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民族学是中南民族大学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曾先后被评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现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民族学本科专业是教育部特色品牌专业、湖北省特色优势专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目前,民族学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法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同时,设立有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族学是中南民族大学特色学科、优势学科,曾先后被评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湖北省重点学科、湖北省优势学科,现为湖北省重点学科(一级学科)。民族学本科专业是教育部特色品牌专业、湖北省特色优势专业,“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目前,民族学学科一级学科硕士点下设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一级学科博士点下设民族学、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政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中国少数民族史、中国少数民族艺术、民族教育、民族法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文学8个二级学科博士点,同时,设立有民族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在2013年教育部公布的学科评估中,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在全国同类学科中排名第四,保持了在全国该学科中的领先水平。
其他文献
'还福'是浙西南畲族传统社会普遍存在的民俗事象,其仪式程式主要有'请符官''请天上菩萨''拜神''童子勾账''告神''答谢祖师'等,内容包括各种请神、献祭,感谢菩萨、神灵的'额外'恩泽与福佑。'还福'重在'还',应诺还愿、感恩,整个仪式未见明显的功利性取向。'还福'仪式,很好地展现了浙西南畲民传统的神灵信仰、文化价值取向与行为逻辑'规范'。
海南岛新村港的疍家人将自己从事的海上生计称为'做海',做海富含的意义不仅仅是单纯谋生,它提供了智慧、道德、社会和精神发展的机会,造就了独特的族群景观。疍家人的海上实践一方面限定了其生产生活;另一方面,做海人借此在群体中树立自己的地位和身份。
基于'协同创新'思维促发展的理念,认为可通过引智、理清科研协同创新管理体系的关键要素、构建适应民族地区高校发展的协同结构体系、探索科研协同管理的新路径等管理途径和模式,实现民族地区高校科研协同创新。
"在家教育"是随着现代性扩张而在美国出现的替代性教育形式。在波士顿田野调查的基础上,考察了美国在家教育家庭的支持网络及其联合和分裂的动力机制。支持小组在网上网下双轨道运行,以"松散共同体"的形式存在,它受制于美国个人主义、多元文化主义等意识形态影响,内部呈现出很强的异质性,难以形成社会学意义上的真正的共同体,具有工具性、暂时性、流动性等特征。
借助中山市2013年西城改造项目讨论旧城改造报道的另一种可能。中山市地方政府创造了一套媒介公开程序,形成意见相对多元的协商平台,大量立体、动态、相对全面的拆迁信息得以呈现;与聚焦于悲情"钉子户"个体的简单叙述模式形成区隔。但是,这次共识型协商并没有体现出足够包容和平衡的参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公共协商对于政策方案的积极建构,具有利用自身优势造成不平等对话地位、"驯服"民意之嫌。与此同时,对政策持保留意见的当地民众通过媒体渠道和政府直接对话的意愿和能力均较低,民众对公共辩论的低效能感值得深思。
东西的写作始于对20世纪80年代先锋文学实验的"扬弃",他作品中最明显的先锋气质体现在对人之存在境遇与人之命运的勘探及追问,并以敏锐的省察之心和思想之力穿透社会历史现实的表象,将其推向本质主义的诘问。与此同时,东西借由先锋技法的运用和对细节的实写穿行虚实之间,捕捉时代的精神特质,赋予人性以丰满,亦还原社会的物质肌理。
以2011~2015年广西高校毕业生为例,根据毕业生的本科专业学科分布及其初次就业情况、毕业去向、就业地域流向等相关数据,对大数据在监测中应用情况展开分析,阐释大数据在毕业生就业监测预警中所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破解相关问题的有效途径,以期发挥毕业生就业状况的大数据分析对高等教育教学的反馈作用,促进人才培养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对接。
针对民族院校培养现状,分析影响创新创业能力形成的因素,提出"全程式多层次创新创业能力"培养模式,有效地采用"强化创业意识、建立多层次实践平台、完善全程式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方法、建立多元化评价体系"等策略,以提升民族院校大学生创新创业能力。
雷振扬,湖北天门市人,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民委首届突出贡献专家,湖北省学科带头人。兼任中国民族法学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湖北省人大常委会立法顾问。主要从事民族政策与民族发展问题研究。代表作:《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民族政策研究》《关于建立健全民族政策评估制度的思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