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通过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的历史、科学、艺术等多方面价值,探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小学生德智体美教育相融合的路径,并从政府、学校、传承人三方面提出了保障措施,以期为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对接提供借鉴。
关键词: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学教育
1.引言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渐趋恶化,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严重的传承危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活态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之道,探索多种传承方式显得尤为必要。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都突出强调了教育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1]。民族地区的小学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文化空间,在保护传承本民族遗产文化中占据明显的地域优势[2]。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民族小学教育中,可以使少年儿童在其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就将本土文化扎根于心灵,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性,逐渐树立起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由此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同时更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推进。
2.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融合路径
2.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认知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内涵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知识,反映了民族地区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及精神面貌,对其进行保护对于维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的小学应挖掘当地民俗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参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主体的建议意见,组织专业教师团队编写出通俗易懂的地域民俗文化校本教材,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传说故事、民俗节庆文化、民族服饰文化等以选修课、自修课的形式列入小学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增强其民族文化认同感。
2.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学认知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原生态地反映了各民族地区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实态、人类的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体现了民族地区群众对大自然、生产生活实践的科学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通过总结归纳本民族传统历法、传统工艺、民间医药等具有科学价值的遗产项目,为小学生的自然科学课程补充设计文字与图片生动结合的辅助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培养小学生对本民族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运动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舞蹈、体育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体育运动教学资源。将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等项目渗透到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中,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加深少年儿童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感知。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小学教育的融合,民族小学一方面可以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通过在重大节日举办一些民族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体育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开设民族舞蹈和体育课程,使传承传统舞蹈、体育项目成为常规的教学活动。
2.4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审美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内容都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独特的艺术情趣和审美取向,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民间小学应定期组织小学生参观欣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服饰以及美术书法作品,从而培养其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审美情操。同时,可以开设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和书法等特色艺术课程,加强特色民族文化艺术对少年儿童的艺术熏陶,培养小学生对民族特色艺术文化认知能力。
2.5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拥有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形象生动地传扬着各族人民积极向善的伦理观念,为少年儿童的德育提供了鲜活的材料。民族小学可以将民间传说故事、传统礼仪和节庆仪式中的优秀道德文化资源编为儿童品德教育读本,为小学生的感恩、礼仪教育提供特色素材。另外,民族小学可以采用符合儿童无意识模仿和具体形象思维等心理特征的娱乐体验方式,如讲述民间传说故事,观看道德教育影片,欣赏传统音乐等,增强其受教育效果。通过将本民族道德文化资源应用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示范作用,使民族精神在少年儿童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3.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学对接的保障措施
3.1制定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的政策措施
制定合理的政策,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是民族小学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保障,因此,民族地区的各级文化和教育部门要依据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拟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小学的项目推荐计划,并周密制定“非遗”进校园的實施方案。另外,各级文化、教育部门应加强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和师资培训,为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工作创造条件。最后,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保护传承“非遗”小学的监督和管理,对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绩突出的小学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考核与评价不合格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从而规范和鼓励小学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3.2开发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它规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为学校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指导,开发遗产保护对接小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的课程体系开发主要从小学教育中的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入手。拓展课程的开发,要求学校首先挖掘发现本民族的民间传说、表演艺术、体育等项目,然后将其整理为可进入课堂的校本化的教学资源,最后依据这些教学资源设置反映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欣赏、书法练习、民族体育等拓展课程。探究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重大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定期参观民族工艺品展览等社会实践探索活动。
3.3引导传承人参与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顺利对接,离不开民间艺人的支持与帮助。因此,政府和民族小学要积极引导民间艺人参与支持教育保护遗产的活动。一方面,政府通过对传承人的政策扶持和培训教育,增强其文化自觉性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鼓励其参与民族小学的遗产保护活动。另一方面,民族小学将传承人聘请到学校,担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教学,并鼓励其为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和校本教材编写建言献策,为民族小学的遗产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4.结语
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表演艺术、传统体育项目内容,通过采用参与互动和直观感受的方式将其应用在小学教育中,可以让少年儿童在感知、体验中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逐步培养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民族小学与民间艺人应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积极合作,落实学校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顺利对接。
参考文献:
[1]孙伟.让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论高校艺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民族艺术研究,2011,4(33):166-171.
[2]李卫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路径探析——以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4):44-48.
关键词: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小学教育
1.引言
随着全球化趋势和现代化进程的加快,民族地区的文化生态渐趋恶化,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严重的传承危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承迫在眉睫。活态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根本之道,探索多种传承方式显得尤为必要。联合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以及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等都突出强调了教育传承是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手段[1]。民族地区的小学立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发展的文化空间,在保护传承本民族遗产文化中占据明显的地域优势[2]。通过将非物质文化遗产引入民族小学教育中,可以使少年儿童在其价值观形成的时候就将本土文化扎根于心灵,增强其民族自信心和文化自觉性,逐渐树立起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意识。由此利于提高少年儿童的综合素质,同时更利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的推进。
2.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融合路径
2.1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文化认知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蕴藏着内涵丰富的民族民俗文化知识,反映了民族地区基层群众的日常生活实践及精神面貌,对其进行保护对于维护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民族地区的小学应挖掘当地民俗特色文化资源,积极参考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主体的建议意见,组织专业教师团队编写出通俗易懂的地域民俗文化校本教材,将具有民族地域特色的民间传说故事、民俗节庆文化、民族服饰文化等以选修课、自修课的形式列入小学教学内容,从而提高小学生对本民族文化的认知能力,增强其民族文化认同感。
2.2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科学认知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各族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原生态地反映了各民族地区不同时期生产力发展实态、人类的创造能力和认识水平,体现了民族地区群众对大自然、生产生活实践的科学探索,具有重要的科学文化价值。通过总结归纳本民族传统历法、传统工艺、民间医药等具有科学价值的遗产项目,为小学生的自然科学课程补充设计文字与图片生动结合的辅助教材,并在教学过程中强调教师的引导作用,从而培养小学生对本民族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兴趣,激发其民族自豪感。
2.3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体育运动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传统舞蹈、体育以及重大节庆活动都蕴含着丰富的体育运动教学资源。将传统体育文化遗产等项目渗透到小学生的体育教学内容中,不仅可以丰富体育教学内容,增加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身体素质,而且可以加深少年儿童对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感知。为了实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小学教育的融合,民族小学一方面可以依托非物质文化遗产生存发展的文化空间,通过在重大节日举办一些民族活动,引导学生参与体验具有民族特色的舞蹈、体育活动。另一方面,通过开设民族舞蹈和体育课程,使传承传统舞蹈、体育项目成为常规的教学活动。
2.4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审美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民间文学、表演艺术、传统手工艺等内容都承载着深厚的民族文化艺术内涵,形象地展示了各民族独特的艺术情趣和审美取向,具有极高的艺术审美价值。民间小学应定期组织小学生参观欣赏具有本民族特色的传统手工艺品、民族服饰以及美术书法作品,从而培养其对民族文化艺术的审美情操。同时,可以开设民族音乐、舞蹈、美术和书法等特色艺术课程,加强特色民族文化艺术对少年儿童的艺术熏陶,培养小学生对民族特色艺术文化认知能力。
2.5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思想道德教育的融合
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拥有丰富的伦理道德资源,形象生动地传扬着各族人民积极向善的伦理观念,为少年儿童的德育提供了鲜活的材料。民族小学可以将民间传说故事、传统礼仪和节庆仪式中的优秀道德文化资源编为儿童品德教育读本,为小学生的感恩、礼仪教育提供特色素材。另外,民族小学可以采用符合儿童无意识模仿和具体形象思维等心理特征的娱乐体验方式,如讲述民间传说故事,观看道德教育影片,欣赏传统音乐等,增强其受教育效果。通过将本民族道德文化资源应用在小学生的道德教育中,可以充分发挥民族优秀道德文化的示范作用,使民族精神在少年儿童中得到传承和弘扬。
3.民族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学对接的保障措施
3.1制定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的政策措施
制定合理的政策,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是民族小学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力保障,因此,民族地区的各级文化和教育部门要依据本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状况,拟定非物质文化遗产进小学的项目推荐计划,并周密制定“非遗”进校园的實施方案。另外,各级文化、教育部门应加强小学教育资源建设和师资培训,为创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工作创造条件。最后,文化和教育部门要加强对保护传承“非遗”小学的监督和管理,对保护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成绩突出的小学给予适当的奖励,对考核与评价不合格的学校责令限期整改,从而规范和鼓励小学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
3.2开发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是实现学校培养目标的重要载体,它规划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学校教育融合发展的具体实施方案,同时为学校教师的教学提供方向指导,开发遗产保护对接小学教育的课程体系具有重要意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的课程体系开发主要从小学教育中的拓展课程和探究课程入手。拓展课程的开发,要求学校首先挖掘发现本民族的民间传说、表演艺术、体育等项目,然后将其整理为可进入课堂的校本化的教学资源,最后依据这些教学资源设置反映民族地域特色的艺术欣赏、书法练习、民族体育等拓展课程。探究课程的内容主要是引导学生参与重大民族节庆文化活动,定期参观民族工艺品展览等社会实践探索活动。
3.3引导传承人参与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对接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顺利对接,离不开民间艺人的支持与帮助。因此,政府和民族小学要积极引导民间艺人参与支持教育保护遗产的活动。一方面,政府通过对传承人的政策扶持和培训教育,增强其文化自觉性和传承民族文化的使命感,鼓励其参与民族小学的遗产保护活动。另一方面,民族小学将传承人聘请到学校,担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课程教学,并鼓励其为校本课程的课时安排和校本教材编写建言献策,为民族小学的遗产教育工作提供指导。
4.结语
民族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含着丰富的民俗文化、表演艺术、传统体育项目内容,通过采用参与互动和直观感受的方式将其应用在小学教育中,可以让少年儿童在感知、体验中了解本民族的历史文化,逐步培养学习传承传统文化的兴趣。民族小学与民间艺人应在政府政策引导下积极合作,落实学校教育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保障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小学教育的顺利对接。
参考文献:
[1]孙伟.让民族传统文化薪火相传——论高校艺术教育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作用[J].民族艺术研究,2011,4(33):166-171.
[2]李卫英.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学校教育传承路径探析——以贵州省民族民间文化进校园活动为例[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4(4):4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