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随着现代企业改革不断推进,对审计工作的要求越来越高,要求审计人员及时提示并识别重大风险,发现问题,并提出方法或措施。规避审计风险,高质量完成审计任务,及时发现问题,提示风险,成为审计工作的中心任务。加强审计标准化建设,能够有效的提高审计质量,减低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完成审计任务和领导要求的审计工作,促进公司高效安全发展。
【关键词】 审计 标准化建设 提高质量
一、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内部审计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不但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审计、财务、经营、管理、法律、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但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缺乏具有一定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影响到内审工作深度和广度。
(二)审计技术较为落后。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基本上都依赖于审计人员基于个人经验作出的职业判断为主,审计方法大多为抽样审计方法,还不具备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审计的能力,这导致审计方式随意性较大,缺乏合理的科学性。三是审计项目质量不高。在内审实践中,由于审计人员对一些错综复杂的审计事项难以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导致审计质量不高,内部审计的威信力大大降低。
二、审计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审计标准化建设不仅能够促使新进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审计工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审计质量。新员工参照标准化的审计工作程序,能够大大降低上手的时间和难度;在现场审计过程中,标准化的工作底稿模式和操作,能够减少审计重复性,并且为后续审计人员提供便利。建立标准化的审计体系,建立标准审计工作程序,明确审计流程,能够更好的组织审计工作,使审计质量可控、在空、能控,减低审计风险。
审计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建立标准化的审计模式,简化审计程序,规范审计流程,优化审计数据和资料,使审计人员更加方便、高效。审计标准化不仅是审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而且是对审计程序、审计制度、审计过程等的规定。审计准则的制定只是审计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按照既定的审计准则进行的审计工作可以称为审计标准化。审计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是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审计工作,本标准应适应时代的变化,防止标准与现实严重脱节。现行审计准则大多是从以往审计的角度制定的。它们可能有过于复杂、过于严格、过于僵硬和缺乏灵活性的缺点。此外,审计人员的工作标准很难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进行动态调整,执行情况也会影响审计工作。有效性。审计人员并没有真正实现审计工作与审计准则的协调和共同改进,容易导致准则制定与现场审计内容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审计部门应积极探索审计标准化管理,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不断创新审计标准化管理思路和方法。
三、加强审计标准化的方法
(一)审计工作程序标准化
一是明确审计工作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流程,编列时间表,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如需变更时间表需提前上报审计组组长审批,并及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例如按年度审计计划,根据审计任务,确定主审和审计组成员、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进行审前培训、下发审计通知书、公告、出具底稿、审计报告初稿等审计项目工作流程。
二是确定各工作流程所涉及的内容,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制定审前调查模板,明确审前调查的目标、重点、评估审计重要性水平。明确审计主要风险在哪些环节,控制点是什么,审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等方面。突出审计目标,减低审计风险,完满完成审计任务。现场审计中需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审计沟通交流,沟通审计进度,汇报审计工作发现的线索和问题,修正审计方向。审计工作是抽查审计,无法穷举所有风险问题,应按照审计目标规定审计方向,重点审计目标范围内的审计风险,对审计中所发现的审计风险和问题,上报审计组组长批示,提示风险或者延伸审计。
(二)审计方法标准化
制定内部审计实施手册,针对各项审计内容逐项编制实施手册,明确审计目的、审计方法、审计风险。制定审计中需要履行的审计流程,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审计,审计中需要注意什么风险,出具审计操作手册,形成即便是审计新手也能凭借审计实施手册快速上手,不至于造成大的审计风险。
(三)審计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审前、审中和审后相结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审前工作内容、审计方案等进行评估,突出审计重点、详细审计内容、明确审计方向,确定所涉及的内容符合审计目标,能够圆满完成审计任务。实行审中审计跟进,对现场审计工作进行反复验证,及时修正审计方向,对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进行及时的跟踪落实,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督促审计人员关注审计目标的实现,提高审计质量。制定严格的审计项目事后评价体系,对审计报告的内容完整性、事实描述准确性、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引用法律法规制度的恰当性、相关问题整改落实程度等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促进审计质量提高。
实现审计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就是调动所有审计人员的经验和智力,不断优化审计工作流程,创新审计方法,圆满审计质量体系,使每个审计人员都能各司其职,即使是一个初级审计人员也能完满高效的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发现审计问题,规避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 崔秉菊. 加强审计作业标准化提升商业银行内审质量与效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4).
[2] 张岚.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途径[J]. 纳税, 2018(7):132-132.
【关键词】 审计 标准化建设 提高质量
一、审计工作中遇到的问题
(一)内部审计人员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内部审计所涉及的范围非常广,不但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备审计、财务、经营、管理、法律、计算机技术等多方面的内容,与此同时还要求内部审计人员具有非常丰富的经验。但目前多数国有企业内审人员的专业素质不高,专业知识比较单一,缺乏具有一定综合能力的复合型人才,影响到内审工作深度和广度。
(二)审计技术较为落后。
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基本上都依赖于审计人员基于个人经验作出的职业判断为主,审计方法大多为抽样审计方法,还不具备运用计算机技术进行信息化审计的能力,这导致审计方式随意性较大,缺乏合理的科学性。三是审计项目质量不高。在内审实践中,由于审计人员对一些错综复杂的审计事项难以做出恰当的职业判断,导致审计质量不高,内部审计的威信力大大降低。
二、审计标准化建设的必要性
加强审计标准化建设不仅能够促使新进员工在最短的时间内开展审计工作,而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保证审计质量。新员工参照标准化的审计工作程序,能够大大降低上手的时间和难度;在现场审计过程中,标准化的工作底稿模式和操作,能够减少审计重复性,并且为后续审计人员提供便利。建立标准化的审计体系,建立标准审计工作程序,明确审计流程,能够更好的组织审计工作,使审计质量可控、在空、能控,减低审计风险。
审计标准化管理有利于提高审计效率,建立标准化的审计模式,简化审计程序,规范审计流程,优化审计数据和资料,使审计人员更加方便、高效。审计标准化不仅是审计准则的制定或修订,而且是对审计程序、审计制度、审计过程等的规定。审计准则的制定只是审计工作的一个基本要求,按照既定的审计准则进行的审计工作可以称为审计标准化。审计标准化管理的实施是严格按照标准开展审计工作,本标准应适应时代的变化,防止标准与现实严重脱节。现行审计准则大多是从以往审计的角度制定的。它们可能有过于复杂、过于严格、过于僵硬和缺乏灵活性的缺点。此外,审计人员的工作标准很难根据不同的审计项目进行动态调整,执行情况也会影响审计工作。有效性。审计人员并没有真正实现审计工作与审计准则的协调和共同改进,容易导致准则制定与现场审计内容不一致等问题。因此,审计部门应积极探索审计标准化管理,在当前互联网时代不断创新审计标准化管理思路和方法。
三、加强审计标准化的方法
(一)审计工作程序标准化
一是明确审计工作流程。制定科学合理的审计流程,编列时间表,严格按照时间表执行,如需变更时间表需提前上报审计组组长审批,并及时与被审计单位沟通。例如按年度审计计划,根据审计任务,确定主审和审计组成员、进行审前调查、编制审计方案、进行审前培训、下发审计通知书、公告、出具底稿、审计报告初稿等审计项目工作流程。
二是确定各工作流程所涉及的内容,需要达到的目标。例如制定审前调查模板,明确审前调查的目标、重点、评估审计重要性水平。明确审计主要风险在哪些环节,控制点是什么,审计时需要注意的地方等方面。突出审计目标,减低审计风险,完满完成审计任务。现场审计中需每隔一段时间进行审计沟通交流,沟通审计进度,汇报审计工作发现的线索和问题,修正审计方向。审计工作是抽查审计,无法穷举所有风险问题,应按照审计目标规定审计方向,重点审计目标范围内的审计风险,对审计中所发现的审计风险和问题,上报审计组组长批示,提示风险或者延伸审计。
(二)审计方法标准化
制定内部审计实施手册,针对各项审计内容逐项编制实施手册,明确审计目的、审计方法、审计风险。制定审计中需要履行的审计流程,运用何种方法进行审计,审计中需要注意什么风险,出具审计操作手册,形成即便是审计新手也能凭借审计实施手册快速上手,不至于造成大的审计风险。
(三)審计质量控制体系
建立审前、审中和审后相结合的审计质量控制体系。对审前工作内容、审计方案等进行评估,突出审计重点、详细审计内容、明确审计方向,确定所涉及的内容符合审计目标,能够圆满完成审计任务。实行审中审计跟进,对现场审计工作进行反复验证,及时修正审计方向,对发现的问题和线索进行及时的跟踪落实,解决审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督促审计人员关注审计目标的实现,提高审计质量。制定严格的审计项目事后评价体系,对审计报告的内容完整性、事实描述准确性、审计结论的正确性、引用法律法规制度的恰当性、相关问题整改落实程度等制定严格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促进审计质量提高。
实现审计标准化管理,不断提高审计质量,就是调动所有审计人员的经验和智力,不断优化审计工作流程,创新审计方法,圆满审计质量体系,使每个审计人员都能各司其职,即使是一个初级审计人员也能完满高效的完成审计任务,实现审计目标,发现审计问题,规避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1] 崔秉菊. 加强审计作业标准化提升商业银行内审质量与效能[J].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 2011(4).
[2] 张岚. 加强企业内部审计质量管理的途径[J]. 纳税, 2018(7):132-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