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剃头挑子一头热”,说这话,孩子们搞不懂,也难怪,现在的孩子谁见过剃头挑子呢?
20世纪80年代,农村没有理发店,为了解决村民理发难的问题,每个村庄都聘请一位理发师傅。理发师傅绝大部分来自安徽,他们为了生计,一年四季在外漂,走村串户为人理发。“剃头海”就是我村的理发师傅,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每隔一个月他都会来,来时挑一副剃头挑子,一头是煤火炉,用来烧热水洗头的,一头是盆架、洋碱、剪刀、推子等,扁担头上还挂一条油亮的磨刀布。一头是热的,一头是凉的,这不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吗!至于什么时候与“一厢情愿”“热屁股贴上冷板凳”发生关联的,便无从考究了。
挑着剃头挑子,一路吱吱扭扭地走村串户,风尘仆仆,谁也不晓得他是咋来的。来了也不吆喝,只管支起炉子。于是“剃头海”来了,一传十,十传百,村民便陆陆续续地去理发。天热时,在阴凉处就着墙,搭一个帆布帐篷;天冷时,就驻扎在村里的铁匠铺,一面理发一面还能烤着火。
“剃头海”和村民混得很熟,熟不拘礼,乡里乡亲的说话也随便。农闲时,村民有事没事,理不理发,都爱到理发铺凑热闹,扯闲篇儿。那时信息闭塞,“剃头海”是外地来的,见多识广,他常常一面理发,一面讲一些新鲜事儿。比如他说他见过小偷割包的,裤兜都割破了,却割不着肉,神乎其神的。还说火车有30多节,冒着白烟鸣着汽笛,足足有一里多长,听得村民把嘴张成“O”形,羡慕不已。当然也会讲一些他乡的风俗、怪事儿、吃食等。有时也会听一些鬼打墙、鬼点火的玄事儿,听得年轻人一怔一怔的。“剃头海”俨然成了村民了解外面世界的“包打听”。听着他绘声绘色地讲,我常常憧憬着快点长大,长大了就可以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了,梦里也常常梦游到外面的大千世界。
有的小孩儿怕理发,一理发就哭闹,于是他像变戏法儿一样从裤兜里摸出一个小拨浪鼓,一面逗,一面理。正理着呢,小孩儿头乱动,他便说:“别动,再动耳朵就掉了啊!”一哄一吓,就理完了。小孩儿理完头,他总不忘拍一下小孩的后脑勺说:“哎,完了,走人!”俏皮的小孩儿便回应一句:“你才完了呢!”一溜烟儿地跑走了。他眯着眼嘿嘿直笑,还直夸小孩儿聪明。
“剃头海”的手艺也并不高,不像现在,又是染又是烫的。年轻人、小孩儿一色的小平头,没有什么花样,只用推子推就行;上了年纪的老头则一色的刮成光头,锃明擦亮的。有一次爷爷去理发,要刮成光头,刚刮一半,有人喊失火了,“剃头海”扔下刮刀,慌慌张张去救火,放了爷爷“鸽子”。待火灭后回来一看,他噗嗤笑出了声,原来爷爷的头一半光光亮亮,一半毛茸茸的。爷爷见了他也禁不住笑,原来“剃头海”的脸早被烟熏得像花狗屁股了。更有小孩儿,指着爷爷的头喊:“快来看啊,阴阳头啊!”众人笑得岔了气儿。
吃饭是轮流的,轮到谁家吃谁家。该轮到谁家了,他心中有数,一来他便知会你一声。我喜欢“剃头海”到我家吃饭,因为每次都会改善生活:白面烙馍卷菜,还能见荤腥,中午更是捞面条管够,更主要的是,吃饭时可以近距离地向他打听外面的精彩。母亲做好了饭,就唤我去叫他。他吃饭也不挑食,做什么就吃什么,而且饭量很大,常常回两次碗。母亲总是先尽着他吃,还说,远来是客不能慢待了。对此我十分反感,好几次与母亲顶嘴。“剃头海”却也不客气,坐下来就吃,吃饱了就走。
理发时也不收现钱,来了就理,理过就走,工钱是村大队出的。年终时,他总会来村里一趟,领了工钱,笑呵呵的,见人就“过年好,过年好”地打招呼。小孩儿们爱围着他打趣,让他捎这捎那,他也不烦,像孩子王一样和他们起哄。有时村里不济,也会拖欠工钱,没有办法时,他就挨家挨户地收,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就用粮食顶。我就见过多次,他扛着口袋,挨家挨户地收。见人还是笑,不过显得很拘谨。
“剃头海”有个忌讳,那就是别叫他“剃头的”。“剃”就是杀的意思,“剃头的”不就是杀头的吗,是屠夫,不吉利。有一次一位小脚老太叫他“剃头的”,他不知道犯了哪根筋,恼了,回了一句:“把你的头剃了吧!”老太也不依,踮着脚骂他“臭剃头的”,便吵了起来。那时在农村理发都说成“剃头”,可自那以后,见了他的面都规规矩矩地说“理发”了。
90年代后,理发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村里的年轻人赶时髦,都走出去理发了,只剩下上年纪的保守派了。“剃头海”来得也不勤了,即使来了,理发铺也显得冷清了很多,大家都忙着干农活挣大钱呢,谁也没有闲工夫凑热闹了。不过老人们还是很热情的,“剃头海”一来,他们就热情款待,今天在这家吃明天在那家吃。村里也不管了,理发得掏现钱,老人们进不了理发店,显磕碜,觉得还是在村里让“剃头海”理发更自然一些。
我结婚后,便很少见他来了,一年也就三四次吧!来了也不挑剃头挑子了,这家坐坐那家串串,统计一下需要理发的人数,说,下一次来了顺便给他们理了。他对村里的事儿了如指掌,谁家几口人,有几个孩子,他都能如数家珍。有一次撞个对脸,他忙拉着我的手,说,哎真快,都结婚了,该有孩子了吧!他还是那样的风趣、热情。
再后来,就不见他来了,年轻一辈的是不晓得他的,只有老人们还时不时地念叨,“剃头海”咋还不来呢?只知道他叫李海,安徽的,哪县哪村,有几个孩子都不清楚。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安好,也许该是儿孙满堂,安享晚年了吧!
20世纪80年代,农村没有理发店,为了解决村民理发难的问题,每个村庄都聘请一位理发师傅。理发师傅绝大部分来自安徽,他们为了生计,一年四季在外漂,走村串户为人理发。“剃头海”就是我村的理发师傅,个子不高但长得很敦实,走起路来风风火火。每隔一个月他都会来,来时挑一副剃头挑子,一头是煤火炉,用来烧热水洗头的,一头是盆架、洋碱、剪刀、推子等,扁担头上还挂一条油亮的磨刀布。一头是热的,一头是凉的,这不就是“剃头挑子一头热”吗!至于什么时候与“一厢情愿”“热屁股贴上冷板凳”发生关联的,便无从考究了。
挑着剃头挑子,一路吱吱扭扭地走村串户,风尘仆仆,谁也不晓得他是咋来的。来了也不吆喝,只管支起炉子。于是“剃头海”来了,一传十,十传百,村民便陆陆续续地去理发。天热时,在阴凉处就着墙,搭一个帆布帐篷;天冷时,就驻扎在村里的铁匠铺,一面理发一面还能烤着火。
“剃头海”和村民混得很熟,熟不拘礼,乡里乡亲的说话也随便。农闲时,村民有事没事,理不理发,都爱到理发铺凑热闹,扯闲篇儿。那时信息闭塞,“剃头海”是外地来的,见多识广,他常常一面理发,一面讲一些新鲜事儿。比如他说他见过小偷割包的,裤兜都割破了,却割不着肉,神乎其神的。还说火车有30多节,冒着白烟鸣着汽笛,足足有一里多长,听得村民把嘴张成“O”形,羡慕不已。当然也会讲一些他乡的风俗、怪事儿、吃食等。有时也会听一些鬼打墙、鬼点火的玄事儿,听得年轻人一怔一怔的。“剃头海”俨然成了村民了解外面世界的“包打听”。听着他绘声绘色地讲,我常常憧憬着快点长大,长大了就可以到外面去走一走看一看了,梦里也常常梦游到外面的大千世界。
有的小孩儿怕理发,一理发就哭闹,于是他像变戏法儿一样从裤兜里摸出一个小拨浪鼓,一面逗,一面理。正理着呢,小孩儿头乱动,他便说:“别动,再动耳朵就掉了啊!”一哄一吓,就理完了。小孩儿理完头,他总不忘拍一下小孩的后脑勺说:“哎,完了,走人!”俏皮的小孩儿便回应一句:“你才完了呢!”一溜烟儿地跑走了。他眯着眼嘿嘿直笑,还直夸小孩儿聪明。
“剃头海”的手艺也并不高,不像现在,又是染又是烫的。年轻人、小孩儿一色的小平头,没有什么花样,只用推子推就行;上了年纪的老头则一色的刮成光头,锃明擦亮的。有一次爷爷去理发,要刮成光头,刚刮一半,有人喊失火了,“剃头海”扔下刮刀,慌慌张张去救火,放了爷爷“鸽子”。待火灭后回来一看,他噗嗤笑出了声,原来爷爷的头一半光光亮亮,一半毛茸茸的。爷爷见了他也禁不住笑,原来“剃头海”的脸早被烟熏得像花狗屁股了。更有小孩儿,指着爷爷的头喊:“快来看啊,阴阳头啊!”众人笑得岔了气儿。
吃饭是轮流的,轮到谁家吃谁家。该轮到谁家了,他心中有数,一来他便知会你一声。我喜欢“剃头海”到我家吃饭,因为每次都会改善生活:白面烙馍卷菜,还能见荤腥,中午更是捞面条管够,更主要的是,吃饭时可以近距离地向他打听外面的精彩。母亲做好了饭,就唤我去叫他。他吃饭也不挑食,做什么就吃什么,而且饭量很大,常常回两次碗。母亲总是先尽着他吃,还说,远来是客不能慢待了。对此我十分反感,好几次与母亲顶嘴。“剃头海”却也不客气,坐下来就吃,吃饱了就走。
理发时也不收现钱,来了就理,理过就走,工钱是村大队出的。年终时,他总会来村里一趟,领了工钱,笑呵呵的,见人就“过年好,过年好”地打招呼。小孩儿们爱围着他打趣,让他捎这捎那,他也不烦,像孩子王一样和他们起哄。有时村里不济,也会拖欠工钱,没有办法时,他就挨家挨户地收,有钱的出钱,没钱的就用粮食顶。我就见过多次,他扛着口袋,挨家挨户地收。见人还是笑,不过显得很拘谨。
“剃头海”有个忌讳,那就是别叫他“剃头的”。“剃”就是杀的意思,“剃头的”不就是杀头的吗,是屠夫,不吉利。有一次一位小脚老太叫他“剃头的”,他不知道犯了哪根筋,恼了,回了一句:“把你的头剃了吧!”老太也不依,踮着脚骂他“臭剃头的”,便吵了起来。那时在农村理发都说成“剃头”,可自那以后,见了他的面都规规矩矩地说“理发”了。
90年代后,理发店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村里的年轻人赶时髦,都走出去理发了,只剩下上年纪的保守派了。“剃头海”来得也不勤了,即使来了,理发铺也显得冷清了很多,大家都忙着干农活挣大钱呢,谁也没有闲工夫凑热闹了。不过老人们还是很热情的,“剃头海”一来,他们就热情款待,今天在这家吃明天在那家吃。村里也不管了,理发得掏现钱,老人们进不了理发店,显磕碜,觉得还是在村里让“剃头海”理发更自然一些。
我结婚后,便很少见他来了,一年也就三四次吧!来了也不挑剃头挑子了,这家坐坐那家串串,统计一下需要理发的人数,说,下一次来了顺便给他们理了。他对村里的事儿了如指掌,谁家几口人,有几个孩子,他都能如数家珍。有一次撞个对脸,他忙拉着我的手,说,哎真快,都结婚了,该有孩子了吧!他还是那样的风趣、热情。
再后来,就不见他来了,年轻一辈的是不晓得他的,只有老人们还时不时地念叨,“剃头海”咋还不来呢?只知道他叫李海,安徽的,哪县哪村,有几个孩子都不清楚。不知道他现在是否安好,也许该是儿孙满堂,安享晚年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