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知识、技能都是为了提升生活质量而生的,同样高中数学也不例外。虽然高中的教学任务并没有妥善为生活服务那样的高度,但是却也与生活息息相关。在教学中融入生活,是科学、高效的教学策略。本文从生活案例、生活素材、生活实践和生活实验四个方面出发,结合教学案例探讨生活进入课堂的一些策略。
【关键词】生活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高中数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困难,仿佛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其实从教学的角度来讲,高中数学的确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同时也具有着活力,课堂能否被激活则在于“活力因素”的作用。生活化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力剂”,能够为高中数学课堂带来生机。
一、链接生活案例,降低认知坡度
所谓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指的是在生活中蕴藏着许多的数学案例,在这些案例中体现着最朴素的数学知识。更进一步说,生活中的案例要比数学题目更容易理解,可以降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坡度。
在课堂上我经常会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小案例,以此来替代例题,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在必修五第二章第二节《等差数列》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这个案例与商业计划方案有关,例如某人办一个超市,有两个备选的投资方案:方案一,初始投资为4万元,5年后收益9万元;方案二,初始投资为6万元,第二年收益1万元,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收益0.5万元。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哪种方案收益较高?在方案一中提到了一个5年,那就先以5年为界进行分析。方案一5年之后的收益为9-4=5万元;方案二5年后收益为1+1.5+2+2.5+3-6=4万元,此时方案一收益是大于方案二的。但是进一步思考,如果再多一年,方案二收益就成为7.5万元,远远超过方案一,因此这说明了方案二是增长型,适合长远发展,等差数列的概念也就呈现了出来。
说起一个数学例题,学生们会把它当做一个题目来看待;而说起一个生活的案例,学生则会将其视为一个故事,能够毫无顾虑地去认识它、了解它。课堂链接生活案例,这是一种平滑的教学方式。
二、搜索生活素材,组织探究学习
生活中有些案例不能直接作为探究问题,但是可以化身为一种教学素材,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搜索生活中的一些素材,探究學习也可以进行生活化。
以一个运用生活素材的概率题为例。题目为:2017年天津举办全运会,需要从1到18编号的18名火炬手中 (下转第84页)
【关键词】生活教学;高中数学;教学案例
高中数学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枯燥、困难,仿佛是一道难以逾越的天堑。其实从教学的角度来讲,高中数学的确具有一定难度,但是同时也具有着活力,课堂能否被激活则在于“活力因素”的作用。生活化教学就是一种很好的“活力剂”,能够为高中数学课堂带来生机。
一、链接生活案例,降低认知坡度
所谓的知识来源于生活,指的是在生活中蕴藏着许多的数学案例,在这些案例中体现着最朴素的数学知识。更进一步说,生活中的案例要比数学题目更容易理解,可以降低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坡度。
在课堂上我经常会引入一些生活中的小案例,以此来替代例题,帮助学生进行思考。在必修五第二章第二节《等差数列》的教学中,我就采用了一个生活中的案例引入等差数列的概念。这个案例与商业计划方案有关,例如某人办一个超市,有两个备选的投资方案:方案一,初始投资为4万元,5年后收益9万元;方案二,初始投资为6万元,第二年收益1万元,以后每年比上一年多收益0.5万元。我们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哪种方案收益较高?在方案一中提到了一个5年,那就先以5年为界进行分析。方案一5年之后的收益为9-4=5万元;方案二5年后收益为1+1.5+2+2.5+3-6=4万元,此时方案一收益是大于方案二的。但是进一步思考,如果再多一年,方案二收益就成为7.5万元,远远超过方案一,因此这说明了方案二是增长型,适合长远发展,等差数列的概念也就呈现了出来。
说起一个数学例题,学生们会把它当做一个题目来看待;而说起一个生活的案例,学生则会将其视为一个故事,能够毫无顾虑地去认识它、了解它。课堂链接生活案例,这是一种平滑的教学方式。
二、搜索生活素材,组织探究学习
生活中有些案例不能直接作为探究问题,但是可以化身为一种教学素材,引发学生进行探究。搜索生活中的一些素材,探究學习也可以进行生活化。
以一个运用生活素材的概率题为例。题目为:2017年天津举办全运会,需要从1到18编号的18名火炬手中 (下转第8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