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dyzhang19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城乡学校共同体是在城乡一体化这一背景下为了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探索,本文首先阐述了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的意义,接着探索了建立城乡学校共同体的指导思想和组织形式,然后尝试指出了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解决策略。
  关键词: 城乡学校共同体 教育均衡 教育公平
  教育公平一直是教育学术界和社会广大人民群众关心的一个话题,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一直在增加,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育公平,但是城乡之间的差距还很明显。《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明确指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我们一直在探索能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理论和实践研究证明:构建学校共同体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一、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的意义
  (一)有助于落实十八大精神,促进教育公平。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增强农村发展活力,逐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城乡共同繁荣。”教育的繁荣发展是城乡共同繁荣发展的一部分。构建学校共同体,为城市学校带动农村学校,农村学校促进城市学校的发展提供了路径的保障。
  在学校共同体内,城市学校可以用自己的优质的教育资源促进农村学校的发展。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互帮互助,共同繁荣”,有助于实现资源互补、教育资源的合理利用,能够促进教育公平。
  (二)有助于提高学校的办学质量,形成特色办学名区。
  学校共同体是基于相近的地域和办学理念而结合在一起的共同体,在这个共同体内应秉承“多元共生、和而不同、优质特色、高位均衡”的理念密切城市学校和农村学校的联系。学校在高位均衡的办学理念下,容易形成办学的规模效应,扩大学区的影响力,形成具有学区办学特色教学名区。
  (三)有助于教师的共同成长。
  共同体学校通过加强教师的交流互动,沟通了思想,提高了自己的素质,促进了教师们的共同成长。通过校际间教师合作,相互听课评课,提高了教师的教学能力;通过共同开展教研交流活动,提高了教师的科研能力;通过分享教学过程中管理学生的经验教训,提高了教师的班级管理能力。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有助于打造一支能够适应不同学生需求的教师队伍,能够促进教师提高各种能力。
  (四)有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在城乡共同体学校内开展辩论赛、运动会、科技创新等大型学生联谊活动,加强城乡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促进学生相互沟通、相互了解、相互学习、相互学习、共同提高。在城乡学生相互交流的过程中,拓展学生发展的空间和舞台,为所有学生提供更加适合自己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健康快乐地成长。通过开展互帮互助活动,让学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二、学校共同体的组织形式
  本论文是在调查郑州市某区的城乡教育共同体的基础上完成的,该区的城乡教育共同体还处于探索阶段,它是结合本地域的特色建立起来的城乡教育共同体。
  (一)建立学校共同体的指导思想。
  1.建立城乡学校共同体是国家教育精神的体现。建立城乡学校共同体符合科学发展观的思想,也是对《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和《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的精神的贯彻。它有利于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给教育带来的不利影响,缩小城乡学校的差距,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2.建立学校共同体是该区教育理想的体现。郑州市某区处于城乡结合部,该区的教育理想是在“多元共生、和而不同、优质特色、高位均衡”的指导思想下建成“组织放心、人民满意、公众认同的现代化教育强区、名区”。
  (二)城乡学校共同体的组织形式。
  在教体局的倡导下该区建立了九个学校共同体,每个共同体内都有城市学校、城乡结合部学校和农村学校。每个共同体都会选出牵头单位作为该共同体的理事会单位,它主要负责组织开展各种教学方面的交流合作活动。教体局负责对每个共同体进行评价,平时还会定期举行教学方面的竞赛,由各个共同体的理事单位抽取该共同体内比较优秀的单位参加。
  三、组建学校共同体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该区教体局于2013年1月出台了《关于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该区对学校共同体的建设还处于“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阶段。虽然截至目前城乡学校共同体在实践中运行得比较顺利,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以下问题不容忽视。
  该区的城乡学校共同体是在教育体育局领导下的一种自治组织,共同体内学校的原有法人地位、领导班子、教师编制、财务核算等仍然保持独立,共同体内各学校共同研究制定《教育发展共同体章程》,并依照它实施自主管理。
  首先,由于是各个共同体自定章程,整个区的发展很难形成一个共同的发展目标,即使每个共同体都知道本区的整体目标是“教育均衡发展”,但是没有可落实的具体措施,这个目标就像“空中楼阁”。其次,学校共同体的管理单位是各个理事会学校,不是教育体育局专人专门负责,这样会加大理事会学校的工作量,影响学校共同体的实施效果。再次,没有独立的组织负责学校共同体的运行,共同体内相互交流过去的教师绩效工资不易核算。一般交流到别的学校的教师由原单位按他在本单位的工资水平发放工资,但是交流到其他学校的教师工作量往往与原单位很难对等,让现单位评价其他学校的教师难免会碍于情面流于形式,会降低教师工作的积极主动性。最后,交流教师在比例和时间方面的规定还欠妥。《实施意见》中规定:“建立教育发展共同体学校之间教师合理流动机制,共同体各学校每年教师流动比例原则上不低于学校教师总数的10%。要与优质教育资源促进计划和支教等相关工作相结合,在尊重教师意愿的前提下,各共同体校际之间、城乡之间教师交流的方式和比例,由共同体结合实际提出交流意见,经教体局批准后实施。”由于城乡学校间的差异,例如,乡村学校老师有很多都是“包班”的,从城市交流过来的老师会感觉工作量加大;交流到城市学校的农村老师也有不适应的地方,因为在农村都是小班教学,到城市学生人数比农村学校的多很多,对课堂没有“控制感”。   四、构建城乡学校共同体的对策分析
  一项好的教育政策要想取得预想的效果,只用制度约束是不行的,必须加大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建立城乡学校共同体在目前教育均衡发展的背景下有很重要的意义,如何让城乡学校共同体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值得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
  (一)设置共同发展的目标。
  人们探索的关于教师合作的具体形式,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加强了教师的合作交流活动,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但是在现有的教师合作机制内,参与教师的共同意识不够,他们考虑得更多的是个体的专业发展,很少从教师群体的角度考虑教师的专业发展。那么,在学校共同体内,我们应该设置共同发展的目标,并且将此目标具体化,让城乡教师形成“共同意识”,最终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二)设立专门的管理单位。
  设立独立的组织部门由专人负责学校共同体的活动组织、人员管理和最终评价等事情,该组织应该独立于参与学校之外。虽然现在的城乡学校共同体也有教体局的人员管理负责,但是这些人员不是专门负责该组织的运行,由于没有完善的制度和响应的财力做后盾,这些管理人员的工作也难免会有心无力。建立一个独立的管理单位,拨付一定的经费专款专用会在一定程度上增强城乡学校共同体的效果。
  (三)完善相关制度。
  在制定城乡学校共同体的相关政策时要广泛听取教师们的意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大部分老师对共同体内的交流政策都表示支持,但是很多老师认为奖励的力度不是很大,用于交流的生活补贴和交通补贴不是很充足。为了提高广大教师的积极性,可以加大奖励力度,灵活安排教师交流的时间。例如,可以延长优质教师在农村的时间,这样学生就不用一直适应新老师,优秀教师也可以更深入更广泛地对农村学校产生影响。
  总之,建立城乡学校共同体是在城乡一体化的背景下促进教育均衡发展的一项重要探索,它加强了城乡学校的联系,密切了城乡教师之间的关系,有利于城乡教师形成“共同意识”,促进一个区域内的教育均衡发展。
  参考文献:
  [1]国发〔2012〕48号.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意见[S].
  [2]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S].
  [3]郑州市某区教体〔2013〕2号.关于组建教育发展共同体推进义务教育高位均衡发展的实施意见(试行)[S].
  [4]黎克进,向延华,肖勇等.联片研训——全体教师共同成长的平台[J].教师,2009(01).
  [5]何一茹.网络协作联盟促进教师协同发展的时间模式[J].中国电化教育,2011(09).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特殊类型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后的临床效果及并发症.方法:对63例82眼并发性等特殊类型白内障患者施行白内障超声乳化摘除联合多焦点人工晶状体植入术,随访6~22(平均16.72)个月,观察术后远视力、近视力、角膜内皮细胞计数等变化以及并发症,并调查患者对术后效果的满意度.结果:63例82眼术后远视力平均为0.85(0.2~1.5),≥1.0者42眼(51.22%);
目的用合成的c-Met反义寡核苷酸链,构建的c-Met反义质粒及U1SnRNA/核酶/反义c-Met复合体来封闭c-Met信号传导,探讨c-Met信号传导阻滞对肝癌生长和转移的影响. 方法以脂质体法将c-Met反义质粒、U1SnRNA/核酶/反义c-Met复合体转染肝癌SF7721细胞,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唑蓝、生长曲线、穿膜试验观察转染前后细胞的变化.将转染前后细胞分别接种裸鼠,观察移植瘤生长及转移
摘 要: 本文探究直线上两点坐标、直线一般式方程中的系数、二阶行列式中元素之间运算关系三者的内在联系,通过计算由点的坐标构成的二阶行列式中元素间的值,直接求出直线一般式方程中的系数,进而求出直线的一般式方程.  关键词: 二阶行列式 直线方程 一般式 坐标  平面解析几何中有这样一类问题“求过平面内两个已知点的直线的一般式方程”.笔者在常规解法的基础上,通过探究直线上两点坐标、直线一般式方程中的系
摘 要: 教师在教学中扮演着多种角色,不同的角色对教师提出不同的要求,导致教师角色冲突的产生。教师的角色冲突是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因素之一。本文在深入探讨教师角色冲突的表现与成因的基础上,归纳并明晰了教师角色冲突与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缘关系,进而从如何降低教师角色冲突的角度探寻了教师职业倦怠的缓解对策。  关键词: 角色冲突 教师职业倦怠 缓解方法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重要影响因素:角色冲突  教师
摘 要: 数学教师在教学中适时进行情感教育对教学的帮助作用是很大的。关注学生在情感和态度上的发展是新一轮数学课程改革的基本目标,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加强情感教育,促进学生的情感向积极、健康的方向发展,从而优化学习和教学的效果。  关键词: 情感教育 高中数学教学 影响  学生的智力水平、非智力因素直接影响数学学习的效果。因此,要充分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在教学中发挥情感教育的功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动机
摘 要: 语文阅读文本是作者思想感情和生活经历通过一种外化的方式,以文字的形式加以表达。语文学习者的主要任务是通过对作者文字的阅读还原作者的思想感情,达到对文本的认识。语文文本阅读的前提是全面了解作者所处的世代背景、生活经历和思想感情,在立体的人类文化中习得文本内容,体会文本情感,这也是全息理论的重要思想。本文在了解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困境的前提下,探究全息理论在阅读教学中的有效利用。  关键词: 初
摘 要: 针对《信号与系统》课程理论难度大、抽象、不容易理解等特点,作者分析了一些实验教学方法,包括加大综合性设计性实验比重、课外选修实验和基于实验箱和MATLAB的软硬件结合的教学模式。实践证明,这些方法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提高教学质量。  关键词: 《信号与系统》 创新能力培养 选修实验机制 实验箱 MATLAB  《信号与系统》课程是电子信息与通信类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