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坛宠儿”的辉煌与暗淡——简论丁玲和赵树理建国前后的思想和创作

来源 :天府新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qlq2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丁玲和赵树理虽然在家庭背景、性格、文学活动等方面存在巨大差异,但他们之间又有诸多相似之处,他们被认为解放区文学的代表而成为全国作家学习的榜样。辉煌之后,他们同样经历了诸多坎坷、波折,直至走到文学和生命的尽头。梳理和比较他们建国前后思想和创作的发展变化,或许能给人新的启发。
其他文献
抗战胜利后,苏北成为国共两党争夺激烈的地区,战火不断再加上自然灾害频发,苏北民众无法在当地生存下去,大量逃难来到上海。安置难民是政府的职责,本文以苏北来沪难民为研究
民国时期,湖南、湖北地区灾荒连年,在灾荒的肆虐下,加上土地兼并、繁重的苛捐杂税、地租及高利贷的影响,流民随之产生。他们四处奔波:盲目地涌入城市,或流落异乡,大胆者跨越
抗战进入相持阶段后,国统区爆发了严重的粮食危机,为应对这一危机,国民政府采取了田赋征实政策,试图将粮食掌握在政府手中。但是,要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弄清全国土地的实际情况
讨论了Windows环境下利用软件编解码器实现视频压缩的方法和技巧,结合视频捕获和视频传输,以网络环境下机器人遥操作的实际应用为背景,给出了数字视频实时通信的编程实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