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0年的中国媒体上,“减负”、“素质教育”、“高考作文题”堪称热门字眼。谈到这个话题,有一个人不能不提,他就是红遍大江南北的《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的作者——中国旅美博士黄全愈。
黄全愈生于广西柳州,乃壮家子弟。1982年他在国内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赴美讲学,1989年获美国Villanova大学“人的组织与管理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黄博士已出版了《中国教育的哲理困惑》、《素质教育在美国》等多部论著。去年,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出版时,正值中国举国上下热切关注学生的“减负”和素质教育问题,立即引起轰动,而他在许多场报告中举的一个例子,竟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不谋而合,更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不久前,黄全愈博士作为特邀点评嘉宾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全国大专学生辩论赛”,重返故乡广西时,在南宁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以下是专访内容(经整理):
记者:黄博士,《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出版后,反响很大,你预料到这本书会有如此的轰动效应吗?请你谈一谈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出版过程。
黄:这本书是1998年12月13日签定合同的,后用了3个月时间写作。而关于书中一些问题,我已思考了很长时间。那时我和太太从美国到广州,太太的一位朋友的丈夫是出版社的,他看了我的一些写作大纲后,决定要出这本书。
后来,我回到家乡柳州,一位学生家长翻了一下我的稿子,非常兴奋。干脆自己先复印了一份,并向当地的教育部门推荐,得到了支持。后来在柳州组织了一场报告会,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1000多人挤满了会堂。这是书出版之前的事,也是我在国内就“素质教育”问题所作首场报告。
记者:现在有许多书,所谓的轰动和畅销,都是“炒作”的结果,你的这本书是否也进行了“炒作”?
黄:没有。当初出版社只同意印5000册,我不理解。我说,这是我重要的研究,只印5000册难以在应有的范围内传递这些思考。
后来,有人无意中看到了我的书稿复印件,连夜跟我联系上,说要把这本书好好炒作一下。接着,一些企业家也提出与我一起搞教育产业。一位资深出版专家给出版社打电话聊了很久。结果出版社很重视,社长(对下面的人)说,第一次起码应该印5万册。
之后,《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连续报道了书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在全国反响很大。
记者:“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导致怎样的结果?
黄:比如,最近美国举办了一个“因特尔奖”的比赛,是有关学生的发明创造的,全球大概有1200名中学生参加了这个比赛,共有900多奖项。我们中国派出了据说是最好的中学的最强选手,结果却只拿了6项奖,这与中国的地位太不相称。其实,“因特尔”竞赛,就是素质教育的比赛。
记者:(插一句)你刚出席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大专学生辩论赛”,作为本次辩论赛的嘉宾评委,你对这次比赛有何评论?
黄:比赛是激烈的。从观念上是有进步的。过去的比赛是整体对抗,个人能力表现不足。现在的比赛规则是可以任选对方的某个辩手进行一对一的辩论,这就不仅有集体的竞争,也有个人的竞争;除了集体的互相协作,还有个人创造力的发挥,这是一个进步。但我觉得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评委、点评嘉宾和比赛规则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协调。
记者:辩论赛这种形式,现在与多年前相比,对大众的吸引力似乎已大为下降,这次比赛的电视转播收视率也不高。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黄: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辩题还不够吸引人,条条框框太多,缺乏个性;二是选手的肢体语言太过僵硬,语速过快,紧张有余,精彩不足,语言也缺乏个性和幽默。这是在平时操练时约束太多。
记者:(回到素质教育这个话题)“素质教育”在美国、德国等国家已普及多年,为什么这些国家的青年和学生存在吸毒、暴力犯罪、种族歧视等普遍现象?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黄:我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着重强调的是创造力的培养,并不包括道德的因素。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记者:你在几本书中,都偏向赞扬国外的素质教育,如果中国也引用国外的素质教育模式,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黄:有人说中国5000年的文明是包袱,也有人说是优秀传统文化。我认为这个世界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国外的教育有它的优点,中国5000年文明也有它的精髓。是包袱就应该扔掉。
记者:美国的华人人数在不断增长,有些是新移民,有些则是ABC(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在这个人群中,你认为认识和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必要的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还是会逐渐淡薄?
黄: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华,已经成为全人类的财富,比如强调人的正直、善良、勇敢,以及互助,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小孩子读中国名著,学中文,讲汉语,则大可顺其自然。我每天都给矿矿读上一段金庸的武侠小说,但他的兴趣也仅限于此,小子的中国话说出来跟“洋鬼子”一个味。
记者:据说,你的《素质教育在美国》是以你儿子矿矿(大名黄矿岩)为观察对象的,现在他也快上高中了,如果他谈恋爱,你支持吗?
黄:他没有谈恋爱,倒有不少女孩子约他。我跟他谈过这个问题,他不让我担心,说自己知道怎么做。这方面我还是比较传统的。
记者:在美国,许多孩子长大后就离开家走向独立。如果过几年矿矿也这样做,你会怎么处理?
黄:我会和他讲道理,如果他选择离开家独立,我尊重他的选择。
记者: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是中途从哈佛大学辍学,然后创办了微软,如果有一天,矿矿也想从类似哈佛、耶鲁这样的名牌大学辍学,而去搞实业,你会支持还是反对?
黄(笑笑):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从传统上讲,我还是希望他先读完大学。
记者: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似乎是面向学生的。可像我们这一代30多岁了,错过了素质教育的年代,怎么办?
黄:素质教育面向的不只是学生,各行各业、各种年龄层的人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记者:在中国,要推广素质教育是件长期工程,因为农村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教师素质都有待提高。师资培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以你目前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你对这方面有没有打算?
黄:我目前正在计划之中。我正在写一本书,我儿子矿矿也在写一本书,不久就可以与读者见面了。
记者:我们有个建议,由你发起,和媒体共同提出设立一个“素质教育日”,让社会、家长、老师都更关注素质教育。
黄:比较有意思。但“素质教育日”这个名称听上去,似乎只关心那一天,可以改个更好的。《海外星云》(2000年26期)
黄全愈生于广西柳州,乃壮家子弟。1982年他在国内获得文学硕士学位,1988年赴美讲学,1989年获美国Villanova大学“人的组织与管理科学”理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迈阿密大学“教育管理学”哲学博士学位。黄博士已出版了《中国教育的哲理困惑》、《素质教育在美国》等多部论著。去年,他的《素质教育在美国》出版时,正值中国举国上下热切关注学生的“减负”和素质教育问题,立即引起轰动,而他在许多场报告中举的一个例子,竟与今年的高考作文题不谋而合,更引起了社会的普遍关注。
不久前,黄全愈博士作为特邀点评嘉宾参加了中央电视台“全国大专学生辩论赛”,重返故乡广西时,在南宁接受了本刊记者的专访。以下是专访内容(经整理):
记者:黄博士,《素质教育在美国》一书出版后,反响很大,你预料到这本书会有如此的轰动效应吗?请你谈一谈这本书的写作背景和出版过程。
黄:这本书是1998年12月13日签定合同的,后用了3个月时间写作。而关于书中一些问题,我已思考了很长时间。那时我和太太从美国到广州,太太的一位朋友的丈夫是出版社的,他看了我的一些写作大纲后,决定要出这本书。
后来,我回到家乡柳州,一位学生家长翻了一下我的稿子,非常兴奋。干脆自己先复印了一份,并向当地的教育部门推荐,得到了支持。后来在柳州组织了一场报告会,领导、教师、学生及家长1000多人挤满了会堂。这是书出版之前的事,也是我在国内就“素质教育”问题所作首场报告。
记者:现在有许多书,所谓的轰动和畅销,都是“炒作”的结果,你的这本书是否也进行了“炒作”?
黄:没有。当初出版社只同意印5000册,我不理解。我说,这是我重要的研究,只印5000册难以在应有的范围内传递这些思考。
后来,有人无意中看到了我的书稿复印件,连夜跟我联系上,说要把这本书好好炒作一下。接着,一些企业家也提出与我一起搞教育产业。一位资深出版专家给出版社打电话聊了很久。结果出版社很重视,社长(对下面的人)说,第一次起码应该印5万册。
之后,《中国青年报》的“冰点”栏目连续报道了书中的一些主要内容,在全国反响很大。
记者:“素质教育”水平的高低,会直接导致怎样的结果?
黄:比如,最近美国举办了一个“因特尔奖”的比赛,是有关学生的发明创造的,全球大概有1200名中学生参加了这个比赛,共有900多奖项。我们中国派出了据说是最好的中学的最强选手,结果却只拿了6项奖,这与中国的地位太不相称。其实,“因特尔”竞赛,就是素质教育的比赛。
记者:(插一句)你刚出席了中央电视台举办的“全国大专学生辩论赛”,作为本次辩论赛的嘉宾评委,你对这次比赛有何评论?
黄:比赛是激烈的。从观念上是有进步的。过去的比赛是整体对抗,个人能力表现不足。现在的比赛规则是可以任选对方的某个辩手进行一对一的辩论,这就不仅有集体的竞争,也有个人的竞争;除了集体的互相协作,还有个人创造力的发挥,这是一个进步。但我觉得仍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评委、点评嘉宾和比赛规则之间的关系还需要协调。
记者:辩论赛这种形式,现在与多年前相比,对大众的吸引力似乎已大为下降,这次比赛的电视转播收视率也不高。你认为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黄:我想有两个原因。一是辩题还不够吸引人,条条框框太多,缺乏个性;二是选手的肢体语言太过僵硬,语速过快,紧张有余,精彩不足,语言也缺乏个性和幽默。这是在平时操练时约束太多。
记者:(回到素质教育这个话题)“素质教育”在美国、德国等国家已普及多年,为什么这些国家的青年和学生存在吸毒、暴力犯罪、种族歧视等普遍现象?你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黄:我所提倡的素质教育着重强调的是创造力的培养,并不包括道德的因素。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最大限度地挖掘个人的潜力和创造力。
记者:你在几本书中,都偏向赞扬国外的素质教育,如果中国也引用国外的素质教育模式,如何处理传统文化与素质教育之间的关系?
黄:有人说中国5000年的文明是包袱,也有人说是优秀传统文化。我认为这个世界的文化是丰富多彩的。国外的教育有它的优点,中国5000年文明也有它的精髓。是包袱就应该扔掉。
记者:美国的华人人数在不断增长,有些是新移民,有些则是ABC(在美国出生的华人),在这个人群中,你认为认识和保持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是必要的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会得到进一步加强还是会逐渐淡薄?
黄:我个人认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些精华,已经成为全人类的财富,比如强调人的正直、善良、勇敢,以及互助,继承和发扬这些传统文化的精华是很有必要的。但如果说中国传统文化就是要小孩子读中国名著,学中文,讲汉语,则大可顺其自然。我每天都给矿矿读上一段金庸的武侠小说,但他的兴趣也仅限于此,小子的中国话说出来跟“洋鬼子”一个味。
记者:据说,你的《素质教育在美国》是以你儿子矿矿(大名黄矿岩)为观察对象的,现在他也快上高中了,如果他谈恋爱,你支持吗?
黄:他没有谈恋爱,倒有不少女孩子约他。我跟他谈过这个问题,他不让我担心,说自己知道怎么做。这方面我还是比较传统的。
记者:在美国,许多孩子长大后就离开家走向独立。如果过几年矿矿也这样做,你会怎么处理?
黄:我会和他讲道理,如果他选择离开家独立,我尊重他的选择。
记者:我们都知道比尔·盖茨是中途从哈佛大学辍学,然后创办了微软,如果有一天,矿矿也想从类似哈佛、耶鲁这样的名牌大学辍学,而去搞实业,你会支持还是反对?
黄(笑笑):这个问题很难回答。从传统上讲,我还是希望他先读完大学。
记者:现在所说的素质教育似乎是面向学生的。可像我们这一代30多岁了,错过了素质教育的年代,怎么办?
黄:素质教育面向的不只是学生,各行各业、各种年龄层的人都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记者:在中国,要推广素质教育是件长期工程,因为农村师资力量的缺乏和教师素质都有待提高。师资培训蕴藏着巨大的商机,以你目前所拥有的无形资产,你对这方面有没有打算?
黄:我目前正在计划之中。我正在写一本书,我儿子矿矿也在写一本书,不久就可以与读者见面了。
记者:我们有个建议,由你发起,和媒体共同提出设立一个“素质教育日”,让社会、家长、老师都更关注素质教育。
黄:比较有意思。但“素质教育日”这个名称听上去,似乎只关心那一天,可以改个更好的。《海外星云》(2000年2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