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比较研究

来源 :中国中医药信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ny_c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从不同方面比较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异同,从理论上佐证中医体质测试纳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的可行性。方法 采用对比方法,从理论基础、测试内容、测试方法、后期干预措施等方面比较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之间的不同。结果 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比较,在理论背景、测试内容、测试方法、测试后干预等方面存在异同,而测试人群和测试目的相同。中医体质测试可以兼顾学生的生理、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测试后可以根据“辨体施养”的中医养生原则给予个体化的中医养生方案,但测试方法具有主观性。而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主要针对身体健康状态进行测试,测试方法客观。结论 可以将中医体质测试纳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以更全面、更准确地评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并提供测试后的个体化养生方案,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
  关键词:中医体质测试;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辨体施养
  中图分类号:R2-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6-0012-03
  据一项全国大规模学生体质健康状况调查显示,城市地区大学生肥胖现象严重[1],且身体素质指标连续10年不断下降[2],其心理状况问题更严峻[3]。为此,寻求改善大学生体质的新途径成为体育、运动医学等领域的研究热点。要想扭转大学生体质健康滑坡的趋势,首先应该正确和全面评估大学生的体质状况。
  目前,全国高校评价大学生体质健康状况主要依据《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该标准主要评价与学校体育相关的学生身体健康状况,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等内容,缺乏反映大学生心理因素与社会适应能力的项目。而现在健康的概念包括身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适应能力3个方面。中医体质测试恰好可以兼顾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的测试。中医体质测试实质是对机体中医体质类型的判定与评分,是采用《中医体质量表》对中医体质健康的测评,而《中医体质量表》是根据2009年中华中医药学会颁布的《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4]设计而成,经过信度与效度检验的量表[5]。测试或评价大学生体质健康的最终目的,是能够针对性干预并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的干预措施较少,且效果不明显[6]。中医体质测试后,可以根据中医养生“辨体施养”原则,给予个体化的养生方案[7]。笔者认为,可以尝试将中医体质测试纳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以完善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丰富测试后的干预措施,真正促进大学生的体质健康。
  本研究从理论基础、测试内容、评价方法、后期干预措施等方面比较了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之间的异同,从理论上佐证中医体质测试纳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具有可行性。兹介绍如下。
  1 理论基础
  中医体质是指人体生命过程中,在先天禀赋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所形成的形态结构、生理功能和心理状态方面综合的、相对稳定的固有特质,是人类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所形成的与自然、社会环境相适应的人体个性特征[8]。中医体质学说中的体质概念:一方面强调人体体质的形成基于先天禀赋和后天调养两个基本因素;另一方面,也反映了机体内外环境相统一的整体观念,说明个体体质在后天生长、发育过程中是与外界环境相适应而形成的个性特征,即人与社会的统一、人与自然的统一。由此可以看出,中医体质概念充分体现出中医学“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所以,中医体质测试是在中医基础理论指导下进行的中医体质类型的评分与判定。
  现行大学生体质测试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经过试行并借鉴国外经验而设立的测试项目。主要评价与学校体育密切相关的学生身体健康状态,包括身体形态、身体机能与身体素质测试项目。身体形态包括身高、体质量,身体机能如肺活量、台阶试验,身体素质如握力、800/1000 m跑等。通过测试以上指标,根据测试成绩分析个体的身体发育情况、心肺功能、速度、爆发力、柔韧性、反应等各方面的能力。所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及成绩分析主要采用体育科学与西医学的理论与方法。
  综上所述,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理论基础不同,中医体质测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背景,而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以体育科学、西医学为理论基础。
  2 测试内容
  中医体质的概念强调“形神合一”的生命观和“天人合一”的整体观,认为人的体质因素包括形体、心理及社会适应能力。所以,中医体质测试涵盖了对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评价。
  中医体质测试通过让受试者填写《中医体质量表》,根据各类体质的评分,判定其主要和夹杂体质类型。《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体质现象进行系统研究,将中国人的体质类型分为血瘀体质、特禀体质、气郁体质、平和体质、湿热体质、痰湿体质、气虚体质、阴虚体质、阳虚体质共9种,其中平和体质是指身体健康、心理正常,对外界环境、社会环境的适应能力强,其余8种属于偏颇体质,提示机体处于亚健康或疾病状态。中医体质测试一方面判断出主要体质类型和各种夹杂体质类型,另一方面可给出各种体质类型的分数。
  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以《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为依据而设立的测试项目,仅从与体育教学相关的身体健康的角度测试学生的健康状态,缺乏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社会适应能力的内容。
  总之,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有所不同。中医体质测试涵盖了对身体、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测试,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主要针对身体健康状态。从测试内容方面分析,将中医体质测试纳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将有助于完善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内容,能更全面、准确地评价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
  3 评价方法
  中医体质测试评价方法是通过填写《中医体质量表》,经过换算后得出受试者每种体质类型的转化分,进而判断出其主要体质类型与夹杂体质类型。根据中医体质类型评分方法,判定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与夹杂中医体质类型。所以,中医体质测试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现行大学生体质测试的评价标准是《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评分表。学生的身体形态、机能、素质等指标得分之和为本学年的最后得分,满分为100分, 90分以上为优秀,75~89分为良好,60~74分为及格,59分及以下为不及格,每年进行一次测评。这种评价体系具有量化、客观的优势。
  总之,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评价方法不同,中医体质测试仅凭主观回答量表测评体质健康状况,而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则是客观测试身体各项指标。从评价方式看,中医体质测试缺乏客观性,而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具有量化、客观化的优势。
  4 干预方法
  测试者完成中医体质测试后,可以获得主要中医体质类型与夹杂体质类型。受试者可根据个体的主要体质类型,以“辨体施养”为原则,选择相应的中医养生方法。目前常用中医养生方法包括运动养生、饮食养生、经络养生、中药养生、情志养生、四季养生、起居养生等。中医体质专家根据各类体质的特点,从运动、饮食、经络、中药、情志、季节、起居等方面制定了“大学生体质养生方案”,学生可根据个体的中医体质,选择合适的养生方法,调整偏颇体质。某种意义上也给学生提供了一套“量体定做”的养生方案,其目的是真正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强健学生的身心。为保证学生根据各自体质类型调整生活起居,学校体质健康测试工作人员可通过咨询、讲座、日志、健康档案等方式督促学生按体质调整生活起居,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偏颇体质。
  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的主要目的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所以,后期根据测试结果给出相应的体质改善方案才更重要。而现行大学生体质测试体系恰好缺乏后期的干预方案。当然,国家后期跟进了“中央7号文件”“大学生阳光体育活动”等政策与举措,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学生的体质健康,但全国大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数据显示大学生体质健康仍不断滑坡。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的干预措施效果不很理想,未扭转大学生体质健康的不断滑坡。而且,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干预方案属大众性举措,缺乏个体化方案。
  总之,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干预措施相对缺乏,且效果不很理想;中医体质测试后,可根据测试结果为学生提供个体化的中医养生方案。
  5 小结
  中医体质测试与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2种方法的理论基础不同。中医体质测试是以中医学为背景,而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以体育科学、西医学为理论基础。在测试内容方面,中医体质测试涵盖了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而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主要评价与体育相关的身体形态、机能与素质。在评价方法上,中医体质测试是采用问卷方式,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是采用仪器进行测试,客观采集受试者的各项指标。中医体质测试后可根据“辨体施养”的原则给予个体化的养生方案,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后的干预方法较少,效果不明显,缺乏个体化干预方案。当然,2种测试方法虽然理论基础、测试内容、评价方法、后期干预方法不同,但研究对象均为大学生,测试目的均是为了全面、准确评价大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进而改善大学生的体质。因此,大学生体质健康管理部门可以尝试将中医体质测试纳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既可全面测试大学生的身体、心理与社会适应能力,又可从主观、客观两个方面评价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还可增加测试后干预措施,并针对个体给予“个体化中医养生方案”。总之,将中医体质测试纳入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体系不仅可完善现行大学生体质健康测试,更有利于后期的干预,真正促进学生的体质健康。
  参考文献:
  [1] 尹小俭,季成叶,王树明.我国大学生肥胖流行现状及体质变化趋势[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9,35(1):65-68.
  [2] 洪晖,刘炜浩.我国高校学生体质下降原因探析[J].体育文化导刊, 2010(9):113-116.
  [3] 巨传,友章敏.大学生心理问题与健康教育新措施[J].校园心理, 2014,12(2):137-138.
  [4] 中华中医药学会.中医体质分类与判定[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9.
  [5] 朱燕波,王琦,折笠秀树.中医体质量表的信度和效度评价[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7,16(7):651-654.
  [6] 郭文.大学生体质健康突出问题的现状、影响因素及其干预实验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1-3.
  [7] 王琦.人分九种[M].广州:广东科技出版社,2010:28-29.
  [8] 王琦.中医体质学[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5:1-2.
  (收稿日期:2014-05-19)
  (修回日期:2014-06-29;编辑:梅智胜)
其他文献
关键词:名医经验;黄明河;周期性麻痹;席汉综合征;过敏性鼻炎;中医疗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5.031  中图分类号:R24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5-0109-02  本院黄明河教授是深圳市中医院脾胃科学科带头人、深圳市名中医、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从事中医内科临床工作43年,擅长内
期刊
摘要:目的 探索中药复方治疗中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识资源总库(CNKI)、中国学术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公开发表的文献中治疗中晚期NSCLC的中药复方,建立相应数据库,采用频数分析、聚类分析、关联规则等方法对复方进行数据挖掘,对主要药物、药对(组)规律进行分析。结果 在治疗中晚期NSCLC的107首中药复方中,涉及193味药物
期刊
摘要:使用环糊精对中药挥发油进行包合后可改善挥发油化学稳定性差、溶解性差、易挥发等缺点,因此,环糊精包合技术被广泛用于挥发油的制剂过程中。本文就环糊精包合挥发油领域,对所使用的环糊精种类、包合的挥发油种类、包合物的制备方法、包合物的表征、包合前后的成分变化及包合物的溶出特征等进行综述。  关键词:环糊精;中药挥发油;包合;综述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
期刊
摘要:目的 以中医理论为基础,将可获取的人体诊断信息整合为基于主客观联合辨证、以数据形式表达的中医四诊信息,形成多信息融合的开放性中医诊疗平台,为促进抑郁症诊疗技术的发展提供启示。方法 根据纳入标准选取30例抑郁症患者、30例正常人,使用四诊合参辅助诊疗仪采集四诊信息,运用统计软件进行脉诊结果分析,并进行数字化舌诊与闻诊信息特征研究。结果 正常组脉率、流利度、心率稍高于抑郁症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 从脑-肠轴角度探讨针刺不同穴位对大鼠应激性胃黏膜损伤的愈合及睡眠情况的影响。方法 将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治胃组、安神组、联合组,每组8只。采用无水乙醇灌胃方法造成应激性胃黏膜损伤大鼠模型,治胃组穴选双侧“足三里”“中脘”,安神组穴选双侧“申脉”“照海”,联合组穴选双侧“足三里”“中脘”“申脉”“照海”,用0.22 mm×13 mm不锈钢毫针刺入5~10 mm,留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杨金斗;跖筋膜劳损;推拿;点叩柔筋法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5.033  中图分类号:R272.968.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5-0113-02  杨金斗主任是北京按摩医院主任医师,从医50余年,潜心致力于按摩事业,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笔者近年来跟随杨金斗主任学习按摩技能,有幸见识杨师以“点
期刊
关键词:名医经验;何庆勇;炙甘草汤;心悸;方证辨证  DOI:10.3969/j.issn.1005-5304.2015.05.030  中图分类号:R259.41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04(2015)05-0107-03  心悸是以患者自觉心中急剧跳动、惊慌不安、不能自主为主要表现的一种病症,包括西医学中各种原因引起的心律失常,以及心功能不全、神经官能症等。心悸在《黄帝内经
期刊
摘要:目的 研究银翘散复方挥发油稳定性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测定连续提取复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挥发油提取的重复性,并以复方挥发油吸光度为其稳定性的评价指标,考察光照、温度、溶液pH值和金属离子对银翘散复方挥发油吸光度的影响。结果 GC-MS分析结果表眀,间隔15 d的2次提取的银翘散挥发油化学成分种类相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复方挥发油低温(4 ℃)避光保
期刊
摘要:目的 探讨清金化痰汤调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模型大鼠气道黏液高分泌的作用机制。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模型组、清金化痰汤组与克拉霉素组,每组10只。除正常组外,其余3组均采用气管内注入脂多糖和烟熏复合法建立COPD模型,分别给予生理盐水、清金化痰汤、克拉霉素灌胃,连续30 d。实验第31日,处死大鼠提取肺组织,每组随机选取6只,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肺组织中性粒细胞
期刊
摘要:目的 观察耳聋左慈丸对老年肾虚耳聋小鼠耳蜗组织水通道蛋白4(AQP4)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除正常组对照组外,其他小鼠采用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方法复制肾虚小鼠模型,造模成功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每组16只。中药组予耳聋左慈丸水煎液灌胃,模型组和正常对照组予生理盐水灌胃,共22 d。运用耳蜗铺片技术观察小鼠耳蜗内、外毛细胞与支持细胞的形态学变化;采用免疫组化法、Western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