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区工作者是社区服务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的重点之一,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对于社区工作者这一重要人力资源,如何进行管理,是政府和大众一直关心的,笔者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及绩效薪酬方面的研究,发现其问题。
关键词: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绩效薪酬;述评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管理创新的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社区工作的主要承当者社区工作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而社区工作者到底包括哪些人,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一般认为,社区居委会,社区党支部,社区工作站(服务中心)的工作者都属于社区工作者。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与绩效薪酬的现状与相关研究,为目前我国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与绩效薪酬设计提供借鉴。
一、国外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及绩效薪酬的现状
在国外,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社区管理模式与中国大相径庭,系统的针对社区工作人员,尤其是他们的岗位设置及薪酬绩效方面的研究的微乎其微。但是通过学者们对于国外社区管理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国外的社区工作者的岗位状况及薪酬绩效情况。
王敏敏在《日本社区管理特点分析与比较》中指出日本的社区管理具有自律性、自主性、目标性、中立性、参与性。和中国相比较,社区管理中的政府介入程度不同,我国政府对于社区管理是深度介入,社区相对没有自主性;中日社区管理中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程度不同;社区自治组织的设置与存在方式有根本区别。日本社区管理主要是由市役所及一些机构、自治组织组成。市役所工作人员类似于我国的国家公务员,不难发现,两国对于这些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存在差别。
张祺在《国外典型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比较及借鉴》中谈到美国的社区中心存在于每个社区中,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社区中心,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社区中心的组织结构、原则的确定也有统一的标准。社区中心的管理层由一名中心主任、两名副主任、一名出納员、一名秘书和一名执行主任构成。社区中心的经费来源于捐献、政府资助以及其它方面。美国的社区自治模式体现为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主要以间接的方式进行。美国城市社区没有政府基层组织或派出机构,实行高度民主自治。可见,美国社区中心与我国社区服务站的岗位设置很不一样。
陆杰在《新加坡社区的管理建设及其启示》中提及新加坡形成了由政府倡导并推动,基层组织为主导,基层领袖为骨干,义工为基础,民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格局,构成了新加坡社区工作机制,体现了新加坡社区工作的鲜明特色。新加坡社区管理的经费来源多元化;组织结构企业化;设施配套规范化。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几乎不存在。
二、国内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及绩效薪酬的现状
1.政策指导
国务院发布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为国内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和绩效薪酬的情况提供了指导。该规划指出要制定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计划;充实壮大社区居民委员会干部队伍;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立和健全社区服务人才培养制度。
作为社区服务人才之一的社区工作者,他们的薪酬绩效按照该规划的要求“依照相关法律政策规定落实社区服务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至于社区服务人员报酬等,“采取财政补助、委托办理服务事项的单位划转、社区经济收入中安排等方式予以解决。中央基建投资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困难社区倾斜。不断拓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捐赠或兴办社区服务事业,建立多元化投入分担机制。”
2.国内学者的研究
在国内,针对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比比皆是,例如黄建宏,段华明合著的《论深圳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文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李图强《以优势视角设计:社会工作者如何进行社区工作与社区发展实践》;王文静的《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综述》;赵芳的《社区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问题研究》等。进行案例研究的也不少,如李萍、汪昕宇的《基于北京社区管理模式发展趋势下的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等。真正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涉及到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以及绩效薪酬方案的研究非常少。
孔娜娜、陈伟东在《社区岗位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中指出通过对武汉进行实地研究,针对6种社区工作岗位的设置主要要考虑工作量大小,而工作量涉及人口数量、面积等。李凡、房竣、郭振中在《我国社区工作者绩效评估主体建构分析》中指出我国社区工作者绩效评估主体的建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何科学合理的确定其主体构成和权重,以完善社区工作者绩效评估体系,进而进一步提升社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潘玲在《上海市聘用制社区工作者的激励机制研究》中指出,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应从四个方面改进聘用制社区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性组织、完善考评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促进不同年龄段人的自我发展。薪酬是一个涉及隐私的问题,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王文静在《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综述》中做了归纳,基本围绕待遇不高展开,至于薪酬方案如何设计鲜少涉及。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课题组在《关于社区工作者要厘清哪些认识》中从社区工作站有哪些模式;社区事务到底谁来办;社区工作站到底用什么标准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设、下属、条属、专干四种模式中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设置各不相同,评价考核与绩效薪酬也存在差异。
三、结论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对于社区工作者的研究虽然较之社区管理研究的少,但是发展迅速,效果也很明显,特别是有一批专家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同时我们也略感遗憾:第一,就研究对象而言,研究整个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多,而研究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和绩效薪酬设计的少。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一般意义上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多,而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法,对社区工作者绩效薪酬进行设计的少;第三,就研究内容而言,提出对社区工作者激励的一般对策建议的多,但真正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策少。
依据国家政策法规,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研究和完善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和绩效薪酬方案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孔娜娜,陈伟东.社区岗位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J].社区,2007,(12)
[2]王文静.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06)
[3]王敏敏.日本社区管理特点分析与比较[J].领导之友,2012,(01)
[4]陆杰.新加坡社区的管理建设及其启示[J].党政论坛,2010,(02)
[5]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课题组.关于社区工作者要厘清哪些认识[J].社区,2007,(01)
[6]高燕,何伟伟.对高职院校薪酬绩效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05)
作者简介:
王晓欢(1981.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区社会工作。
注:本文获得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持,项目编号:12YBB008。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关键词: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绩效薪酬;述评
随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一步深入,社会管理创新的进一步加强,社区工作的重要性越来越凸显,社区工作的主要承当者社区工作者的重要性也越来越突出。而社区工作者到底包括哪些人,学界还没有达成共识,一般认为,社区居委会,社区党支部,社区工作站(服务中心)的工作者都属于社区工作者。本文试图通过分析比较国内外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与绩效薪酬的现状与相关研究,为目前我国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与绩效薪酬设计提供借鉴。
一、国外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及绩效薪酬的现状
在国外,由于社会制度不同,社区管理模式与中国大相径庭,系统的针对社区工作人员,尤其是他们的岗位设置及薪酬绩效方面的研究的微乎其微。但是通过学者们对于国外社区管理的研究,我们可以了解国外的社区工作者的岗位状况及薪酬绩效情况。
王敏敏在《日本社区管理特点分析与比较》中指出日本的社区管理具有自律性、自主性、目标性、中立性、参与性。和中国相比较,社区管理中的政府介入程度不同,我国政府对于社区管理是深度介入,社区相对没有自主性;中日社区管理中社区居民参与管理的程度不同;社区自治组织的设置与存在方式有根本区别。日本社区管理主要是由市役所及一些机构、自治组织组成。市役所工作人员类似于我国的国家公务员,不难发现,两国对于这些社区工作者的管理存在差别。
张祺在《国外典型的城市社区管理模式比较及借鉴》中谈到美国的社区中心存在于每个社区中,每个社区至少有一个社区中心,根据管理方式的不同,社区中心的组织结构、原则的确定也有统一的标准。社区中心的管理层由一名中心主任、两名副主任、一名出納员、一名秘书和一名执行主任构成。社区中心的经费来源于捐献、政府资助以及其它方面。美国的社区自治模式体现为政府行为和社区行为相对分离,政府对社区的干预主要以间接的方式进行。美国城市社区没有政府基层组织或派出机构,实行高度民主自治。可见,美国社区中心与我国社区服务站的岗位设置很不一样。
陆杰在《新加坡社区的管理建设及其启示》中提及新加坡形成了由政府倡导并推动,基层组织为主导,基层领袖为骨干,义工为基础,民众广泛参与的社区工作格局,构成了新加坡社区工作机制,体现了新加坡社区工作的鲜明特色。新加坡社区管理的经费来源多元化;组织结构企业化;设施配套规范化。专业的社区工作者几乎不存在。
二、国内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及绩效薪酬的现状
1.政策指导
国务院发布的《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为国内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和绩效薪酬的情况提供了指导。该规划指出要制定社区服务人才队伍培养发展计划;充实壮大社区居民委员会干部队伍;积极推进社区服务人才队伍专业化、职业化;建立和健全社区服务人才培养制度。
作为社区服务人才之一的社区工作者,他们的薪酬绩效按照该规划的要求“依照相关法律政策规定落实社区服务人员的生活补贴、工资、社会保险等福利待遇”。至于社区服务人员报酬等,“采取财政补助、委托办理服务事项的单位划转、社区经济收入中安排等方式予以解决。中央基建投资要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向困难社区倾斜。不断拓宽社区服务体系建设资金来源渠道,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个人和外资以多种形式捐赠或兴办社区服务事业,建立多元化投入分担机制。”
2.国内学者的研究
在国内,针对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的研究比比皆是,例如黄建宏,段华明合著的《论深圳社区工作人才队伍建设》;文军的《社会工作人才队伍专业化与职业化建设》;李图强《以优势视角设计:社会工作者如何进行社区工作与社区发展实践》;王文静的《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综述》;赵芳的《社区工作队伍专业化建设问题研究》等。进行案例研究的也不少,如李萍、汪昕宇的《基于北京社区管理模式发展趋势下的社区人才队伍建设》等。真正从人力资源管理的角度,涉及到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以及绩效薪酬方案的研究非常少。
孔娜娜、陈伟东在《社区岗位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中指出通过对武汉进行实地研究,针对6种社区工作岗位的设置主要要考虑工作量大小,而工作量涉及人口数量、面积等。李凡、房竣、郭振中在《我国社区工作者绩效评估主体建构分析》中指出我国社区工作者绩效评估主体的建构还存在一些不合理的地方,如何科学合理的确定其主体构成和权重,以完善社区工作者绩效评估体系,进而进一步提升社工作者队伍的素质值得我们深入探讨。潘玲在《上海市聘用制社区工作者的激励机制研究》中指出,根据调查发现的问题,应从四个方面改进聘用制社区工作者的激励机制:建立激励性组织、完善考评激励、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相结合、采用不同的激励措施,促进不同年龄段人的自我发展。薪酬是一个涉及隐私的问题,对于这方面的研究,王文静在《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综述》中做了归纳,基本围绕待遇不高展开,至于薪酬方案如何设计鲜少涉及。
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课题组在《关于社区工作者要厘清哪些认识》中从社区工作站有哪些模式;社区事务到底谁来办;社区工作站到底用什么标准评价三个方面进行了阐述。分设、下属、条属、专干四种模式中社区工作者的岗位设置各不相同,评价考核与绩效薪酬也存在差异。
三、结论
综观国内外的研究状况,我们感到欣慰的是,对于社区工作者的研究虽然较之社区管理研究的少,但是发展迅速,效果也很明显,特别是有一批专家致力于这方面的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但同时我们也略感遗憾:第一,就研究对象而言,研究整个社区工作人才队伍的多,而研究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和绩效薪酬设计的少。第二,就研究方法而言,一般意义上的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的多,而在此基础上,运用比较法,对社区工作者绩效薪酬进行设计的少;第三,就研究内容而言,提出对社区工作者激励的一般对策建议的多,但真正切实可行、行之有效的对策少。
依据国家政策法规,结合各地实际情况,研究和完善社区工作者岗位设置和绩效薪酬方案将是我们今后努力的一个方向。
参考文献:
[1]孔娜娜,陈伟东.社区岗位设置应考虑哪些因素[J].社区,2007,(12)
[2]王文静.我国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研究综述[J].社会工作下半月(理论),2009,(06)
[3]王敏敏.日本社区管理特点分析与比较[J].领导之友,2012,(01)
[4]陆杰.新加坡社区的管理建设及其启示[J].党政论坛,2010,(02)
[5]民政部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课题组.关于社区工作者要厘清哪些认识[J].社区,2007,(01)
[6]高燕,何伟伟.对高职院校薪酬绩效管理的若干思考[J].中国集体经济,2015,(05)
作者简介:
王晓欢(1981.2—),女,汉族,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社区社会工作。
注:本文获得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支持,项目编号:12YBB008。
(作者单位: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