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恩特·林特曼(德国)&彼得·魏博尔(奥地利)

来源 :财富堂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weib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摘自《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
  图文致谢广东美术馆
  我们今天的世界本质上是一个由人造数据组成的世界。数字代码构成了一场革命的基础,这场革命可能标志着一个新时代的开始。文化曾经是以二维符号为基础的,计算机可以模拟一个移动的三维空间,从而成为未来的三维表示方式,而建筑师和设计师现在已经在使用这种方式了。由于数字文化技术的发展,事物和符号世界之间的关系变得可逆,我们未来将生活在一个由传感器和智能代理支持的环境中,这种环境里既有代码和算法的指导,还配备了人工智能。然而,代码通常是隐藏的,它本身是非物质的,也是机器里不可见的部分,却对世界有着可见、具体且有形的影响。由ZKM|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的首席执行官彼得·魏博尔和贝恩特·林特曼共同创作的互动装置《You:R:Code》最初是为在ZKM |卡尔斯鲁厄艺术与媒体中心举办的“开放代码:生活在数字世界”展览而开发的。贝恩特·林特曼是在该中心工作的艺术家和科学家,他专门从事实时计算机图形学领域的工作,研究重点是交互系统和生成系统。该装置作品展现了在超人类时代,人类也会成为一堆代码以及数据的载体。装置的名称《You:R:Code》有两种解读方式。第一种解读是“你的代码”,在欣赏该装置作品时,参观者会体验到不同类型的数字转换。尽管参观者仍然在鏡子中看到他们熟悉的倒影——这是我们所能想象到的最真实的虚拟描绘——渐渐地,这个镜像会转化为数字数据体;直到最后,参观者会被简化成为一个工业可读代码。第二种解读是“你是代码”,强调了我们本身也是由代码组成,这也最先体现在我们的基因代码中。遗传代码构成了生命的算法,从出生起就决定了我们要做什么。在目前的研究项目中,合成DNA链甚至可以作为数字数据的长期存储。对于数据分析师和在云计算中运行的人工智能(通过智能手机发送我们日常的操作指令),我们只能通过传感器数据和电子跟踪和表达的形式,以一种中介的方式被感知——对他们来说,我们就是代码。
其他文献
一脚迈进了2020这21世纪第三个十年的第一个年头!而电影构想出来的2020年代,被无数次天马行空地构建出一个个奇妙神秘的生存空间!但作为人类,我们真正迈进这一标志性的年头,地球还是我们熟悉的环境,电影里的神奇现象并没如约出现。但你就能否定,探索电影出现的AI没“入侵”人类的事实吗?会否定外星生物就没抵达地球,与人类共享空间的可能吗?这些认知外的存在,正是这新世代中,人类与Al智能,以及外星物种之
期刊
《平行:埃文奥拉夫》呈现了荷兰著名摄影师埃文奥拉夫最近十五年创作生涯中的近五十件作品,其中数件作品皆为首次在中国展出。  作为当今荷兰最重要、最有影响力的摄影师之一,奥拉夫长于时尚摄影和廣告拍摄,但本次展览避开了其已然广为人知的作品,聚焦于他的个人创作。在奥拉夫的作品中,高超的风格塑造和丰富的视觉体验平行共生。他的系列作品揭示了其创作的两个核心元素,其一是自传性,其二则是场面调度和舞台编演。  正
期刊
电影《超体》里讲了一个趋势:当人的智能开发到100%后,作为智能承载媒介的身体就会灰飞烟灭,“I am everywhere”说明能量跨越时间和地域的限制,人此时转化为了“神”。而当物质媒介不再能承载信息能量的时候,媒介形态即会消散。而图像就是这样充斥满了“everywhere”,它有着巨大的能量,也有着巨大的虚妄,它即是终结,却也是起源。  我自己进行的各种影像实践,不论是“正儿八经”的摄影艺术
期刊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法国瑞士籍摄影师埃莱娜比奈首次在中国举办了个展。展览以百余幅胶片作品回顾了其三十年来通过相机镜头与经典建筑进行的独特对话,而其中以苏州园林为主题的全新创作也是第一次对公众亮相。  埃莱娜比奈1959年出生于瑞士索雷尼奥,成长于意大利罗马。她曾就读于欧洲设计学院的摄影专业,毕业后在瑞士日内瓦大剧院短暂任职摄影师。八十年代中期她与时任伦敦建筑联盟学院教师的丈夫白瑞华移居伦敦,并逐渐
期刊
《流浪地球》,这部根据刘慈欣同名小说改编而成的电影,一经上映便引起了国内观众对科幻影视化的空前关注。其中,借助高规格的拍摄技术所呈现出的幻想世界,令受够了过往国产电影粗制滥造画面感的人们,一时间为之振奋欣喜。观影之后,我不禁想起俄国导演塔可夫斯基那部拍摄于苏联时期的科幻电影《潜行者》,并试着以其摄影美学来反观我们的这部国产佳作。  就制作环节而言,《流浪地球》主要场景的拍摄都是在青岛东方影都内完成
期刊
乌克兰艺术家Tania和Roman是一对情侣艺术家组合,他们以Synchrodogs的名义出现,用表演击碎现实与虚幻之间的屏障,并将超现实或非现实的梦与想象重置于日常。在他们的作品里,自然、物质、精神被干预和重构,视野忽然变得暖昧起来。  在Tania和Roman看来,身体与物质、自然之间似乎并没有坚固的界限,日常与记忆也都是可以穿梭的空间。在他们获得丘克艺术奖特殊提名的作品《睡眠梦幻曲》中,两人
期刊
哪怕在一些干扰性很强的场域中,艺术家张培力的创作都能保持极清晰的力度——一击即中。作品里那些重叠的典型新闻语汇,歇斯底里地鼓掌,牺牲前的狰狞时间,是他对那个特定年代意识形态特征的剪辑、回放、重复,不带任何赘述的明朗反复调。之外,他常提及,像是洗鸡、外科手术手套这类内容都和父母的医生职业脱不了干系。而今天,在上海鱼龙混杂的原南市区仁庐空间里,这则“关于强迫症的年度报告”,依然无处不涉及与医院里头那种
期刊
摄影领域里出类拔萃的女性艺术冢总会让人印象深刻。她们往往凭借自身强大的信念、热情和创造力,推动摄影抵达更崇高的境界。在此,我们将为大冢介绍当今艺术界最具代表性的女性摄影师,而将她们串联于此的线索,正是作品深层的敏锐洞察和超现实特质。  辛迪·舍曼  辛迪·舍曼是美国先驱女摄影师、电影导演和艺术家,当今时代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之一。她的艺术实践和思想充满离经叛道的挑战精神,其融入概念艺术、具有表演性的
期刊
在不久前的中国,浪漫的爱情,无论是作为个人体验还是人性根本的需求,都在集体主义的社会中被置于次要的位置。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爱情以及爱情的外在表达再次浮现。摄影师刘香成在照片中记录了那个人们在爱情面前小心翼翼而跃跃欲试的八十年代。从那以后,我们的社会经历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如今,随着经济和物质的发展,人们表达爱情的方式更是干态万状,而上海的街道里不时上演着的婚纱摄影行业小插曲,无疑是婚姻社会仪式的绝
期刊
有人说,伍冰枝能够雀屏中选,是因为她有卓越的才华、独具亲和力的公众形象和超越于党派之争的背景。而伍冰枝如此总结自己的成功秘诀:“在这个世界上,要想站在别人前面,就要变成别人眼里不可缺少的人。”  在阅读这一切之前,我们不妨听她从“心”说起:  我有一颗棘手的心脏。现在,我认为一生中很重要的事情是,虽然你不知道自己的心脏能跳多少次,但能决定在心脏跳动的这段时间内生活得最好。在我的心脏像现在这个样子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