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冯端院士是我国物理学界泰斗,在中国固体微结构物理学领域深耕了72年。而他与夫人陈廉方的婚姻也已历经60余年风雨,彼此陪伴相濡以沫的爱情如钻石一样恒久闪耀。
那着了深色衣衫的他
“幽静的妹妹/温淑的爱人/我心里永远珍藏着你纯洁的形象/如果没有了你/我的生命/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空虚和荒凉……”这是1955年1月5日,南京大学物理系的青年教师冯端写给在南京第三女子中学当语文老师的未婚妻陈廉方的一首情诗。细腻的情感和笔触,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位理工男之手。光阴流转,写诗的青年早已成了蜚声海外的中科院院士,诗中的“爱人”也已91岁。唯一不变的,是二人牵手微笑的温暖,诗歌传情的浪漫。
1946年,23岁的冯端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物理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52年,学校院系调整之际,青年教师组织联谊活动。联谊会上,男子基本上穿着当时流行的西装、中山装、列宁装,仅有冯端穿着一身深色长袍,戴着眼镜,看起来温文尔雅。与众不同的冯端引起了陈廉方的注意,而冯端也对那个伶俐的女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3年,为了庆祝苏联的十月革命,南大物理系举办文娱活动。陈廉方的高中同学王业宁,也是南大物理系的老师,把陈廉方也带到了活动现场,并介绍与冯端认识。从那以后,两人正式相识。
相识后,冯端邀请陈廉方到他在小粉桥的单身宿舍去玩。为此,冯端请人事先整理了房间,还特意买了一包水果糖。“没有盛放糖果的碟子,冯先生就把糖果倒在了桌子上,还为我泡了一杯茶。”提起那次见面,陈廉方记忆深刻。她还记得用来泡茶的玻璃杯,看起来像是一只磨砂玻璃杯,后来才了解到,冯端只有一只杯子,刷牙、喝水、待客全用它,而上面的磨砂,只不过是牙膏渍。
相恋第一年的冬天,南京气温创下了多年来的最低纪录。“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他提出来,去玄武湖玩玩吧。”那天下了大雪,玄武湖也结了厚厚的冰,白茫茫一片。两人便在玄武湖旁的长廊上聊天、休憩。冬游玄武湖不久,冯端就写出了“休云后湖三尺雪,深情能融百丈冰”(后湖即玄武湖)的诗句。两人之间炽热的感情,在玄武湖雪景的映衬下喷薄而出。
红色皮箱里珍藏爱的印记
家庭环境的熏陶,让冯端自幼领略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诗教”传统,而广博的阅读让他对诗歌非常着迷。两人交往不久,冯端就赠了两本诗集给陈廉方,一本是《青铜骑士》,一本是《夜歌和白天的歌》,诗歌让两人的爱情又多了一份情投意合的浪漫。
1954年秋天,南大物理系组织游玩栖霞山。两人在山中随意漫步,走到一个池塘边,陈廉方看到水中枯荷梗上栖息着一只翠鸟。两人悄悄地走近几步,谁知翠鸟十分警觉,蓝光一闪,展翅飞走了,只留下一抹绚丽的倩影。“秋赏红叶漫栖霞,翠鸟惊艳荷枝头”,冯端把那只蓝色的翠鸟当成两人爱情的吉祥物,在之后的岁月中,这只翠鸟在书信和诗句中不断被提及。
“相看两不厌”,这样的诗句也曾經出现在冯端写给陈廉方的诗中。“有什么好看的呢?”在陈廉方看来,自己身高1.47米,冯端也不到1.70米。但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冯端虽然貌不惊人、不善辞令,但外拙内慧,不露锋芒,就像一块璞玉,外表粗糙,内心却晶莹剔透。
1955年4月1日,他们终于缔结良缘,婚礼十分简朴。
结婚后,只要陈廉方不在身边,冯端依然喜欢给陈廉方写情诗、写信。一次,冯端在美国访问期间思乡情浓,便写下了“异域风雨夜,客枕相思涌。遂令闺中妇,潜入游子梦”的诗句寄给陈廉方。最长的一封信是1989年冯端从苏联寄回的,足足有七页纸。60余年里,冯端给陈廉方写了不计其数的情诗,陈廉方买来一只精致的红色小皮箱,将诗信放在里面,精心收藏着。
你是我心中最亮的星
两个人的爱情历经风雨,一路走来,是彼此的搀扶与陪伴。
陈廉方身体孱弱,严重失眠,便提出离职养病。告别教师岗位后,陈廉方挑起全家七口人的生活重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拖着虚弱的身体去买菜,给全家人做饭。陈廉方还坚持为丈夫做笔头工作。上世纪60年代,冯端著《金属物理》时,陈廉方为他誊稿画图。那个年代没有电脑,只凭手写笔绘,冯端论著严谨,往往三番五次修改稿子,陈廉方就一遍一遍地誊抄。至于代写通知、回复信件等,陈廉方更是一手揽下。
在陈廉方默默陪伴与支持下,冯端在研究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
冯端撰写的中国金属物理学第一部专著《金属物理》,被誉为“国内金属物理的圣经”;上世纪80年代,冯端通过实验,论证了诺贝尔奖得主布洛姆伯根有关非线性光学的设想,并进一步提出独创性设想,从研究自然界的微结构过渡到人工微结构;上世纪90年代,冯端和严东生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八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开创纳米科学技术领域国家级科研项目之先河……独创性的研究成果,使冯端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等重大奖项,成为中国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家、蜚声海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冯端90岁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187709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冯端星”。
而冯端心中最亮的星,则是妻子陈廉方。“她对我的照顾是无人能替代的。”
临近钻石婚纪念日的时候,两位老人合作写出诗歌《钻石颂》,当作献给自己的特殊礼物。纪念日当天,在众多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冯端与陈廉方前往南京先锋书店举行庆祝活动,与读者分享他们60年来写下的情书和诗歌,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
冯端将《钻石颂》带到活动现场,陈廉方抑扬顿挫地朗诵:“六十春秋恩爱笃,双双执手难关渡。而今白发同偕老,朝朝暮暮永相濡。”
编辑 乔可可 [email protected]
那着了深色衣衫的他
“幽静的妹妹/温淑的爱人/我心里永远珍藏着你纯洁的形象/如果没有了你/我的生命/所剩下的只是一片空虚和荒凉……”这是1955年1月5日,南京大学物理系的青年教师冯端写给在南京第三女子中学当语文老师的未婚妻陈廉方的一首情诗。细腻的情感和笔触,让人很难想象这是出自一位理工男之手。光阴流转,写诗的青年早已成了蜚声海外的中科院院士,诗中的“爱人”也已91岁。唯一不变的,是二人牵手微笑的温暖,诗歌传情的浪漫。
1946年,23岁的冯端毕业于中央大学(南京大学前身)物理系,获学士学位并留校任教。1952年,学校院系调整之际,青年教师组织联谊活动。联谊会上,男子基本上穿着当时流行的西装、中山装、列宁装,仅有冯端穿着一身深色长袍,戴着眼镜,看起来温文尔雅。与众不同的冯端引起了陈廉方的注意,而冯端也对那个伶俐的女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53年,为了庆祝苏联的十月革命,南大物理系举办文娱活动。陈廉方的高中同学王业宁,也是南大物理系的老师,把陈廉方也带到了活动现场,并介绍与冯端认识。从那以后,两人正式相识。
相识后,冯端邀请陈廉方到他在小粉桥的单身宿舍去玩。为此,冯端请人事先整理了房间,还特意买了一包水果糖。“没有盛放糖果的碟子,冯先生就把糖果倒在了桌子上,还为我泡了一杯茶。”提起那次见面,陈廉方记忆深刻。她还记得用来泡茶的玻璃杯,看起来像是一只磨砂玻璃杯,后来才了解到,冯端只有一只杯子,刷牙、喝水、待客全用它,而上面的磨砂,只不过是牙膏渍。
相恋第一年的冬天,南京气温创下了多年来的最低纪录。“有一段时间没有见面了,他提出来,去玄武湖玩玩吧。”那天下了大雪,玄武湖也结了厚厚的冰,白茫茫一片。两人便在玄武湖旁的长廊上聊天、休憩。冬游玄武湖不久,冯端就写出了“休云后湖三尺雪,深情能融百丈冰”(后湖即玄武湖)的诗句。两人之间炽热的感情,在玄武湖雪景的映衬下喷薄而出。
红色皮箱里珍藏爱的印记
家庭环境的熏陶,让冯端自幼领略了中国古典文学的“诗教”传统,而广博的阅读让他对诗歌非常着迷。两人交往不久,冯端就赠了两本诗集给陈廉方,一本是《青铜骑士》,一本是《夜歌和白天的歌》,诗歌让两人的爱情又多了一份情投意合的浪漫。
1954年秋天,南大物理系组织游玩栖霞山。两人在山中随意漫步,走到一个池塘边,陈廉方看到水中枯荷梗上栖息着一只翠鸟。两人悄悄地走近几步,谁知翠鸟十分警觉,蓝光一闪,展翅飞走了,只留下一抹绚丽的倩影。“秋赏红叶漫栖霞,翠鸟惊艳荷枝头”,冯端把那只蓝色的翠鸟当成两人爱情的吉祥物,在之后的岁月中,这只翠鸟在书信和诗句中不断被提及。
“相看两不厌”,这样的诗句也曾經出现在冯端写给陈廉方的诗中。“有什么好看的呢?”在陈廉方看来,自己身高1.47米,冯端也不到1.70米。但相处久了,就会发现,冯端虽然貌不惊人、不善辞令,但外拙内慧,不露锋芒,就像一块璞玉,外表粗糙,内心却晶莹剔透。
1955年4月1日,他们终于缔结良缘,婚礼十分简朴。
结婚后,只要陈廉方不在身边,冯端依然喜欢给陈廉方写情诗、写信。一次,冯端在美国访问期间思乡情浓,便写下了“异域风雨夜,客枕相思涌。遂令闺中妇,潜入游子梦”的诗句寄给陈廉方。最长的一封信是1989年冯端从苏联寄回的,足足有七页纸。60余年里,冯端给陈廉方写了不计其数的情诗,陈廉方买来一只精致的红色小皮箱,将诗信放在里面,精心收藏着。
你是我心中最亮的星
两个人的爱情历经风雨,一路走来,是彼此的搀扶与陪伴。
陈廉方身体孱弱,严重失眠,便提出离职养病。告别教师岗位后,陈廉方挑起全家七口人的生活重担,每天天不亮就起床,拖着虚弱的身体去买菜,给全家人做饭。陈廉方还坚持为丈夫做笔头工作。上世纪60年代,冯端著《金属物理》时,陈廉方为他誊稿画图。那个年代没有电脑,只凭手写笔绘,冯端论著严谨,往往三番五次修改稿子,陈廉方就一遍一遍地誊抄。至于代写通知、回复信件等,陈廉方更是一手揽下。
在陈廉方默默陪伴与支持下,冯端在研究工作中做出重大贡献。
冯端撰写的中国金属物理学第一部专著《金属物理》,被誉为“国内金属物理的圣经”;上世纪80年代,冯端通过实验,论证了诺贝尔奖得主布洛姆伯根有关非线性光学的设想,并进一步提出独创性设想,从研究自然界的微结构过渡到人工微结构;上世纪90年代,冯端和严东生院士作为首席科学家主持“八五”国家攀登计划项目“纳米材料科学”,开创纳米科学技术领域国家级科研项目之先河……独创性的研究成果,使冯端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陈嘉庚数理科学奖等重大奖项,成为中国金属物理学和凝聚态物理学家、蜚声海外的中国科学院院士。2012年,冯端90岁时,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将国际编号为187709的小行星正式命名为“冯端星”。
而冯端心中最亮的星,则是妻子陈廉方。“她对我的照顾是无人能替代的。”
临近钻石婚纪念日的时候,两位老人合作写出诗歌《钻石颂》,当作献给自己的特殊礼物。纪念日当天,在众多亲朋好友的陪同下,冯端与陈廉方前往南京先锋书店举行庆祝活动,与读者分享他们60年来写下的情书和诗歌,讲述他们的爱情故事。
冯端将《钻石颂》带到活动现场,陈廉方抑扬顿挫地朗诵:“六十春秋恩爱笃,双双执手难关渡。而今白发同偕老,朝朝暮暮永相濡。”
编辑 乔可可 [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