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消除小学生作文畏难的心理

来源 :作文成功之路·教育新干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文是学生运用语言文字,反映客观现实,表达思想感情,培养写作能力的综合训练。它不仅能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还能促使他们多观察日常生活,养成独立思维的习惯。作文水平是衡量学生语文程度的重要标志。然而,很多学生一听到作文就觉得枯燥无味,感到头疼。学生中流传这样一句话:“不怕狼,不怕虎,就怕星期五。”(此地作文课多安排在星期五。)
  究竟什么原因使学生如此厌烦、惧怕作文?经调查学生,发现主要有几种缘故:1.对要求写的事物不熟悉、不了解、不知写什么;2.对要求写的事物很熟悉,但不知怎么写;3.教师评价不当,使学生感到写好作文太难。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也证明,“兴趣是人们获得知识、增长才能、发展爱好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有兴趣的学习能使学生聚精会神,迅速而牢固地掌握知识。因此消除小学生作文畏难的心理,提高作文的兴趣,是提高小学作文教学质量的关键。如何消除学生作文畏难的心理呢?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指导观察体验生活,积累生活素材,使学生有话可写
  作文一般来说要经过以下几个过程:摄取信息(观察体验)——存储信息(思考记忆)——提取加工信息(布局谋篇)——输出信息(起草成文)。其中以摄取信息为基础。学生之所以感到不知写什么,正是摄取信息这一环节没有做好。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让城里的孩子写玉米、高粱,让山村的孩写公园、电脑,他们对要写的事物都不熟悉,怎么下笔?
  生活是写作的源泉。多数小学生整日忙于学习,一天到晚不出校门,生活比较单一,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较少,但校园生活还是很丰富的。所以首先应让学生多参加一些学校活动。如:班队活动、文体活动、值日活动及各类比赛活动等,让他们在活动中有所感受、有所体验;其次,应尽可能为学生创造参加社会活动的机会,如让学生搞社会调查,采访先进人物,利用假日开展社会服务等等;第三,老师可以结合年级、教材、季节的特点,把同学带到大自然中去,让他们观察灿烂的太阳,皎洁月亮,闪烁的星星,蓝蓝的天空,广阔的田野,明净的湖光,万紫千红的花草树木,千姿百态的鸟兽虫鱼……使学生在广阔的天地里陶冶情操,在丰富多彩的生活和大自然中捕捉写作素材。
  当然,在让学生参加这些活动的时候,教师应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指导学生留心自己的所见、所听、所想,并及时将自己观察、体验所得记下来(存储信息)。不然,学生只会熟视无睹、见怪不惊,或因日久天长而淡忘。
  二、指导背诵名篇佳作,积累语言素材,使学生有话会写
  不少学生虽然对生活中的事件及大自然中的万物(诸如太阳、树木、花草、彩云)有着独特的认识与感受,可是他们大都难以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有的学生即使写出来了,却也是内容空洞无物、平淡无味。观察、体验生活虽可以解决学生无话可说,无文可写的问题,但不能解决学生说得通顺、前后连贯、写得简明易懂,形象生动的问题。正如木匠、裁缝有了上好的料子,如果没有上好的手艺,也是制作不出上等的家具和衣服来的。
  要想让有“米”的学生成为“巧妇”,必须丰富学生的语汇,使每个学生都拥有一个强大的“语库”,写作的时候才容易将存储的信息转化成具体的语言。试想,不安装字库的电脑,怎能打出各种漂亮的字体?丰富语汇的最好办法是让学生背诵一些适合小学生阅读的名篇佳作或精彩段落。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规定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另外,“小语教材”还附录了80首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这些都说明了积累范文的重要性。学生在积累语言的同时,也积累了语感经验,形成对语言文字直接地、间接地感知、领悟和把握的能力。学生不断地积累语言材料,就好比是“布云”,到了该表达的时侯,一些语言材料便从学生的“语库”被检索出来,为他表情达意所用,这就好比是“下雨”。没有云,何来雨?没有语言积累,哪有下笔千言、妙语如珠?张庆老师说得好:“教师平时只管让学生‘布云’,谁也不知道哪块云彩会下雨。”教师还可以在每次作文前给学生提供大量的优美词句,让学生选用。但这种“外存语库”,不如让学生记在脑中用得灵活。
  三、积极评价,满足成功体验,使学生有话想写
  在作文批改的过程中,有些教师只是对交上来的作文打个成绩,简单地写几句诸如“语句通顺、书写认真、条理清楚”的笼统的批语;有些教师的批语甚至都是“批评的话语”。学生的努力得不到积极的肯定,多次消极的体验就会发展成为对作文的怨恨。
  心理学告诉我们,一个人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便会激起无休止的追求成功的意志和动力。因此,教师批改作文时,要毫不吝啬地多写一些鼓励、表扬的话,让学生看到自己寫作的“光明前程”,以产生巨大的力量。对待写作水平差的同学,教师要特别注重从语句不通、条理不清、错别字多的“沙子”里找出一粒粒“金子”(大到一段话,小到一个句子、一个词,甚至一个标点),肯定点滴进步,切忌讽刺、挖苦(它只能发泄教师心中的不满,给学生带来的惟有消极情绪)。作文批改后,教师还可当众表扬、宣读学生中写得好的文章,这是一项很受学生喜爱的措施,不但可以鼓励肯花工夫、辛勤写作的同学,而且能激发一些后进同学,使他们产生“下次我也要写得好些”的动力。除此,自办“优秀习作选”、向报刊杂志推荐稿件,则更能使学生获得成就感。
  通过以上措施的实施,做到让学生有话可写、有话会写、有话想写,学生作文畏难的心理就一定会消除。
  【参考文献】
  【1】小学语文研究
  【2】如何赏识孩子
  【3】我的小学语文观
其他文献
近年来,黑龙江省农民收入呈现恢复性增长态势。粮食及其他农产品的增长仍然是黑龙江省农民增收的主要来源,而特色种植业、种植业和畜牧业“主辅换位”以及农民外出务工也是农民
1933年8月25日四川省茂县叠溪发生71/2级强烈地震。这次地震造成了大量的滑坡与崩塌,叠溪镇全城被毁,伤亡惨重。震后45天地震堰塞湖溃决,又造成严重的次生水灾。当年12月,地
哲学史上有关思维方式的变革主要是指黑格尔的思辨思维方式哲学和马克思的实践思维方式哲学。黑格尔的思辨哲学通过“概念”逻辑的发展使“思维和存在”在对立中达到了统一,
史料记载和涵洞路槽开挖表明,在距今9110a以来渭河断裂带窑店—张家湾段曾发生1次历史地震、3次古地震事件。其中历史地震即第Ⅳ期地震的发震时间在公元1487—1568年之间;事件Ⅰ为距今(9110±90)a,事件Ⅱ和事件Ⅲ距今时间不详。第Ⅰ,Ⅱ,Ⅲ期地震事件的同震垂直位移量分别为0.5,0.5,0.2m。涵洞路槽开挖也表明,渭河断裂窑店—张家湾段为全新世活动断裂。
传统文化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在漫漫历史长河中逐渐沉积下来的精华,时间检验了它的价值;传统文化是每个民族最珍贵的宝藏,它是一种文明的象征,一个民族的灵魂。今年我国分别举办了“
琼北新近纪碱性橄榄玄武岩中广泛出露大型地幔岩捕虏体(最大尺度20cm),但前人尚未在第四纪玄武岩中发现过此类捕虏体.经过对采自第四纪玄武岩中140个样品的微观结构观测,发现
2014年8月3日16时30分,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M6.5地震,宏观震中位于鲁甸县龙头山镇(27.1°N,103.3°E),深度约12km。发震断层为NW向包谷垴-小河断裂,是NE向昭通-鲁甸
《品德与生活》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其目的在于使学生在课堂活动中学会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作为班主任,必然深刻认识到了思品课程的这一重要价值,那么如何发挥思品课的功效,思品课怎样才能上得形象生动,让学生喜欢?教材中的图例、故事怎样才能和学生的生活融合,让学生能身有体会,从而学有所得?这是班主任必须深入思考的问题。  一、班主任要善用生活图例,使课堂才能焕发活力  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