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中小学图书管理中的优势与应用策略

来源 :文学天地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pipp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以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为研究对象,对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其中的应用优势与执行策略做出具体说明。在简要分析现代义务教育图书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对信息化技术手段,在中小学图书管理中的应用优势作出评价,并从体系建设、服务功能、网络平台、文化活动这四个方面,说明具体信息建设策略,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材料。
  关键词:信息技术;义务教育;图书管理
  引言
  中小学阶段的图书管理工作,是保证素质教育执行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实际工作中,其根据现代信息技术的基本特征状态,发挥自身优势,保证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状态。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从义务教育阶段的图书管理工作现状入手,在面对数量多、分布广、内容复杂等问题的同时,总结现阶段信息化图书管理的具体问题,并为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提出针对性策略。
  一、义务教育图书管理现状
  义务教育阶段,受到办学规模与教育条件的影响,图书馆管理工作存在明显的局限性特征。而这种局限性状态,首先体现在建设条件上。图书馆服务于中小学教育的同时,其建设水平已经无法与学生的客观阅读需求保持同步发展状态。在创新教育方法的引导下,学生的课外阅读总量明显增加,无论是图书管理的客观需要,还是教学辅助的主要目标,都需作出调整,以适应不断发展的学生阅读需求[1]。同时,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虽然引入了电子书管理系统,但在具体应用中,这种电子化图书的应用效果,在借阅与使用条件上,还未形成系统。然而中小学图书馆的整体管理状态,也在逐步优化调整。以上海为例,在进行图书馆建设的过程中,为每名学生划拨50-70元/年的图书经费,并在逐年递增的条件下,补充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水平与服务状态。同时,对于图书馆工作人员,也设定了具体的事业单位岗位选拔考试,并通过岗前培训补充其工作能力与信息化适应性。
  二、信息化在图书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信息化技术,是时代科技的集中展示,可以在对接各行业领域的过程中,凭借自身的信息高效率传输与管理优势,完成具体行业领域的建设升级,并扩大自身的技术影响范围与适应性条件。而与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的对接,可以帮助实现信息内容的管理,并在整合图书资源内容的同时,使整体图书借阅系统更加流程化、效率化,保证图书馆系统对于中小学生的服务状态。尤其在对接图书服务的过程中,通过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可以使学生更好的利用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实现自身补充义务教育的服务目标,并成为构成素质化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外,从图书管理者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可实现图书资源的高效率采集与整理,在网络化的信息条件下,针对教师与学生的阅读需求,将各种类型的图书资源整合到图书馆系统中,补充并完善图书馆的数字化馆藏。
  (一)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了图书管理工作的效率
  信息化管理是社会高速发展的产物,节约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在传统的管理模式下,很多事情都需要手工完成,这使得图书管理人员的工作量巨大,而且人工操作极易出现失误,增加了管理工作的难度。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以后,图书馆的许多工作都可以通过电子计算机操控来完成,只需编制相关程序,配备较少的人力、物力就能完成图书馆的相关工作,大大提高了图书馆的工作效率。同时,应用信息技术显著提高了工作质量[1]。
  (二)现代信息技术使得图书管理员的身份发生转变
  在传统的图书管理工作中,图书管理员只是进行简单机械的重复性工作,主要负责图书的归类和整理,进行图书借阅与归还的记录,定期检查图书的保存状况。而随着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的广泛应用,读者的需求已不仅仅局限于馆藏图书的范围,而是有了更高的需求,这时图书管理人员就不得不进行身份转换,可以说图书管理人员的角色朝更深层次发展,图书管理人员要主动为读者提供需要的信息,这种信息已经超越了传统的局限,这种提供信息途径的多样化、方式的灵活化、工作模式的多样化是图书管理人员身份转变的主要表现。
  (三)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得图书馆藏的内容更加丰富多样
  以计算机技术为代表的信息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图书管理工作模式,如今的信息来源越来越广泛,书籍報刊、互联网、光盘、电子图书等都可能成为信息承载者。计算机的应用推动了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实现了信息形式上的改变。在图书管理工作中,要树立以服务咨询为本位的指导思想,不断进行馆藏内容的改革。目前信息技术在图书管理工作中的运用,使得信息的形式更加丰富,有数据文献、电子信息、音像资料等,图书馆已发展成为重要的信息中心[2]。
  三、中小学图书馆信息化建设方案
  (一)形成系统化管理体系
  现阶段的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中,已经初步应用了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手段,并主要集中在电子借阅、信息系统的管理内容中。然而在整体管理系统中,并未形成完整的管理体系,尤其在信息化的指导系统下,仍然存在明显的发展问题。
  在建设中小学图书馆信息系统的过程中,需要将信息技术的核心指导思想整理出来,并在具体的信息内容中,形成体系化的思想,对具体的管理思路形成指导,从而保证具体管理工作的执行效果[2]。例如,在图书馆管理工作中,应当选择适当的软件系统,针对信息化的技术条件,形成完整的管理体制与制度。例如,在电子版图书借阅的过程中,需要通过软件程序的操作系统,限制图书借阅的类型与内容。通过对教师、学生,不同ID的权限区分,保证对于图书借阅内容的控制。由此,也在实际操作中,将信息化的规范性操作引入到了具体的管理上,并在具体的检索管理中,实现自身工作系统的优化调整。
  (二)添加信息化服务功能
  图书馆的服务,不仅是对图书资源的整理,以及对图书文献材料的借阅。在中小学的图书管理工作中,更要对学生形成有地指导,使其能够更好当地参与到阅读活动中,并在效率化借阅的过程中,完成图书馆的服务功能建设。   例如,在管理体系建设的过程中,应对整体图书借阅工作进行系统化升级,通过对接传统的借阅管理模式,选择并开发图书借阅系统,使学生的借阅行为,得到电脑信息技术程序的记录与管理。同时,通过这种信息化的调整,使学生的借阅行为得到记录。获得此项数据后,图书馆可以在图书借阅分布的信息中,确定馆藏图书的选择方向,并针对性的创设图书借阅活动,保证整体工作以信息化内容为核心有序展开。另外,在获得学生借阅数据之后,还可以与任课教师、班主任教师进行沟通,帮助学生制定相应的阅读计划,使信息体系的建设效果能够充分的展示出来,并为自身增添典型的服务性功能[3]。
  另外,图书馆工作中,帮助学生找书,是其中的又一项工作内容,也是体现其岗位服务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具体工作中,图书馆工作人员需要对多种找书形式形成预案,在设置图书管理索引、文摘的基础上,将此类技术性管理方法与信息化的技术整合在一起,借助信息化的通信手段,帮助学生完成图书借阅活动。
  (三)建立区域化网络平台
  图书馆管理系统的信息化升级,需要在网络化技术条件中,建立起开放性网络空间,在形成平台网络结构的同时,保证自身借阅功能与服务水平的最优化展示。方法上,需要在区域的合作中,与其他学校的图书管理工作进行对接,由此构建起区域化的网络系统,并通过对图书馆管理资源的整合,使自身的图书系统得到优化与补充,并在具体的电子图书管理中,保证电子化图书资料的全面性。
  例如,在图书馆管理软件开发与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向其中加入网络化的资源条件,并将一些网络教育资源整合起来。通过窗口化链接的引导,使学生可以更充分地应用图书管理的电子服务系统[3]。同时,从自身的升级建设角度出发,可将区域的图书管理资源进行整合,使中小学图书馆,形成区域化统一力量,更好地服务于义务教育[4]。
  (四)组织开放性文化活动
  中小学的素质教育发展背景条件下,需要为学生创建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而图书馆作为学生课外阅读的主要空间,也应在管理工作中作出调整。通过与教师的合作,定期组织多样性的教育活动,开发课外阅读活动的过程中,保证自身教育工作的执行效果。
  例如,某中學图书馆,以半月为周期,定期地组织“故事会”活动,组织学生交流阅读心得,分享阅读内容。而在信息化技术手段的支撑下,可完成线上的同步交流分享,补充故事会内容的执行效果。同时,在与语文、数学等课程进行联动的过程中,还可设置“演讲比赛”、“诗歌朗诵会”、“科普讲座”等文化活动[5]。在突出课外阅读活动价值的同时,与课程教育工作结合起来,并将信息技术作为丰富活动形式、扩大影响范围的有效手段,使学生的课外阅读热情得到保障。
  总结
  综上,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中,需借助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策略,在分析现阶段管理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开发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优势。通过建设系统管理体系、添加信息服务功能、搭建网络平台环境、组织开放文化活动的具体执行方案中,保证中小学图书管理工作的优化状态,并在具体的管理体系建设中,保证图书管理工作与时代科技的同步发展水平。
  参考文献
  [1]邹良琰,薛光梁.基于共建共享理念的公共图书馆与中小学图书馆合作问题研究[J].智库时代,2019(10):1-2+5.
  [2]李敏,任侠.“互联网+”助力书香满校园——成都师范附属小学“互联网+中小学图书馆”管理与应用实践案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0): 20-22.
  [3]曾乾炳,余京文,唐燕凌.“互联网+中小学图书馆(室)”背景下基于大数据的精准管理实践案例[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7(24):38-41.
  [4]彭东梅.现代科学技术在中小学图书馆自动化管理中的应用策略[J].图书情报,2019,000(008):1-2.
  [5]李忠勋.浅谈计算机信息技术在图书档案管理中的应用[J].科学与信息化,2018,000(013):P.181-181.
其他文献
前列腺摘除术后病人及泌尿外科术后需做膀胱冲洗的病人,行膀胱持续冲洗时间较长,平均5 d左右,初期冲洗量大,速度又快,更换冲洗液频繁,加大了护士的工作量,也增加了反复拨民、插入冲洗管导致的污染,为了减轻护土的工作量,减少污染的概率,我们采用静脉营养袋改为膀胱冲洗袋,用于泌尿科病人术后膀胱持续冲洗.现将具体方法介绍如下。
期刊
卫生部<内镜清洗消毒技术操作规范(2004年版)>[1](以下简称<规范>)明确规定,用于手术的腹腔镜器械及附件都必须灭菌。
期刊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健康不仅是没有疾病和身体缺陷,还要有完整的生理、心理状态和良好的社会适应能力[1].人们需要健康的生活,追求生理、心理、社会的和谐统一是健康生活的最高境界.舒适护理(Comfort Care)则是力求达到这一境界的有效护理模式.我们所从事的各项护理工作中,都应讲究舒适护理。
期刊
临床留置胃管后常用医用胶带固定于患者鼻面部,此方法患者感觉不舒服,影响美观,不易擦洗粘贴痕迹,容易引起皮肤过敏和损伤.由于鼻面部有汗液及油脂分泌,胶带固定不牢靠,需反复更换胶带.现介绍一种方法,效果良好。
期刊
【摘要】我们一说“易”字,就想到“容易”、“变换”的意思,但其本义并非如此。现在的“易”字已经很难看出其构形理据了,仅仅是个符号化的存在,借助古文字我们可以很容易发现古人造此字的意图。下面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谈谈“易”,分别是字形演变、构字理据、字义演变。  一、字形演变  易,汉语一级字,读作yì,最早见于甲骨文,是会意字。  最早出现的甲骨文像双手持器(有手柄)向另一器(无手柄)倾注液体之形。
期刊
目的 探讨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特点与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62例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表现、影像学表现及治疗效果,并结合同期78例非侵袭性垂体腺瘤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大腺瘤和巨大腺瘤的侵袭性腺瘤发生率(63.8%)明显高于微腺瘤和小腺瘤(1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功能性腺瘤和非功能性腺瘤中的侵袭性腺瘤发生率分别为44.8%,43.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 探讨电话随访对肾移植患者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7月-2007年11月在我院行肾移植术后患者31例进行电话随访.随访时间:出院后1个月内每周1次,出院后1-3个月2周随访1次,3~12个月每月随访1次,1年后每3个月随访1次,随访内容相同,并于电话随访前及6个月后对患者进行自我管理能力和自我效能水平的测评及抑郁、焦虑情况等测评.结果 31例患者电话随访前自我管理总分(7.24±0.93),
目的 探讨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护理方法.方法 对5例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患者使用敏感的抗生素长疗程治疗以及做好心理护理,生命体征监测,饮食护理以及并发症的护理等.结果 5例患者只有1例发生了严重的并发症转入外科治疗,其余4例均痊愈出院.结论 精心细致的护理在人工瓣膜感染性心内膜炎的治疗中起重要的作用。
痰量多、咳痰频繁是呼吸科患者的常见症状,规范痰液消毒管理,预防交叉感染,是呼吸科医护人员不可忽视的院内感染问题.为避免患者随处叶痰或将痰吐入纸中丢弃,方便观察痰液性质、颜色及量,我科患者使用大口径铁盖玻璃瓶,置于床头可移动式痰杯架中,随时贮存痰液.为避免交叉感染,我科自2006年5月起,应用痰液消毒液规范痰液消毒管理,取得较好效果,现介绍如下。
期刊
临床工作中,我们为围手术期病人准备了几种物品,得到了广大病人及家属的认可,促进了和谐护患关系,体现了以人为奉的理念.具体操作如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