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佩璇 1982年生于兰州。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任教于广东海洋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现居新西兰,从事文化艺术推广工作。喜爱写作,曾发表多篇散文。
一盏最暗的光,一个共鸣箱很小的乐器,深夜抚琴,也是因为近来越来越感受到夜,夜是一场和孤独的对话,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对话。通常演奏的人,都希望乐器传播出去的声音响。昨天夜里,抚琴时忽然希望声音很小,越小越好。关掉大灯,只一盏台灯,调到最暗,却仍然觉得亮。
夜里弹琴,每一曲彈罢,都是一场谢幕,在没拉紧窗帘的玻璃窗里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竟有一次也真的站起来谢个幕。怎么看都是与真实自我的真实对话。
此时,不用考虑音色,不用考虑指甲的长短,不用考虑是指甲声还是肉声,不用考虑节拍,想怎样弹就怎样弹,每一句想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每一句想弹多少遍就弹多少遍,每一段想重复也没问题,完全凭着对曲子的理解和那一刻的感觉,有时甚至是昏昏欲睡半梦半醒间,然后可以胡乱睡去。但是仍没有一个音是随便弹出的,每个音都由心而出。有时眼泪落下来,落在镜片上,也不用去擦,只是接着弹。
这样想来,古琴于我,是一件放不下的乐器,生活里,你不能放不下一个人,却可以放不下这样一件乐器。而且,它永远安静地忠实地等着你。它美得像一个女性的身体。你忘记她或者无暇顾及它,它都始终在那里。你心情好的时候,着些蜂蜡和橄榄油给它,它就润泽起来,你再用手的油脂抚触,它就丰润起来。
白天把她搬到户外阳光下,琴面和弦被太阳晒得滚烫,手指按上琴面会疼,一种灼伤的疼。琴面一些白色的印记,夜里擦了又擦,以为是脏,白天在阳光下才看到,是左手大指右侧边缘的指甲滑出的一道道花的印子,再看大指外侧,竟也留下了浅浅的痕。
我曾阅读一个朋友写老去的外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窗口,然而窗口并没有吸引人的景致。没有流动的车辆、来往的行人,更没有赏心悦目的山清水秀。然而她的外婆仍是专注地望着窗外。大概时间对于幼年时期的孩子是令人振奋的,对于老去的人,一分一秒都可以清晰地听得到并且数得出。
张爱玲老的时候经常在美国的寓所开着黑白电视机,并不看什么,只是为了有一种声响。好像人足够老的时候,看电视也不看什么,但还是要坐在前面看,看的也不是电视里的故事,有时也早已睡去了,好像只为了熬着最后的时光。也许我老的时候也会选择住在城里。
想来人这一生无论物质多么富足,事业让多少人羡慕,混迹于怎样热闹的人声鼎沸之中,又或者有着怎样的思考者的高度,也纵然一身才情,终是难过孤独这个宿命。
这场关于孤独的功课或早或晚终将经历,除非是没有前兆的猝死。这几天一直想把这种孤独的感受写下来的时候,忽然想到成长的过程里,我们表达自己的快乐、喜悦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言说孤独这样的感受是会被质疑的。其实孤独的感受和我们其他的感受一样正常并存着。
高一时我有个教化学的班主任,说她是个女性,她又实在像个男性,其实生活里的假女人比比皆是,粗糙起来比男性还粗糙许多。她矮矮的个子,粗嗓音,很短的头发,穿一双高跟鞋,我觉得那高跟鞋穿得丑极了。高跟鞋和有些服饰,比如礼服就是为了女性的身体特征更加明显,我的生活里如今没有这种需要,因为对自己的身材足够自信,同时也无心参加某些场合,那类礼服式的衣服我早就弃而不用了,但是如果需要穿着,我一定不会把一双高跟鞋穿成那个化学老师的样子,穿它好像只是为了实现其增高几厘米的功能而已。我始终相信和身体有关的所有装饰是有审美性的。她当时让我们写日记,我交上日记她又找我妈妈,说我思想过于复杂,竟然写下这么多感受,现在想来真真是好笑,一个假女性如何来评判一个真女孩。我的三个高中语文老师,都拿我的文章当每周的范文,给家里送报纸的邮差拿去,又变成当地报纸的文章。难道一个人细腻,对自己有觉知,诚实并且感官敏锐就是有问题,我真庆幸,她只教了我一年。
这样想来,中国的文化里,或者说中国的儒家文化里,像“子不语怪力乱神”般,有些感受是不谈,也不允许谈及的。几年前看蒋勋写孤独六讲,里面谈及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伦理孤独。也是近些年来,孤独这样的字眼才渐渐出现在中文的图书封面上。我对孤独感的渐渐清晰的认识,也是读过那本书之后的几年才有的,当时没有如此清晰的认识。
孤独的时候,文字可能是较为准确的表达方式的一种,琴声是模糊表达的一种。夜读究竟也是好的。夜读里,你看得到和感受得到和你相似的灵魂。
然而表达也往往是受限的。就像自由本身也是受限的。如同形容词的竞技场上,完美的奔跑速度最快,任何人永远也赶不上,最大化的接近就已经是自由和完美本身了。真正的领悟,是要经历自我觉知的一个过程。不是任何别的人、别的力量来帮你完成或者同你完成,而是只能由自己来完成。
孤独的感受大概是一种脱离母亲的子宫就会有的感受。近来养了一只小猫,也是我生命里第一次养宠物。它来到我家第一天晚上的叫声我还记得,第二天晚上,女儿把它裹在毛巾被里,只露出脸,抱着它,它便睡去了,睡得安安心心,偶尔被什么声音惊吓睁眼看我们一下,感觉到自己被包裹着的安全,又慢慢合上眼甜甜地睡去了。那种包裹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女儿出生,夜里常常啼哭和惊醒,母亲把她包裹起来,起初我反对,但是,包裹起来之后,孩子确确实实地睡得好了,同出一辙地相似,都是脱离母亲的子宫不久。其实无论多么强大的人,终是渴望这种被包裹的感觉的,长大后,是一种渴望被爱的感受,于身体的性爱亦是如此,一种被紧紧包裹的安全,这种安全还是来自女性。因为女性天生就携带神圣的子宫。这样想来,要好好爱这个肉身,才不妄几世几劫幻化为一个女体来世间游历一番。
我不禁思索,女性作为女性的特质究竟是什么?我想应该不是简单的高跟鞋和粉脂,女性的特质可能会是性情里温婉的、细腻的、敏感的、有点点娇弱的特质,也可能是坚韧的、强大的、持久的特质,也许像阴阳的两个面。
今天写下孤独的感受,感谢我可以安静下来和自己相处并且对话。这是一场心灵和肉身的对话。孤独的感受无非是让自己静下来,静得听得到时光流动,从明镜般的心里渐渐照见自己。
今夜,我可以写下孤独,是因为可以正视心灵的孤独和灵魂独处。十年以后,我倘若再言说孤独,大概会是另一番体悟。经受时间留下来的形与色,才会是真正的美丽。
一盏最暗的光,一个共鸣箱很小的乐器,深夜抚琴,也是因为近来越来越感受到夜,夜是一场和孤独的对话,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对话。通常演奏的人,都希望乐器传播出去的声音响。昨天夜里,抚琴时忽然希望声音很小,越小越好。关掉大灯,只一盏台灯,调到最暗,却仍然觉得亮。
夜里弹琴,每一曲彈罢,都是一场谢幕,在没拉紧窗帘的玻璃窗里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竟有一次也真的站起来谢个幕。怎么看都是与真实自我的真实对话。
此时,不用考虑音色,不用考虑指甲的长短,不用考虑是指甲声还是肉声,不用考虑节拍,想怎样弹就怎样弹,每一句想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每一句想弹多少遍就弹多少遍,每一段想重复也没问题,完全凭着对曲子的理解和那一刻的感觉,有时甚至是昏昏欲睡半梦半醒间,然后可以胡乱睡去。但是仍没有一个音是随便弹出的,每个音都由心而出。有时眼泪落下来,落在镜片上,也不用去擦,只是接着弹。
这样想来,古琴于我,是一件放不下的乐器,生活里,你不能放不下一个人,却可以放不下这样一件乐器。而且,它永远安静地忠实地等着你。它美得像一个女性的身体。你忘记她或者无暇顾及它,它都始终在那里。你心情好的时候,着些蜂蜡和橄榄油给它,它就润泽起来,你再用手的油脂抚触,它就丰润起来。
白天把她搬到户外阳光下,琴面和弦被太阳晒得滚烫,手指按上琴面会疼,一种灼伤的疼。琴面一些白色的印记,夜里擦了又擦,以为是脏,白天在阳光下才看到,是左手大指右侧边缘的指甲滑出的一道道花的印子,再看大指外侧,竟也留下了浅浅的痕。
我曾阅读一个朋友写老去的外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窗口,然而窗口并没有吸引人的景致。没有流动的车辆、来往的行人,更没有赏心悦目的山清水秀。然而她的外婆仍是专注地望着窗外。大概时间对于幼年时期的孩子是令人振奋的,对于老去的人,一分一秒都可以清晰地听得到并且数得出。
张爱玲老的时候经常在美国的寓所开着黑白电视机,并不看什么,只是为了有一种声响。好像人足够老的时候,看电视也不看什么,但还是要坐在前面看,看的也不是电视里的故事,有时也早已睡去了,好像只为了熬着最后的时光。也许我老的时候也会选择住在城里。
想来人这一生无论物质多么富足,事业让多少人羡慕,混迹于怎样热闹的人声鼎沸之中,又或者有着怎样的思考者的高度,也纵然一身才情,终是难过孤独这个宿命。
这场关于孤独的功课或早或晚终将经历,除非是没有前兆的猝死。这几天一直想把这种孤独的感受写下来的时候,忽然想到成长的过程里,我们表达自己的快乐、喜悦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言说孤独这样的感受是会被质疑的。其实孤独的感受和我们其他的感受一样正常并存着。
高一时我有个教化学的班主任,说她是个女性,她又实在像个男性,其实生活里的假女人比比皆是,粗糙起来比男性还粗糙许多。她矮矮的个子,粗嗓音,很短的头发,穿一双高跟鞋,我觉得那高跟鞋穿得丑极了。高跟鞋和有些服饰,比如礼服就是为了女性的身体特征更加明显,我的生活里如今没有这种需要,因为对自己的身材足够自信,同时也无心参加某些场合,那类礼服式的衣服我早就弃而不用了,但是如果需要穿着,我一定不会把一双高跟鞋穿成那个化学老师的样子,穿它好像只是为了实现其增高几厘米的功能而已。我始终相信和身体有关的所有装饰是有审美性的。她当时让我们写日记,我交上日记她又找我妈妈,说我思想过于复杂,竟然写下这么多感受,现在想来真真是好笑,一个假女性如何来评判一个真女孩。我的三个高中语文老师,都拿我的文章当每周的范文,给家里送报纸的邮差拿去,又变成当地报纸的文章。难道一个人细腻,对自己有觉知,诚实并且感官敏锐就是有问题,我真庆幸,她只教了我一年。
这样想来,中国的文化里,或者说中国的儒家文化里,像“子不语怪力乱神”般,有些感受是不谈,也不允许谈及的。几年前看蒋勋写孤独六讲,里面谈及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伦理孤独。也是近些年来,孤独这样的字眼才渐渐出现在中文的图书封面上。我对孤独感的渐渐清晰的认识,也是读过那本书之后的几年才有的,当时没有如此清晰的认识。
孤独的时候,文字可能是较为准确的表达方式的一种,琴声是模糊表达的一种。夜读究竟也是好的。夜读里,你看得到和感受得到和你相似的灵魂。
然而表达也往往是受限的。就像自由本身也是受限的。如同形容词的竞技场上,完美的奔跑速度最快,任何人永远也赶不上,最大化的接近就已经是自由和完美本身了。真正的领悟,是要经历自我觉知的一个过程。不是任何别的人、别的力量来帮你完成或者同你完成,而是只能由自己来完成。
孤独的感受大概是一种脱离母亲的子宫就会有的感受。近来养了一只小猫,也是我生命里第一次养宠物。它来到我家第一天晚上的叫声我还记得,第二天晚上,女儿把它裹在毛巾被里,只露出脸,抱着它,它便睡去了,睡得安安心心,偶尔被什么声音惊吓睁眼看我们一下,感觉到自己被包裹着的安全,又慢慢合上眼甜甜地睡去了。那种包裹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女儿出生,夜里常常啼哭和惊醒,母亲把她包裹起来,起初我反对,但是,包裹起来之后,孩子确确实实地睡得好了,同出一辙地相似,都是脱离母亲的子宫不久。其实无论多么强大的人,终是渴望这种被包裹的感觉的,长大后,是一种渴望被爱的感受,于身体的性爱亦是如此,一种被紧紧包裹的安全,这种安全还是来自女性。因为女性天生就携带神圣的子宫。这样想来,要好好爱这个肉身,才不妄几世几劫幻化为一个女体来世间游历一番。
我不禁思索,女性作为女性的特质究竟是什么?我想应该不是简单的高跟鞋和粉脂,女性的特质可能会是性情里温婉的、细腻的、敏感的、有点点娇弱的特质,也可能是坚韧的、强大的、持久的特质,也许像阴阳的两个面。
今天写下孤独的感受,感谢我可以安静下来和自己相处并且对话。这是一场心灵和肉身的对话。孤独的感受无非是让自己静下来,静得听得到时光流动,从明镜般的心里渐渐照见自己。
今夜,我可以写下孤独,是因为可以正视心灵的孤独和灵魂独处。十年以后,我倘若再言说孤独,大概会是另一番体悟。经受时间留下来的形与色,才会是真正的美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