漫、自然的浪漫,也是这个我们一直试图摸索却从来还是不得而知真相的世界固有的美丽。
  而动物们,野生动物们的意义也正在于此。它们存在,才能提醒我们,在傲慢的人类之外,这个世界是如此的宽广,不可思议。
  在2014年底,我曾经到雅安的熊猫保护基地做志愿者。山里天气很冷,志愿者住宿楼挺简陋的,依稀记得第一天回到房间脱下鞋子,满脚是血却毫无知觉,是被冻裂的。但那一周时间里,我一直感觉特别幸福,哪怕只是做着最简单的工作,给熊猫的房子打扫卫生,挑选食用竹子,切熊猫蛋糕,给它们喂食,给它们铲屎。
  我承认这中间确实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沉浸在做一名铲屎官的虚荣光环里。但一些近距离观察到的画面,却是真实地令我更喜爱这种生物。例如,熊猫妈妈怀抱着刚生出毛发的熊猫宝宝时,是多么爱不释手。有一个小瞬间,它放下了宝宝到一边进食。尽管我们偷偷摸摸地靠近,尽量减低自己的存在感,熊猫宝宝还是敏感地察觉到了外人的存在,嗷嗷地又微弱又生气地叫了起来。熊猫妈妈立刻放下竹子,到栏杆外转了一圈,保育员说它这是在示威。然后它回到宝宝身边,一把捞起抱在怀里,还抓起竹子试图隐藏起她的宝宝。宝宝立刻乖乖地安静下来,像是突然再也没有别的事情可以威胁到它,因为它就在妈妈的怀里。
  那个瞬间,任谁都不得不动容。
  所以,我不苛责电影制作的方式,毕竟客观条件是有限的。我仍然感激,电影把动物们的可爱和脆弱都展现在世界面前。但是,除此之外,我更希望,下一次,请务必一定要有下一次,就让我们,看看真实的动物们,好吗?
其他文献
高校辅导员的工作倦怠现象,对辅导员工作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产生了不良影响。心理契约失衡是导致高校辅导员产生工作倦怠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此,从心理契约三维结
2014年12月9日下午,在常州监狱三十二监区,驻常州监狱检察室的检察官王平正与一名艾滋病服刑人员解释调整后的减刑、假释相关规定。这名服刑人员对2014年初中央政法委新出台的减刑、假释规定有些不理解,认为这些新规让他减刑更难了。王平耐心地解释,并不断的鼓励其安心改造。  王平介绍说,每周例行的监区巡视工作,时常会收到服刑人员的各种问题。但答疑解惑,只是检察官们的一小部分工作职能,除此之外,他们还肩
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人才资源能力建设,积极推进人才结构调整,大力培养和吸引创新型人才,加快人才工作体制机制创新,加大人才
摘要:随着全国高校持续扩招,加上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就业的不利影响延续,2010年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压力继续加剧,关于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的设置,更应引起社会的注重与关心。  关键词: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核心竞争力;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0)24-0276-03     根据教育部召开2010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
当今世界是一个竞争的世界,这种竞争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因而作为祖国未来的青少年,其科技文化素质的高低从开始就决定着一个国家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所处的位置。然而,
伦理学就是教人向善吗?基因自私吗?我们能从是推出应当,从实然推出应然吗?人文社会研究与科学研究区别何在?你想过生活的意义问题,或者说“我该怎样生活”吗?人怎么会知道却不做?科学能解释伦理学的困惑吗?理论能指导实践吗?德性能带来福报吗?善恶一定相对吗?你救人是因为你认为这样做合乎道德?我们应该怎样理解价值多元论或相对主义?  初看书名,大家多半会认为这是本谈论人生感悟的随笔或者通俗哲学书。的确,陈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在伯克利加州大学任职的历史学家娜塔莉·泽蒙·戴维斯收到一位研究生送给她看的一本书,这本书是学生从法律图书馆借来,名字叫《难忘的判决》,作者是让·德克拉斯。该书讲述的是16世纪40年代,发生在法国南方乡村一个冒充别人丈夫的案子:一个名叫马丁·盖尔的农民突然离家出走,从此杳无音信。直到八年后,他回家了—或者说人人都以为他回来了,那时老父亲已去世,但他总算能与妻子重聚,并拿回了叔叔皮埃
从德育与生活之关系来看,生活是德育的出发点、生活是德育的内容、生活是德育的归宿。德育在其产生之初是完全与生活融为一体的,后来却与生活逐步分离,大致依次经历了德育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