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6月1日凌晨,刚上京哈高速没多久就遇上了堵车。但司机没想到的是,这条规模罕见的堵塞车龙一度排到30公里开外,而且18个小时纹丝未动。
事情始十一些司机听说吉林交通部门正治理超限超载,因害怕受罚,由黑龙江出境的一些司机及货主不敢前行,以致车辆越积越多。有关部门同意放行后,部分司机却坚持“讨说法”拒绝撤离,并将对向车道堵塞。政府部门估计,当天堵塞车辆超过1万辆。
其实,类似事件并不鲜见。早在2004年6月我国启动大规模治超之初,江西就有部分货运业主为“避风头”不敢出车,导致鲜活农产品大量积压。此后,江西省交通厅等五部门不得不采取“超载暂不登记”的过渡性措施,以保障鲜活农产品运输。而时隔两年,京哈高速公路发生的这起堵塞封路事件也是经过两省交通部门协调同意“不罚款、不录像、不收费”才逐步化解。有关人士认为,从根本上杜绝治超治限过程中类似事件的发生,有关部门应着重研究三大课题。
被动的末梢治理
企图逃避处罚是此次京哈高速堵车事件的导火索。2006年5月31日1 7时34分,吉林省拉林河超限站在京哈高速公路长春方向距省界3500米超限检测站前方进行检测。截止到6月1日7时左右,共检测车辆694台次,处罚超限车辆13台,其间车流量为901辆。
5月31日22:21~6月1日6:55,黑龙江省交通部门两次反映其拉林河收费站有部分大型货车滞留,交警两次带领滞留货车通过,均无货车司机响应,部分司机代表称“要为今后的运输讨个说法”不肯离去,最终致使上万台车辆滞留。
黑、吉两省有关部门经过紧急协商,同意车主提出的“不罚款、不录像、不收费”的通行要求。6月1日16:45,滞留在黑龙江拉林河收费站的车辆开始通行,至20:20全部驶离。据初步测算,约2000辆大型货车免费通行,通行费流失约40万元。
吉林省一位交通人士表示,是否可以尝试进行源头管理,在厂家或货主装货出发前进行检测与管理,超限超载就地解决,不合格不予放行。这既可以减轻路面管理的压力,也能减少社会不稳定因素。
“胆大者闯关,胆小者挨罚”
强行通过检测站的现象在日常管理中屡见不鲜。此次事件的直接原因是个别司机开始时伺机闯关。当发现是24小时检测无机可乘时,便纠集部分人员,并阻止准备前行的司机。而且许多司机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闯关心理,当面临较大的阻力时,则会“团结”在一起集体抗衡。
“规范治超”引抵制
部分长途货车司机长年走南闯北,与各省的交通运政部门打交道,会将各省治理超限超载的情况进行比较。在此次京哈高速公路堵车事件中,部分货车司机代表提出了“吉林省拉林河超限检测站管得太严、罚款多;重复罚款;吉林省交警、路政治理超限、超载处罚标准不统一:吉林省超限检测站称重的秤不准”等问题。
吉林省高速公路管理局副局长李春福表示,考虑到车辆长时间滞留,气温又较高,有的车辆载有鲜活物品,不能让司机们承受太大的损失,所以此次事件终以黑、吉两省交通管理部门对司机予以“三不”政策放行而结束。据查,吉林省在高速公路入口检测,对24小时内已接受超限超载处罚的车辆不再给予处罚,仅是登记车号并放行。车货总重量未超过5%的不予处罚;超过5%的按下限处罚。考虑到车速、天气等原因可能会使部分检测仪存在误差的现象,对提出复检要求的车辆一律无条件复检。复检时超限未超过2吨的不予处罚。
据了解,该省治超工作比较规范,但由于各省份间行动不统一,造成了外省过来的司机对其产生了较大的抵触情绪。在协商处理堵车事件时,吉林方面有关人员前往黑龙江境内都要换乘黑龙江牌照的车辆,以防意外。
但这次事件是否会产生一定的效仿效应,今后再发生此类事件应如何处理,这为全国的交通运政部门提出了新的课题。而且,此间发生的事件,是在这样的一种环境之下:由于长期以来运价偏低,近日燃油价格连续大幅上涨,导致运输成本加大,运输业恶性竞争加剧,超限运输成为车主增加收入的主要手段。
(作者单位: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