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疫情之下,为了照顾到不同地区、不同学情的学生,面向全省的线上课程在知识点、语文要素和学法指导方面设计得较为充分。但相对于之前40分钟的一堂课而言,面对这20分钟的线上压缩课程,学生必须花费大量线下时间去提前预习和自我消化,才能形成自己的“一课一得”。如何弥补课堂中的组学和群学,组建线上“学习共同体”,笔者在进行汪曾祺先生的《昆虫备忘录》线上教学时,使用提前“泄密”这一教学策略,对教学内容的教法进行了突破与创新。
关键词:“泄密”教学策略 线上学习共同体 串联
小学生对大自然有种天生的归属感,而昆虫就是拉近他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的最妥帖的媒介。汪曾祺说:“语言本身是艺术,不只是工具。”作者凭借语言的“朴素、简洁与明快”“一点口语的神情”成就了《昆虫备忘录》这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我想,这也正是它非常值得学生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的原因所在。疫情之下的线上教学,我不担心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能力,不担心他们不做批注的信心,我最担忧的是他们如何品读与思考?如何保证每个孩子都尝试独立思考,进而去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呢?于是,笔者大胆地在班级沿用“学习共同体”模式,来促成他们的合作。这次我精心设计了一番——分层预习、提前“泄密”。
一、分层预习
在预习中,我就设置了分层预习单,对于基础知识方面,先请学生认真通读蓝色通道的字,注意拼音,并口头组一个词。再将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圈出来,借助于之前理解词义的方法理解这质朴的语言,进而尝试将课文读通读顺。而对于“思”,我通过抓住《花大姐》这一篇完整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将“花大姐”写清楚的?又是如何理解像“严丝合缝”这样难以理解的词语的?对于理解文意之后的想象,则鼓励学有余力的小组挑选其他一种昆虫,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画面,来层层递推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二、提前泄密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概括能力,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找准确或会概括。于是,在线上学习共同体模式下,我又采取“提前泄密”的教学策略,引导“银河组”的同学先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写“花大姐”,再引导他们选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去合作探究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来抓住关键动词,来把花大姐写清楚的。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群策群力,通过定位原文,概括出动作描写。
当然,线下学习共同体存在着太多的未知,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作息时间和不同的学情,操作起来确实有不少的难度。在保证组学效果的同时,与“愿景”背道而驰的情况肯定会存在。于是,我又动员了该小组中一直比较重视教育且还算有些经验的家长一起参与进来,形成家校“学习共同体”。同时给出线上学习的指导原则:鼓励人人参与,若有特殊困难不能参与线上讨论者,记录员应做好记录。各小组根据组员学习时间,自行协商确定线上讨论时间,讨论时间建议不超过20分钟。发言小组长注意提醒大家文明发言,记录员记录要点,表彰组内优秀发言者,并以身作则,不说与学习无关的话题。记录员进行时间提醒并做小结,做到人人知晓讨论结果。请组内记录员记录每次发言顺序,计时员负责提醒讨论结束时间,时间一到,尽快结束讨论。对于不能统一的结论,不争论并做简要记录。线上答疑时可以是一组推荐一位代表轮流发言,也可以提前录制四人展示音频或视频,统一发至答疑群。同时,笔者还进行了跟踪,私下询问改组学生线上讨论过程中是否有困难,以便我们的线上学习共同体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在第二天答疑前提前公布答疑流程:其他同学先回顾课文,再由被提前“泄密”的两个小组分别发言,其他学生及时评价、提出质疑和老师解答四个板块。结果,答疑时,银河组的回答让笔者很欣喜。
银河组:“我们组觉得作者是从花大姐飞入姿态、外形的特点和花大姐的种类及它的食性这几个方面来描写花大姐的。此外,对严丝合缝这个词语理解如下,我们通过查字典知道它是指缝隙密合,也用来比喻人行事周密没有一点漏洞,我们还知道了它的近义词有严密、闭合,反义词有漏洞百出。”
老师:“这个小组的学习态度很严谨,借助于工具书来理解词义,还有其他组员要补充吗?”还原了教室里讨论的模样。
该小组成员补充:“老师,我有补充。作者描写瓢虫,先是描述它的外貌再写俗名,接着写它的特点‘严丝合缝’。从字面意思理解,我觉得是如严密丝线一般合拢缝隙,粘一起就是严密,就像用丝线将缝隙合拢一样,收拢硬翅严丝合缝,是一个连续的动作。说明瓢虫完成这个动作没有一星半点的停顿,两片硬翅收拢时非常紧密。”
老师:“这个小组线上讨论时保留了不同组员的想法,还尝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词义。其他同学还有质疑或评价吗?”结果就是很多同学在屏幕上打出了“鼓掌”的表情。
老师:“看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又再次想象了不同的画面。接下来,哪个小组愿意跟我们分享你们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挑选其他一种昆虫,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黄河组同学代表发出了语音:“老师,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知了知了,蝉在夏日里歌唱,说到蝉,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们凭借嘹亮的嗓音,在整个昆虫界远近闻名!蝉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黑黝黝的身体上披着一对晶莹剔透的翅膀,前足使劲地抓着高高的树枝,躲在树叶中,歇斯底里地证明它们不知疲倦歌唱的歌技。等大伙儿在炎炎夏日都口干舌燥时,它们却惬意地从树枝里吮吸着清凉的汁液。
在此之前,它们已经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里隐居了整整四年。正因为在短短一个多月之后,它们的生命就将耗尽,所以一定要引吭高歌,尽情享受夏日的阳光,尽情挥洒生命的热情。”
老师:“我刚才听到了‘奏鸣’‘歌唱家’,你们愿意说说你们聆听到的关键词吗?”(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
学生纷纷发语音:“我听到了‘晶莹剔透’;我听到了‘吮吸’;我听到了‘引吭高歌’。”
老师:“孩子们,你们比老师还会倾听。这些词,難道不应该‘为你所用’吗?难道不应该出现在你的日记、小练笔、习作甚至你的表达中吗?”
就这样,经过老师‘泄密’后的课前讨论、学生的线上分享与倾听这一学习过程,再研读“花大姐”片段,就变得有声有色。此刻,再请一个小组合作朗读自己课前预习圈出的优美生动的词句,真正地将语文素养落实到每个孩子的心中。
更值得笔者欣喜的是,晚上真的有学生把“晶莹剔透”用在了自己的作业里。我们的作业之一是这样的:从文中挑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昆虫,读一读描写它的优美生动的语句,说说你想象到的画面。他却选择了写下来,他是这样写的:安静的小溪边,小溪如同一面晶莹剔透的镜子。蜻蜓们在“镜子”上轻轻点了一下,水波便慢慢散开。那场景美极了!
我想能够让一个孩子愿意主动拿起笔去写一写的教学尝试就是值得被纪念的,作为老师,笔者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线上学习共同体如果能够经常被老师“泄密”,也就等于给学生思考之源注入一股活水,这活水即是甘泉,让他们尝到自学、组学的甜头,更让班级其他同学尝到群学的甜头。而倾听、串联与反刍也在不断地循环,使得学生既激发了对昆虫的兴趣,又在一定程度积累了好词好句,甚至还有学生拿笔写一写,这一切无异于线下学习共同体,这也是教育的创新之处。
这些孩子未来的舞台究竟有多大我们暂且不论,但在纯真稚嫩的心里种下善思、合作的种子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教育的智慧无处不在,而“泄密”则会给师生共育带来快乐!
关键词:“泄密”教学策略 线上学习共同体 串联
小学生对大自然有种天生的归属感,而昆虫就是拉近他们与自然之间的距离的最妥帖的媒介。汪曾祺说:“语言本身是艺术,不只是工具。”作者凭借语言的“朴素、简洁与明快”“一点口语的神情”成就了《昆虫备忘录》这件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而我想,这也正是它非常值得学生去“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优美生动的语句”的原因所在。疫情之下的线上教学,我不担心学生做阅读理解题的能力,不担心他们不做批注的信心,我最担忧的是他们如何品读与思考?如何保证每个孩子都尝试独立思考,进而去获得自己独特的阅读感受呢?于是,笔者大胆地在班级沿用“学习共同体”模式,来促成他们的合作。这次我精心设计了一番——分层预习、提前“泄密”。
一、分层预习
在预习中,我就设置了分层预习单,对于基础知识方面,先请学生认真通读蓝色通道的字,注意拼音,并口头组一个词。再将文中难以理解的词圈出来,借助于之前理解词义的方法理解这质朴的语言,进而尝试将课文读通读顺。而对于“思”,我通过抓住《花大姐》这一篇完整的文章,引导学生思考作者是如何将“花大姐”写清楚的?又是如何理解像“严丝合缝”这样难以理解的词语的?对于理解文意之后的想象,则鼓励学有余力的小组挑选其他一种昆虫,说说自己看到了什么画面,来层层递推落实本单元语文要素。
二、提前泄密
三年级下学期的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概括能力,但不是每个学生都能找准确或会概括。于是,在线上学习共同体模式下,我又采取“提前泄密”的教学策略,引导“银河组”的同学先思考作者从哪几个方面去写“花大姐”,再引导他们选取其中的某一个方面,去合作探究作者主要是通过什么描写来抓住关键动词,来把花大姐写清楚的。学生在小组合作过程中群策群力,通过定位原文,概括出动作描写。
当然,线下学习共同体存在着太多的未知,不同的家庭结构、不同的作息时间和不同的学情,操作起来确实有不少的难度。在保证组学效果的同时,与“愿景”背道而驰的情况肯定会存在。于是,我又动员了该小组中一直比较重视教育且还算有些经验的家长一起参与进来,形成家校“学习共同体”。同时给出线上学习的指导原则:鼓励人人参与,若有特殊困难不能参与线上讨论者,记录员应做好记录。各小组根据组员学习时间,自行协商确定线上讨论时间,讨论时间建议不超过20分钟。发言小组长注意提醒大家文明发言,记录员记录要点,表彰组内优秀发言者,并以身作则,不说与学习无关的话题。记录员进行时间提醒并做小结,做到人人知晓讨论结果。请组内记录员记录每次发言顺序,计时员负责提醒讨论结束时间,时间一到,尽快结束讨论。对于不能统一的结论,不争论并做简要记录。线上答疑时可以是一组推荐一位代表轮流发言,也可以提前录制四人展示音频或视频,统一发至答疑群。同时,笔者还进行了跟踪,私下询问改组学生线上讨论过程中是否有困难,以便我们的线上学习共同体活动能够顺利进行。
在第二天答疑前提前公布答疑流程:其他同学先回顾课文,再由被提前“泄密”的两个小组分别发言,其他学生及时评价、提出质疑和老师解答四个板块。结果,答疑时,银河组的回答让笔者很欣喜。
银河组:“我们组觉得作者是从花大姐飞入姿态、外形的特点和花大姐的种类及它的食性这几个方面来描写花大姐的。此外,对严丝合缝这个词语理解如下,我们通过查字典知道它是指缝隙密合,也用来比喻人行事周密没有一点漏洞,我们还知道了它的近义词有严密、闭合,反义词有漏洞百出。”
老师:“这个小组的学习态度很严谨,借助于工具书来理解词义,还有其他组员要补充吗?”还原了教室里讨论的模样。
该小组成员补充:“老师,我有补充。作者描写瓢虫,先是描述它的外貌再写俗名,接着写它的特点‘严丝合缝’。从字面意思理解,我觉得是如严密丝线一般合拢缝隙,粘一起就是严密,就像用丝线将缝隙合拢一样,收拢硬翅严丝合缝,是一个连续的动作。说明瓢虫完成这个动作没有一星半点的停顿,两片硬翅收拢时非常紧密。”
老师:“这个小组线上讨论时保留了不同组员的想法,还尝试从字面意思去理解词义。其他同学还有质疑或评价吗?”结果就是很多同学在屏幕上打出了“鼓掌”的表情。
老师:“看来,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又再次想象了不同的画面。接下来,哪个小组愿意跟我们分享你们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挑选其他一种昆虫,说说你看到了什么画面?”
黄河组同学代表发出了语音:“老师,我们看到了这样的画面:知了知了,蝉在夏日里歌唱,说到蝉,可以说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它们凭借嘹亮的嗓音,在整个昆虫界远近闻名!蝉给我们留下的最深刻的印象就是:黑黝黝的身体上披着一对晶莹剔透的翅膀,前足使劲地抓着高高的树枝,躲在树叶中,歇斯底里地证明它们不知疲倦歌唱的歌技。等大伙儿在炎炎夏日都口干舌燥时,它们却惬意地从树枝里吮吸着清凉的汁液。
在此之前,它们已经在阴冷潮湿的地下室里隐居了整整四年。正因为在短短一个多月之后,它们的生命就将耗尽,所以一定要引吭高歌,尽情享受夏日的阳光,尽情挥洒生命的热情。”
老师:“我刚才听到了‘奏鸣’‘歌唱家’,你们愿意说说你们聆听到的关键词吗?”(训练学生的倾听能力。)
学生纷纷发语音:“我听到了‘晶莹剔透’;我听到了‘吮吸’;我听到了‘引吭高歌’。”
老师:“孩子们,你们比老师还会倾听。这些词,難道不应该‘为你所用’吗?难道不应该出现在你的日记、小练笔、习作甚至你的表达中吗?”
就这样,经过老师‘泄密’后的课前讨论、学生的线上分享与倾听这一学习过程,再研读“花大姐”片段,就变得有声有色。此刻,再请一个小组合作朗读自己课前预习圈出的优美生动的词句,真正地将语文素养落实到每个孩子的心中。
更值得笔者欣喜的是,晚上真的有学生把“晶莹剔透”用在了自己的作业里。我们的作业之一是这样的:从文中挑选一种你最喜欢的昆虫,读一读描写它的优美生动的语句,说说你想象到的画面。他却选择了写下来,他是这样写的:安静的小溪边,小溪如同一面晶莹剔透的镜子。蜻蜓们在“镜子”上轻轻点了一下,水波便慢慢散开。那场景美极了!
我想能够让一个孩子愿意主动拿起笔去写一写的教学尝试就是值得被纪念的,作为老师,笔者的内心久久不能平静。线上学习共同体如果能够经常被老师“泄密”,也就等于给学生思考之源注入一股活水,这活水即是甘泉,让他们尝到自学、组学的甜头,更让班级其他同学尝到群学的甜头。而倾听、串联与反刍也在不断地循环,使得学生既激发了对昆虫的兴趣,又在一定程度积累了好词好句,甚至还有学生拿笔写一写,这一切无异于线下学习共同体,这也是教育的创新之处。
这些孩子未来的舞台究竟有多大我们暂且不论,但在纯真稚嫩的心里种下善思、合作的种子是件特别有意义的事情!教育的智慧无处不在,而“泄密”则会给师生共育带来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