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龙

来源 :百科知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m419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以标榜“弘扬始祖文化”为宗的河南新郑“中华第一祖龙”项目闹剧被叫停。此前,也曾有专家宣称要放弃中国国家形象的龙标志,依据于龙乃皇权与专制之物,并称国际交往日盛的今天,中国之龙与西语“Dragon”所指霸气和攻击性的庞然大物不能对接。一扬一弃,或爱或怨,彰显出龙在炎黄子孙心目中的重要地位。龙是中华民族的文化图腾,在几千年的文明传承中,它已经深植于这一文化的各个层面,上至帝王,下至布衣,实以影像,虚以信仰,无不镌刻着龙的痕迹。
  
  龙之初
  
  在龙起源问题上,人们争论颇多:一说龙是某种生物或几种生物的组合,如蛇、马、鱼、河马、蜥蜴、鳄鱼、恐龙、松树等;又说龙是某种自然现象或多种艺术化动物叠加组合而成,如云、虹、闪电、合并了的图腾、物候代表形象的组合等。如现代诗人、学者闻一多在其《伏羲考》一书中就曾认为:“龙图腾,不拘它局部的像马也好,像狗也好,或像鱼、像鸟、像鹿都好,它的主干部分和基本形态却是蛇。这表明在当初那图腾单位林立的时代,内中以蛇图腾最为强大,众图腾的合并与融化,便是这蛇图腾兼并与同化了许多弱小单位的结果。”上述诸种推断,或基于对龙性的理解,或源于考古佐证,不一而足。客观地说,龙既然共识为信仰之物,又经迭代幻化,今人对龙之源头的甄别更多只会是满足龙之传人的一种追根溯源的求全心理罢了。考古发现,大约至商代,已出现完备意义上的龙形,此时之龙已是长躯、硕口,有角和足,呈飞翔之状的神性动物。而“龙”字出现的则更早一些:在甲骨文和金文中,有70余种龙字,这些龙字多是典型的“画成其物,随体诘诎”的象形文字,其所“象”之“形”则为长身而曲,巨头大口,多长有角,或有足或无足,呈现动物形态。最晚至汉时,龙的基本内涵已经形成:它是人神相通的助手与坐骑,如诗人屈原在《九歌》中就多有描写神人乘龙的诗句,“乘龙兮辚辚,高驼兮冲天”,“驾八龙之婉婉兮,载云旗之委蛇”等;龙又是司掌云雨河泽的神兽,《周易》中有“云从龙,风从虎”之说;在民众信仰中,龙更是显示吉祥灾变的灵物,《礼记·礼运》中曾有:“何谓四灵?麟、凤、龟、龙谓之四灵。”《淮南子》有云:“万物羽毛鳞介皆祖于龙,羽嘉生飞龙,飞龙生凤凰。”
  
  龙袍
  
  龙既为神物,古人早就有以龙喻人之说。如孔子就曾称老子“吾今见老子,其犹龙乎?”而主动将身世与龙相联系的帝王却是汉高祖刘邦。《史记·高祖本纪》:“其先刘媪(刘邦之母)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遇。是时雷电晦冥,太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汉代以后,龙开始成为封建帝王的专用标识,龙纹也渐为帝王世家所垄断,这种垄断突出体现在龙袍的形制上。
  龙袍是皇帝专用之袍,因袍上绣有龙纹而得名。龙袍已非简单的蔽体御寒之物,更多体现的是“严内外,明等级,辨尊卑”的社会属性。唐高祖时曾令臣民不得僭服黄色,黄袍遂为王室专用之服。宋太祖赵匡胤“黄袍加身”,兵变称帝,于是龙袍又别称“黄袍”。龙袍多呈盘领、右枉、黄色,其上的各种龙章图案,历代有所变化,至清时,龙袍形制日臻完善。清时龙袍又称“吉服”,是皇帝在一般典礼时所穿的服装。清皇帝的服装基本上分为礼服、吉服、常服、行服、雨服和便服等几大类。礼服包括朝袍、端罩(一种外褂)和衮服(既可与朝袍套穿,也可与龙袍和常服一起穿的衣服);吉服包括衮服、龙袍;常服则是介于礼服和便服之间的一种服装;外出或打猎要穿行服:雨雪天则穿雨服。由此看来,“龙袍”只是皇帝吉服中的一个门类而已,主要用于重大吉庆节日以及先农坛皇帝亲耕等场合。
  清时龙袍通身绣九条金龙:四条正龙绣在龙袍最显要的位置——前胸、后背和两肩,四条行龙在前后衣襟下摆部位,襟里藏一条,这样前后望去都是五条龙,寓意“九五至尊”;正龙绣得正襟危坐,一团威严,行龙绣得极富活力,似动非动。此外,龙袍在龙纹之间还绣以五彩云纹、蝙蝠纹、十二章纹等吉祥图案。五彩云纹是龙袍上不可缺少的装饰图案,既表现祥瑞之兆又起衬托作用;红色蝙蝠纹即红蝠也是龙袍必备之纹,取“洪福”谐音;在龙袍下摆排列着代表深海的曲线,称为“水脚”,水脚上装饰有波涛翻卷的海浪,挺立的岩石,这种纹样被称为“海水江崖”,寓意“福山寿海”。据称,清时做成一件龙袍,期间要用绣工近500人,绣金工40余人,画样过粉10余人等。
  
  龙王
  
  龙本有司职云雨之能,但龙真正成为“王”应该与佛道二教的传播、附会有关。宋赵彦卫《云麓漫钞》曰:“古祭水神曰河伯。自释氏书入,中土有龙王之说,而河伯无闻矣。”佛教中有各式各样的龙,其职“莫不勤力兴云布雨,令诸众生热恼消灭”。道教参照佛教也创造出诸如四海龙王、五方龙王、诸天龙王等,同样司职行云布雨。如《太上护国祈雨消魔经》所言,遇到百姓苦于炎旱之时,天帝就派遣各位大龙王“兴动云雾,施绕世间”,让江河溪涧、上下四畴“皆得滂沛”,草木丛林、花果五谷之类“悉皆生成,枝叶茂盛”。
  在佛道二教的传播过程中,史书中又多有古代帝王祭龙的记述:如《文献通考》记唐玄宗“诏祠龙池”,大肆祭祀;《宋会要辑稿》载,宋徽宗赵佶将天下的五龙神都诏封以王爵;清代帝王对龙王也颇为重视,仅康熙皇帝就数次到北京西山北部的黑龙潭龙王庙“祷雨”,并拨款“鼎新庙宇,御制碑文以纪之”,乾隆皇帝则加封黑龙潭龙神为“昭灵沛泽龙王之神”等。
  佛道二教的传播,加之封建帝王的鼓噪,龙王作为司雨之神进入民众的信仰序列便是情理中事了。在民众信仰中,凡是水泽之地,无论江河湖海,都有龙王驻守。龙王能生风雨,兴雷电,司职一方水旱丰歉。如遇久旱不雨,地方乡民必先到龙王庙祭祀祈雨,再则把龙王神像抬出,暴晒于烈日下,直到天降大雨为止。因此,解放前的大江南北,村寨多置龙王庙。
  
  龙舞
  
  龙舞,又称“舞龙”。西汉董仲舒《春秋繁露》记载,汉时就已经存在形式完备的龙舞:龙有五至九条,龙身长达数丈;春舞青龙,夏舞赤龙、黄龙,秋舞白龙,冬舞黑龙。此时“舞龙”有“祈年”、“求雨”之意,以保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延至后来,龙舞逐渐衍化成一种独特的民间舞蹈表演形式。
  在两千年的传承过程中,中国民间龙舞积累了相当高的扎制技术、表演技巧,表演形式更是丰富多彩。如火龙,又称金龙、龙灯,用竹篾和绸布扎成龙头、龙身和龙尾,彩绘龙鳞,每节龙身中都装有烛灯。起舞时,一人持彩灯(象征宝珠)在前领舞,其他多人持龙头、龙身和龙尾下的木柄随舞,表演“二龙戏珠”、“金龙蟠玉柱”等。龙灯多在节庆之夜表演,以锣鼓、唢呐伴奏,同时施放烟花爆竹,蔚为壮观。又如草龙,则主要兴盛于南方数省,每至夏历五六月间,乡民用柳条、青藤、稻草等扎成龙形,龙身上插满香火,傍晚以后在田间场院舞弄,看起来星火点点、香烟缭绕。旧时多在闹虫灾或干旱时的祭祀活动中舞弄,有驱虫、祈雨之意。
  除了上述诸种舞龙之外,尚有人龙、纸龙、花龙、筐龙、段龙、烛龙、醉龙、竹叶龙、荷花龙、板凳龙、扁担龙、滚地龙、七巧龙、大头龙、夜光龙、焰火龙等近百种之多。龙舞已成为中国传统节日中传布最广的民间舞蹈之一。
  延至今天,龙袍已成历史旧迹,龙王也只保留在民间传说故事中,即便源起于娱神、媚神的龙舞,也只是以一种民俗活动的形式存在了下来。作为中华民族文化图腾的龙,在褪去历史的虚妄色彩后,更多是以一种文化符号的形式存续于中华民族的文化象征里,深植于炎黄子孙的文化认同中。
  
  责任编辑 姜 冰
其他文献
这些年来,圣诞节越来越火,春节的气氛却一年冷似一年,更不用说端午、中秋等节日了。有学者担忧传统的丧失,建议把中秋等传统节日定为法定假日。不过,我总觉得立法和呼吁恐怕
来信《中华魂》编辑部:从贵刊2008年第10期上读到梁柱老师的文章《蔡元培是怎样看待尊孔读经的?》,很受启发。这些年来,在新闻媒体上,尊孔读经的声浪颇高。有的人甚至提出“
1海。蓝色的水。赤裸裸的荒原。鱼和波浪的牧场。这大地尽头的蛮荒,蛮荒尽头的大地。动荡的大地。眼泪和苦难的收集器。一条孤零零的线,帆的窠巢。人类幻想远方的标记。大海,
一般说,地球上最冷的地方是在高山之巅和极地区域。但在南北半球和不同地区也不尽相同。亚洲最冷的地方,不在北极点也不在北极圈内,而是在西伯利亚东部的奥伊米亚康,位于北纬
我读了很多书,但有一本书它可能会影响我一辈子,它就是《三国演义》。它对我的童年、求学、做生意都有很大的影响。关于《三国演义》,我想用“五子登科”来讲讲它跟我的关系。  “面子靠智慧赢取”  我出生于广东雷州一个偏僻的村庄,小时候家里很穷,庆幸的是爸爸爱读书,因此在小学三、四年级时我就看过了《水浒传》等书籍。最让我骄傲的是拥有一套《三国演义》连环画,这在70年代的农村是极大的荣耀,我也马上成为小伙伴
每天带女儿去小区花园晒太阳,于是认识了保姆蒋姨。她五十多岁了,清瘦,微驼,头发花白,脸上的皱纹纵横四海。婴儿车里推着一个一岁左右的男童,背上背着一个鼓鼓囊囊的大包,里
某企业有两位名同而姓同音的未婚女青年,一位叫林某,另一位叫凌某。凌某未婚先孕,于1997年5月21日到市某医院做人工流产。医生问过其工作单位及姓名后,便在病历本和手术单上
在安徽省庐江县汤池镇,有一群人在仿效古之先贤,他们以“学为人师,行为世范,修身为本,教学为先”为训,推广传统伦理道德教育。他们相信:“人是可以教得好的”;他们告诉一位又一位的造访者:“舜何人也,予何人也,有为者亦若是。”    如今的汤池小镇古风盎然,仰慕者从外地络绎不绝地赶来,无论男女老少,初入汤池接受的第一个问候就是被人称作“老师”,然后受上一个90度的、毕恭毕敬的鞠躬;镇上天天都有公开课讲授
人生的味道太丰富了,它总是在你不经意的时候,把各种滋味让你品尝个够。那是2000年9月,父亲让我们回去一趟。到了家,父亲拿出一张沈医大的诊断书“建议做CT以排除CR”。我们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and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