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们现在这个时代确实是已经从大数据时代,移到人工智能时代。为什么这样讲呢?实际上这和大数据本身的内涵关联性比较强。我们知道大数据本身的规模越来越大,从原来的EB级正在往ZB级发展,数据本身在不停地增加,我们称为数据泛滥。这个数据泛滥包括很多,比如和零售相關有很多数据,再早一点是科学的数据,不管哪种数据都是和网络关联的,个人自媒体出来以后网络数据又非常多。
数据是不是越大越好,是不是什么东西都一定要一个数据?回答是No。最近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Alpha Go下围棋,以前是需要使用人类下围棋的数据,同时自己尝试了三千万局的数据,最近的Alpha Zero不需要人类对弈数据了,自己会生产数据。
现在很多的交易、物流、零售,其实它有很多的条件一直在变,不满足刚才的条件,这时候你需要很多外部的数据。有外部数据就够了?当然不是,外部数据怎么用?它自己不会去产生一个用法,这个用法需要人,需要通过人工智能这些手段去用这些数据。所以人工智能实际上就是从大数据科学到人工智能,非常自然的迁移过程。
人工智能时代
最近人工智能非常热。在人工智能路上有很多关键人物不能忘记,图灵不能忘记,计算机领域特别重要的一个奖图灵奖,其他学科有诺贝尔奖,诺贝尔时代没有计算机,后来有了计算机以后,大家就想计算机界也应该设一个和诺贝尔奖相当的奖,这个奖就是图灵奖。
什么叫人工智能?其实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一个计算机的实现,它永远不可能超过人类智能,只是说在某一个特定的方面它可能胜出,但从智能本身它没办法胜出。我们看看智能的定义,其实智能有很多方面,包括逻辑能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感知能力,包括音乐感知的能力,肢体的控制能力。后面这几个是比较难的,包括人的内省、自我反省,包括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自然探索的能力,比如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线索,你能想出我要做这个,我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自然探索的能力,包括图像、图形的感知能力。
1956年有一个里程碑式的会议——达特茅斯会议。当时人工智能这几个元老还很年轻,他们集聚到一起开了两个月的会,讨论怎么样让机器具有人的智能、定出了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以及什么叫人工智能。现在看起来1956年定义的人工智能的白皮书,到现在一点都不过时。
这次会议开了以后,全世界很多学校都开始跨入到人工智能热潮当中,典型的像斯坦福大学、CMU、MIT、哈佛大学都在做相关的这些研究,那个阶段大家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逻辑主义或者符号主义。
什么叫逻辑或者符号呢?实际上就是他认为一切的推理,我都可以用逻辑演算的方式来实现,我只要定义了整个逻辑演算的体系,做一个规则,就可以完成任何事,可以进行推理、数学证明,可以创作、奏乐等等。其实我们小学就学过代数运算,逻辑也是一种运算,但它用的不是代数运算,而是布尔运算,和代数运算非常接近。有了这个运算就可以对它进行推理,推理你要使用一个工具,他们使用了演绎推理的工具。
我们知道到现在为止,最主要的自然科学的定理使用的都是演绎推理的方式来完成的。比如说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体系就是非常典型的演绎推理,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也是这样完成的,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全都是用演绎定理推出来的。
所有演绎推理的基础是满足三段论方程。什么叫三段论,我有一个大前提,这是一个一般的原理,我有一个小前提是我要研究的特殊情况,根据大前提、小前提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根据一般情况,对特殊情况做出一个判断,这就完成了演绎推理,这就叫三段演绎推理。
所有的基础逻辑的方法都是这样做的。为了做这个当时设计了很多的人工智能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写人工智能的方程,机器就可以去证明。
当然这听起来很好,而且第一次浪潮,大家都认为十年之内人工智能一定可以完成很多事,但一直到1976年前后,大家发现一开始定的那么高调的东西绝大多数都实现不了。所以1976年实际上是人工智能第一次的严冬的到来。
1976年之后尽管没有经费,但是开始有很多做神经元网络的学者,不停的写东西、发东西,一直到1986年出来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这个东西叫BP算法(即误差反传网络)。以往的神经元网络只能做非常小的事,做不了大事。但这个东西出来以后可以做大事了,所以就推动了这个领域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它也只能解决一些问题。一开始人们也是期待要解决很多问题,但遥遥无期,到最后又来了第二次的低谷,包括日本第五代机的失败,当时在斯坦福大学要建一个知识百科全书的项目都失败了,使得第二次人工智能又跌入了低谷。
第三次是从2006年开始的,现在是人工智能的三位知名学者,一位是在多伦多大学的Geoffrey Hinton,一位是在蒙特利尔大学的Yoshua Bingeo,一位是在纽约大学的Yann LeCun,这一年他们分别发表了三篇文章在讲一件事。文章出来了以后,大家并不知道这个东西要怎么用,被李凯和李飞飞做的ImageNet激活了。
ImageNet是一个全球的图像识别比赛,在2012年以前都是用常规的方法,2012年开始有一个参赛队用了这个方法,比别的队错误率马上降低了一半。到2013年其它方法全部退出,全都是深度学习,2014年不停地改进。直到2015年,错误率已经降得非常多,深度学习的网络也非常多。到2016年的时候几乎做到不光人没法比,错误率已经低到不需要再做了,所以李飞飞选择2017年宣布这个比赛停止,不再做了,因为其实已经没有太大促进意义了。
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我国有一个中国人工智能2.0的发展战略研究,今年发布了一个重大研究计划,这里面主要是做五个关键技术和一批应用。这五个关键技术,包括第一个方面是大数据智能,这和前面讲的大数据关联性非常强。第二个方面是群体智能,依靠群体的力量推进智能的研究。第三个是跨媒体智能,要把声音、图像、文字、自然语言所有这些东西联结在一起来研究智能,这是跨媒体智能未来所希望达到的目标。第四个是人机混合增强智能,人和机器混合起来怎么样让智能更高能力更强。第五个是自主智能系统,其实就是无人机。我们有五个支柱,上面是应用,下面是基础支撑。
那么这样一个轮廓,在国家战略上来说已经进行了非常圆满的布局,这个是不是够了?其实还不是。如果看整个人工智能学科的轮廓,包括计算机视觉、语言识别、自然语言、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等,这些方面目前大的布局是沉浸到应用这个方面。
涉及到人的九类智能,我们从逻辑语言文字和图形图像来说现在已经做的相当不错,中间六类还是有相当的距离需要探索。总结一下,历史总是这样螺旋前进的,人工智能的三次浪潮也是从符号主义到连接主义。这个符号主义到现在为止已经有30多年,作为人类智能的一个高等抽象,应该是发挥作用的,所以怎么发挥作用,未来大家可以慢慢观察。
连接主义,就是神经元网络、深度学习,目前是非常大行其道的,但怎么样解决小数据甚至没有数据的学习?实际还是有相当大的挑战,特别是很多的学习结果是不可解释的,这是最大的挑战。行为主义是注重自适应和进化,这是从人从猴子演化过来的,它可能更接近。它怎么样在学习方面做得更好,还是需要探索的。
( 根据高文院士在京东金融全球数据探索者大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本人确认。)
数据是不是越大越好,是不是什么东西都一定要一个数据?回答是No。最近有一个非常好的案例,Alpha Go下围棋,以前是需要使用人类下围棋的数据,同时自己尝试了三千万局的数据,最近的Alpha Zero不需要人类对弈数据了,自己会生产数据。
现在很多的交易、物流、零售,其实它有很多的条件一直在变,不满足刚才的条件,这时候你需要很多外部的数据。有外部数据就够了?当然不是,外部数据怎么用?它自己不会去产生一个用法,这个用法需要人,需要通过人工智能这些手段去用这些数据。所以人工智能实际上就是从大数据科学到人工智能,非常自然的迁移过程。
人工智能时代
最近人工智能非常热。在人工智能路上有很多关键人物不能忘记,图灵不能忘记,计算机领域特别重要的一个奖图灵奖,其他学科有诺贝尔奖,诺贝尔时代没有计算机,后来有了计算机以后,大家就想计算机界也应该设一个和诺贝尔奖相当的奖,这个奖就是图灵奖。
什么叫人工智能?其实人工智能是人类智能的一个计算机的实现,它永远不可能超过人类智能,只是说在某一个特定的方面它可能胜出,但从智能本身它没办法胜出。我们看看智能的定义,其实智能有很多方面,包括逻辑能力、语言能力、空间能力、感知能力,包括音乐感知的能力,肢体的控制能力。后面这几个是比较难的,包括人的内省、自我反省,包括人际关系的能力,包括自然探索的能力,比如发现一些新的东西,完全没有任何线索,你能想出我要做这个,我把这个问题解决掉。自然探索的能力,包括图像、图形的感知能力。
1956年有一个里程碑式的会议——达特茅斯会议。当时人工智能这几个元老还很年轻,他们集聚到一起开了两个月的会,讨论怎么样让机器具有人的智能、定出了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以及什么叫人工智能。现在看起来1956年定义的人工智能的白皮书,到现在一点都不过时。
这次会议开了以后,全世界很多学校都开始跨入到人工智能热潮当中,典型的像斯坦福大学、CMU、MIT、哈佛大学都在做相关的这些研究,那个阶段大家采用的技术手段,主要是逻辑主义或者符号主义。
什么叫逻辑或者符号呢?实际上就是他认为一切的推理,我都可以用逻辑演算的方式来实现,我只要定义了整个逻辑演算的体系,做一个规则,就可以完成任何事,可以进行推理、数学证明,可以创作、奏乐等等。其实我们小学就学过代数运算,逻辑也是一种运算,但它用的不是代数运算,而是布尔运算,和代数运算非常接近。有了这个运算就可以对它进行推理,推理你要使用一个工具,他们使用了演绎推理的工具。
我们知道到现在为止,最主要的自然科学的定理使用的都是演绎推理的方式来完成的。比如说亚里士多德的三段论体系就是非常典型的演绎推理,欧几里得的几何学也是这样完成的,牛顿力学,麦克斯韦、爱因斯坦全都是用演绎定理推出来的。
所有演绎推理的基础是满足三段论方程。什么叫三段论,我有一个大前提,这是一个一般的原理,我有一个小前提是我要研究的特殊情况,根据大前提、小前提得到一个结论,这个结论是根据一般情况,对特殊情况做出一个判断,这就完成了演绎推理,这就叫三段演绎推理。
所有的基础逻辑的方法都是这样做的。为了做这个当时设计了很多的人工智能语言,用这种语言可以写人工智能的方程,机器就可以去证明。
当然这听起来很好,而且第一次浪潮,大家都认为十年之内人工智能一定可以完成很多事,但一直到1976年前后,大家发现一开始定的那么高调的东西绝大多数都实现不了。所以1976年实际上是人工智能第一次的严冬的到来。
1976年之后尽管没有经费,但是开始有很多做神经元网络的学者,不停的写东西、发东西,一直到1986年出来一个让人眼睛一亮的东西,这个东西叫BP算法(即误差反传网络)。以往的神经元网络只能做非常小的事,做不了大事。但这个东西出来以后可以做大事了,所以就推动了这个领域发展的速度非常快。但它也只能解决一些问题。一开始人们也是期待要解决很多问题,但遥遥无期,到最后又来了第二次的低谷,包括日本第五代机的失败,当时在斯坦福大学要建一个知识百科全书的项目都失败了,使得第二次人工智能又跌入了低谷。
第三次是从2006年开始的,现在是人工智能的三位知名学者,一位是在多伦多大学的Geoffrey Hinton,一位是在蒙特利尔大学的Yoshua Bingeo,一位是在纽约大学的Yann LeCun,这一年他们分别发表了三篇文章在讲一件事。文章出来了以后,大家并不知道这个东西要怎么用,被李凯和李飞飞做的ImageNet激活了。
ImageNet是一个全球的图像识别比赛,在2012年以前都是用常规的方法,2012年开始有一个参赛队用了这个方法,比别的队错误率马上降低了一半。到2013年其它方法全部退出,全都是深度学习,2014年不停地改进。直到2015年,错误率已经降得非常多,深度学习的网络也非常多。到2016年的时候几乎做到不光人没法比,错误率已经低到不需要再做了,所以李飞飞选择2017年宣布这个比赛停止,不再做了,因为其实已经没有太大促进意义了。
人工智能发展机遇
我国有一个中国人工智能2.0的发展战略研究,今年发布了一个重大研究计划,这里面主要是做五个关键技术和一批应用。这五个关键技术,包括第一个方面是大数据智能,这和前面讲的大数据关联性非常强。第二个方面是群体智能,依靠群体的力量推进智能的研究。第三个是跨媒体智能,要把声音、图像、文字、自然语言所有这些东西联结在一起来研究智能,这是跨媒体智能未来所希望达到的目标。第四个是人机混合增强智能,人和机器混合起来怎么样让智能更高能力更强。第五个是自主智能系统,其实就是无人机。我们有五个支柱,上面是应用,下面是基础支撑。
那么这样一个轮廓,在国家战略上来说已经进行了非常圆满的布局,这个是不是够了?其实还不是。如果看整个人工智能学科的轮廓,包括计算机视觉、语言识别、自然语言、人机交互、机器学习等等,这些方面目前大的布局是沉浸到应用这个方面。
涉及到人的九类智能,我们从逻辑语言文字和图形图像来说现在已经做的相当不错,中间六类还是有相当的距离需要探索。总结一下,历史总是这样螺旋前进的,人工智能的三次浪潮也是从符号主义到连接主义。这个符号主义到现在为止已经有30多年,作为人类智能的一个高等抽象,应该是发挥作用的,所以怎么发挥作用,未来大家可以慢慢观察。
连接主义,就是神经元网络、深度学习,目前是非常大行其道的,但怎么样解决小数据甚至没有数据的学习?实际还是有相当大的挑战,特别是很多的学习结果是不可解释的,这是最大的挑战。行为主义是注重自适应和进化,这是从人从猴子演化过来的,它可能更接近。它怎么样在学习方面做得更好,还是需要探索的。
( 根据高文院士在京东金融全球数据探索者大会上的演讲整理而成,未经本人确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