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针对目前我国小学生文化意识与交际能力的实际情况,结合新兴的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模式,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来研究英语绘本阅读教学对小学生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实施策略与方法,旨在给正在开展或即将开展英语绘本教学的教师们一些启发和借鉴。在培养学生的学科知识的同时注重文化背景知识的教授,以促进学生跨交际能力的水平提高。
关键词:阅读素养;绘本教学;文化意识
一、研究背景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想要顺利进行外语阅读,仅具备母语阅读能力要素是不够的,还要具备目标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特定文化知识对于外语阅读者显得更加重要,错误的认识或者认识的缺失都会导致错误的文本意义建构或建构失败。文化意识是对语言知识的有力补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提取信息理解文本。著名英语教授王佐良(1984)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地掌握语言”学生只有正确的理解语言的背景知识和文化,才能真正的掌握这门语言。
英语绘本因其图文并茂、语言简单且重复性高等特点受到学生的喜爱。通过英文绘本的学习,利用原汁原味的英语思维方式组织语言教学,有利于学生真正了解英语文化,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达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如何利用英语绘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课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
1.绘本
绘本是近年兴起并流行的读物,具有独特价值,也可称为图画书,最早起源于17世纪欧洲,英文名为“picture book”,上世纪五十年代绘本在日本开始起步,逐渐传入我国台湾地区,1990年前后在台湾掀起了热潮,对于国内读者而言,近几年绘本才被逐渐熟知和接受。
绘本品类繁多,各个种类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因此关于绘本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国内外专家、学者大多是从绘本中“图”和“文”的关系展开论述,给出一个模糊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定义有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一书中所阐述的绘本中图与文的关系“文 图=有插画的书,文X图=图画书。”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绘本的定义,笔者认为绘本是以图画为主体,故事为主题,文字为躯干相辅相成构成的生动形象简洁又富有深度的儿童图画书,在讲故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
2.文化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学习已经成为普遍趋势,人们开始日益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联,这使得人们日趋意识到文化意识在外语习得中的重要意义。文化意识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多种含义,社会学中它的范畴主要是针对影响人们行为及观念的文化而进行解释的;而在文化学中是指对文化的敏感性或洞察力;在交际学上文化意识则是指不同人群拥有不同文化背景进行交际时所具备的多元文化意识,这是避免交际者受不同文化影响而出现语用失误促使交际成功进行的重要前提;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著名语言学家Sapir(1921)出版的《语言》(Language)一书中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概括“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的存在是不能脱离文化的。”
根据新课标(2011)要求,文化意识是指对目标语国家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系统认识。
三、理论基础
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又称“语言相对论”,该假说解释了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人们不同语言的使用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表达决定了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语言学家们认为因为语言的不同和对事物的感知和分类不同,语言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一假说阐明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和思维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我们清楚地理解了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也让学者,教育者们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开始关注和探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那么在外语教学中我们绝不能割裂语言和文化,要重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
2.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1987)在《儿童心理学》中讲到:“认知发展是成熟的脑部和神经系统,及使个体适应周围环境的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随着儿童的毎个阶段的成长变化,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具体阶段:感知运行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低段。
繪本包含大量生动的图画,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简短的文字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达到“悦读”的效果。儿童不同发展阶段认知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了解到孩子所处阶段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而探究适合不同阶段儿童的发展的教学策略。
四、英语绘本教学策略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学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王蔷教授提出“阅读模式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选取文化主题绘本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适合不同阶段儿童的绘本读物。王蔷的《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为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为从事英语阅读教学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家长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相应阶段的绘本读物学习,学生既学会了语言知识也培养了文化意识,教师和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些绘本阅读材料,学生们不仅能扩大词汇量,还能丰富课外知识,拓展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
教师也可根据教学情况适当拓展,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和讨论,小组收集资料介绍中国的文化,讲解异国文化风情,不仅能让学生自由组合自选场景练习,也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 2.创设真实学习情境
克拉申认为语言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学习”过程。“习得”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将隐性知识内化,是一个下意识的过程。正如一位教育家曾说的: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 may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understand通过创设真实的,合理的英语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语言感受西方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文化意识。例如在学习有关Christmas的绘本时,可以选在圣诞节前后,组织学生讨论Christmas的由来,在这一天人们会做些什么,会说什么,要唱什么歌曲,并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及用品如Christmas tree,Christmas card等等,围绕这个文化主题举办的Christmas Eve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西方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3.文化渗透教学
按照胡文仲和高一虹(胡文仲,高一虹,1997)的观点,渗透法是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文化因素,以文化讲解保证语言教学得以全面吸收。在语言教学的多个层面都可以进行渗透,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短语、习语、对话等过程中将文化因素渗透在教学环节中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文化意识,并增强跨文化交际水平和能力。例如在教授单词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单词的发音、意思,还可以渗透单词背后蕴含的特殊的文化内涵。词汇自身历经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作为文化产物,它就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透过词汇我们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世界。绘本是由图和简单的文字构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挖掘词汇中所隐含的文化背景。比如数字6、8在中国被认为是吉利的数字,4是不吉利的数字,而7、8、9则被英美人看作是吉利数字,13则是最忌讳的;动物类的词汇中也有文化内涵如:dog一次在汉语中多是贬义“人模狗样”等,在英语则是褒义如a lucky dog表示幸运儿的意思;还有as timid as a rabbit对应的意思是胆小如鼠;再例如中西方的一些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例如红色在中国是喜庆、好运、吉利的象征,如“红红火火”;但是在西方却大多有危险、恐怖、流血、愤怒的含义,如:red ruin(战祸),see red(勃然大怒)等等。
因此,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应当结合图片和文字中的隐含意义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结合大量的图片信息使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习得”文化意识,掌握词汇、短语、对话内隐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新课标“增强学生在目标与文化环境下的运用词汇正确得体的跨交际能力”的要求。
五、结语
小学阶段是进行文化熏陶的起始阶段,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阶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丰富有趣的图片信息和少量的文字相辅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习得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9.
[2]Fries.C.C.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45.57.
[3]Lado,R.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M].McGraw-Hill,1964.
[4]Sapir,E.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New York: Harcourt,Brace
关键词:阅读素养;绘本教学;文化意识
一、研究背景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想要顺利进行外语阅读,仅具备母语阅读能力要素是不够的,还要具备目标语国家的社会文化背景知识。而特定文化知识对于外语阅读者显得更加重要,错误的认识或者认识的缺失都会导致错误的文本意义建构或建构失败。文化意识是对语言知识的有力补充,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提取信息理解文本。著名英语教授王佐良(1984)曾经说过:“不了解语言中的社会文化,谁也无法真正地掌握语言”学生只有正确的理解语言的背景知识和文化,才能真正的掌握这门语言。
英语绘本因其图文并茂、语言简单且重复性高等特点受到学生的喜爱。通过英文绘本的学习,利用原汁原味的英语思维方式组织语言教学,有利于学生真正了解英语文化,避免中式英语的出现,提高学生的文化意识,跨文化交际能力,最终达到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因此,如何利用英语绘本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是一个值得探讨的研究课题。
二、相关概念界定
1.绘本
绘本是近年兴起并流行的读物,具有独特价值,也可称为图画书,最早起源于17世纪欧洲,英文名为“picture book”,上世纪五十年代绘本在日本开始起步,逐渐传入我国台湾地区,1990年前后在台湾掀起了热潮,对于国内读者而言,近几年绘本才被逐渐熟知和接受。
绘本品类繁多,各个种类之间的界限很模糊,因此关于绘本的定义,目前还没有统一的标准。国内外专家、学者大多是从绘本中“图”和“文”的关系展开论述,给出一个模糊的定义,其中比较有代表性定义有日本“图画书之父”松居直在《我的图画书论》一书中所阐述的绘本中图与文的关系“文 图=有插画的书,文X图=图画书。”
结合国内外学者对绘本的定义,笔者认为绘本是以图画为主体,故事为主题,文字为躯干相辅相成构成的生动形象简洁又富有深度的儿童图画书,在讲故事的同时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和知识,发展儿童的多元智能。
2.文化意识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语言学习已经成为普遍趋势,人们开始日益理解语言和文化的紧密关联,这使得人们日趋意识到文化意识在外语习得中的重要意义。文化意识在不同的研究领域有多种含义,社会学中它的范畴主要是针对影响人们行为及观念的文化而进行解释的;而在文化学中是指对文化的敏感性或洞察力;在交际学上文化意识则是指不同人群拥有不同文化背景进行交际时所具备的多元文化意识,这是避免交际者受不同文化影响而出现语用失误促使交际成功进行的重要前提;从认知的角度分析跨文化意识主要是指对不同文化差异的敏感性。著名语言学家Sapir(1921)出版的《语言》(Language)一书中对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进行了概括“语言不是孤立存在的,语言的存在是不能脱离文化的。”
根据新课标(2011)要求,文化意识是指对目标语国家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和价值观念的系统认识。
三、理论基础
1.萨丕尔—沃尔夫假说
萨丕尔—沃尔夫假说又称“语言相对论”,该假说解释了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他们认为:人们不同语言的使用决定了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的语言表达决定了认识世界的方式也有所不同。语言学家们认为因为语言的不同和对事物的感知和分类不同,语言会影响一个人的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这一假说阐明了语言学习中文化和思维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让我们清楚地理解了语言、文化和思维之间的关系,也让学者,教育者们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开始关注和探讨文化和语言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语言和思维的关系。那么在外语教学中我们绝不能割裂语言和文化,要重视对文化意识的培养。
2.认知发展理论
皮亚杰(1987)在《儿童心理学》中讲到:“认知发展是成熟的脑部和神经系统,及使个体适应周围环境的经验相互作用的结果。”他提出: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随着儿童的毎个阶段的成长变化,他们的认知发展水平也在发生相应的变化。可以将儿童认知发展分为四个具体阶段:感知运行阶段、前运算阶段、具体运算阶段、形式运算阶段低段。
繪本包含大量生动的图画,更适合学生的认知特点,结合简短的文字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体验到阅读的乐趣达到“悦读”的效果。儿童不同发展阶段认知发展水平不同,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了解到孩子所处阶段的认知和心理发展水平,进行英语绘本阅读教学时应充分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进而探究适合不同阶段儿童的发展的教学策略。
四、英语绘本教学策略
在传统英语教学模式中,教学主要注重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文化背景知识的培养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王蔷教授提出“阅读模式多样,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英语阅读素养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模式和方法。”
1.选取文化主题绘本材料
教师可以根据儿童的认知发展水平,选择适合不同阶段儿童的绘本读物。王蔷的《中国中小学生英语分级阅读标准(实验稿)》为我国中小学英语阅读教育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为从事英语阅读教学的专家,学者,教师和家长提供理论支撑,通过相应阶段的绘本读物学习,学生既学会了语言知识也培养了文化意识,教师和学生能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完成学习任务。通过这些绘本阅读材料,学生们不仅能扩大词汇量,还能丰富课外知识,拓展文化视野,提高他们的文化意识。
教师也可根据教学情况适当拓展,组织学生开展活动和讨论,小组收集资料介绍中国的文化,讲解异国文化风情,不仅能让学生自由组合自选场景练习,也可以引导学生注意中西方文化差异。 2.创设真实学习情境
克拉申认为语言是一个“习得”的过程,而不是简单的“学习”过程。“习得”指学习者在自然语言环境中,无意识地将隐性知识内化,是一个下意识的过程。正如一位教育家曾说的:Tell me,I will forget.Show me,I may remember.Involve me,I will understand通过创设真实的,合理的英语学习情境,使学生在真实的情景中学习语言感受西方文化,在潜移默化中培养文化意识。例如在学习有关Christmas的绘本时,可以选在圣诞节前后,组织学生讨论Christmas的由来,在这一天人们会做些什么,会说什么,要唱什么歌曲,并且让学生搜集相关资料及用品如Christmas tree,Christmas card等等,围绕这个文化主题举办的Christmas Eve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习得西方的传统节日和风俗习惯。
3.文化渗透教学
按照胡文仲和高一虹(胡文仲,高一虹,1997)的观点,渗透法是语言教学的过程中渗透文化因素,以文化讲解保证语言教学得以全面吸收。在语言教学的多个层面都可以进行渗透,教师在教授英语词汇、短语、习语、对话等过程中将文化因素渗透在教学环节中呈现给学生,这样学生在学习语言知识的同时也可以提高文化意识,并增强跨文化交际水平和能力。例如在教授单词时,教师不仅要注重单词的发音、意思,还可以渗透单词背后蕴含的特殊的文化内涵。词汇自身历经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积累,作为文化产物,它就是一面镜子,反映出一个民族文化的方方面面,透过词汇我们可以折射出一个民族绚丽多彩的文化世界。绘本是由图和简单的文字构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注意挖掘词汇中所隐含的文化背景。比如数字6、8在中国被认为是吉利的数字,4是不吉利的数字,而7、8、9则被英美人看作是吉利数字,13则是最忌讳的;动物类的词汇中也有文化内涵如:dog一次在汉语中多是贬义“人模狗样”等,在英语则是褒义如a lucky dog表示幸运儿的意思;还有as timid as a rabbit对应的意思是胆小如鼠;再例如中西方的一些颜色词的文化内涵也存在差异,例如红色在中国是喜庆、好运、吉利的象征,如“红红火火”;但是在西方却大多有危险、恐怖、流血、愤怒的含义,如:red ruin(战祸),see red(勃然大怒)等等。
因此,教师在进行绘本教学时应当结合图片和文字中的隐含意义进行文化知识的渗透,结合大量的图片信息使学生在情境中潜移默化地“习得”文化意识,掌握词汇、短语、对话内隐文化内涵,从而达到新课标“增强学生在目标与文化环境下的运用词汇正确得体的跨交际能力”的要求。
五、结语
小学阶段是进行文化熏陶的起始阶段,是培养文化意识的重要阶段。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教学离不开文化教学。教师可以利用绘本丰富有趣的图片信息和少量的文字相辅来对学生进行文化教学,使得学生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中习得文化知识,培养文化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参考文献:
[1]Brown,H.D.Principles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eaching [M].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9.
[2]Fries.C.C.Teaching and Learning English as a Foreign Language[M]. University of Michigan Press,1945.57.
[3]Lado,R.Language Teaching:A Scientific Approach[M].McGraw-Hill,1964.
[4]Sapir,E.Languag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tudy of Speech[M].New York: Harcourt,Bra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