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兰化三中,只要提起郎晓鸿,无论老师还是学生,都会竖起大拇指对她赞不绝口,这不仅仅是因为她教学业绩突出,30多岁时就被评为“甘肃省省级骨干教师”、“甘肃省特级教师”,更主要的是在学生们眼里,她是授业解惑的师长,是可以倾诉心语的知心姐姐,是最值得信赖信任的、可亲可敬可爱的“郎妈”。
从教23年,郎晓鸿老师在教学教研上都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她获得了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先后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并在2006年荣获了“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TOP TEN(十佳)教师”称号。作为一名政治老师,她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因为常年带高三毕业班,郎老师对中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压力以及他们的苦恼烦闷、快乐激情都非常了解,多年与学生相处的经验使她意识到,这些成长中的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生活质量,甚至会使他们青春期的心结变成一生的伤痛。为此,郎晓鸿决心为她的学生们搭建一座心灵慰藉的平台。
一米阳光
兰化三中教学楼二楼最东头的那间白色大门的房间,是学生们最爱去的地方,那里是他们爱戴的“郎妈”为他们精心搭建的心灵乐园。洁白的家具,舒适的躺椅,橙色的布艺沙发加上或躺或坐在上面的维尼小熊毛绒玩具,缠着青藤的秋千椅,沙盘和各式充气玩具,还有那些不经意间让你眼前一亮的装饰画和绿色植物,构成了一间温馨、雅致、舒心的“心灵氧吧”!
生活中,谁都会碰到情绪的低潮期,而在成人世界里,总是夸大了成年人自己的压力和疲惫,却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烦恼和郁闷,忘记了孩子同样需要一个宣泄情感的空间。在兰化三中,如果哪个学生遇到麻烦了,比如为成绩不好而郁闷,为和家长的争执而愤懑,为老师的批评而无奈,为朋友间的误解而伤神,甚至因为遇到了难以言说的麻烦抑郁时,郎老师和她的“心灵氧吧”的门扉随时都为他们敞开着。他们可以把心里话写成小纸条装在维尼熊的肚子里,不用担心会被妈妈偷看;可以拿起充气锤疯狂地击打“可恶”的不倒翁,任由他们把它想象成任何痛恨的人;也可以靠着躺椅选择好听的音乐,想象自己在海滩或是森林,让心灵慢慢平静;还可以摆摆沙盘,听听郎老师解答他们心里的困惑;或者干脆拉着郎老师说说心里话……郎老师总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个个小困难、大问题,和他们一起分担痛苦、分享快乐。在这里留在学生们心灵深处的永远是一米阳光的灿烂。
从心灵氧吧建成的那天起,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到了心灵的归属,郎老师也在用心地不断完善、改进着这个心灵氧吧。几年来,各种科学的心理咨询课件及先进的心理教学教具被不断地引入,除了利用电脑进行适合各年龄阶段,针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的心理测试,兰化三中还率先引进了沙盘教具,这在全国中学里都属少有。每当一种新的教具送进心灵氧吧,郎老师都积极地学习并利用它。就拿沙盘来说,它要求心理老师有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灵活判断的能力,别看学生只是随手摆放一些小摆件在沙盘里,从他们摆放时思考的神态和动作以及摆好后的布局就能分析出他们的心理问题,这绝不是夸大其辞,就像郎老师说的:“我们不可能把心里的东西拿出来给学生看,但通过这些方式,我们仔细观察、分析引导,总能发现问题的关键。”
润物无声
“孩子就像一棵棵小树苗,是单纯的、脆弱的,需要成人的呵护和引导。”这是郎晓鸿老师的教育理念之一。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一种义务和责任,教育工作者不应仅仅扮演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教师角色,更应该用一个长者的人生经验,做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辅导师。
在兰化三中,生物老师给学生们讲植物的生长,说到长叶子、开花、结果的过程时,你会听到这样的讲解:“同学们,你们现在所处的中学阶段,就像植物长叶子的阶段,不是开花的阶段,早开的花不香。”这就提醒了学生,中学阶段不应该出现早恋问题。政治课上,学生们会发现夹在书缝里的小卡片,写着诸如“成功人士的十三种做法”、“餐桌上你应该怎么做”、“公共场合应该注意什么”等很多提高学生品味的小贴士,用这种自然不刻意的提示点拨方式,让很多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行为或者心理素质上的不足,很自觉地一点一点发生着改变。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就是郎晓鸿和她的同事们创立的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实践也证明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心理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的言谈举止渐渐变得文明,心理素质也渐渐成熟起来。
这些小小的改变,给过去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郎老师说,作为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课堂上,教师充分了解了教育对象的接受程度,就会有意识地掌握课堂教学的高潮,在掀起高潮时,就要让学生的大脑接受刺激反应,记住老师讲授的知识。而当学生的情绪处于低潮,思维达到饱和状态时,教师也要意识到并且懂得如何调节。这样,不仅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不知不觉中,教师也进入了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达到了师生的充分互动。
理解至上
胡奶奶、王爷爷、单词姐姐、嘟嘟哥哥……这些都是兰化三中的学生对老师们的“爱称”,而郎晓鸿,就是他们最拥戴的“郎妈”,郎妈称自己的学生则是“孩儿们、宝贝儿”一类的词,这些俏皮的称呼在师生间建立了一种平等的关系,也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很多时候,学生会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郎妈总是选择一种尊重学生的方式指出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更多时候,她从教育者自身找问题:“为什么我的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她一直都信服“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太过宠爱学生了,会不会惯坏了他们?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可郎老师说,这不叫宠爱,这是对学生的理解。那么,宠爱距离理解究竟有多远?
很多家长都向郎老师诉说过孩子如何不懂事,如何不听话,却很少考虑到孩子的诸多问题,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下才形成的,家长自身给予孩子的有多少真善美的东西!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家里孩子跟家长说话的时候,有多少父母能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诉说?当孩子为你倒了一杯茶或者洗了一次袜子后,有多少家长能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声谢谢?这些点滴小事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他们是否被重视和尊重,而教育往往就是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中。郎老师认为,正是这些细节被许多家长忽视了,而更多的家长往往会选择在孩子考了高分后给予昂贵的物质奖励,或者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一味地指责打骂,这都是对孩子不理解、不尊重的表现。
宠爱重于感性意义上对孩子的纵容,而理解则源于理性,是摒弃了溺爱,对孩子真切、不做作的关怀。如果孩子犯了关乎人格、道德上的错误,在郎老师那里,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比如考试作弊、撒谎,或者一些与中学生年龄不符的行为,郎老师都会很严厉地予以批评,让犯错误的学生看着她的眼睛说出事实的真相,告诉他们绝没有第二次,并教给他们怎样去处理所犯错误的方法。
郎老师和她的心灵氧吧之所以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就是因为在这里,他们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尊重、信任以及最真切的关怀。他们愿意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秘密,把那些不敢告诉爸爸妈妈的事情,把不好意思对朋友说出的话告诉郎老师,把苦闷、泪水、压抑在心灵氧吧里彻底抛掉。郎老师说:“成人,无论家长、教师,都应该对孩子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和孩子平等地沟通。当我们和他们达到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状态时,一切问题都会找寻到最佳的解决方法。这样,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才能达到一种和谐,我们才能享受生活。”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在谈到青少年教育的问题时说:“就让他们去犯那个年龄段可能犯的错误吧!”郎老师很欣赏这句话。每个人都会为成长付出一定的代价,作为教育者,应尽的义务就是努力避免孩子们为了成长付出太过惨重的代价,在他们走偏了的时候,校正一下方向,告诉他们哪条路该走,哪条路不该走。等孩子们长大了,如果他想起曾经做过的错事,能为当年的幼稚会心地一笑,那将是教育的成功;如果他年少时无知导致的错误成为他一生不能提及的伤痛,那就是教育的败笔了。所以,教育的精华究竟是什么?其实,归结起来就落在一个字上——“爱”!这便是郎晓鸿老师成功的精髓。
从教23年,郎晓鸿老师在教学教研上都取得过骄人的成绩,她获得了教育心理学硕士学位,先后主持过多项国家级、省级教育科研课题,并在2006年荣获了“首届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TOP TEN(十佳)教师”称号。作为一名政治老师,她在搞好教学的同时,一直致力于如何提高中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和心理素质。因为常年带高三毕业班,郎老师对中学生生活、学习中的压力以及他们的苦恼烦闷、快乐激情都非常了解,多年与学生相处的经验使她意识到,这些成长中的孩子都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将会严重影响他们的学习成绩、生活质量,甚至会使他们青春期的心结变成一生的伤痛。为此,郎晓鸿决心为她的学生们搭建一座心灵慰藉的平台。
一米阳光
兰化三中教学楼二楼最东头的那间白色大门的房间,是学生们最爱去的地方,那里是他们爱戴的“郎妈”为他们精心搭建的心灵乐园。洁白的家具,舒适的躺椅,橙色的布艺沙发加上或躺或坐在上面的维尼小熊毛绒玩具,缠着青藤的秋千椅,沙盘和各式充气玩具,还有那些不经意间让你眼前一亮的装饰画和绿色植物,构成了一间温馨、雅致、舒心的“心灵氧吧”!
生活中,谁都会碰到情绪的低潮期,而在成人世界里,总是夸大了成年人自己的压力和疲惫,却往往忽视了孩子们的烦恼和郁闷,忘记了孩子同样需要一个宣泄情感的空间。在兰化三中,如果哪个学生遇到麻烦了,比如为成绩不好而郁闷,为和家长的争执而愤懑,为老师的批评而无奈,为朋友间的误解而伤神,甚至因为遇到了难以言说的麻烦抑郁时,郎老师和她的“心灵氧吧”的门扉随时都为他们敞开着。他们可以把心里话写成小纸条装在维尼熊的肚子里,不用担心会被妈妈偷看;可以拿起充气锤疯狂地击打“可恶”的不倒翁,任由他们把它想象成任何痛恨的人;也可以靠着躺椅选择好听的音乐,想象自己在海滩或是森林,让心灵慢慢平静;还可以摆摆沙盘,听听郎老师解答他们心里的困惑;或者干脆拉着郎老师说说心里话……郎老师总能帮助他们解决一个个小困难、大问题,和他们一起分担痛苦、分享快乐。在这里留在学生们心灵深处的永远是一米阳光的灿烂。
从心灵氧吧建成的那天起,越来越多的学生找到了心灵的归属,郎老师也在用心地不断完善、改进着这个心灵氧吧。几年来,各种科学的心理咨询课件及先进的心理教学教具被不断地引入,除了利用电脑进行适合各年龄阶段,针对各种心理问题的科学的心理测试,兰化三中还率先引进了沙盘教具,这在全国中学里都属少有。每当一种新的教具送进心灵氧吧,郎老师都积极地学习并利用它。就拿沙盘来说,它要求心理老师有很扎实的理论基础和灵活判断的能力,别看学生只是随手摆放一些小摆件在沙盘里,从他们摆放时思考的神态和动作以及摆好后的布局就能分析出他们的心理问题,这绝不是夸大其辞,就像郎老师说的:“我们不可能把心里的东西拿出来给学生看,但通过这些方式,我们仔细观察、分析引导,总能发现问题的关键。”
润物无声
“孩子就像一棵棵小树苗,是单纯的、脆弱的,需要成人的呵护和引导。”这是郎晓鸿老师的教育理念之一。对于每一位教育工作者来说,让孩子们健康成长是一种义务和责任,教育工作者不应仅仅扮演传授学生学科知识的教师角色,更应该用一个长者的人生经验,做每一个学生的心理辅导师。
在兰化三中,生物老师给学生们讲植物的生长,说到长叶子、开花、结果的过程时,你会听到这样的讲解:“同学们,你们现在所处的中学阶段,就像植物长叶子的阶段,不是开花的阶段,早开的花不香。”这就提醒了学生,中学阶段不应该出现早恋问题。政治课上,学生们会发现夹在书缝里的小卡片,写着诸如“成功人士的十三种做法”、“餐桌上你应该怎么做”、“公共场合应该注意什么”等很多提高学生品味的小贴士,用这种自然不刻意的提示点拨方式,让很多学生开始意识到自己行为或者心理素质上的不足,很自觉地一点一点发生着改变。像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这就是郎晓鸿和她的同事们创立的学科渗透的教学方法。实践也证明了这种润物细无声的心理教学方式,学生很容易接受,在潜移默化的影响下,他们的言谈举止渐渐变得文明,心理素质也渐渐成熟起来。
这些小小的改变,给过去填鸭式的课堂教学注入了一股新鲜的血液。郎老师说,作为教师,掌握一定的心理学常识是相当重要的。比如课堂上,教师充分了解了教育对象的接受程度,就会有意识地掌握课堂教学的高潮,在掀起高潮时,就要让学生的大脑接受刺激反应,记住老师讲授的知识。而当学生的情绪处于低潮,思维达到饱和状态时,教师也要意识到并且懂得如何调节。这样,不仅课堂教学的效率提高了,不知不觉中,教师也进入了新课程的教学模式,达到了师生的充分互动。
理解至上
胡奶奶、王爷爷、单词姐姐、嘟嘟哥哥……这些都是兰化三中的学生对老师们的“爱称”,而郎晓鸿,就是他们最拥戴的“郎妈”,郎妈称自己的学生则是“孩儿们、宝贝儿”一类的词,这些俏皮的称呼在师生间建立了一种平等的关系,也拉近了师生心灵的距离。很多时候,学生会犯一些或大或小的错误,郎妈总是选择一种尊重学生的方式指出来,让他们意识到自己的过错。更多时候,她从教育者自身找问题:“为什么我的学生会犯这样的错误,是我哪里做得不好?”她一直都信服“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句话。这样做是不是有些太过宠爱学生了,会不会惯坏了他们?很多人都会有这样的疑问,可郎老师说,这不叫宠爱,这是对学生的理解。那么,宠爱距离理解究竟有多远?
很多家长都向郎老师诉说过孩子如何不懂事,如何不听话,却很少考虑到孩子的诸多问题,其实就是在日常生活中,在家庭、学校环境的影响下才形成的,家长自身给予孩子的有多少真善美的东西!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家里孩子跟家长说话的时候,有多少父母能看着孩子认真地听他诉说?当孩子为你倒了一杯茶或者洗了一次袜子后,有多少家长能发自内心地对孩子说声谢谢?这些点滴小事都会让孩子感受到他们是否被重视和尊重,而教育往往就是体现在这样的细节中。郎老师认为,正是这些细节被许多家长忽视了,而更多的家长往往会选择在孩子考了高分后给予昂贵的物质奖励,或者是在孩子犯了错误时一味地指责打骂,这都是对孩子不理解、不尊重的表现。
宠爱重于感性意义上对孩子的纵容,而理解则源于理性,是摒弃了溺爱,对孩子真切、不做作的关怀。如果孩子犯了关乎人格、道德上的错误,在郎老师那里,是绝对不被允许的。比如考试作弊、撒谎,或者一些与中学生年龄不符的行为,郎老师都会很严厉地予以批评,让犯错误的学生看着她的眼睛说出事实的真相,告诉他们绝没有第二次,并教给他们怎样去处理所犯错误的方法。
郎老师和她的心灵氧吧之所以受到学生们的欢迎,就是因为在这里,他们能得到充分的理解、尊重、信任以及最真切的关怀。他们愿意把自己内心最深处的秘密,把那些不敢告诉爸爸妈妈的事情,把不好意思对朋友说出的话告诉郎老师,把苦闷、泪水、压抑在心灵氧吧里彻底抛掉。郎老师说:“成人,无论家长、教师,都应该对孩子怀有一颗感恩的心,只有这样才能和孩子平等地沟通。当我们和他们达到一种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的状态时,一切问题都会找寻到最佳的解决方法。这样,我们的家庭、学校、社会才能达到一种和谐,我们才能享受生活。”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曾经在谈到青少年教育的问题时说:“就让他们去犯那个年龄段可能犯的错误吧!”郎老师很欣赏这句话。每个人都会为成长付出一定的代价,作为教育者,应尽的义务就是努力避免孩子们为了成长付出太过惨重的代价,在他们走偏了的时候,校正一下方向,告诉他们哪条路该走,哪条路不该走。等孩子们长大了,如果他想起曾经做过的错事,能为当年的幼稚会心地一笑,那将是教育的成功;如果他年少时无知导致的错误成为他一生不能提及的伤痛,那就是教育的败笔了。所以,教育的精华究竟是什么?其实,归结起来就落在一个字上——“爱”!这便是郎晓鸿老师成功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