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未来学家奈斯比特在《大趋势》一书中指出:“处于伟大变革时代,我们需要创造力和创造精神。”语文要培养创造性人才已成为当代的迫切要求。每一个学校都要为学生禀赋和潜能的充分开发创造一种宽松的环境,必须转变那种妨碍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力发展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
什么是创新教育呢?国家创新教育研究课题总负责人阎立钦教授作了这样的定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其中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互相影响。所以,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语文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是学生借以表达自己创造性成果的主要方式。
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设想:
一、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研究显示要让学生思维处于巅峰状态,教师要做到:一要尊重学生,努力用儿童的眼光看待儿童,理解并接受孩子那些新颖奇特甚至是怪异的想法和行为;二要宽容学生,宽容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从正面看待学生在学习中的差错,以发展的眼光理解这些错误的价值;三要解放儿童,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解放儿童。只有营造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解放学生的氛围,学生在课堂上才有自信心,才有积极性,才与众不同与标新立异。
二、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主动获得多层次理解,使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相得益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麻雀》时,一个“落”字将老麻雀的形象写活了。我就紧抓这一“落”字,启发学生联系课文思考:看从哪几方面理解它的精妙之处才到位。有的学生:一个“落”字写出了它“猛”,非常迅捷。有的学生:“落”字写出了老麻雀的“急”,刻不容缓。有的学生:“落”字写出它的勇敢、果断、坚定。学生的思维创新性尽显无疑,对深一层地悟解它对于刻画老麻雀“拼死救子”英勇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为了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设计了这样一个文题:天气很冷,大家能否不说出“冷”字,用不同的语言表现这相同的“冷”字?于是学生展开语言的调色板,纷纷描述:北风呼啸,河里结了厚厚的冰,窗户的玻璃上结满了冰花;我穿上了厚棉衣,弟弟围上了大围脖,妹妹戴上了大口罩,屋子里生上了火炉子……学生的描述各不相同,的确没有出现一个“冷”字,但都透露了“冷”的信息,这是语言的功能,也是思维的结果。
三、提倡思辩,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特征,创新的起点是质疑。因而,对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就是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如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教学时,学生对年老体弱的谈迁决心“重编《国榷》”进行了质疑:晚年的谈迁重编《国榷》到底值不值?谈迁正当为“即将付印”的“鸿篇巨制”而“喜悦”时,书稿却被偷,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对谈迁的打击是何等惨重!再编此书不值!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再编此书,不值……对于学生的大胆质疑,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边读边议,感悟人物情感发展的轨迹:完成书稿的喜悦,书稿被窃的沮丧,重编的自信和坚定,奔波考察的辛劳……经过质疑讨论,学生达成结论:一个人有了真正坚定的信念是不容易被打垮的。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使全班同学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四、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想象力在学生智力因素中极为重要。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如在教学《推敲》一文中讨论到底用“推”好还是“敲”好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联系课文与贾岛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改诗中。学生“互不相让”,有的说“推”好,有的说“敲”好,还有的说“叩”好,竟然还有的说“踢”好,因为他们是好朋友……非常有兴趣地进行了创造的尝试,以致下课的钟声响过还在激辩。因此,突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五、促进积极思维,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慰
创新需要灵感。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和思索综合在一起升华后的产物。在大多情况下,灵感常以较为微弱的一闪的念头形式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使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得到肯定和光大。
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速度去读,去感知,去领悟。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自我批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机会。多激励多诱导,进而产生学习的成功感,引发积极探索的兴趣和动机。
六、突破传统思维惯性,尊重和发展学生独立创新的人格
教师首先就应有创新精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开发智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问“怎样才能画出圆?”答案都是“用圆规”。那么还谈什么创新教育。所以我们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只有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绽放五彩缤纷的花。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意识,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
什么是创新教育呢?国家创新教育研究课题总负责人阎立钦教授作了这样的定义:“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新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语文教学是一个特殊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情感的体验过程,其中创新精神和创新人格互相影响。所以,以语言为主要载体的语文教学,不仅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而且是学生借以表达自己创造性成果的主要方式。
现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创新力的培养,谈谈自己的设想:
一、创设良好的氛围,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是人们进行创造活动的出发点和内在动力,是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前提。研究显示要让学生思维处于巅峰状态,教师要做到:一要尊重学生,努力用儿童的眼光看待儿童,理解并接受孩子那些新颖奇特甚至是怪异的想法和行为;二要宽容学生,宽容学生认识上的错误,从正面看待学生在学习中的差错,以发展的眼光理解这些错误的价值;三要解放儿童,在思想和行动上都要解放儿童。只有营造尊重学生、宽容学生、解放学生的氛围,学生在课堂上才有自信心,才有积极性,才与众不同与标新立异。
二、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主动获得多层次理解,使发展思维与发展语言相得益彰。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麻雀》时,一个“落”字将老麻雀的形象写活了。我就紧抓这一“落”字,启发学生联系课文思考:看从哪几方面理解它的精妙之处才到位。有的学生:一个“落”字写出了它“猛”,非常迅捷。有的学生:“落”字写出了老麻雀的“急”,刻不容缓。有的学生:“落”字写出它的勇敢、果断、坚定。学生的思维创新性尽显无疑,对深一层地悟解它对于刻画老麻雀“拼死救子”英勇形象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霍懋征老师,为了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和灵活的思维能力,设计了这样一个文题:天气很冷,大家能否不说出“冷”字,用不同的语言表现这相同的“冷”字?于是学生展开语言的调色板,纷纷描述:北风呼啸,河里结了厚厚的冰,窗户的玻璃上结满了冰花;我穿上了厚棉衣,弟弟围上了大围脖,妹妹戴上了大口罩,屋子里生上了火炉子……学生的描述各不相同,的确没有出现一个“冷”字,但都透露了“冷”的信息,这是语言的功能,也是思维的结果。
三、提倡思辩,在质疑问难中发展学生的创新个性
质疑是人类思维的特征,创新的起点是质疑。因而,对学生创新个性的培养就是对学生质疑精神和质疑能力的培养。如在《厄运打不垮的信念》一文教学时,学生对年老体弱的谈迁决心“重编《国榷》”进行了质疑:晚年的谈迁重编《国榷》到底值不值?谈迁正当为“即将付印”的“鸿篇巨制”而“喜悦”时,书稿却被偷,20多年的心血转眼间“化为乌有”,对谈迁的打击是何等惨重!再编此书不值!家徒四壁,一贫如洗。再编此书,不值……对于学生的大胆质疑,我充分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边读边议,感悟人物情感发展的轨迹:完成书稿的喜悦,书稿被窃的沮丧,重编的自信和坚定,奔波考察的辛劳……经过质疑讨论,学生达成结论:一个人有了真正坚定的信念是不容易被打垮的。这堂课正是由于几个学生的大胆质疑,才引发了一场唇枪舌剑,使全班同学得到了一次很好的求异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训练。
四、启发想象,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想象力在学生智力因素中极为重要。教学中,充分挖掘教材,经常进行想象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思维的创新性。
如在教学《推敲》一文中讨论到底用“推”好还是“敲”好时,我抓住时机让学生联系课文与贾岛一起全身心地投入到改诗中。学生“互不相让”,有的说“推”好,有的说“敲”好,还有的说“叩”好,竟然还有的说“踢”好,因为他们是好朋友……非常有兴趣地进行了创造的尝试,以致下课的钟声响过还在激辩。因此,突出想象力的培养,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又一条重要途径。
五、促进积极思维,让学生享受成功的快慰
创新需要灵感。灵感是知识、经验、追求和思索综合在一起升华后的产物。在大多情况下,灵感常以较为微弱的一闪的念头形式出现。因此,在教学中注意给予学生肯定和激励,使转瞬即逝的思想火花得到肯定和光大。
给学生思维的时间和空间,将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他们以自己特有的方式、速度去读,去感知,去领悟。保护学生内在的学习积极性,给他们自我批评、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机会。多激励多诱导,进而产生学习的成功感,引发积极探索的兴趣和动机。
六、突破传统思维惯性,尊重和发展学生独立创新的人格
教师首先就应有创新精神,我们在语文教学中必须注意开发智力,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积极改进教学方法,以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如果问“怎样才能画出圆?”答案都是“用圆规”。那么还谈什么创新教育。所以我们老师对于学生回答的问题,不能以自己的思维方式或唯一的标准答案捆住学生。只有不断激励学生的创新意识,才会绽放五彩缤纷的花。
总而言之,只要我们在语文教学中有培养学生创新力的意识,并采用切实可行的措施,学生的创新意识一定会被激活,创造性思维一定会得到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县黄集中心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