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首先分析了青海大场金矿矿床成因类型,然后分析该矿成矿模式,利于进一步找矿勘探。
【关键词】 青海大场金矿;矿床成因;成矿模式
大场金矿区位于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大场一带,大场金矿田的中东部,地理坐标:东经 96°15′28″;北纬 35°17′40″。
矿区为 1997 年省地质四队在 1/5 万化探扫面基础上,选择大场 Au1异常进行Ⅱ级查证时,发现该矿,圈出金矿化体 18 条。1998 年该队继续对大场 Au1异常进行普查,圈定金矿(化)体 35 条。2001 年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开展了大场—琼走地区金矿普查,在大场矿区累计圈定金矿体 34 条,其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2002 年至 2007 年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对大场金矿开展了普查—详查—勘查工作,扩大了矿床规模,达到超大型金矿规模。
截止到 2009 年,矿区内已圈定金矿体 34 个,均受层间破碎带或北西向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在走向上连续性较好,矿体长 70~2460m 不等,平均 530m,矿体厚0.47~19.32m 不等。矿体形态单一,多为脉状,沿倾向矿体斜深控制已达 187m。金最低品位 0.8×10-6,最高品位 110.0×10-6,平均品位 5.6×10-6不等。矿石类型主要为硫化物蚀变岩型,其次为少量块状辉锑矿型和辉锑矿石英脉型。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少量黄铜矿、雄黄和雌黄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和方解石等。礦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是呈显微包裹体状态赋存在黄铁矿及毒砂矿物中,少量呈树枝状、片状、粒状、薄膜状等自然金产出。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主要蚀变有硅化和绢云母化,局部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
1 矿床成因类型
最初张德全等(2001)认为大场金矿床地质特征与 Groves et al.(1998)提出的造山型金矿床特征极为相似,故其类型属造山型金矿床,大部分学者均倾向于此观点(丁清峰,2004;赵财胜等,2005;丰成友等,2003,2004a,2004b;张德全等,2005,2007)。赵俊伟等(2007)也认为其和浊积岩中的金矿床特征类似,也属造山型金矿床。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根据矿石中金赋存状态,认为大场金矿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韩英善等,2006)或卡林型(Cargill,2004 的内部报告,资料来自 Inter-CiticMineral Inc., 2009)。总之,前人对大场金矿床的成因还是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实际上,有关卡林型金矿的定义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争议(Kerrich et al.,2000),部分矿床和典型的卡林型金矿既有明显的相似特点,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类卡林型金矿一词就被提出且被不少学者接受和使用(张复新等,2007)。但是,卡林型和类卡林型金矿本身的内涵及其与其他类型金矿的差异和联系等,尚需大量实例验证和进一步研究厘定(陈衍景等,2004),例如卡林-类卡林型金矿与造山型金矿的异同和联系,不同学者就有不同观点。Kerrich et al.(2000)将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列入与造山型金矿等并列的六种最重要岩金矿床类型之一。而陈衍景等(2004)则认为卡林金矿和造山型金矿均形成于碰撞造山带内,二者为上下关系,并指出秦岭地区是世界最重要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省之一,其内卡林-类卡林型金矿与美国西部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岭区的卡林-类卡林型金矿有明显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即它们分布于大陆内部的碰撞造山带内,且形成于碰撞造山过程挤压-伸展转变期;矿化类型从南向北具有从卡林型向造山型过渡的趋势,表明秦岭地区从南向北剥蚀程度增强。甚至张复新等(2004)还指出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的形成与成矿作用的演化与板块造山运动存在密切耦合关系,本身就属于造山型金矿范畴。总之,卡林型金矿和造山型金矿本身的异同和联系存在较大争议。
在 1998 年至 2003 年这六年中,又有很多学者认为巴颜喀拉北部的造山带是大场金矿床的位置,它影响了 Au-Sb 的成矿,在这一范围内印支造山的后期受到了金、锑两大元素的矿化,断裂带也影响了矿体。大场的金矿床中,原生流动的包裹体分为气液两相、三相和富二氧化碳的包裹体。在重要的成矿阶段中,成矿的流体有低盐和中温的特点。其中,中温是指重要的金成矿阶段中,温度的平均数为 271 摄氏度,锑元素温度的平均数为 201 摄氏度,成矿的流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气、甲烷。造山型的金矿床与成矿流体的特点很相似。在多位学者的研究文献中得知,西秦岭、南天山、黑龙江盆地与阿尔泰南缘等多个金矿床都与成矿流体的这些特点相同。所以,研究者们认为大场的金矿床属于造山型金矿床的一种。大场金矿床一般是在 5 至 8 千米的深度形成金矿化。造山型的金矿床成矿过程中会形成组分分带,它和矿化成矿的位置有很大的联系。1998 年,Groves etal. 研究的文献中提到,在造山型的金矿床里,金元素矿化是其矿化的中层部分,而锑元素的矿化则是比较浅层的。
将大场金矿和典型的卡林型金矿(不包括类卡林型金矿)特点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以下差别:(1)大场金矿最浅部的明金石英脉(目前已经几乎剥蚀怠尽)出现了大量明金,一般卡林型金矿中金应该以微细浸染型为主;(2)大场金矿围岩并非常见的卡林型金矿的碳酸盐岩而是砂板岩,矿石以角砾状构造等为特征,和围岩截然不同;(3)大场金矿中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为主,没有明显的卡林型金矿中的去碳酸盐化蚀变。(4)大场金矿存在毒砂等中高温含砷矿物,缺乏雌黄、雄黄等低温含砷矿物;(5)大场金矿主要矿石类型(金-石英-硫化物碎裂岩型矿石)流体包裹体研究和毒砂地温计研究的结果显示成矿深度约为 5.5~8.6km,远比一般卡林型金矿成矿深度要大。富 CO2, 盐度为 1.2-7.6wt% NaCl;(6)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 160~360℃,据此估算的压力为 <40~215 Mpa;(7)石英的 δ18O 值和估算的流体的δ18O 值具有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的特点;(8)硫化物的δ34S 值为-5.9‰~-2.8‰,和典型的沉积岩为围岩的造山型金矿的类似。
2 成矿模式
造山型金矿通常形成了增生和碰撞造山带挤压-转化变形过程中(Groves et al.,1998)。根据上述认识,我们建立大场金矿成矿模式如下(图1):大场金矿可能是形成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区域变质峰期后的强烈逆冲过程中,与碰撞有关的热事件及含水浊积岩中周期性地热梯度的增加诱发了深源的热液沿着不同级别的逆冲断裂带向上运移。一级地壳尺度的昆仑山口-玛多-久治逆冲断裂(KMJTF)及麻多北-日格错-哇尔依逆冲断裂(MRWTF)作为深部巴颜喀拉山群变浊积岩脱水而成的变质流体上升通道;变质流体随后进入到 KMJTF 或 MRWTF 上盘的次级断裂中,并依次进入到更为浅层次的次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中,S、Pb 以及 Au 等在流体生成以及运移过程中从变浊积岩中淋滤出来,含金的石英脉或硅化碎裂岩最终在浅层次巴颜喀拉山群的次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中就位。多阶段的金矿化可能是通过诸如Sibson et al.(1988)的周期性断层阀等特定机制或其他机制在松潘甘孜造山带内不同尺度的逆冲断裂中形成。
参考文献:
[1] 丁清峰, 孙丰月, 李钟山.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综合选区研究. 中国地质, 2007, 34(6)
[2] 李晶, 陈衍景, 刘迎新. 华北克拉通若干脉状金矿的黄铁矿标型特征与流体成矿过程. 矿物岩石, 2004, 24(3)
【关键词】 青海大场金矿;矿床成因;成矿模式
大场金矿区位于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大场一带,大场金矿田的中东部,地理坐标:东经 96°15′28″;北纬 35°17′40″。
矿区为 1997 年省地质四队在 1/5 万化探扫面基础上,选择大场 Au1异常进行Ⅱ级查证时,发现该矿,圈出金矿化体 18 条。1998 年该队继续对大场 Au1异常进行普查,圈定金矿(化)体 35 条。2001 年青海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开展了大场—琼走地区金矿普查,在大场矿区累计圈定金矿体 34 条,其资源量达到大型规模。2002 年至 2007 年青海省地质调查院对大场金矿开展了普查—详查—勘查工作,扩大了矿床规模,达到超大型金矿规模。
截止到 2009 年,矿区内已圈定金矿体 34 个,均受层间破碎带或北西向次级断裂控制,矿体在走向上连续性较好,矿体长 70~2460m 不等,平均 530m,矿体厚0.47~19.32m 不等。矿体形态单一,多为脉状,沿倾向矿体斜深控制已达 187m。金最低品位 0.8×10-6,最高品位 110.0×10-6,平均品位 5.6×10-6不等。矿石类型主要为硫化物蚀变岩型,其次为少量块状辉锑矿型和辉锑矿石英脉型。矿石矿物主要有黄铁矿、毒砂和辉锑矿,少量黄铜矿、雄黄和雌黄等;脉石矿物主要有石英、长石、绢云母和方解石等。礦石中金的赋存状态主要是呈显微包裹体状态赋存在黄铁矿及毒砂矿物中,少量呈树枝状、片状、粒状、薄膜状等自然金产出。矿区内围岩蚀变发育,主要蚀变有硅化和绢云母化,局部高岭土化和碳酸盐化。
1 矿床成因类型
最初张德全等(2001)认为大场金矿床地质特征与 Groves et al.(1998)提出的造山型金矿床特征极为相似,故其类型属造山型金矿床,大部分学者均倾向于此观点(丁清峰,2004;赵财胜等,2005;丰成友等,2003,2004a,2004b;张德全等,2005,2007)。赵俊伟等(2007)也认为其和浊积岩中的金矿床特征类似,也属造山型金矿床。但是也有一些学者根据矿石中金赋存状态,认为大场金矿属微细粒浸染型金矿(韩英善等,2006)或卡林型(Cargill,2004 的内部报告,资料来自 Inter-CiticMineral Inc., 2009)。总之,前人对大场金矿床的成因还是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实际上,有关卡林型金矿的定义本身就存在着较大的争议(Kerrich et al.,2000),部分矿床和典型的卡林型金矿既有明显的相似特点,又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类卡林型金矿一词就被提出且被不少学者接受和使用(张复新等,2007)。但是,卡林型和类卡林型金矿本身的内涵及其与其他类型金矿的差异和联系等,尚需大量实例验证和进一步研究厘定(陈衍景等,2004),例如卡林-类卡林型金矿与造山型金矿的异同和联系,不同学者就有不同观点。Kerrich et al.(2000)将卡林-类卡林型金矿列入与造山型金矿等并列的六种最重要岩金矿床类型之一。而陈衍景等(2004)则认为卡林金矿和造山型金矿均形成于碰撞造山带内,二者为上下关系,并指出秦岭地区是世界最重要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省之一,其内卡林-类卡林型金矿与美国西部新生代活动大陆边缘弧后盆岭区的卡林-类卡林型金矿有明显不同的成矿地质背景,即它们分布于大陆内部的碰撞造山带内,且形成于碰撞造山过程挤压-伸展转变期;矿化类型从南向北具有从卡林型向造山型过渡的趋势,表明秦岭地区从南向北剥蚀程度增强。甚至张复新等(2004)还指出卡林-类卡林型金矿的形成与成矿作用的演化与板块造山运动存在密切耦合关系,本身就属于造山型金矿范畴。总之,卡林型金矿和造山型金矿本身的异同和联系存在较大争议。
在 1998 年至 2003 年这六年中,又有很多学者认为巴颜喀拉北部的造山带是大场金矿床的位置,它影响了 Au-Sb 的成矿,在这一范围内印支造山的后期受到了金、锑两大元素的矿化,断裂带也影响了矿体。大场的金矿床中,原生流动的包裹体分为气液两相、三相和富二氧化碳的包裹体。在重要的成矿阶段中,成矿的流体有低盐和中温的特点。其中,中温是指重要的金成矿阶段中,温度的平均数为 271 摄氏度,锑元素温度的平均数为 201 摄氏度,成矿的流体中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氮气、甲烷。造山型的金矿床与成矿流体的特点很相似。在多位学者的研究文献中得知,西秦岭、南天山、黑龙江盆地与阿尔泰南缘等多个金矿床都与成矿流体的这些特点相同。所以,研究者们认为大场的金矿床属于造山型金矿床的一种。大场金矿床一般是在 5 至 8 千米的深度形成金矿化。造山型的金矿床成矿过程中会形成组分分带,它和矿化成矿的位置有很大的联系。1998 年,Groves etal. 研究的文献中提到,在造山型的金矿床里,金元素矿化是其矿化的中层部分,而锑元素的矿化则是比较浅层的。
将大场金矿和典型的卡林型金矿(不包括类卡林型金矿)特点进行对比,可以发现以下差别:(1)大场金矿最浅部的明金石英脉(目前已经几乎剥蚀怠尽)出现了大量明金,一般卡林型金矿中金应该以微细浸染型为主;(2)大场金矿围岩并非常见的卡林型金矿的碳酸盐岩而是砂板岩,矿石以角砾状构造等为特征,和围岩截然不同;(3)大场金矿中围岩蚀变以硅化、绢云母化为主,没有明显的卡林型金矿中的去碳酸盐化蚀变。(4)大场金矿存在毒砂等中高温含砷矿物,缺乏雌黄、雄黄等低温含砷矿物;(5)大场金矿主要矿石类型(金-石英-硫化物碎裂岩型矿石)流体包裹体研究和毒砂地温计研究的结果显示成矿深度约为 5.5~8.6km,远比一般卡林型金矿成矿深度要大。富 CO2, 盐度为 1.2-7.6wt% NaCl;(6)流体包裹体的均一温度为 160~360℃,据此估算的压力为 <40~215 Mpa;(7)石英的 δ18O 值和估算的流体的δ18O 值具有典型的造山型金矿的特点;(8)硫化物的δ34S 值为-5.9‰~-2.8‰,和典型的沉积岩为围岩的造山型金矿的类似。
2 成矿模式
造山型金矿通常形成了增生和碰撞造山带挤压-转化变形过程中(Groves et al.,1998)。根据上述认识,我们建立大场金矿成矿模式如下(图1):大场金矿可能是形成于松潘甘孜造山带区域变质峰期后的强烈逆冲过程中,与碰撞有关的热事件及含水浊积岩中周期性地热梯度的增加诱发了深源的热液沿着不同级别的逆冲断裂带向上运移。一级地壳尺度的昆仑山口-玛多-久治逆冲断裂(KMJTF)及麻多北-日格错-哇尔依逆冲断裂(MRWTF)作为深部巴颜喀拉山群变浊积岩脱水而成的变质流体上升通道;变质流体随后进入到 KMJTF 或 MRWTF 上盘的次级断裂中,并依次进入到更为浅层次的次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中,S、Pb 以及 Au 等在流体生成以及运移过程中从变浊积岩中淋滤出来,含金的石英脉或硅化碎裂岩最终在浅层次巴颜喀拉山群的次级断裂和层间破碎带中就位。多阶段的金矿化可能是通过诸如Sibson et al.(1988)的周期性断层阀等特定机制或其他机制在松潘甘孜造山带内不同尺度的逆冲断裂中形成。
参考文献:
[1] 丁清峰, 孙丰月, 李钟山. 青海东昆仑成矿带综合选区研究. 中国地质, 2007, 34(6)
[2] 李晶, 陈衍景, 刘迎新. 华北克拉通若干脉状金矿的黄铁矿标型特征与流体成矿过程. 矿物岩石, 2004,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