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独的私语

来源 :美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sh03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佩璇 1982年生于兰州。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毕业,先后任教于广东海洋大学和四川师范大学舞蹈学院,现居新西兰,从事文化艺术推广工作。喜爱写作,曾发表多篇散文。
  一盏最暗的光,一个共鸣箱很小的乐器,深夜抚琴,也是因为近来越来越感受到夜,夜是一场和孤独的对话,是一场自己和自己的对话。通常演奏的人,都希望乐器传播出去的声音响。昨天夜里,抚琴时忽然希望声音很小,越小越好。关掉大灯,只一盏台灯,调到最暗,却仍然觉得亮。
  夜里弹琴,每一曲彈罢,都是一场谢幕,在没拉紧窗帘的玻璃窗里看到自己和自己的影子。竟有一次也真的站起来谢个幕。怎么看都是与真实自我的真实对话。
  此时,不用考虑音色,不用考虑指甲的长短,不用考虑是指甲声还是肉声,不用考虑节拍,想怎样弹就怎样弹,每一句想怎样处理就怎样处理,每一句想弹多少遍就弹多少遍,每一段想重复也没问题,完全凭着对曲子的理解和那一刻的感觉,有时甚至是昏昏欲睡半梦半醒间,然后可以胡乱睡去。但是仍没有一个音是随便弹出的,每个音都由心而出。有时眼泪落下来,落在镜片上,也不用去擦,只是接着弹。
  这样想来,古琴于我,是一件放不下的乐器,生活里,你不能放不下一个人,却可以放不下这样一件乐器。而且,它永远安静地忠实地等着你。它美得像一个女性的身体。你忘记她或者无暇顾及它,它都始终在那里。你心情好的时候,着些蜂蜡和橄榄油给它,它就润泽起来,你再用手的油脂抚触,它就丰润起来。
  白天把她搬到户外阳光下,琴面和弦被太阳晒得滚烫,手指按上琴面会疼,一种灼伤的疼。琴面一些白色的印记,夜里擦了又擦,以为是脏,白天在阳光下才看到,是左手大指右侧边缘的指甲滑出的一道道花的印子,再看大指外侧,竟也留下了浅浅的痕。
  我曾阅读一个朋友写老去的外婆,一天的大部分时间都坐在窗口,然而窗口并没有吸引人的景致。没有流动的车辆、来往的行人,更没有赏心悦目的山清水秀。然而她的外婆仍是专注地望着窗外。大概时间对于幼年时期的孩子是令人振奋的,对于老去的人,一分一秒都可以清晰地听得到并且数得出。
  张爱玲老的时候经常在美国的寓所开着黑白电视机,并不看什么,只是为了有一种声响。好像人足够老的时候,看电视也不看什么,但还是要坐在前面看,看的也不是电视里的故事,有时也早已睡去了,好像只为了熬着最后的时光。也许我老的时候也会选择住在城里。
  想来人这一生无论物质多么富足,事业让多少人羡慕,混迹于怎样热闹的人声鼎沸之中,又或者有着怎样的思考者的高度,也纵然一身才情,终是难过孤独这个宿命。
  这场关于孤独的功课或早或晚终将经历,除非是没有前兆的猝死。这几天一直想把这种孤独的感受写下来的时候,忽然想到成长的过程里,我们表达自己的快乐、喜悦都是可以的,但是如果言说孤独这样的感受是会被质疑的。其实孤独的感受和我们其他的感受一样正常并存着。
  高一时我有个教化学的班主任,说她是个女性,她又实在像个男性,其实生活里的假女人比比皆是,粗糙起来比男性还粗糙许多。她矮矮的个子,粗嗓音,很短的头发,穿一双高跟鞋,我觉得那高跟鞋穿得丑极了。高跟鞋和有些服饰,比如礼服就是为了女性的身体特征更加明显,我的生活里如今没有这种需要,因为对自己的身材足够自信,同时也无心参加某些场合,那类礼服式的衣服我早就弃而不用了,但是如果需要穿着,我一定不会把一双高跟鞋穿成那个化学老师的样子,穿它好像只是为了实现其增高几厘米的功能而已。我始终相信和身体有关的所有装饰是有审美性的。她当时让我们写日记,我交上日记她又找我妈妈,说我思想过于复杂,竟然写下这么多感受,现在想来真真是好笑,一个假女性如何来评判一个真女孩。我的三个高中语文老师,都拿我的文章当每周的范文,给家里送报纸的邮差拿去,又变成当地报纸的文章。难道一个人细腻,对自己有觉知,诚实并且感官敏锐就是有问题,我真庆幸,她只教了我一年。
  这样想来,中国的文化里,或者说中国的儒家文化里,像“子不语怪力乱神”般,有些感受是不谈,也不允许谈及的。几年前看蒋勋写孤独六讲,里面谈及情欲孤独、语言孤独、革命孤独、暴力孤独、伦理孤独。也是近些年来,孤独这样的字眼才渐渐出现在中文的图书封面上。我对孤独感的渐渐清晰的认识,也是读过那本书之后的几年才有的,当时没有如此清晰的认识。
  孤独的时候,文字可能是较为准确的表达方式的一种,琴声是模糊表达的一种。夜读究竟也是好的。夜读里,你看得到和感受得到和你相似的灵魂。
  然而表达也往往是受限的。就像自由本身也是受限的。如同形容词的竞技场上,完美的奔跑速度最快,任何人永远也赶不上,最大化的接近就已经是自由和完美本身了。真正的领悟,是要经历自我觉知的一个过程。不是任何别的人、别的力量来帮你完成或者同你完成,而是只能由自己来完成。
  孤独的感受大概是一种脱离母亲的子宫就会有的感受。近来养了一只小猫,也是我生命里第一次养宠物。它来到我家第一天晚上的叫声我还记得,第二天晚上,女儿把它裹在毛巾被里,只露出脸,抱着它,它便睡去了,睡得安安心心,偶尔被什么声音惊吓睁眼看我们一下,感觉到自己被包裹着的安全,又慢慢合上眼甜甜地睡去了。那种包裹的感觉让我想起了女儿出生,夜里常常啼哭和惊醒,母亲把她包裹起来,起初我反对,但是,包裹起来之后,孩子确确实实地睡得好了,同出一辙地相似,都是脱离母亲的子宫不久。其实无论多么强大的人,终是渴望这种被包裹的感觉的,长大后,是一种渴望被爱的感受,于身体的性爱亦是如此,一种被紧紧包裹的安全,这种安全还是来自女性。因为女性天生就携带神圣的子宫。这样想来,要好好爱这个肉身,才不妄几世几劫幻化为一个女体来世间游历一番。
  我不禁思索,女性作为女性的特质究竟是什么?我想应该不是简单的高跟鞋和粉脂,女性的特质可能会是性情里温婉的、细腻的、敏感的、有点点娇弱的特质,也可能是坚韧的、强大的、持久的特质,也许像阴阳的两个面。
  今天写下孤独的感受,感谢我可以安静下来和自己相处并且对话。这是一场心灵和肉身的对话。孤独的感受无非是让自己静下来,静得听得到时光流动,从明镜般的心里渐渐照见自己。
  今夜,我可以写下孤独,是因为可以正视心灵的孤独和灵魂独处。十年以后,我倘若再言说孤独,大概会是另一番体悟。经受时间留下来的形与色,才会是真正的美丽。
其他文献
我最爱吃的街头小吃有两种,一种是冰糖葫芦,还有一种就是糖炒栗子。  不同于冰糖葫芦,一年四季都可以吃到,只有在柿子、橙子、雪梨、猕猴桃都熟了的秋季里,糖炒栗子的香甜气味才会逐渐溢满大街小巷。  但若真说起糖炒栗子,我最爱的还是路口言爷爷的。  不同于街上卖的那种大铁桶里呼啦啦滚几转就做好的糖炒栗子,言爷爷的栗子,是独一无二的栗子。  言爷爷选的地段好,靠着来龙桥一侧,桥的另一侧是古时的龙泉书院,今
期刊
文学上有些道理讲不出来,一讲出来就错了。   我一直认为写作基本上是一个作家给一部分人写的,你一个人写作不可能让大家都来认可,那是不可能的。川菜吧,有人爱吃有人不爱吃;粤菜吧,也有人爱吃有人不爱吃。他只给一部分人来负责,所以说各人的路数不一样、套路不一样,或者说品种不一样,我谈的不一定你能体会得了,你谈的不一定我能体会得了。所以我想这是讲文学时一个很为难的东西。  但是今天来了,我就讲一些我曾经在
期刊
我的妈妈是一所大学的英语老师。爸爸吹捧说,妈妈英语讲得很地道,棒极了。我听不出妈妈讲英语的好坏,只知道妈妈曾经给外宾当过现场翻译,还得了不少讲课的比赛奖。我要是画画的话,我最想画的就是妈妈的嘴巴。每一次我不开心了,妈妈嘴里说出的俏皮话,总能逗得我笑起来。她也会翻动着小嘴,用激励的话语引导我不断努力学习,使我精益求精。有时候,她也会不厌其烦地教育我不要贪玩,要集中精力读书、练琴。  暑假前,我学声乐
期刊
校园里的桂花树开花了,树上零零星星的,还没有开放很多。走近一些,你就能闻到一股沁人心脾的桂花香。再过几天,树上的桂花就都开放了,星星点点的。一阵秋风吹过,那里就像下了一场“桂花雨”。种有桂花树的那片地也变成了“金沙铺地的西方极乐世界”。这些桂花们都使出自己浑身的力气向外伸展,好让自己可爱的笑颜更多地被人们看到。每到这时,整个校园都会浸泡在芬芳馥郁的香气之中。这金黄又娇小的桂花,总能让我心情愉悦。 
期刊
韩小蕙  老协和百年不倒的优势,究竟在哪里?  众说纷纭。我采集了一些权威人士的意见,又加以资料的研究、个人观点,归纳如下,就教于各方神圣:  “底事昆仑倾砥柱”,天佑协和的有: 两方面加五个宝。  第一方面:最高标准。在老洛克菲勒定下“最好的”调子之后,协和医院和协和医学院把自己的标准定到“最高级”。  从硬件上来说,无论是14座绿色琉璃瓦大屋顶的宫殿式建筑,还是43栋美国乡村式别墅洋楼,其用材
期刊
每至年末,乡心尤切。我想念炭火边的闲话,想念早上起来脚伸进棉窝窝里的安适温暖,更想念各种麻辣鲜香。阿城在《思乡与蛋白酶》里写道:“思乡这个东西,就是思饮食,思饮食的过程,思饮食的气氛。”而我以为,思乡时所思饮食与季节有关,也与年龄有关。冬天心情时常抑郁,又总觉口味寡淡,就特别想家;而十年前的冬天,我总想起脂黄肉艳的腊肉、丰浓肥腴的酿肘子,单是想着便口舌生津,近年想起儿时吃食,特别想芝麻饼的焦黄脆香
期刊
一个城市最值得一看的时候应该是雨后薄暮。  远处天空中还透映着一抹粉蓝,接下来的是潇潇的夜。多数人未点灯,只有几盏淡灯在远处摇曳。黑暗是一个整体,而光亮只是其中的填充物。公路上覆着的秋叶,随着城际巴士红色的身躯穿梭过而一起呼啸着卷起,又重重地跌落下去。一阵鸣笛车语,卷入屋内的是一房夜味雨声。星火微亮,余光掠过了青山,残留的雨水还在吧嗒响,这一刻似乎远离了城市的喧嚣,幽居在了山间老林。  在高层楼上
期刊
上一次参加校庆,还是在老校区,这一次就在了新校区,面积更大,环境更美,师生更多,而且还给颁奖,母校真是越来越好,越老越亲切!  我这走入社会的四十三年里,签过无数次的书,在书上写过最多的,一是陕西丹凤县,一是我毕业于西北大学。不管是在什么时代,什么地方,只要一提起西北大学,自己就激动。在我心目中,我的母亲是世界上擀面擀的最好吃的,我的母校是世界上最伟大的学校。  我毕业于特殊年代,有一个特殊的名称
期刊
余秋雨 1946年生于浙江省余姚县,中国著名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出版有《戏剧理论史稿》《中国戏剧文化史述》《戏剧审美心理学》。曾经贴地历险四万公里考察了人类全部重大古文明遗址,获台湾读书人最佳书奖、白金作家奖、桂冠文学家奖等。最近三年任香港浸会大学人文奠基教授、香港凤凰卫视首席文化顾问、澳门科技大学人文艺术学院院长。  各位朋友:  在进入本题前,请允许我对一
期刊
张 华 文学博士,北京语言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全国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教指委委员、《中美比较文学》杂志主编、《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杂志副主编。曾出版《阅读哈佛》《全球伦理读本》《跨学科研究与跨文化诠释》等多部专著。  古人云:“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如果稍加留意人们就会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即倡导某种有关人的培养或高等教育理念时,大家常常会拿美国的哈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