议论文拒绝空、散、乱

来源 :求学·素材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vewxb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名师简介】
  鲁红梅,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青年骨干教师,特级教师邓济舟“让作文飞”团队骨干成员,湖北省高考优秀评卷教师,多篇论文公开发表并获奖。
  【文题呈现】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
  把简单的事做复杂,是一种精益求精的品质;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是一种删繁就简的智慧。当然,很多情况下并非都是如此……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思路引擎】
  材料分两层,第一层分别对“把简单的事做复杂”和“把复杂的事做简单”进行了概念界定,第二层又对这个界定进行了否定反拨,省略号涵盖“并非都是如此”的内容。如何理解“简单”和“复杂”,如何认知二者的先后与转化,是写作的核心思维区域。无论从哪个角度立意,学生都有很大的写作空间。
  细致审题,紧扣材料中的两个关键词:“简单”与“复杂”。“简单”可理解为结构单一,个性单纯,思想纯粹,阅历平凡,易于理解等。“复杂”可理解为种类繁多,结构精致,技艺精湛,极致完美,关系错综等。“把简单的事做复杂”,可写精益求精,追求卓越,工匠精神;“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是一种高效的处理智慧,或者至臻的处世哲学。“当然,很多情况下并非都是如此”,是对预设语境的反向思考,是对前文的否定反拨,从思辨的角度可有以下多元解读:“简单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先复杂后简单做”“复杂的事情先简单后复杂做”“处理问题可由简单到复杂再回归简单”“繁简之间、自适本心”“在简与繁间寻找平衡”“简单与繁杂,各有滋味”,从而跳出材料第一层的预设拘囿。另外,还可以在教育、文化、文学范围内进行思考,比如“文化的‘繁与简’”,但要注意不能只顾将重心立于文化,而忽略了简单与复杂的辩证关系。
  本道命题具有鲜明的梯度性、明确的导向性及强烈的思辨性,能够多元化、多角度地考查学生。议论文的写作要求写作者的思维具有准确性、深刻性、批判性、独创性,因而更能让中学生核心素养中的思维能力得到发展与提升,而事实上,不少学生议论文写作的思维往往呈现疏阔扁平状态,缺乏实例支撑观点,议论空泛,论证散乱,无法呈现思维的递进性与思辨性,从而造成议论空、散、乱的现状。
  【原文在线】
  文章
  寻求平衡,成就精彩①
  你想去到目的地,最直接的方式便是坐直达车,简单方便,省时省力,也少了中途转车的麻烦。但如果你不赶时间,兴许会偏向小路,在盘曲路途上寻找偶得的风景。②郑板桥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在直达与弯路之间,生活是如三秋树一样不断化简,还是精益求精不断繁化?在我看来,过度皆为不可取,只有在二者间寻求平衡,才能成就精彩的人生。
  在历史文化的璀璨河流中,我们看到了太多精益求精的珍宝。达·芬奇花了二十年画圣母与圣耶稣,米开朗琪罗花了八年设计圣百花大教堂的穹顶,微雕匠人王立平半生坚守只为梦想,这些无不体现着精益求精的卓越品质。③
  但任何事物走向极端的禁区也会成为迂腐、死板的代名词。不忘曾国藩精彩一生,但唯其一本家书为人所诟病;又如对儿童的教育如果过于繁细刻板,将会令孩子丧失本真。一个生机勃勃的民族是渴望自由的,过度的化繁是不可取的。④
  对《红楼梦》的研究,无数人试着从一字一句中去发现其中的秘密,有人能找到端倪,有人却一事无成。但蒋勋不和他们凑热闹,他用最通俗柔美的语言,从一个美学家而不是红学家的角度来解读《红楼梦》,这不也是另一种看待事物的方式么?⑤
  繁花似锦的春天有人爱,白雪遍地的冬天也不乏人歌颂。复杂和简单,其实并不用苛求某一种,各有所长也各有所短。⑥过于求简也是有弊端的——极端简化会使人放弃追求,失去向上的动力,徒有表面上的乐观,实际上无所事事:过于简化的表达也会令人感觉轻率浮躁,失去原有的暖意。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喜欢加上一句“我这人说话很直”,然后把这句话当作盾牌,之后的言语刺伤了他人或者引起了误会,别人似乎都没有办法指责他。你以为简化你的表达只是个人的行为意愿,但人们往往通过这样的方式直观地获取对你的初步印象。
  繁简各有各难以替代的优势,繁简之间只有寻求平衡,才能谱出最美的乐章。⑦把简单的事做复杂,我们感动于这份坚守;把复杂的事做简单,我们赞叹这份从容。繁简对错就在一念之间,寻求二者之间的平衡点,才能简时简,繁时繁,做出正确的人生选择,成就精彩的人生。
  点评
  ①题目和材料关联性不够强。
  ②以直达和弯路的取舍引出话题,又引用郑板桥诗句,略显烦琐冗长。
  ③“精益求精”和“化简为繁”之间的转换缺乏过渡语;举例有余,论证不足;例证要规避常识性错误。
  ④曾国藩家书受人诟病与繁简有度有什么关联?缺乏论证,且观点有待商榷。最后一句跳跃度太大。
  ⑤本段似在论化繁为简的意义,蒋勋评《红楼梦》的简体现在哪里?缺乏深度思考,也缺乏论点引领。
  ⑥本段逻辑略显混乱,段首和上下文呈现出逻辑断层。论述过于简化的负面影响有两个角度,导致议论不能集中,且缺乏实例支撑,说理显得空洞。
  ⑦结尾段落有收束全文的作用,但稍显赘余,缺乏点睛之笔。
  【原文诊断】
  逻辑是议论文的生命线。本文逻辑层次略显混乱,首段引入中心论点,接下来应有层层递进的分论点支撑。但本文分论点并不明确,個别段落看起来不乏论据,但蜻蜓点水,缺乏论证,如第四段;一段之内涵盖两种观点,削弱了论证的效果,如第五段。如上种种,造成了文章结构上的散和乱。另外,论据之后缺乏深入的论证,落入“例子+观点”式的空泛化窠臼,全文思辨性不够强。
  【精耕细作】
  文章   简繁之间,寻求平衡①
  宜昌市人文艺术高中 杨宁奕
  ②郑板桥诗云:“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也许生命如三秋树一样,有其不断化简的过程,可过于简化是否单调乏味?但若事事苛责求精,是否会疲惫不堪?繁与简孰胜一筹?在我看来,过度皆为不可取,只有在二者间寻求平衡,才能成就各自的精彩。(想写好开头便应具有全局观念;开头篇幅不宜过长,应考虑合理的比例。)
  ③化简为繁者,精益求精,是工匠精神之内核。(第一分论点)达·芬奇画《圣母子与圣安妮》,苦心描摹整整二十年,卢浮宫中观者无不为其栩栩如生的笔触所震撼;布鲁内莱斯基冥思苦想多年设计的花之圣母大教堂穹顶历尽时光洗礼,已成为佛罗伦萨的骄傲;微雕奇人王立平一把刻刀半生坚守,尽展刀尖舞蹈,一砖一瓦一枝一叶闭目成影,创作常论年计算……他们以工匠之拙朴,掷一生行一事的化简为繁,无不体现着精益求精的卓越品质,令人肃然而心生敬意。(举例之中包含论证性的表达,三例举完收束概括,更具论证的逻辑和力量。)
  有时,精益求精不等同于苛求,过度的化简为繁会适得其反。(第二分论点)④九岁萌娃铁头以一首《小贱猫》为众人所知,他的母亲接受采访时说,不想逼孩子成为诗人,苛责逼迫将人为地扼杀孩子的天赋和才能。孩子的创作动机是单纯至简的,试想,如果铁头的父母一味繁化孩子的写作动机,追逐名利,苛求孩子,我们恐怕难以欣赏到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铁头的诗集《柳树是个臭小子》,而世上也会从此多一个小仲永。过度的繁化教育,可能会步入极端的禁区,令孩子丧失本真。生机勃勃的羽翼困于苛责的桎梏,不再洒满灵l生的光辉。(假设论证法,举例从反面假设推出结果,从而形成假设和事实间的对比,增强论点与论据的说服力。)
  化繁为简者,涵人之大能耐也,是生命之智慧。(第三分论点)⑤红学研究卷帙浩繁,红学的严谨考据是解读红楼的繁复方式,但林青霞说:“蒋勋是我唯一的偶像,半颗安眠药。”他避开了复杂的考据和揭秘,以通俗柔美的语言,带领更多的普通读者领略经典。他以繁入简,从全新的简约角度,在红楼的花园里种了一朵美丽的花。与其在繁杂中左右为难,不如删繁就简,做一名智者。(增强论证的力度,一定要两不忘,一是不忘论据,二是不忘分论点。)
  当然,过于求简也易生弊端,如过于简化的表达可能会令人心生不悦。(第四分论点)⑥很多人在说话的时候喜欢加上句“我这人说话特直”,以此作盾,之后的言语刺伤他人或引起误会,似乎也可不受指责。小S说,“做自己和没礼貌常常就是一線之间”,这一线的关键就在繁简之间。既然可以把话说得如四月东风拂面,惠己利人,为什么不呢?说话的艺术不能一味追求简单粗暴,丧失语言温度的同时,也会失去倾听者。(“这一线的关键就在繁简之间”,在论据和论证之间,为了增强表达的逻辑性,可以采用这样类似的界定分析进行过渡。)
  ⑦圆熟细致的清明上河图美甚,“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的淡笔白描至纯。化简为繁,我们感动于那份坚守;化繁为简,我们赞叹那份智慧。简繁之间,寻求平衡,方能简繁有度,简繁并济,成就两番精彩。(豹尾巧设,点睛有力。)
  点评
  ①标题来自文章的核心内容,而不是与其头首分离。
  ②以郑板桥诗句导入话题,以问句带出中心论点。
  ③三个例子的共性是精益求精、化简为繁,所以论证的过程要紧扣“简与繁”进行。
  ④舍弃曾国藩家书的例子,选取具有时代气息的铁头小诗人作为论据进行论证,为“繁简平衡”张本。
  ⑤蒋勋评《红楼梦》是个好例子,避繁就简,引用林青霞的话可侧面肯定他避繁就简的成功之处。
  ⑥去掉之前的一个角度的逸枝,但从交际表达的过于简化不可取出发,结合小S的一句话进行说理论证。
  ⑦结尾以一繁一简两幅画面点染文采,再次呼应标题和开头,达成强化效果。
  【细改点评】
  议论文忌空、散、乱,重在有议论力,这体现在三方面:一,严谨的文章结构;二,鲜明的逻辑和思辨性;三,素材和论点结合紧密。升格后的文章紧扣论点,素材翔实,纵深论
  证,结构有范,整肃有序,使中心论点得到深刻的阐发。
  【作文评分】
  内容19分+表达19分+发展18分=56分
其他文献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目前,智能手机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国内手机企业纷纷创新以求突破。甲企业致力于硬件的研发,制造性能更好的芯片、更薄的机身、更高像素的摄影头;乙企业着眼于软件的开发,设计更便捷的界面、更人性化的系统;丙企业专注于商业模式的更新,策划更新颖的营销方式、更有效的竞争策略。企业为求发展而积极创新的这些做法,引起了人们更深入的讨论和思考。  要求:结合材料
期刊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小朱向父母坦陈了自己酝酿很久的一个想法:辞职回家和父母一起养螃蟹。父亲觉得小朱好不容易读完大学,当了大公司的网络工程师,待遇又好,工作又体面,如果回家养螃蟹,这些不都白费了?母亲则建议小朱先跟着他们到蟹塘去体验一下。小朱抓了一天螃蟹,才真正体会到父母养蟹的辛苦。不过,他仍然觉得发挥自己的专长,做“电商”卖螃蟹也很有前景,如果成为镇里第一个卖螃
期刊
风散墨花香  为了弘扬祖国优秀文化,让学生发挥特长,充分展现文学才华,书写高中时代的青春激情,营造一个更具有浓厚读书与写作氛围的书香校园,我们在学校团委、语文教研组的组织下成立了星艺文学社。  中华诗词源远流长,承载着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是中华民族的亮丽瑰宝和鲜明标志。为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指示精神,我们学校又挂牌成立了“浔雅诗社”,开设了诗词特色教学课程,举办了三届诗
期刊
【导练命题一】 情与法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理解,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何小平曾在重庆一户人家做保姆,只做了两三天,就把主人家一岁多的儿子拐跑了,并把男孩儿当亲生儿子养了26年。前不久,48岁的何小平无意中看了《宝贝回家》这档电视节目,节目讲的是一位七八十岁的老母亲,一辈子都在寻找四五十年前丢失的孩子,满头白发了还在找。这勾起了何小平26年前的那件往事。她找到记者,说:“我一定要
期刊
@披着狼皮的黑心羊:初二那年,我爸妈在饭桌上吵架,我妈吵不过,气急了,端起我最爱吃的土豆丝就往我爸脸上盖过去……场面一度很安静,盘子里还有剩余的一丢丢土豆丝,我默默地夹起来吃了……我爸看了我一眼,把自己头上的、脸上的、衣服上的土豆丝捡起来放到我碗里,然后我妈就笑了……  @我要养一只哈士奇:我朋友吃饭吃到一半,開始对我Wink(眨眼),于是我也回她个Wink。之后她还对我wink,我还是回了一个w
期刊
1金题引路  (2015新课标全国卷Ⅱ)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做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
期刊
“着我华夏之裳.兴我礼仪之邦”“岂日无衣?与子同袍”“我愿重回汉唐.再奏角徵宫商”……相信对于汉服爱好者、汉服复兴者来说.这几句诗词与口号并不陌生。近些年来.汉服的复兴运动方兴未艾.汉服爱好者的队伍也逐渐壮大.但汉服的真正复兴仍“任重道远”。笔者从自己参与汉服社团的活动经历及研习经验出发.整理出以下这篇“汉服实用指南”,为意欲了解汉服、复兴汉服的同好们提供一个入门指导。  壹 着我华夏之裳——何为
期刊
【导语】  《红楼梦》有诗云:“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写记叙文的时候,我们也可以借助各种表现手法,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更鲜明地表现主题,增强文章的表现力与感染力。然而,我们总能发现一些学生的文章因为表现手法过于单一,使得人物形象过于平面,缺乏立体的光彩;文章情感上平淡无味、没有鲜活的感受;主题表现上大打折扣,使文章大降其格。其实,就像衣服需要新款式来包装以展示其亮丽一样,优秀的文章也需要综合使
期刊
面对自然惊人的破坏力,除了躲起来,对自然服软,我们根本别无他选。  ——2018年第22号台风“山竹”已给菲律宾、中国带来巨大影响和灾害。在菲律宾,它以17级以上的巅峰强度登陆,刮崩钢筋混凝土房屋,刮坏气象站和风速计,带来剧烈山洪、滑坡和矿山坍塌,已造成至少63人死亡、49人掩埋。对人口并不密集、有高山保护的菲律宾吕宋岛北部来说,这样的灾情已属罕见。  无论技术如何发展,无论服务如何创新,安全的基
期刊
传统上民间将上学称为“读书”,把学生称为“书生”或者“读书人”。在过去,这个叫法是名副其实的,因为那时上学真的就意味着“读书”——大量地诵读、研读经典著作。然而,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学校教育的变化,上学的学习内容越来越丰富,学习的形式也越来越多样。上学的一个重要任务——“考试”逐渐“反客为主”,成为压倒一切的优先项目,这就是所谓的应试教育——做题比读书更重要,以至于学生到了高三基本只有复习和做题而“没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