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模型的研究进展

来源 :神经损伤与功能重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xunju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建筑业及交通业的发展,急性脊髓损伤(spinal cord injury,SCI)的发病率逐年升高,损伤后神经功能恢复困难,致残率与死亡率高。合理的SCI模型是进行SCI基础研究的前提,目前常见的有挫伤型模型、气囊压迫型模型、切割型模型、光化学诱导型模型、牵拉型模型等。各种模型适用的研究方向不同,如切割型模型将脊髓全部或部分切断,可用于解剖学评价是否有轴突再生,而压迫型与挫伤型模型可较准确地模拟临床SCI病理表现,并很好地呈现SCI继发性损伤的病理变化。本文对上述常见SCI模型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大脑中动脉(MCA)供血区的梗死形态与颅内动脉狭窄之间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78例连续的急性MCA区域梗死且颅内动脉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重度ICA病变更多表现为穿
目的分析腰丛神经阻滞麻醉发生双侧阻滞的原因、临床表现及其处理和预防。方法观察42例腰丛神经阻滞并发双侧阻滞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呼吸的变化,观察健侧肢体恢复运动的时
目的观察膀胱肿瘤术后应用不同化疗药物行膀胱灌注的疗效,并探讨其护理方法。方法我院2003年1月-2012年1月行膀胱癌手术的患者112例,应用不同的化疗方案给予膀胱灌注,在局部
以硝酸锌、氢氧化钠为原料,采用水热法制备出氧化锌微纳米晶,并研究了表面活性剂对氧化锌微纳米晶形貌的影响,探讨了不同形貌氧化锌微纳米晶的生长机理。采用X射线衍射(XRD)、
以2,5-二羧酸-3,4-乙烯二氧噻吩为原料,经过催化脱羧反应合成聚合物单体3,4-乙烯二氧噻吩。通过对催化剂、溶剂、反应温度及反应时间4个因素的改变,对其合成工艺进行了优化。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