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是进一步做好图书馆工作所直接面临的问题。笔者通过研究认为,储存丰富的馆藏资源,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提供专业、特色服务,打造优美的读书环境,应是图书馆建设的目标追求。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建设 目标追求
[作者简介]尚向平(1969- ),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部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88-02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是服务学校教学、教改、科研等工作的重要机构。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是進一步做好图书馆工作直接面临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力求塑造一个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理想国”,以期进一步推动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一、储存丰富的馆藏资源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其参与人才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利条件。拥有高品位、高质量的馆藏,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需求,是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能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在网络化时代,适应新的信息环境,构建新的馆藏体系,采用新的馆藏建设手段,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最优化,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首要任务。现代馆藏信息资源包括馆藏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应合理安排采购经费,充分利用各种高新技术,进行现代化馆藏建设。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必须力求专业文献信息与需求相结合。在保持文献信息专业特色的同时,结合读者的需求状况,听取教师、专家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馆藏建设策略。同时,要注重馆藏种类的多样性、内容的兼容性和结构的合理性,最大限度地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充分发挥“信息集散地”的最佳效用。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实施科学管理是高校图书馆保证工作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实现文献信息传递的“一路绿灯”是图书馆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特征,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首要追求。因此,要加快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变步伐,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建设大范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开创各高校图书馆间互联互通的信息传递运行新机制。同时,加强自动化建设,订阅、采编、流通、查询等工作基本实现标准化、网络化的计算机管理,以便读者在图书馆内或局域网内任一电脑终端边界就能访问图书馆的主页,在网上检索馆藏书目,通过网络实现书目查询,了解新书动态、个人借阅情况,查阅并下载各类电子文献,实现网上个人咨询、网上文献传递等功能。
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还应注意控制并消除信息垃圾和信息污染。随着CD-ROM光盘数据库和局域网络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呈现出新的特点。信息资源的突破性发展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宽了信息利用的空间。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网络,已成为集信息集聚、处理、传播、开发与利用于一体的信息平台。然而,由于网络管理上的不完善和信息产品生产者的动机、素质等存在着诸多差异,目前网络上已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信息,甚至还夹杂着庸俗、色情之类的不健康信息。这些现象严重地污染了网络环境,对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构成威胁。因此,图书馆应该对网络信息进行滤化处理,严格筛选,去伪存真,其标准可参照书籍审查制度。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优质服务的同时,还应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恰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使学生与图书馆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以此来规范大学生读者在图书馆的行为,教育大学生做文明读者。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图书馆里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其自律能力。在实际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营造一种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培养读者、教育读者的氛围,做到严字当头,爱在其中,把严和爱融为一体。只有如此,才能消除大学生对管理工作的戒备心理、排斥心理和逆反心理,赢得学生的认同与配合,图书馆也可因此达到以科学的管理服务读者、教育读者的目的。
三、提供专业、特色服务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旨。高校图书馆应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指导思想,开展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并实现教育职能和服务功能的有效衔接,充分履行服务育人的职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要保证足够的服务时间,使大学生能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走进第二课堂,感受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自觉的学习意识,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思想和不断创新的服务理念,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在服务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广博的业务知识、娴熟的服务技能,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要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开展读者教育与培训,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通过高校一年一度的新生入馆教育、高年级学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以及多途径的网络化教育等方式,使大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最新知识和所需信息的基本技能,激发其利用图书馆的兴趣,自如地开启知识之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要积极宣传馆藏文献信息,广泛开展导航咨询,对每年的到馆新书,及时公布新书通报,并专门设立新书架。配合国际国内形势、围绕社会热点,有针对性地编制推荐书目,进行好书推荐,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并举办一些有意义的书评展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到健康轨道,使图书馆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成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理想场所。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如网络数据库服务、专业信息资源导航库服务、信息推送服务等,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力,避免不良信息给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
优质服务还需要有先进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各种高新技术,如数字化信息系统技术、磁盘技术、网络技术、软硬件设施技术等,加强现代信息服务,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全方位实现读者服务工作的现代化,方便、快捷地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快速成长。
另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差别很大,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因此,了解读者的需求方向和特征,研究并掌握读者的结构状况,是做好服务工作的依据。读者在得到信息产品时,还希望得到相应的论证和评价材料。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通过自身优势以及读者的需求状况,确定服务重点,扩大服务范围和层次,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努力满足个性化需求,争取达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更好地实现服务读者的功能。
四、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
图书馆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要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图书馆员就必须首先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过硬的业务技能、丰富全面的文化知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目前的馆员队伍,人员构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这种状况导致了图书馆的服务不能使读者满意,与现代化建设对图书馆的要求更是相距甚远。改善图书馆员队伍素质的状况,使其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图书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建设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1.馆员职业道德的培养。馆员职业道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长期训练和教育,才能形成馆员内心的道德要求和品质习惯,并使之成为自觉的道德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馆员集体的职业道德风尚,才能建设起一支热爱图书馆事业、忠于职守、勤恳工作、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馆员队伍。图书馆要搞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建设,首先应该把加强馆员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馆风,提高到图書馆生存的高度去认识,把馆员职业道德培养提到议程上来,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图书馆管理者经常性、持久性的工作内容,需要在实践中持之以恒,从理论上加以完善。
2.馆员交往能力的提高。图书馆员由于工作性质的要求,每天要和大量的读者打交道,因而人际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必须注重对馆员个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方面的培养主要包括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和如何注重个人修养更好地与读者沟通,做读者的知心朋友。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传播和开发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工作是以知识、信息为中心内容的,通过对知识、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开发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服务。所以,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就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注重人际交往,端正服务态度,爱岗敬业,做读者的良师益友,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做好服务工作。
3.图书馆激励模式的设立。所谓激励,从语义学来定义,便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通俗地说,就是激发士气、鼓励干劲,使之产生一种行为反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动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是吸引、保留、激励与开发,图书馆馆员的人力资源,激励显然是核心,因为如果能激发起馆员的干劲,就一定能吸引并留住他们。激励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使馆员安心和积极地工作,还在于使馆员认同和接受本部门的目标,对图书馆产生强烈归属感。激励的形式主要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通常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精神激励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支持激励、情绪激励、强化激励、榜样激励和领导行为激励等。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工作成就,取决于其工作能力和积极性,而激励对发挥人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营造优美的读书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同时也是广大师生治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提供优美、安逸、整洁的学习环境,营造深厚浓郁的文化氛围,是促进图书馆优质服务的重要条件。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它能熏陶人、感染人,也能塑造人、改变人。因此,要充分认识和重视环境在图书馆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应注重客观环境的人性化建设,例如,摆放花卉盆景,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地面铺设优质地胶板,以减少噪音;放置饮水机和纸杯,多放置一些桌椅方便查询等。坚持为读者提供一个宽敞、明亮、方便、舒适的宜人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产生亲切感、舒适感。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来馆求知的欲望。如设置精致的雕塑、伟人画像、名人警言、书画长廊、特藏展厅等,能充分展现高校图书馆良好的文化环境,这些环境中所蕴涵的文化和精神给大学生的心灵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从而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的目标。另外,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德育课的实践场所,可以经常欢迎大学生们来图书馆参加义务劳动,与工作人员一起共建图书馆的优雅环境。大学生在劳动中接受教育、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自我,从而在图书馆这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春阳.夜谈绿色图书馆——兼与武春福先生商榷[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
[2]鲍宗豪.网络对我国社会文化的推动与影响[J].理论参考,2002(6).
[3]金明生.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6(5).
[关键词]高校 图书馆 建设 目标追求
[作者简介]尚向平(1969- ),女,河南郑州人,河南公安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信息部馆员,研究方向为图书情报信息服务。(河南郑州450002)
[中图分类号]G2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3985(2007)14-0188-02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和科学研究服务的机构,是服务学校教学、教改、科研等工作的重要机构。如何更好地发挥高校图书馆在教学科研中的作用,是進一步做好图书馆工作直接面临的问题。笔者就这一问题进行探讨,力求塑造一个高校图书馆建设中的“理想国”,以期进一步推动图书馆工作的开展。
一、储存丰富的馆藏资源
高校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是其参与人才培养、实施素质教育的有利条件。拥有高品位、高质量的馆藏,不断满足广大师生多层次、全方位的信息需求,是高校图书馆之所以能吸引读者的魅力所在。在网络化时代,适应新的信息环境,构建新的馆藏体系,采用新的馆藏建设手段,实现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最优化,已成为我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的首要任务。现代馆藏信息资源包括馆藏文献资源和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应合理安排采购经费,充分利用各种高新技术,进行现代化馆藏建设。高校图书馆的馆藏建设必须力求专业文献信息与需求相结合。在保持文献信息专业特色的同时,结合读者的需求状况,听取教师、专家的建议,根据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馆藏建设策略。同时,要注重馆藏种类的多样性、内容的兼容性和结构的合理性,最大限度地丰富图书馆的馆藏资源,充分发挥“信息集散地”的最佳效用。
二、建立科学的管理机制
实施科学管理是高校图书馆保证工作良好运行的重要保障,实现文献信息传递的“一路绿灯”是图书馆建设不可缺少的基本特征,是图书馆科学管理的首要追求。因此,要加快由传统图书馆向数字图书馆的转变步伐,通过计算机、网络和通讯技术,建设大范围的文献信息资源共建共享体系,开创各高校图书馆间互联互通的信息传递运行新机制。同时,加强自动化建设,订阅、采编、流通、查询等工作基本实现标准化、网络化的计算机管理,以便读者在图书馆内或局域网内任一电脑终端边界就能访问图书馆的主页,在网上检索馆藏书目,通过网络实现书目查询,了解新书动态、个人借阅情况,查阅并下载各类电子文献,实现网上个人咨询、网上文献传递等功能。
在图书馆的管理工作中,还应注意控制并消除信息垃圾和信息污染。随着CD-ROM光盘数据库和局域网络在图书馆的广泛应用,特别是因特网的迅猛发展,图书馆的信息资源呈现出新的特点。信息资源的突破性发展从广度和深度上拓宽了信息利用的空间。以因特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网络,已成为集信息集聚、处理、传播、开发与利用于一体的信息平台。然而,由于网络管理上的不完善和信息产品生产者的动机、素质等存在着诸多差异,目前网络上已出现了不少假冒伪劣信息,甚至还夹杂着庸俗、色情之类的不健康信息。这些现象严重地污染了网络环境,对人类精神文明进步构成威胁。因此,图书馆应该对网络信息进行滤化处理,严格筛选,去伪存真,其标准可参照书籍审查制度。
高校图书馆在开展优质服务的同时,还应通过一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恰当的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科学管理,使学生与图书馆建立起良好的关系,以此来规范大学生读者在图书馆的行为,教育大学生做文明读者。在大学生中广泛开展图书馆规章制度的宣传教育,引导大学生在图书馆里进行自我管理,培养其自律能力。在实际管理中,要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努力营造一种尊重读者、理解读者、培养读者、教育读者的氛围,做到严字当头,爱在其中,把严和爱融为一体。只有如此,才能消除大学生对管理工作的戒备心理、排斥心理和逆反心理,赢得学生的认同与配合,图书馆也可因此达到以科学的管理服务读者、教育读者的目的。
三、提供专业、特色服务
为读者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主旨。高校图书馆应本着“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指导思想,开展全方位的优质服务,并实现教育职能和服务功能的有效衔接,充分履行服务育人的职能。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要保证足够的服务时间,使大学生能利用尽可能多的时间走进第二课堂,感受其浓厚的学习氛围,增强自觉的学习意识,以促进良好学风的形成。
图书馆工作人员要牢固树立爱岗敬业思想和不断创新的服务理念,一切为了读者,为了读者的一切,在服务中兢兢业业、勤勤恳恳,以热情的服务态度、广博的业务知识、娴熟的服务技能,充分发挥图书馆作为第二课堂在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在网络化时代,高校图书馆的读者服务工作要不断深化服务内涵、拓展服务项目、创新服务模式,大力开展读者教育与培训,不断强化大学生的信息意识与信息能力。通过高校一年一度的新生入馆教育、高年级学生文献检索课的教学以及多途径的网络化教育等方式,使大学生掌握利用网络获取最新知识和所需信息的基本技能,激发其利用图书馆的兴趣,自如地开启知识之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同时要积极宣传馆藏文献信息,广泛开展导航咨询,对每年的到馆新书,及时公布新书通报,并专门设立新书架。配合国际国内形势、围绕社会热点,有针对性地编制推荐书目,进行好书推荐,在学生中广泛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并举办一些有意义的书评展览,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引导到健康轨道,使图书馆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全面发展的引路人,成为不断提高大学生素质的理想场所。除此之外,还要加强网络化的信息服务,如网络数据库服务、专业信息资源导航库服务、信息推送服务等,指导学生正确选择信息,增强学生对网络信息的鉴别力,避免不良信息给学生带来的负面效应。
优质服务还需要有先进的服务手段和服务方式来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作为信息中心的高校图书馆,应充分利用各种高新技术,如数字化信息系统技术、磁盘技术、网络技术、软硬件设施技术等,加强现代信息服务,强化网络服务功能,全方位实现读者服务工作的现代化,方便、快捷地为大学生提供优质服务,以此促进大学生的快速成长。
另外,读者的信息需求差别很大,呈现出多样化、个性化的特点。因此,了解读者的需求方向和特征,研究并掌握读者的结构状况,是做好服务工作的依据。读者在得到信息产品时,还希望得到相应的论证和评价材料。因此,高校图书馆必须通过自身优势以及读者的需求状况,确定服务重点,扩大服务范围和层次,形成自己的特色产品和特色服务,努力满足个性化需求,争取达到服务内容和服务形式的有机统一,只有这样,高校图书馆才能更好地实现服务读者的功能。
四、开发人力资源,全面提高馆员的整体素质
图书馆是为社会公众服务的文化教育机构,要履行社会教育职能,图书馆员就必须首先具备较高的思想觉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过硬的业务技能、丰富全面的文化知识和健康的心理素质。我们目前的馆员队伍,人员构成复杂,水平参差不齐,知识结构不尽合理。这种状况导致了图书馆的服务不能使读者满意,与现代化建设对图书馆的要求更是相距甚远。改善图书馆员队伍素质的状况,使其适应图书馆事业发展的需要,是图书馆进行人力资源管理和建设首先应解决的问题。
1.馆员职业道德的培养。馆员职业道德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只有经过长期训练和教育,才能形成馆员内心的道德要求和品质习惯,并使之成为自觉的道德行为规范。只有这样,才能形成馆员集体的职业道德风尚,才能建设起一支热爱图书馆事业、忠于职守、勤恳工作、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的馆员队伍。图书馆要搞好人力资源的管理与建设,首先应该把加强馆员队伍职业道德建设、树立良好的馆风,提高到图書馆生存的高度去认识,把馆员职业道德培养提到议程上来,职业道德的培养是图书馆管理者经常性、持久性的工作内容,需要在实践中持之以恒,从理论上加以完善。
2.馆员交往能力的提高。图书馆员由于工作性质的要求,每天要和大量的读者打交道,因而人际交往、与人合作的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图书馆必须注重对馆员个人交往能力的培养,以便更好地为读者服务。这方面的培养主要包括如何更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全心全意为读者服务和如何注重个人修养更好地与读者沟通,做读者的知心朋友。图书馆作为大学生的第二课堂,是高校文献信息资源的采集、加工、传播和开发的重要场所。图书馆工作是以知识、信息为中心内容的,通过对知识、信息的采集、加工和开发为广大教师和学生服务。所以,作为一名图书管理员就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注重人际交往,端正服务态度,爱岗敬业,做读者的良师益友,为高校的教学科研做好服务工作。
3.图书馆激励模式的设立。所谓激励,从语义学来定义,便是激发人的行为动机。通俗地说,就是激发士气、鼓励干劲,使之产生一种行为反应,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调动积极性。人力资源管理的基本目的是吸引、保留、激励与开发,图书馆馆员的人力资源,激励显然是核心,因为如果能激发起馆员的干劲,就一定能吸引并留住他们。激励的重要性,不仅在于能使馆员安心和积极地工作,还在于使馆员认同和接受本部门的目标,对图书馆产生强烈归属感。激励的形式主要包括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两个方面。通常以精神激励为主,物质激励为辅,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两者相互依存,缺一不可。精神激励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如情感激励、目标激励、支持激励、情绪激励、强化激励、榜样激励和领导行为激励等。实践证明,一个人的工作成就,取决于其工作能力和积极性,而激励对发挥人的积极性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五、营造优美的读书环境
高校图书馆是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学术性机构,同时也是广大师生治学、研究的重要场所。因此,提供优美、安逸、整洁的学习环境,营造深厚浓郁的文化氛围,是促进图书馆优质服务的重要条件。环境对人的影响和作用是巨大的,它能熏陶人、感染人,也能塑造人、改变人。因此,要充分认识和重视环境在图书馆实施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作用。高校图书馆应注重客观环境的人性化建设,例如,摆放花卉盆景,让人有赏心悦目之感;地面铺设优质地胶板,以减少噪音;放置饮水机和纸杯,多放置一些桌椅方便查询等。坚持为读者提供一个宽敞、明亮、方便、舒适的宜人环境,让每位学生都能产生亲切感、舒适感。努力营造浓郁的文化氛围,激发大学生来馆求知的欲望。如设置精致的雕塑、伟人画像、名人警言、书画长廊、特藏展厅等,能充分展现高校图书馆良好的文化环境,这些环境中所蕴涵的文化和精神给大学生的心灵以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大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教育、陶冶情操、美化心灵,从而实现大学生健全人格的塑造和文化素养的提高的目标。另外,高校图书馆作为大学生德育课的实践场所,可以经常欢迎大学生们来图书馆参加义务劳动,与工作人员一起共建图书馆的优雅环境。大学生在劳动中接受教育、砥砺德行、磨炼意志、塑造自我,从而在图书馆这个良好的育人环境中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梁春阳.夜谈绿色图书馆——兼与武春福先生商榷[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2003(3).
[2]鲍宗豪.网络对我国社会文化的推动与影响[J].理论参考,2002(6).
[3]金明生.基于科学发展观的绿色图书馆建设策略研究[J].图书馆建设,20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