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社团建设

来源 :考试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nin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定义
  在《现代汉语同典》中,“社团”的定义为:“各种群众性的组织的总称,如工会、妇女联合会、学生会等”。刘健清在《社团志》中认为,社团即社会团体,是一个广义的、历史性的概念,包括一切社会组织,诸如家庭、村社、同乡会等血缘地缘关系形成的自然群体,企业、学校、医院、政府等不同事业关系所组成的社会群体以及有共同目的、组织规章的各种实业性、文化性和政治性的团体。
  学生社团是由部分具有共同兴趣、爱好的在校学生,按照一定的组织程序自发组织起来,通过开展各项有益的社团活动,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学生团体。
  “小学生社团”指学校内的小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个性等通过自愿报名、社团招募,由辅导员共同参与组建起来的,集知识学习、社会实践、资源共享、技能提升、自主发展为一体的成长共同体组织。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遵循了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关注和尊重了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使孩子们能在自主、自信、自立中不断体验生命快乐、实现生命成长、享受生命之美。
  语文社团是由全校语言兴趣爱好者自愿组成。在学校领导倡导下,接受学校教导处、少先队大队部、语文教研组指导的校园文学社团组织;是全校文学兴趣爱好者提高阅读、写作能力和水平,提高自身文学素养的高层次群众性组织;是联系学校与广大文学兴趣爱好者的桥梁纽带。
  背景
  学校社团是学生成长的需要 教育源于生命发展的需要,同时,生命发展的过程同样渗透在教育过程中,教育与人的生命活动和生命历程密不可分。为此,教育必须关注人的生命,关注人的生命存在的价值,关注师生的生命发展,“把形成学生主动、健康发展的意识与能力作为核心价值”。当前,从新课程改革的特征中,从对中国教育改革新领域的了解中,都可以感受到一个命题,那就是如何以丰富和发展人的生命为起点,努力增强学生发展过程的生命内涵。关注生命的教育活动,是把学生看作是一个完整意义的生命,从人的整体发展出发,综合考虑学生多方面发展的需要,帮助他成为一位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学校社团是学生素质发展的需要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了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基础在教育。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更清醒地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比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中小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影响孩子一生的发展,除了分数以外,还有更重要的东西,那就是人格、体魄、毅力、勇气、技能和智慧等。
  经过一系列的文献查阅和分析、现场观察和调研、案例整理和理论归纳,笔者发现越来越多的中小学将“学生社团”建设引入校园,并逐步替代了先前的兴趣小组等,不断尝试社团建设与课程的整合,与学生学习方式的整合,与学生生活方式的整合,与学生成长需要的整合等。学生们是很喜欢参加各类社团活动的,而且在社团活动中的表现也是精彩纷呈的。
  在小学校园中越来越丰富的社团活动正以其特有的形式和魅力吸引着孩子们,社团活动在培养和提升小学生的综合素养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独特作用。
  多维目标促进学校社团发展 多维教育目标的一致是指学校的培养目标、发展需要与学生个体的兴趣与发展需求是统一的。从学生的个性特点、兴趣爱好和发展需求出发,尊重学生差异化现状,社团为学生搭建了选择性较强的拓展课程。社团活动主要根据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结合教师研究背景来设置学习内容。从教育教学的内容与方式两个方面为学生搭建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平台,力求为每个孩子提供最适合的教育。
  社团活动课程化后,作为三级课程管理中的一部分,学生社团的基本任务是:适应社会发展需要,适应教育改革及学生成长成才的需要,积极开展健康有益、丰富多彩的课外科技文化艺术活动,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社团是兴趣小组、第二课堂在新课程改革及学校教育变革中的新发展,更加侧重学生的成长需要,更加强调教师参与的角色定位,活动内容更加活泼多样,活动空间更为开放互动。
  学校社团是相对课堂教学而言的。从教学内容上看,它源于教材又不限于教材;它无须考试,但又是素质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从形式上看,它生动活泼、丰富多彩。它的学习空间范围非常广大:可以在教室,也可以在操场;可以在学校,也可以在社会、家庭。随着新课程改革如火如荼地进行,社团逐渐取代了原有的兴趣小组、第二课堂等,成为现如今中小学校园生活的丰富组成部分,追溯社团活动的发展历史,势必得追溯课外活动及第二课堂等的历史发展。
  语文社团发展需要 长期以来,语文学科的教学一直以“少慢差费”为人们所诟病,语文学科学习提升缓慢,甚至学多学少一个样,学与不学一个样,究其原因:
  一是语文学科的学科性质决定了其学科的知识逻辑性相对缺乏;
  二是教材编写缺乏系统性;
  三是长期以来的以一篇篇课文为独立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导致“只见树木,不见森林”;
  四是我们自己在语文教学及学科建设方面的主要问题,除了教学经验不足,最主要的问题在于课程知识的匮乏,缺乏系统性,个别老师还停留在以篇讲解的教学方式,改革意识不够。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努力建设开放有活力的语文课程”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把教与学的空间延伸到课堂以外的更广阔的空间,建立多元、立体的语文教育体系。语文社团是由学生自主组织并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团体。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引进语文社团活动,有利于打破课内课外、教室内外、校内校外的界限,让课堂与活动互补延伸,优化语文教育人文环境。
  2014年11日出台的《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指出“扎实推进教与学方式转变,倡导开放学习”,强调“加强教学和社会实践的联系,将不低于10%的课时用于以语文应用为主的综合实践活动,发展听说读写能力”,并“支持设立学生读书俱乐部、辩论俱乐部、写作俱乐部等各类语文社团”。语文社团在弘扬祖国传统文化,培养青少年儿童人文素质和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激发兴趣,扩大视野,充实业余生活,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促进全校学生文学素质和个性特色的发展方面将起到语文课堂无法替代的作用。   基本规律
  学生社团的活动以保证完成学生的学习任务和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为前提,以有益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有利于学校各项工作的进行为原则。学生社团组织和活动的目的是活跃学校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自己管理自己的能力,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学生社团可以根据学校的不同情况利用学生的课余时间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以交流思想,切磋技艺,互相启迪,增进友谊。
  语文社团作为学生社团的一个分支,也具有相应的基本规律。
  以兴趣为基点 伏尔泰曾说过:“只要有真正的需求,才会有真正的快乐。”语文社团不是简单的第二课堂,更不是增加一节课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它是团结校内对语言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发挥他们在语言方面的特长,开展有益于这些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
  以学生为主体 《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中指出“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语文社团活动以老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充分尊重学生日益增长的自主意识。社员可以完全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潜力来选定活动内容、方法。这关注了他们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适应了他们的生理、心理特征的需求,也满足了他们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同时,学生社团是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拓展综合素质的重要平台。语文社团的建设也离不开学生主观能动性的发挥。
  以活动为载体 语文社团转变课堂学习语文的方式,主要以活动为主。它遵循孩子爱玩好动的天性,满足他们的个性化需求,倡导社团成员在活动中共同学习和体验,是对学校已有基础型课程的有益补充。针对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应多开设游戏、动手、技能、欣赏等学生喜爱的活动。
  《北京市中小学语文学科教学改进意见》在倡导“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中提出“可以通过讲故事、阅读连环画等形式”了解中华传统文化,强调“在切实加强学科思想、经验培养,在运用中学习语文”。语文“听、说、读、写”无一不和实践活动紧密相关。语文社团正是通过活动培养这些能力的形成与提高。相对于课堂教学,语文社团在活动内容设置上更具针对性。
  以融合为态度 语文社团活动以学生共同的兴趣爱好为集合点,它打破了原有的班级与年级界限,组合相对自由和松散。社团的带队教师也是具有相同爱好或特长的教师。由于兴趣相同,学生之间、师生之间更容易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形成特有的语文社团团队文化。
  以制度为保障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其运行的规章制度。语文社团活动只有建立一套由学生自己讨论并遵守的制度(或名为“纪律”“公约”“守则”等),学生的主体性才能真正体现。社员在社长组织下设计社团名片,商讨社团口号,制定社员准则,研究活动计划,通过全体成员在活动中共同遵守使之成为一种内部文化,并对后面的新成员产生影响。有了制度的约束,语文社团才能使社团与个人发展相协调,才能集合一切人与物的能量。有了制度的保障,语文社团才能得以顺利地运转,长期发展,才能形成自身特色。
  以合作为支撑 活动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作,社团活动实践性强,它需要借助合作的力量使之得以顺利开展。如体育、游戏类项目强调团队配合,动手制作类项目需要以大带小,以强帮弱。能力较强的学生正是因为有了帮助他人完成任务的体验,更加感受到自己在社团中的存在价值;而能力较弱的学生也因为社团活动参与无压力、评判少,乐于接受他人指导。学生之间更容易形成和谐共生与团结合作关系。
  以闲暇为氛围 “闲暇出智慧”,这是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的智慧之语。从古希腊时代起,哲学家和教育家就把“闲暇”看作成全面发展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儿童灵性生活需要惬意空间。美国教育家杜威说:“富于娱乐性的闲暇教育不仅在当时有益于身体健康,更重要的是它对性情的陶冶有着长期的作用。”
  语文社团活动为学生营造出宽松、自在的环境,为他们设计一段无压力、无竞争、快乐最重要的在校时光。学生没有课业负担,没有考试压力,没有规定的刻板,没有成人社会所附加的功力。学生在社团活动中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享受慢节奏的成长方式。在语文社团活动中培养艺术修养,滋养生活情趣,磨炼意志品质。
  以心理健康为辅助 语文社团活动还有助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社团提供学生间人际交往的时间和交往广阔的空间,增加学生交往的频率、广度和深度,消除交往退缩心理,增加融入社会的交际力。学生通过社团活动增进人际交往,增强自我意识,促进自我成才。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实现一个个目标进而获得幸福感,并通过经常的活动长久保持幸福感。
  一般模式
  语文社团种类模式 小学语文社团是满足学生对语言文字的兴趣与个性需求,为学生特长发展与未来专业化发展奠基。语文社团形式多种多样,主要以语言文字、文学为主,如文学欣赏社团、话剧社团、阅读社团、表演社团、书法社团、写作社团、辩论社团等等。
  语文社团指导模式 校园语文社团在语文教师的具体指导、引领下,由学生语文社团自己安排活动方式、活动日程,学生自己安排检测评比,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能动性,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让学生在语文社团活动和语文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自主进行语文学习的习惯。
  教师是主导,社区作支持,家长来协助,学生齐上阵,教育资源最大化后组成的快乐联盟是社团保持生长力的有效支撑。学生的兴趣爱好与教师的能力特长牵手,家长的职业特点与学生的个性发展契合,社区的公益资源与学校的育人目标联姻,淡化教育主客体角色,真正实现学生——教师——家长——社区义工这个教育共同体的教学相长。
  语文社团序列模式 序列化的活动设置为选到心仪社团,并希望持续学习的学生提供了深入学习的可能。“阶段式与渐进式相结合”的设置策略,既满足了个体,也照顾了群体,充分关注并满足了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语文素养的养成并非一蹴而就,语文方面的一技之长也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只有循序渐进、坚持不懈地磨炼才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在同一语文社团的活动也按学习者的不同层次设置不同的项目。既关照到了学生的真实起点需要,保护了学生入门的热情,又令学生真正有所得。随着社团的开展,根据学生的水平和需求再提高层次,既培养了能力,又维护了学生对该项目的热情和新奇。
  语文社团管理模式 按照校级、年级两级管理模式,每个学生都有先校级再年级的两次选择机会;并且每个学年初,都有重新选择的机会。同时,通过征询学生和家长意见、建议,自然淘汰不受欢迎的社团,追加受喜爱社团的额定人数,甚至扩班,以满足更多学生的需要。
  语文社团“传帮带”模式 高年级学生逐步具备了自我管理以及活动策划、组织能力,采取公开招募——自主申报——社团实习——正式上岗等流程,让一批有服务他人意愿并且综合能力较强的高年级学生担任低、中年级社团的“小导师”,使教育资源进一步扩充,社团的自发性、主体性进一步得到彰显。
  语文社团评价模式 语文社团活动以实践活动为主,一个阶段学习后的成果展示就是最为直接的评价。以书法社团为例,一个学期活动后可以开展“书法作品展示”。各个水平的学生呈现出不同的作品供校内同学欣赏,也可以彼此交流学习。以表达类社团为例,如表演社团、辩论社团,可以举办相应的演出、比赛,邀请校内师生或校外的家长等人员参加,由观众做出评判。语文社团由于“听、说、读、写”种类的不同,评价形式也随之不同,笔试、报告、表演等等,都可随学生的意愿、需求创造性地开展。
其他文献
路遥的《平凡的世界》真实感人,久负盛名。我早在大学期间,就到图书馆借来拜读,一旦读着,竟爱不释手,欲罢不能,大有废寝忘食之感。文中的平凡的小人物,过着贫困的生活,却有着坚强的意志、仁爱的思想,有着丰富细腻的思想感情,有着令人感动的精神。  多年之后,路遇小书摊,一看见熟悉的书名,眼前一亮,不假思考,倾其所有,买下这部赞赏下层劳动者的小说。里面的人物形象很多,有重友情重爱情的金波;有温文尔雅且深明大
期刊
定义  教学资源,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定义。通常我们说的是狭义上的教学资源,指为教学的有效开展提供的素材等各种可资利用的条件,通常包括教材、案例、影视、图片、课件等,也包括教师资源、教具、基础设施等。  背景  自从20世纪30年代视听教育兴起以来,媒体的种类越来越多,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教育观念也正在发生变化。早期,教师被看成信息源,媒体只起单向传递作用,把知识传授给学生,学生处于被动学习状态;到70
期刊
“翻五番”是多少:汉语“翻N番”这个数量运算式,似乎耳熟能详,但在实际运用中,出错的还真不少。请看某报文章:主编年薪是编辑的6倍,资料显示,主编年薪最高可达30万元,至少在普通编辑的薪酬基础上翻五番。  这个句子,错在认为“N番”是在基数基础上新增加的倍数。究竟“翻N番”的确切语义是什么呢?如果基数是100,翻一番,就是200;翻两番,就是400;翻三番,就是800;翻四番,就是1600;翻五番,
期刊
迎着新世纪的曙光,沐浴着课程改革的春风,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利周瑶族乡中心校如同一颗散发着诱人芬芳的蓓蕾,在耕耘者的辛勤劳作下,正在百色市田林县这片土地上徐徐绽放,而这位辛勤的耕耘者就是他——罗志坚。副校长黄仕杰说:“罗校长做事干练、为人低调,为谋学校发展,帮助老师成长,他总是这样默默耕耘着。”而学校教师们则更喜欢视罗志坚为“专业成长的引领者”,在罗校长的帮助和指导下,校园文化逐渐浓厚,师资队伍不断强
期刊
北京市顺义区木林中心幼儿园坐落于顺焦公路北侧木林段83号,占地7829.48平方米。幼儿园背靠连绵起伏的燕山山脉,南面大秦电气化铁路宛如一条巨龙横贯镇域东西,幼儿园东侧是木林镇的政治、金融、商业一条街,西临木林镇第三产业基地。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富饶的区域经济,文明、开放的人文环境,都为木林幼儿园的长足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提供了永不停歇的动力支持。  近年来,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以及管理等各方面都取
期刊
近视是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同时也是世界性的重大社会问题,造成巨大的社会文化影响和生产力损失。近几十年来,我国中小学生近视率检出形成越来越高的态势,而且呈现低龄化趋势发展的流行特点,近视已经成为影响儿童青少年健康的三大主要问题之一。我国学生近视眼患病率长期居高不下,患病总人数位居世界第一,且仍处在逐年增加和加重状态。因此预防控制近视,尽快地寻找有效的方法,尽早挽救或保护青少年学生的视力,这成为教
期刊
老舍先生是深受人民爱戴的文学大师,他的作品脍炙人口、深入人心。绝大多数人把“老舍”读成“老shě”,也有人说应该读作“老shè”。究竟该怎么读呢?  “舍”字有两种读法。读shě时是动词义,意思是“舍弃、施舍”,它的对应繁体字是“捨”,如“捨棄、施捨”;读shè时是名词义,意思是“房舍、宿舍、寒舍、舍间、舍弟”,这个意思的“舍”没有对应繁体字。  老舍先生本名舒庆春,字舍予(“舍予”由“舒”拆开而
期刊
一般情况下,汉字一字一音或一音一字,但有时为了表达上的需要,一个汉字可读两个音,或者两个音代表着一个汉字,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慢声”和“急声”问题。“慢声”和“急声”是古人呼读汉字时常用的两种方法,它们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既然如此,方言词“嗲”“喋啦”与“慢声”“急声”有关联吗?这两个方言词本身之间也有联系吗?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作为方言词,“嗲”主要有名词和形容词两种用法:名词有撒娇的声音、
期刊
题记:在一个变化迅速的时代,真有一种危险,那就是信息灵通和有教养是互相排斥的两件事情。要信息灵通,就必须很快阅读大量只是指南手册之类的书。而要有教养,就必须读比较少量的书,那是不同寻常地发生过,思考过,感觉过的人写成的书,这样的书必须慢慢地读,并且慢慢地去欣赏。  一  写得无拘无束,没有一点迂腐和胭脂气,未必要表达什么看法,只传达给你一种温馨的氛围,有山野的气息,我相信一切自然的人都会被梭罗的《
期刊
【新闻链接】  2015年4月7日上午,福建漳州龙海,一辆接送小孩上学的中巴车与土方车发生严重碰撞, 3人遇难,多人受伤。事发校车上有10个左右小孩,大部分是龙海和港尾中心小学学生;  2015年1月10日山东兰陵一辆载33名学生校车发生事故致1死6伤,校车驾驶员重伤不治身亡,车上载有33名学生;  2014年11月19日上午8时左右,山东省蓬莱市潮水镇四村机场连接线附近,一辆运沙车与一辆幼儿园接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