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为了便于国际性的学术交流,1985年国际疾病命名委员会编印了《国际疾病命名》一书,现将其中有关梅毒和淋病部分摘译如下,供国内参考.这些病名是该委员会推荐使用的,并附有简短的定义与说明.病名的统一,将有助于国际交流与统计工作.0015 Syphilis梅毒是一种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致成的密螺旋体病.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便于国际性的学术交流,1985年国际疾病命名委员会编印了《国际疾病命名》一书,现将其中有关梅毒和淋病部分摘译如下,供国内参考.这些病名是该委员会推荐使用的,并附有简短的定义与说明.病名的统一,将有助于国际交流与统计工作.0015 Syphilis梅毒是一种由苍白密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致成的密螺旋体病.
其他文献
作者发现SLE患者有近10%(13/142)出现难以解释的持续性血钾过高。为此作者通过对这些患者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仔细研究,以解释血钾过高的发生机理。142例SLE患者中13例并发血钾过高(两次不同时间随机不溶血标本测定,血清钾≥5mmol/L)。其中5例患者并无明显原因可解释血钾过高,无狼疮性肾炎。
15年前,Pinkus给苔藓样组织反应(LTR)下的定义是:“表现有表皮基底细胞损伤和由此种损伤引发的一系列组织学改变”。当时他未能区分表皮细胞损伤是原发的,还是继发于有侵入表皮倾向的真皮浸润。近年来已经清楚LTR的原发性病理改变是T细胞对表皮的自身免疫性攻击所引起的。然而,关于与LTR有关的T细胞介导的机制尚有许多问题有待回答。哪种T细胞介导表皮细胞的损伤?它们是如何到达表皮的?又是怎样损伤表皮
为了观察PUVA、依曲替酯(Tigason)及两者合用对掌跖脓疱病(PPP)的治疗作用,作者以随机分组用安慰剂对照对37例严重PPP患者进行了比较试验。其中男性患者10例,女性27例,均具备以下条件:①两侧及对称性皮损,其形态和严重度相近似;②病期在6个月以上;③先前的治疗(包括强效类固醇激素类药物)无满意效果或在停用类回醇治疗后迅速复发;④试验开始前4周内除用润肤剂外,不采用局部或全身治疗。为了
70年代后期以来,去除法有时被看作是一种新的万应药,放血法的现代化身.在治疗适应症明确以前,人们常常把它作为一种无用的技术而拒绝使用.
本文报告1例儿童坏疽性水痘,伴有暴发性紫癜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患儿女,4岁,开始患水痘时临床症状轻微,但第7天小腿皮肤出现损害、水肿和疼痛而于第10天入院。检查见到痊愈中的水痘损害,双股部的伸、侧面和腓部有大面积瘀斑,有疼痛和明显触痛,约占体表面积的9%,下肢脉搏正常。血红蛋白115g/L,白细胞6.6109/L,血小板95109/L,凝血酶原比率1.6(正常1.0),脑磷脂-高岭土时间48秒(正
作者测定了同一蕈样肉芽肿病人红斑、斑块、肿瘤皮损中全T细胞和T细胞亚群的核形指数,并进行了对比研究。
近年来,真菌感染的发生率明显增加,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如广谱抗生素和免疫抑制剂的应用,治疗中一些易于造成真菌生长的不当操作、肠道外营养供应、癌症、艾滋病等。复发性和难治性真菌感染也常有报道。
近年来,随着越来越多的抗生素类药物、皮质类固醇激素和免疫抑制剂等广泛应用,真菌感染性疾病逐渐增多,从而抗真菌药物的缺乏成了一个紧迫问题.由于真菌是一种与它的宿主有相似结构和代谢过程的真核生物,因此抗真菌药物既能破坏真菌细胞也能破坏宿主本身,不象抗细菌药物仅仅在细菌细胞内起作用;而且大部分药物只在真菌细胞膜起作用,又相对不稳定,在生物体内易被溶解,故仅有一较窄的抗菌谱.所以,真菌性感染的治疗是一个极
通常发病缓慢的脂溢性角化症,老年性血管瘤和多毛症等,突然发作增多(多数在6个月内)的病例中,并发内脏恶性肿瘤的发生率很高.作为突发性伴发恶性肿瘤的皮肤综合征有Lese-Trlat综合征(突发性角化病);多发性网状组织细胞增生症;后天性毳毛多毛症;Crow-Fukase综合征(突发性血管瘤);Bazex综合征(突发性肢端角化症).
作者报导1例男性3个月婴儿的大疱性类天疱疮(BP).患儿于1月前接受三联疫苗(DPT)注射及口服脊髓灰质炎病毒免疫,3天后出现进行性弥漫性大疱疹,开始在膝后、颈部为小丘疹,随后累及手足,并出现水疱、大疱及脓疱,几天内疱疹消失,代之以红斑鳞屑.腹部可见直径约1cm的环形斑块,背部亦见类似皮疹,骶部及腹股沟皮疹稀少.经外用皮质类固醇14天后手、大腿及腹股沟等处出现广泛的水疱、大疱、脓疱和感染皮损.患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