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7.8级地震。
从那一刻起,到5月15日下午,时间已整整过去了3天3夜。
这3天3夜,对所有中国人而言,意味着悲伤的黑色!
这3天3夜,有许许多多拯救生命的恸人瞬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他身下死死地护着
4个学生
5月13日上午,德阳市汉旺镇。
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的神经:“昨天抬过来还是软软的,现在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4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还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忍不住哭出声来。
年轻的父母身下是
3岁的女儿
5月14日,北川县城。
救护人员围在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压在房屋下的是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被他们护在身下的是一名眨着大眼睛的小女孩。
宋馨懿,这个只有三岁的小女孩在与死神抗争了40多个小时后,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时,周围的人都哭了:已经故去的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在地震发生的一瞬双双挡住倒塌下来的沉重墙体,用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的围墙”。
求生是人的本能,而在生死一瞬,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却超越了本能。
在废墟里读书的女孩
5月14日下午,什邡市。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
终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亲人在地震中遇难的
空降兵战士
5月15日,茂县。
家在四川德阳八角镇重灾区的空降兵部队班长任涛,得知奶奶在地震中遇难、岳母重伤的消息后,悄悄把悲痛藏在心底,勇挑最重、最难、最险的救灾任务,成为15位在4999米高空伞降茂县的勇士之一。
与任涛一样,空降兵部队1500余名家在四川灾区的官兵,面对家中房屋倒塌、亲人遇难或重伤等悲痛,毅然奋战在营救伤员、抢修道路、勘察灾情、空投物资的一线。
某团“黄继光连”战士陈健,是四川绵竹人,妹妹在地震中遇难。当父母告诉他这个消息时,陈健一边压抑着失去妹妹的悲痛,一边劝慰父母说,还有更多的家庭比我们不幸,你们要多保重自己。转过身来,他又融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里。
家在四川绵竹金花镇的某团战士李少杰,爷爷、奶奶同时遇难,父母受重伤。5月15日上午,李少杰所在部队就在这个镇上执行抢救伤员任务,而连续奋战了2个昼夜的他,顾不上去祭奠爷爷、奶奶和看望父母,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引导部队展开救援,救出2名幸存者。
“拯救群众,同样是在拯救我的家人。”李少杰说。
答应我你要活下去
5月13日,都江堰。
15岁的小雪躺在四川省医院病床上,虽然全身缠满绷带,但她却不顾疼痛,不时呼唤着同桌小亚的名字。小雪是初一学生,地震袭来时,全班正上数学课时,教学楼突然坍塌,同学们都被埋在废墟中。
“爸爸,妈妈,快来救我!”黑暗中,小雪无助地呼喊。这时,她听到小亚的呼叫声,原来,小亚和她紧挨着,“小亚,我在这儿!”。小亚听到呼唤,随即将手伸过来,4只小手紧紧握在一起。
小亚头部被预制板击中,伤势非常严重,小雪的心情骤然紧张。小雪拉着小亚的手,不停地鼓励她绝不能放弃,“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小亚的心情逐渐缓和过来,她承诺,一定要陪着小雪等到救援。
两小时后,小雪听到外面有些响动,她意识到是“救兵”到了。但让小雪最担心的事同时发生了。
“我坚持不住了。小雪,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小亚抓紧小雪的手逐渐松开,声音越来越弱。“天哪,快救救她!”小雪对小亚大声吼着,用左脚用力蹬砖头,但一切都是徒劳。
当救援人员终于将小雪和小亚从废墟中刨出来时,伤情严重的小亚已去世多时。
……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逾万条生命顷刻间逝去。但在大爱面前,生命又如此顽强,发生在废墟上的一幕幕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无私大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
从那一刻起,到5月15日下午,时间已整整过去了3天3夜。
这3天3夜,对所有中国人而言,意味着悲伤的黑色!
这3天3夜,有许许多多拯救生命的恸人瞬间,值得我们永远铭记。
他身下死死地护着
4个学生
5月13日上午,德阳市汉旺镇。
妻子张关蓉正在仔细地擦拭着丈夫的遗体:脸上的每一粒沙尘都被轻轻拭去;细细梳理蓬乱的头发,梳成他生前习惯的发型……
当张关蓉拉起谭千秋的手臂,要给他擦去血迹时,丈夫僵硬的手指再次触痛了她的神经:“昨天抬过来还是软软的,现在咋就变得这么硬啊!”张关蓉轻揉着丈夫的手臂,恸哭失声……
就是这双曾传播无数知识的手臂,在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从死神手中夺回了4个年轻的生命,手臂上的伤痕清晰地记录下了这一切!
“我们发现他的时候,他双臂张开着趴在课桌上,身下还死死地护着4个学生,4个学生都活了!”一位救援人员忍不住哭出声来。
年轻的父母身下是
3岁的女儿
5月14日,北川县城。
救护人员围在一处严重损毁的屋角处——压在房屋下的是两个不幸遇难的大人,被他们护在身下的是一名眨着大眼睛的小女孩。
宋馨懿,这个只有三岁的小女孩在与死神抗争了40多个小时后,从废墟中被解救出来时,周围的人都哭了:已经故去的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在地震发生的一瞬双双挡住倒塌下来的沉重墙体,用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的围墙”。
求生是人的本能,而在生死一瞬,伟大的父爱和母爱却超越了本能。
在废墟里读书的女孩
5月14日下午,什邡市。
“清清,那个美丽好学的女孩,你们看见没有?”在救助现场,什邡市蓥华镇中学初一一班班主任陈全红一直关心着一个名叫邓清清的女孩子:在她心中,这个贫困家庭里的小女孩,人穷志不穷,常在回家路上打着手电筒看书。
在乱石堆中,每看到一具学生的尸体被挖抬出来,陈全红就会默默流泪,“他们一天前还是活蹦乱跳的,咋一下子就变成了这样呢?”
终于,邓清清被武警水电三中队的抢险官兵救了出来。让陈老师与官兵们感动的是,这个女孩被救出时,还在废墟里面打着手电筒看书。她说:“下面一片漆黑,我怕。我又冷又饿,只能靠看书缓解心中的害怕!”她的诚实如同她的坚强一样,让听者无不动容。
亲人在地震中遇难的
空降兵战士
5月15日,茂县。
家在四川德阳八角镇重灾区的空降兵部队班长任涛,得知奶奶在地震中遇难、岳母重伤的消息后,悄悄把悲痛藏在心底,勇挑最重、最难、最险的救灾任务,成为15位在4999米高空伞降茂县的勇士之一。
与任涛一样,空降兵部队1500余名家在四川灾区的官兵,面对家中房屋倒塌、亲人遇难或重伤等悲痛,毅然奋战在营救伤员、抢修道路、勘察灾情、空投物资的一线。
某团“黄继光连”战士陈健,是四川绵竹人,妹妹在地震中遇难。当父母告诉他这个消息时,陈健一边压抑着失去妹妹的悲痛,一边劝慰父母说,还有更多的家庭比我们不幸,你们要多保重自己。转过身来,他又融入到抗震救灾的队伍里。
家在四川绵竹金花镇的某团战士李少杰,爷爷、奶奶同时遇难,父母受重伤。5月15日上午,李少杰所在部队就在这个镇上执行抢救伤员任务,而连续奋战了2个昼夜的他,顾不上去祭奠爷爷、奶奶和看望父母,利用自己熟悉地形的优势,引导部队展开救援,救出2名幸存者。
“拯救群众,同样是在拯救我的家人。”李少杰说。
答应我你要活下去
5月13日,都江堰。
15岁的小雪躺在四川省医院病床上,虽然全身缠满绷带,但她却不顾疼痛,不时呼唤着同桌小亚的名字。小雪是初一学生,地震袭来时,全班正上数学课时,教学楼突然坍塌,同学们都被埋在废墟中。
“爸爸,妈妈,快来救我!”黑暗中,小雪无助地呼喊。这时,她听到小亚的呼叫声,原来,小亚和她紧挨着,“小亚,我在这儿!”。小亚听到呼唤,随即将手伸过来,4只小手紧紧握在一起。
小亚头部被预制板击中,伤势非常严重,小雪的心情骤然紧张。小雪拉着小亚的手,不停地鼓励她绝不能放弃,“一定会有人来救我们的!”小亚的心情逐渐缓和过来,她承诺,一定要陪着小雪等到救援。
两小时后,小雪听到外面有些响动,她意识到是“救兵”到了。但让小雪最担心的事同时发生了。
“我坚持不住了。小雪,答应我,你一定要活下去……”小亚抓紧小雪的手逐渐松开,声音越来越弱。“天哪,快救救她!”小雪对小亚大声吼着,用左脚用力蹬砖头,但一切都是徒劳。
当救援人员终于将小雪和小亚从废墟中刨出来时,伤情严重的小亚已去世多时。
……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生命是如此的脆弱,逾万条生命顷刻间逝去。但在大爱面前,生命又如此顽强,发生在废墟上的一幕幕闪耀着人性光辉的无私大爱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生命奇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