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言文阅读是语文高考试题的第三大板块,有形的分值一般在20分左右。相对于现代文阅读、诗歌鉴赏等试题而言,由于考查要求、命题形式以及评判标准的差异,文言文阅读是最有可能拿到满分的试题。可以说,文言阅读做得怎么样,是决定语文考试成绩的重要因素。有学生对“之、其、为”敬而远之,更有学生望文言而生畏,那么,怎样抢占高考文言阅读的制高点,使文言文复习真正做到合理、高效呢?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试卷很是重要。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型设置相对稳定,试题所关涉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也非常明确。要准确解读文言文,需要积累相应的文言实虚词,了解、把握与文本相关的语法现象。与其他考点内容相比,文言文知识性、体系性较强,尤其是文言文阅读的考查点与教材关联最为密切。因此,文言文阅读复习备考首先要摆正心态,回归课本,做好知识梳理。下面从实虚词积累的角度来加以说明:
1.丰富文言实词积累。正确解读文言实词是理解语句内涵的前提,所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文言文阅读的第一个考点。文言实词考查的基本方向是“命题在课外,工夫在课内”,因此,文言实词复习不可脱离教材,认真对教材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进行梳理,理解、掌握它们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善于把考题与教材联系起来,无疑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如在完成《史记 曹相国世家》文段训练时,学生对“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中的“郤”理解不到位,积累方面的原因就是《鸿门宴》中“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个句子积累存在问题。
2.识别文言虚词用法。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虽然数量少,可兼类现象多,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发展变化大,难度并不比文言实词低。从词语演变角度看,如今只有少数文言虚词还在现代汉语的某些特定的语句里使用,多数已不用,或被另一种说法代替,或虽仍在用但意义和用法已发生改变。对于《考试说明》中规定必须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的复习同样也应该立足教材,尤其是要注意梳理教材中出现的用法典型和意义特殊的文言虚词,并对其常见意义和用法加以归纳和整理,用自己的方式将其转换成一个个小的文言文段或编成小的文言故事,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重要,利于变枯燥的“学文言虚词”为“读文言故事“,通过集中比较也利于系统掌握。如在梳理“其“字用法时,可插入这样的文段: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解析:(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或表感叹语气,多么,真。(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疑问语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另外,认真诵读教材中的文言文本,是文言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有效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中难免会有“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调整心态,循序渐进,做学习的有心人,知其然,日积月累中知其所以然,渐臻佳境便不再遥远。
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了解试卷很是重要。高考文言文阅读的题型设置相对稳定,试题所关涉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也非常明确。要准确解读文言文,需要积累相应的文言实虚词,了解、把握与文本相关的语法现象。与其他考点内容相比,文言文知识性、体系性较强,尤其是文言文阅读的考查点与教材关联最为密切。因此,文言文阅读复习备考首先要摆正心态,回归课本,做好知识梳理。下面从实虚词积累的角度来加以说明:
1.丰富文言实词积累。正确解读文言实词是理解语句内涵的前提,所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是文言文阅读的第一个考点。文言实词考查的基本方向是“命题在课外,工夫在课内”,因此,文言实词复习不可脱离教材,认真对教材中出现的重点实词进行梳理,理解、掌握它们的基本含义和用法,善于把考题与教材联系起来,无疑可以提高答题的准确度。如在完成《史记 曹相国世家》文段训练时,学生对“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郤”中的“郤”理解不到位,积累方面的原因就是《鸿门宴》中“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这个句子积累存在问题。
2.识别文言虚词用法。与文言实词相比,文言虚词虽然数量少,可兼类现象多,使用频率高,语法功能强,发展变化大,难度并不比文言实词低。从词语演变角度看,如今只有少数文言虚词还在现代汉语的某些特定的语句里使用,多数已不用,或被另一种说法代替,或虽仍在用但意义和用法已发生改变。对于《考试说明》中规定必须掌握的18个文言虚词的复习同样也应该立足教材,尤其是要注意梳理教材中出现的用法典型和意义特殊的文言虚词,并对其常见意义和用法加以归纳和整理,用自己的方式将其转换成一个个小的文言文段或编成小的文言故事,这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都很重要,利于变枯燥的“学文言虚词”为“读文言故事“,通过集中比较也利于系统掌握。如在梳理“其“字用法时,可插入这样的文段:狐谓狼曰:“羊肉其(1)鲜乎!君其(2)有意,叼其(3)一而啖之,得饱其(4)口福。”狼曰:“其(5)如猛犬何?”狐间于犬曰:“羊数詈言,其(6)言不堪入耳,君乃无所怒,其(7)无闻邪,其(8)畏主人邪?及其(9)嬉逐,愿为一雪其(10)耻。君其(11)许之!”犬笑曰:“欲加之罪,其(12)无辞乎?”犬乃悟狐之野心,知路曼曼其(13)修远矣,护羊愈谨。狐与狼遂去。
解析:(1)副词,表揣测语气,大概、或许。或表感叹语气,多么,真。(2)连词,表假设,如果。(3)指示代词,其中的。(4)第一人称代词,自己的。(5)副词,加强疑问语气,又。(6)第三人称代词,他的。(7)(8)连词,连用,表选择,是……还是……。(9)第三人称代词,它们。(10)指示代词,那种。(11)副词,加强祈使语气,表希望、要求,相当于“一定”、“还是”。(12)副词,表反问语气,难道、怎么。(13)音节助词,起调节音节作用,不译。
另外,认真诵读教材中的文言文本,是文言文学习不可或缺的有效方式,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学习中难免会有“山穷水复疑无路”的时候,调整心态,循序渐进,做学习的有心人,知其然,日积月累中知其所以然,渐臻佳境便不再遥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