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F061.3 文献标识码:A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与艺术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必然导致创意设计人才成为制约文化创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从我国当前创意产业的发展,内涵特征的认识,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本质的差异性作了全面阐述,从而提出对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而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设计,实践环节的实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柔性化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从而提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以培养产业发展需求,具有高素质、创造性、复合型的创意设计人才,逐步为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与艺术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导致了创意设计人才成为制约文化创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上个世纪末,国家文化部便增设了文化发展司。在当时,文化产业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的政策视野,并出台了许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创意产业业已成为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方式,文化创意产业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未来 10 年内最具发展潜力的都市型产业。而在这股浪潮之中,创意设计师在国家创意产业发展与升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高等院校,特别是艺术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应以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办学宗旨,通过怎样的培养途径,培养怎样的创意设计师才能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快速转型,是当前设计教育所面临的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依据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培养出大批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空前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提到日程上来。
一、 文化创意产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真正财富应来自于人的文化、思想、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没有人才的储备,再好的产业也难以得到发展;人没有文化,就不可能出现创意,设计出好的产品。从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环境来说,作为艺术院校要培养的创意设计人才,需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够快速表达设计的创意方案。他们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即创意设计人才要有创新性、创意设计人才要有多元化文化、创意设计人才要掌握科学技术、创意设计人才要能全面把控设计流程、创意设计人才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等等。
二、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提升与再造
面对当前21世纪创意产业发展阶段,普通院校的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正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选题。带着这样的选题,作者对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现状也进行了调研分析。根据以上概述的主要原因,根据教学管理经验,特别针对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更为有效: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各自不同类型设计院校的办学定位,明确提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合理的培养模式,更新办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策划和设计执行推广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创意设计人才,为地方企业所服务。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好主意、好点子和好方法,创意思维就是能用新、奇、特、异的方法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表现客观的事物,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成果。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目的是打开学生创意设计的思路,拓宽视野,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敏锐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意方案,设计出新颖独特而又耐人寻味的作品。
3、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是实现培养目标所要执行的具体课程结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优化课程体系是对课程结构设置的重新梳理,对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行归纳与分类,从而根据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优化与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是整个课程体系或者说知识链中的各个知识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
4、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是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关键。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创意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首先应该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演练,实践性环节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其次,要切入真实课题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的教学运行过程中,可以将社会服务项目或教师的横向课题纳入在综合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中,甚至是相关课程教学中,对项目设计按照市场与企业运作的模式进行设计实践。
5、改革教学方法,培育教学团队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教的方法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所谓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课程规定的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和,涉及到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知识的方式,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方法等。
6、建立柔性化的教学体系与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教学管理的刚性化机制,使得很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流于形式而无法落到实处。诸如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的刚性化设置,教学硬件与教学运行的刚性化管理等。为此,更有必要建立柔性化教学体系与管理机制,使得教学运行与实施更具有创新性。即建立交叉学科平台,打通并加大艺术类的专业交叉选修的平台供学生选择,以形成柔性化的教学体系。要实现这一体系,也必须建立柔性化的管理系统,为实现柔性化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三、 结语
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化过程集中体现了创意、技术、产品、市场等诸多方面因素,以及经济时代市场化复杂多变的发展现实,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企业必然需求人才知识结构具有广延性、复合性和创造性,并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富有开拓奋进的创新精神,具有融会贯通的应变能力,这必然要求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随之发生改变。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应关注未来,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审视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明确办学定位,合理调整教学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一套能够适应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柔性化制定教学管理机制,逐步解决学校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的衔接问题,解决专业的知识链与知识点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意设计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转型升级。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与艺术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必然导致创意设计人才成为制约文化创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本文主要从我国当前创意产业的发展,内涵特征的认识,创意产业与传统产业之间的本质的差异性作了全面阐述,从而提出对创意设计人才的需求。而艺术设计教育的现状及所面临的挑战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主要集中表现在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课程体系与课程内容的优化,教学方法的改革与设计,实践环节的实施,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养以及柔性化教学管理机制等方面都存在诸多问题,从而提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思考,以培养产业发展需求,具有高素质、创造性、复合型的创意设计人才,逐步为创意产业的转型升级与发展提供服务。
关键词:文化创意产业;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策略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与艺术事业的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了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艺术设计作为文化创意产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必然导致了创意设计人才成为制约文化创意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早在上个世纪末,国家文化部便增设了文化发展司。在当时,文化产业被正式纳入国家发展计划的政策视野,并出台了许多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法规。随着创意经济时代的到来,文化创意产业业已成为城市经济文化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重要方式,文化创意产业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未来 10 年内最具发展潜力的都市型产业。而在这股浪潮之中,创意设计师在国家创意产业发展与升级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作为高等院校,特别是艺术类院校,艺术设计教育应以什么样的办学定位、办学宗旨,通过怎样的培养途径,培养怎样的创意设计师才能推动创意产业的发展,推进“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快速转型,是当前设计教育所面临的并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正确依据产业结构的变化趋势,培养出大批满足产业发展需求的人才就显得尤为重要了。尤其是知识经济的到来和文化创意产业的空前发展,对人才的需求无论从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我们对于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创意产业人才的培养也必须提到日程上来。
一、 文化创意产业对艺术设计人才的需求
在知识经济条件下,真正财富应来自于人的文化、思想、知识、技能和创造力。没有人才的储备,再好的产业也难以得到发展;人没有文化,就不可能出现创意,设计出好的产品。从目前的文化创意产业环境来说,作为艺术院校要培养的创意设计人才,需具有较高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并能够快速表达设计的创意方案。他们应具备以下几方面的特征:即创意设计人才要有创新性、创意设计人才要有多元化文化、创意设计人才要掌握科学技术、创意设计人才要能全面把控设计流程、创意设计人才要具有较强的实践操作能力等等。
二、 文化创意产业背景下的艺术设计教育提升与再造
面对当前21世纪创意产业发展阶段,普通院校的人才培养如何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以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正是当前所面临的重要选题。带着这样的选题,作者对创意产业的本质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对现有的教育教学现状也进行了调研分析。根据以上概述的主要原因,根据教学管理经验,特别针对创意设计人才的培养,认为从以下几方面来思考更为有效:
1、明确人才培养目标,提出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创意产业的发展方向,根据各自不同类型设计院校的办学定位,明确提出创意设计人才培养的目标,设置合理的培养模式,更新办学理念,改革教学手段与方法,以培养具有较强的设计策划和设计执行推广能力,能够创造性地运用专业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新创意设计人才,为地方企业所服务。
2、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
创意就是我们常说的好主意、好点子和好方法,创意思维就是能用新、奇、特、异的方法去发现新问题、解决新问题,表现客观的事物,从而产生一种新的思维成果。创意思维能力的培养目的是打开学生创意设计的思路,拓宽视野,激发学生创作的激情,敏锐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创意方案,设计出新颖独特而又耐人寻味的作品。
3、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
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施是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是实现培养目标所要执行的具体课程结构、任务、内容、范围、进度和活动方式的总体规划。优化课程体系是对课程结构设置的重新梳理,对整个课程体系中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进行归纳与分类,从而根据各课程之间的内在联系进行优化与整合。课程教学内容是整个课程体系或者说知识链中的各个知识点,是实现课程目标的载体。
4、构建完善的实践教学体系
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是直接影响学生就业的关键。为此,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创意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高。首先应该加强实践性环节的演练,实践性环节的多少直接影响学生实践能力的强弱;其次,要切入真实课题促进实践能力的培养,在柔性化的教学管理机制的教学运行过程中,可以将社会服务项目或教师的横向课题纳入在综合设计、专题设计、毕业设计等实践环节中,甚至是相关课程教学中,对项目设计按照市场与企业运作的模式进行设计实践。
5、改革教学方法,培育教学团队
教学方法改革是教学改革的核心,教师教的方法的改革,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关键环节之一。所谓教学方法,是为了完成课程规定的任务,实现培养目标的途径,是教师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的总和,涉及到课程内容的组织、教学组织形式的设计、课堂教学的方式和手段,引导和组织学生学习的方法,以及促进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获取知识的方式,学生学习成果的考核方法等。
6、建立柔性化的教学体系与管理机制
由于当前教学管理的刚性化机制,使得很多的教育教学改革流于形式而无法落到实处。诸如专业课程体系、教学大纲的刚性化设置,教学硬件与教学运行的刚性化管理等。为此,更有必要建立柔性化教学体系与管理机制,使得教学运行与实施更具有创新性。即建立交叉学科平台,打通并加大艺术类的专业交叉选修的平台供学生选择,以形成柔性化的教学体系。要实现这一体系,也必须建立柔性化的管理系统,为实现柔性化课程体系提供保障。
三、 结语
根据文化创意产业化过程集中体现了创意、技术、产品、市场等诸多方面因素,以及经济时代市场化复杂多变的发展现实,产品多样性的需求,企业必然需求人才知识结构具有广延性、复合性和创造性,并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富有开拓奋进的创新精神,具有融会贯通的应变能力,这必然要求艺术设计的人才培养目标要随之发生改变。作为艺术教育工作者,更应关注未来,关注社会的发展趋势,审视社会需求的基础上,明确办学定位,合理调整教学结构,优化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建立一套能够适应区域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产、学、研相结合的实践性教学体系,培养“双师型”的师资队伍,柔性化制定教学管理机制,逐步解决学校培养与社会市场需求的衔接问题,解决专业的知识链与知识点的关系,有针对性地培养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创意设计人才,从而进一步推动社会的发展与经济的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