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极繁主义风格作为当代服饰的主流趋势之一,从服饰表面肌理与廓形款式细节设计的表现上,影响着当今服饰设计风格与理念趋势。装饰艺术的复兴为极繁主义的兴盛提供了更多的可借鉴因素,本文从该风格复萌的背景、诠释手法等方面,研究极繁主义兴起的相关因素及其在服饰设计中的具体表现特征,为服饰演变进程的相关理论、服饰美学系统化及服饰设计语言体系的完善,提供实例性的佐证与补充。
关键词: 极繁主义;服饰风格;服饰美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1-0068-03
一、极繁主义的定义
在服饰美学的范畴中,极繁主义设计风格是建立于加法设计基础上,融合多种材质与主题元素符号进行大量的堆积排列,从而在视觉上产生出繁缛华丽与强烈复古化面貌的服饰风格特征。从服饰的发展进程看,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为其提供了大量现实借鉴的蓝本。以装饰艺术为主体、加法设计为基础、多种元素的符号化罗列手段是其基本构成方式。与极繁主义相对的是极简主义,即大量消减装饰手法,通过内部结构与外部廓形的精妙设计,简洁明了地表现服饰特征,纯色、单独线型与巧妙构思是其重点。极繁主义与极简主义在当代服饰设计中并存,表明了服饰流行的多元化,对各种风格普遍包容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对旧事物予以关注,并产生新的观点与看法,在这样的语境情景中,对维多利亚、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西西里、波西米亚等元素风格进行分支主题式表达,是极繁主义组成的关键词汇。
二、极繁主义风格兴起的相关背景
从流行学理论来看,任何一种风格的兴起与复萌,无不与当时的人文思潮、主流艺术风格与社会审美品位存在同步化的直接联系。这些因素相关联着影响了同期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主流社会的喜好,从而推进了以风格为内核的流行更迭与传承。极繁主义作为一种在世纪之交即已复萌的流行现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的主流趋势之一,被普遍运用于绘画与设计的各个领域。从服饰流行现象的发生规律来看,极繁主义风格的发生属于象征性产生,即受一定时期人们普遍观念与意识物化追求的实际投射,从流行的演变规律分析,其表现为服饰发展长河中的复兴重复性流行。探讨极繁主义风格复兴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全面系统化地明晰流行进程中相关原理的具体表现,为风格化的属类细分提供更为详尽的补充。
(一)现代与后现代之争
作为极繁主义复萌的根源,后现代主义常被理解为现代之后的延续或反现代两个观点,其在服饰设计的进程表现中更偏向于后者,即对现代主義的否定,是自我意识与个性化需求的觉醒。现代主义服饰强调用高度概括的几何性线条和廓形表述服饰特征,工业化可大批量生产的设计意识消弱了对于自由曲线装饰风格的表达,同时期设计领域中以装饰艺术为主体的极繁主义被主流边缘化,也被认为是高度造物过程中所不能接受的矫饰,这种极端二元论在后现代设计中得以部分包容,并作为极简化设计折中的予以承接改良。后现代的多元化特质与极繁主义风格的表述形式不谋而合,对于装饰之美及自然物象的怀旧与模仿,成为体现后现代服饰特征的重要手段,得以不断发展与创新。现代与后现代的更迭关系,是极繁主义风格复萌的重要背景。
(二)装饰艺术的复兴
从主流艺术的发展趋势角度理解极繁主义盛行的根由,有助于从设计领域进行窄义化理解。
装饰艺术的造物特征与形式美学构成了极繁主义服饰风格表现的主体框架。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碎片拼贴、多元符号并立为其提供了兴起的契机。装饰艺术的构成法则,被后现代服饰元素的堆砌借用,使其形成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的视觉效果。装饰艺术来源于自然的创意与想象力,也为后现代极繁主义的元素主题选取提供了更有方向性的借鉴范畴。从某种层面理解,装饰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范畴内的极繁主义的盛行,具有内涵与表象化的紧密联系。
(三)个性化风格的需求
后现代语境中服饰的设计与穿戴者,对个性化风格的追求,表达了现代主义大一统情景之后,个体化意识的觉醒。不同的个体化风格构成了后现代极繁主义多样的表现形态。个人定制是当代主流审美与趣味的需求化体现,作用到具体设计中,表现为对缺乏装饰的极简主义风格与批量工业化生产的服饰需求的背离。手工装饰复古改造越发风行,从众心理被标新立异所取代,从传统工艺装饰美学中探索繁复的服饰美成为当代设计理念的新动向,“向古典题材致敬”成为服装发布会中的常用语汇。
(四)服饰艺术化
装饰化背景下多元主题并存的大趋势、多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及跨界意识的普遍存在,是后现代语境中的常态。服饰的装饰性、艺术化、象征化等非实用特征得以充分放大,“可穿着的艺术品”“行走的软雕塑”等概念深入人心,服饰与艺术的界限更为模糊。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设计理念,为极繁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推进因素。同时,主题的多元化与灵感选取的复古、民俗、民族化趋势,作为极繁主义设计手法复兴改良的先决因素,在流行秀场服饰的影响下,呈现出更为华丽、戏剧式的叙事场景化表达。
三、极繁主义风格的具体运用手法
通过从服饰风貌、构成要素、面料再造与工艺手段入手,分析极繁主义风格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手段,有助于从设计方法论层面全面地了解该风格的构成形式与设计内涵,丰富这类风格的设计手段。
(一)服饰风貌特征
注重装饰的繁复堆砌是极繁主义服饰的直观视觉特征。服饰的实用性在其装饰性的强大张力表现中被逐一弱化,夸张而富有戏剧化与女性华丽高贵的气质是其特征的具体表现,高级定制与高级成衣是其设计的主要对象。
近年来,在主流趋势重装饰风潮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二线品牌和一线品牌的度假系列,也呈现出相当数量的极繁主义设计,对于配饰物的重工艺装饰趋势,使极繁主义风格的表述更为完整,注重精致细节的刻画与服饰整体的奢华感,并结合多种材质与元素的有序罗列,或借用某一主题的象征与叙事性,进行服饰风貌场景化的语义表达,成为当下极繁主义风格的主要呈现形式。 (二)构成要素特征
极繁主义风格的服饰特征,在廓形款式、色彩图案与材质肌理等构成要素上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一、廓形款式上,体现在以古典传统女装造型为基础的夸张或庞大廓形,沙漏型与H型是其设计的重点廓形。服饰细部结构与表面形态的艺术化装饰处理,是其风格的重点设计区域。对于款式结构进行层叠化处理,加强边缘线的装饰,减弱服饰的实用性、舒适度,从装饰效果出发,提升了服饰廓形形态的丰富与饱满程度。二、对色彩与图案的重视,烘托映衬了极繁主义风格的华丽美感,装饰艺术图案化的运用作为其构成主体,多种传统的地域化、民俗化纹样,结合了印染工艺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服饰的观赏性。以高纯度色调为主调,配以中差色及金银等无彩色,呈现出庄重饱和的色彩效果。结合刺绣工艺,图案的半立体化实现亦是极繁主义现阶段的创意特色之一。三、材质与面料多选用以雪纺及欧根纱为主的纱料及缎面材质的面料相组合。轻盈感与装饰物缀饰所产生的视觉重量感,形成了面与点、虚与实的有序对比。
(三)面料表面积装饰手法特征
面料装饰是极繁主义风格的核心呈现,通过对面料的不断装饰实现其风貌的华丽美感。立体花卉、激光镂空与珠片大面积的堆积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缎带珠片常用于薄纱之上,形成宛若依附于肌肤表面的立体化装饰效果,面料高低点的有序排列,使服饰元素的构成产生出强烈的形式美感。法式刺绣、烫金工艺的融入,更加丰富了奢华的视觉效果。
(四)工艺手段的导入
面料织造、印染与配饰物制成手段的成熟,推进了极繁主义风格的普及。大面积珠片刺绣的制造工艺工业化,使服饰的装饰制作环节从传统的高人工密集度中得以解放,装饰物成品化批量生产与亮片烫和热压技术的导入,使装饰物设计制作得以模块化拼贴实现。以激光为主的热切割工艺,使布边处理手段更为多样。卷边密拷与加入支撑线或嵌线珠缝工艺被大量运用于服饰边缘的层叠装饰处理中,3D打印的装饰物结构依托仿生形态的导入,丰富了极繁主义风格的选材范围,如近年T台秀场比较走红的荷兰设计师艾瑞斯·范·赫本。
四、极繁主义风格研究的发展前景
后现代语境中的符号拼贴、拟像再现与极繁主义的表现形式构成了某种契合。将多元素符号化拼合构成全新的风貌,借用时代特征进行场景化拟像是后现代语境下极繁主义的惯用手法。探讨时代背景下极繁主义复萌的因素与特征,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其设计语汇的组成与艺术内涵,对于服饰风格系统化理论的建设与服饰流行演变进程的实例化补充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扩充了后现代主义服饰风格相关理论的现象化研究范畴。在流行更迭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极繁主义风格也将呈现和演绎出更为多样性的变體,针对变体的具体特征进行不断的归纳与梳理,是未来需要展开的重点研究范畴。
参考文献:
[1]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陶音,萧颖娴.灵感作坊——服装创意设计的50次闪光[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4]邓玉萍.服装设计中的面料改造[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余子砚,湖北美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服装设计。
关键词: 极繁主义;服饰风格;服饰美学
中图分类号:J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8264(2020)01-0068-03
一、极繁主义的定义
在服饰美学的范畴中,极繁主义设计风格是建立于加法设计基础上,融合多种材质与主题元素符号进行大量的堆积排列,从而在视觉上产生出繁缛华丽与强烈复古化面貌的服饰风格特征。从服饰的发展进程看,巴洛克与洛可可风格为其提供了大量现实借鉴的蓝本。以装饰艺术为主体、加法设计为基础、多种元素的符号化罗列手段是其基本构成方式。与极繁主义相对的是极简主义,即大量消减装饰手法,通过内部结构与外部廓形的精妙设计,简洁明了地表现服饰特征,纯色、单独线型与巧妙构思是其重点。极繁主义与极简主义在当代服饰设计中并存,表明了服饰流行的多元化,对各种风格普遍包容的后现代主义特征。对旧事物予以关注,并产生新的观点与看法,在这样的语境情景中,对维多利亚、巴洛克、洛可可、哥特式、西西里、波西米亚等元素风格进行分支主题式表达,是极繁主义组成的关键词汇。
二、极繁主义风格兴起的相关背景
从流行学理论来看,任何一种风格的兴起与复萌,无不与当时的人文思潮、主流艺术风格与社会审美品位存在同步化的直接联系。这些因素相关联着影响了同期设计师的设计理念与主流社会的喜好,从而推进了以风格为内核的流行更迭与传承。极繁主义作为一种在世纪之交即已复萌的流行现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成为当今的主流趋势之一,被普遍运用于绘画与设计的各个领域。从服饰流行现象的发生规律来看,极繁主义风格的发生属于象征性产生,即受一定时期人们普遍观念与意识物化追求的实际投射,从流行的演变规律分析,其表现为服饰发展长河中的复兴重复性流行。探讨极繁主义风格复兴的时代特征,有助于全面系统化地明晰流行进程中相关原理的具体表现,为风格化的属类细分提供更为详尽的补充。
(一)现代与后现代之争
作为极繁主义复萌的根源,后现代主义常被理解为现代之后的延续或反现代两个观点,其在服饰设计的进程表现中更偏向于后者,即对现代主義的否定,是自我意识与个性化需求的觉醒。现代主义服饰强调用高度概括的几何性线条和廓形表述服饰特征,工业化可大批量生产的设计意识消弱了对于自由曲线装饰风格的表达,同时期设计领域中以装饰艺术为主体的极繁主义被主流边缘化,也被认为是高度造物过程中所不能接受的矫饰,这种极端二元论在后现代设计中得以部分包容,并作为极简化设计折中的予以承接改良。后现代的多元化特质与极繁主义风格的表述形式不谋而合,对于装饰之美及自然物象的怀旧与模仿,成为体现后现代服饰特征的重要手段,得以不断发展与创新。现代与后现代的更迭关系,是极繁主义风格复萌的重要背景。
(二)装饰艺术的复兴
从主流艺术的发展趋势角度理解极繁主义盛行的根由,有助于从设计领域进行窄义化理解。
装饰艺术的造物特征与形式美学构成了极繁主义服饰风格表现的主体框架。后现代主义的不确定性、碎片拼贴、多元符号并立为其提供了兴起的契机。装饰艺术的构成法则,被后现代服饰元素的堆砌借用,使其形成看似无序实则有序的视觉效果。装饰艺术来源于自然的创意与想象力,也为后现代极繁主义的元素主题选取提供了更有方向性的借鉴范畴。从某种层面理解,装饰艺术与后现代主义范畴内的极繁主义的盛行,具有内涵与表象化的紧密联系。
(三)个性化风格的需求
后现代语境中服饰的设计与穿戴者,对个性化风格的追求,表达了现代主义大一统情景之后,个体化意识的觉醒。不同的个体化风格构成了后现代极繁主义多样的表现形态。个人定制是当代主流审美与趣味的需求化体现,作用到具体设计中,表现为对缺乏装饰的极简主义风格与批量工业化生产的服饰需求的背离。手工装饰复古改造越发风行,从众心理被标新立异所取代,从传统工艺装饰美学中探索繁复的服饰美成为当代设计理念的新动向,“向古典题材致敬”成为服装发布会中的常用语汇。
(四)服饰艺术化
装饰化背景下多元主题并存的大趋势、多种艺术形式的相互借鉴及跨界意识的普遍存在,是后现代语境中的常态。服饰的装饰性、艺术化、象征化等非实用特征得以充分放大,“可穿着的艺术品”“行走的软雕塑”等概念深入人心,服饰与艺术的界限更为模糊。这种具有时代特色的服饰设计理念,为极繁主义的发展提供了直接的推进因素。同时,主题的多元化与灵感选取的复古、民俗、民族化趋势,作为极繁主义设计手法复兴改良的先决因素,在流行秀场服饰的影响下,呈现出更为华丽、戏剧式的叙事场景化表达。
三、极繁主义风格的具体运用手法
通过从服饰风貌、构成要素、面料再造与工艺手段入手,分析极繁主义风格在服饰设计中的运用手段,有助于从设计方法论层面全面地了解该风格的构成形式与设计内涵,丰富这类风格的设计手段。
(一)服饰风貌特征
注重装饰的繁复堆砌是极繁主义服饰的直观视觉特征。服饰的实用性在其装饰性的强大张力表现中被逐一弱化,夸张而富有戏剧化与女性华丽高贵的气质是其特征的具体表现,高级定制与高级成衣是其设计的主要对象。
近年来,在主流趋势重装饰风潮的引导下,越来越多的二线品牌和一线品牌的度假系列,也呈现出相当数量的极繁主义设计,对于配饰物的重工艺装饰趋势,使极繁主义风格的表述更为完整,注重精致细节的刻画与服饰整体的奢华感,并结合多种材质与元素的有序罗列,或借用某一主题的象征与叙事性,进行服饰风貌场景化的语义表达,成为当下极繁主义风格的主要呈现形式。 (二)构成要素特征
极繁主义风格的服饰特征,在廓形款式、色彩图案与材质肌理等构成要素上的运用,主要表现在:一、廓形款式上,体现在以古典传统女装造型为基础的夸张或庞大廓形,沙漏型与H型是其设计的重点廓形。服饰细部结构与表面形态的艺术化装饰处理,是其风格的重点设计区域。对于款式结构进行层叠化处理,加强边缘线的装饰,减弱服饰的实用性、舒适度,从装饰效果出发,提升了服饰廓形形态的丰富与饱满程度。二、对色彩与图案的重视,烘托映衬了极繁主义风格的华丽美感,装饰艺术图案化的运用作为其构成主体,多种传统的地域化、民俗化纹样,结合了印染工艺技术的发展,提升了服饰的观赏性。以高纯度色调为主调,配以中差色及金银等无彩色,呈现出庄重饱和的色彩效果。结合刺绣工艺,图案的半立体化实现亦是极繁主义现阶段的创意特色之一。三、材质与面料多选用以雪纺及欧根纱为主的纱料及缎面材质的面料相组合。轻盈感与装饰物缀饰所产生的视觉重量感,形成了面与点、虚与实的有序对比。
(三)面料表面积装饰手法特征
面料装饰是极繁主义风格的核心呈现,通过对面料的不断装饰实现其风貌的华丽美感。立体花卉、激光镂空与珠片大面积的堆积是其具体的表现形式。缎带珠片常用于薄纱之上,形成宛若依附于肌肤表面的立体化装饰效果,面料高低点的有序排列,使服饰元素的构成产生出强烈的形式美感。法式刺绣、烫金工艺的融入,更加丰富了奢华的视觉效果。
(四)工艺手段的导入
面料织造、印染与配饰物制成手段的成熟,推进了极繁主义风格的普及。大面积珠片刺绣的制造工艺工业化,使服饰的装饰制作环节从传统的高人工密集度中得以解放,装饰物成品化批量生产与亮片烫和热压技术的导入,使装饰物设计制作得以模块化拼贴实现。以激光为主的热切割工艺,使布边处理手段更为多样。卷边密拷与加入支撑线或嵌线珠缝工艺被大量运用于服饰边缘的层叠装饰处理中,3D打印的装饰物结构依托仿生形态的导入,丰富了极繁主义风格的选材范围,如近年T台秀场比较走红的荷兰设计师艾瑞斯·范·赫本。
四、极繁主义风格研究的发展前景
后现代语境中的符号拼贴、拟像再现与极繁主义的表现形式构成了某种契合。将多元素符号化拼合构成全新的风貌,借用时代特征进行场景化拟像是后现代语境下极繁主义的惯用手法。探讨时代背景下极繁主义复萌的因素与特征,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其设计语汇的组成与艺术内涵,对于服饰风格系统化理论的建设与服饰流行演变进程的实例化补充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同时,也扩充了后现代主义服饰风格相关理论的现象化研究范畴。在流行更迭步伐不断加快的今天,极繁主义风格也将呈现和演绎出更为多样性的变體,针对变体的具体特征进行不断的归纳与梳理,是未来需要展开的重点研究范畴。
参考文献:
[1]卞向阳.服装艺术判断[M].上海:东华大学出版社,2006.
[2]原研哉.设计中的设计[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6.
[3]陶音,萧颖娴.灵感作坊——服装创意设计的50次闪光[M].北京: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7.
[4]邓玉萍.服装设计中的面料改造[M].南宁:广西美术出版社,2006.
作者简介:
余子砚,湖北美术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服装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