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校教工党支部处于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教职工的核心,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目前,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中还存在支部设置不合理、组织生活质量不高、党建研究指导不够、组织发展滞后等问题,需从科学设置支部、创新组织活动内容、健全制度、加强自身建设、建立激励机制等方面着手解决,以不断提高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关键词: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
作者简介:杨冰(1966-),女,福建泉州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助理研究员;庄森(1982-),男,满族,辽宁凤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助教。(江苏 南京 210095)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农业大学党建研究课题“高校教工党支部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作用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DJ09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150-02
在党的基层组织中,党支部处于最基层,是党组织强大肌体的细胞,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高校教工党支部处于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教职工的核心,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建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独特优势在于知识高度密集、人才高度云集、信息高度聚集,在创造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高校教工党支部已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成为联系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桥梁,成为传播科学、培养人才、创新理论和塑造精神的重要阵地。
2.高校教工党支部肩负着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教工党支部必须担当的重要政治责任。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方向引领和政治保障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3.高校教工党支部承担着破解高校发展难题的重要任务
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维护高校和谐稳定是高校教工党支部的重要任务。在平均利益分配,确保教育公平,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群众,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广大师生可承受的程度等方面,教工党支部都发挥了“平衡器”和“稳定器”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长期发展,各高校已探索了一些基本工作思路和方法。但从现实状况看,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工党支部设置不合理
由于高校本身职能的特殊性和各部门、各学科的差异性,教工党支部所属行政单位组成比较复杂。有些部门党的工作受行政性权力因素制约较大,有的党支部由多个单位的党员联合组建,有些支部包括几个科室和课题组,党的工作难以与各单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组织活动开展与单位的特点联系不紧,合力作用体现不明显,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2.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
由于重教学科研、轻党建的原因,凡涉及教学科研的工作,教工党支部会不遗余力,但涉及党建和其他工作时,往往出现责任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深入,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工作临时应付,活动组织随意性大,有政治活动时就勉强安排。组织学习无规律,导致了支部管理松懈,民主评议、组织生活等流于形式,缺乏创新,只囿于传统的经验和做法。党支部工作停留在学文件、读报纸、听报告等活动上,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党员之间缺少深层次的思想交流,组织生活质量难以保障,削弱了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教工党支部对党建工作研究指导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主要致力于教学科研工作,教工党支部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少就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给予具体指导。另外,支部書记选配主要为兼职,由于部门骨干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选配的支部书记多数资历不高、阅历较浅,因而工作效率较低,只能简单完成上级党组织下达的各项指令,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工作缺乏深层次思考。这些在政治上弱化了党支部的影响,在实践中影响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
4.教工党支部组织发展工作滞后
在高校发展党员普遍存在重学生、轻教师的现象,教工党员发展速度缓慢,特别是对“双高”人员的发展。“双高”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紧,没精力顾及整个严格、漫长的党员发展程序。而各民主党派以主动发展“双高”教师为目标,发展政策灵活,吸引了许多“双高”教师。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呈现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高校部分教师政治观趋于实际,动机倾向于功利化。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业务上,对政治的要求不够积极,要求入党的人不多。另外,部分教工党支部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不够,不能主动帮助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教工组织发展滞后。
三、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的建议
面对以上问题,高校教工党支部要敢于正视,准确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在历史回顾中把握方向,在现实中找准目标,针对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中的不足,改进方法、注入活力、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更加有效地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作用。
1.科学设置党支部,扩大组织覆盖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工党支部设置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改变原有组织设置的惯性思维,对教工党支部设置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根据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不同类型党组织和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把握需求、引导发展、分类指导,做到“垂直设置”、“交叉设置”和“灵活设置”相结合,在高校教工居住集中社区、教学科研团队中建立党支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各学科专业为基点,成立教工党员工作室,依靠各专业优势来鼓舞人、激励人。要将教工党支部的工作触角进一步向学生党支部延伸,向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课题组成员延伸,不断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2.找准着力点,创新支部组织活动内容
高校教工党支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就必须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创新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上下功夫。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搞好教书育人和发挥基层党组织“推进发展、教育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职能作为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坚持做到教工党支部活动与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相结合;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与管理工作相结合;与业务学习、校院发展相结合;与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相结合;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2]在学习、辅导、研讨、座谈等传统活动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高校师生党员特点,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增强学习的时效性、生动性和有效性。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鼓励教师党员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开展“将科研送进企业、送进乡村”等系列活动;积极推广“组织活动立项”以及“主题党日”、“优秀党日”评比活动;定期开展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互动活动,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在支部内开展“新老党员结对子,以老带新创教学科研佳绩”等活动,支部间可以开展“支部互助促教学科研发展”等活动,使教工党支部活动始终围绕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中心,相互切磋,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共同走好学院建设一盘棋。[3]
3.加强班子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实践证明,选好支部书记是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核心。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要按“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政治素质好、党性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务实、有奉献精神、有大局观念、群众威信高的党员担任。采取不同形式,定期对教工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提高支部书记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完善的制度是提高教工党支部战斗力的保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工作条例》规定,结合支部自身实际,制定党员行为规范、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员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改进活动内容和方法,把党的工作融会贯穿到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同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加班子整体合力;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及时了解支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特别是对有困难的老党员、急危重病党员,要把党内关怀落到实处,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凝聚人心,引导师生员工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4]
4.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教工党支部的建设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严格党员的组织管理,教育党员把学习理论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引导党员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与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传统作风,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切实提高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驾驭“三育人”工作的能力。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教工党支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5]
只有保质保量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教工党支部才能保持常盛不衰的生机和活力。要做好教工党员发展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积极向教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关心,积极引导,注重发挥专家、教授党员和教学科研骨干的辐射作用,要求他们不仅要做学术上的带头人,还要做政治上的领路人;改进方法、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做到“主动上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积极慎重做好教工党员发展工作,关心青年教工的思想进步、业务提高、生活改善,可以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优秀青年教工积极靠近党组织,不断壮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
5.加强考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高校教工党支部考核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科学合理评价教工党支部和党员,必须处理好基本标准与特色创新、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按“基本标准”,更要看“特色创新”;既要看指标数据,又不能唯数据;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努力的程度,又要体现个体要求;既要从纵向看发展,又要从横向看层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考核评价的准确性。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是有效开展教工党支部工作的保证。对考核优秀的党支部、党员和活动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对优秀支部书记和优秀党员在晋职、晋级、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优秀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思路、好做法,充分运用校报、网络等媒體进行宣传报道,增加教工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提高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待遇,为支部书记和委员提供一些补贴,将支部工作纳入业绩核算范畴,在年终核算教学科研工作量时也能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在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9-12-24.
[2]陆岩.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找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7.
[3]王惠,沈炜,张传晓.有效推进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手段研究[J].高校管理,2009,(5):10-11.
[4]彭博文,吕春.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4-55.
[5]庞亮.浅析如何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J].成功(教育版),2010,(3).
(责任编辑:麻剑飞)
关键词:高校;教工党支部;党建
作者简介:杨冰(1966-),女,福建泉州人,南京农业大学农学院,助理研究员;庄森(1982-),男,满族,辽宁凤城人,南京农业大学党委,助教。(江苏 南京 210095)
基金项目:本文系南京农业大学党建研究课题“高校教工党支部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作用的创新研究”(课题编号:DJ0902)的研究成果。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0079(2011)10-0150-02
在党的基层组织中,党支部处于最基层,是党组织强大肌体的细胞,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是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组织者、推动者、实践者。高校教工党支部处于教学、科研的第一线,是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团结教职工的核心,是完成各项工作的重要保证,因此,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党的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
一、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学校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1.高校教工党支部是党建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
高校的独特优势在于知识高度密集、人才高度云集、信息高度聚集,在创造知识、培养人才、服务社会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1]高校教工党支部已成为发展先进生产力和先进文化的重要力量,成为联系高级知识分子群体的重要桥梁,成为传播科学、培养人才、创新理论和塑造精神的重要阵地。
2.高校教工党支部肩负着教书育人的根本任务
把大学生培养成为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是高校教工党支部必须担当的重要政治责任。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大学生培养过程中发挥着方向引领和政治保障的重要作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提高他们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增强他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的信念、对党和政府的信任、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信心。
3.高校教工党支部承担着破解高校发展难题的重要任务
推动高校改革发展,维护高校和谐稳定是高校教工党支部的重要任务。在平均利益分配,确保教育公平,确保发展成果惠及大多数群众,把握改革的力度、发展的速度和广大师生可承受的程度等方面,教工党支部都发挥了“平衡器”和“稳定器”的作用。
二、目前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存在的问题
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经过长期发展,各高校已探索了一些基本工作思路和方法。但从现实状况看,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教工党支部设置不合理
由于高校本身职能的特殊性和各部门、各学科的差异性,教工党支部所属行政单位组成比较复杂。有些部门党的工作受行政性权力因素制约较大,有的党支部由多个单位的党员联合组建,有些支部包括几个科室和课题组,党的工作难以与各单位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组织活动开展与单位的特点联系不紧,合力作用体现不明显,战斗堡垒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2.教工党支部组织生活质量不高
由于重教学科研、轻党建的原因,凡涉及教学科研的工作,教工党支部会不遗余力,但涉及党建和其他工作时,往往出现责任意识不强,思想认识不到位,工作不深入,准备不充分等问题。工作临时应付,活动组织随意性大,有政治活动时就勉强安排。组织学习无规律,导致了支部管理松懈,民主评议、组织生活等流于形式,缺乏创新,只囿于传统的经验和做法。党支部工作停留在学文件、读报纸、听报告等活动上,缺乏针对性、实效性和时代感,党员之间缺少深层次的思想交流,组织生活质量难以保障,削弱了教工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3.教工党支部对党建工作研究指导不够
长期以来,由于主要致力于教学科研工作,教工党支部对党建工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很少就组织内部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并给予具体指导。另外,支部書记选配主要为兼职,由于部门骨干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选配的支部书记多数资历不高、阅历较浅,因而工作效率较低,只能简单完成上级党组织下达的各项指令,对思想政治教育及党建工作缺乏深层次思考。这些在政治上弱化了党支部的影响,在实践中影响了党支部作用的发挥。
4.教工党支部组织发展工作滞后
在高校发展党员普遍存在重学生、轻教师的现象,教工党员发展速度缓慢,特别是对“双高”人员的发展。“双高”教师教学科研任务重、时间紧,没精力顾及整个严格、漫长的党员发展程序。而各民主党派以主动发展“双高”教师为目标,发展政策灵活,吸引了许多“双高”教师。同时,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社会呈现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导致高校部分教师政治观趋于实际,动机倾向于功利化。他们把主要精力都投入到业务上,对政治的要求不够积极,要求入党的人不多。另外,部分教工党支部对青年教师入党积极分子培养力度不够,不能主动帮助他们积极向党组织靠拢,教工组织发展滞后。
三、创新高校教工党支部工作的建议
面对以上问题,高校教工党支部要敢于正视,准确定位,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只有在历史回顾中把握方向,在现实中找准目标,针对高校教工党支部在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和现实中的不足,改进方法、注入活力、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能更加有效地在教学科研中发挥作用。
1.科学设置党支部,扩大组织覆盖面
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教工党支部设置遇到了一些新问题,需要改变原有组织设置的惯性思维,对教工党支部设置形式进行探索和创新。根据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不同类型党组织和不同党员群体的特点,把握需求、引导发展、分类指导,做到“垂直设置”、“交叉设置”和“灵活设置”相结合,在高校教工居住集中社区、教学科研团队中建立党支部,扩大党组织覆盖面与活动的时间和空间;以各学科专业为基点,成立教工党员工作室,依靠各专业优势来鼓舞人、激励人。要将教工党支部的工作触角进一步向学生党支部延伸,向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课题组成员延伸,不断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和对党员的教育管理,促进学校教学科研事业的健康发展。
2.找准着力点,创新支部组织活动内容
高校教工党支部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要求,就必须找准开展活动、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在创新活动的内容、形式、方法上下功夫。要把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加强教学、科研与学科建设,搞好教书育人和发挥基层党组织“推进发展、教育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职能作为发挥作用的着力点。坚持做到教工党支部活动与提升党员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思想政治素质相结合;与教学、科研、学科建设、服务与管理工作相结合;与业务学习、校院发展相结合;与教书育人、培养合格人才相结合;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相结合。[2]在学习、辅导、研讨、座谈等传统活动方式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特征和高校师生党员特点,利用网络信息量大、不受时空限制等特点,增强学习的时效性、生动性和有效性。设立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积极开展党员志愿服务等活动;鼓励教师党员深入企业、农村、社区,开展“将科研送进企业、送进乡村”等系列活动;积极推广“组织活动立项”以及“主题党日”、“优秀党日”评比活动;定期开展教工党支部和学生党支部的互动活动,搭建师生沟通平台。在支部内开展“新老党员结对子,以老带新创教学科研佳绩”等活动,支部间可以开展“支部互助促教学科研发展”等活动,使教工党支部活动始终围绕学院教学科研工作中心,相互切磋,协调配合,齐心协力共同走好学院建设一盘棋。[3]
3.加强班子建设,建立健全规章制度
实践证明,选好支部书记是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核心。高校教工党支部书记要按“四化”方针和德才兼备的原则,选拔政治素质好、党性觉悟高、工作能力强、公道正派、廉洁务实、有奉献精神、有大局观念、群众威信高的党员担任。采取不同形式,定期对教工党支部书记进行培训,提高支部书记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
完善的制度是提高教工党支部战斗力的保证。按照党章和《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工作条例》规定,结合支部自身实际,制定党员行为规范、组织生活制度、民主评议制度、党员考核办法,建立和完善党支部目标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工作程序,改进活动内容和方法,把党的工作融会贯穿到教学、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同时,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增加班子整体合力;坚持民主生活会制度,及时了解支部工作存在的突出问题,增强解决自身矛盾的能力;从思想、工作、生活上关心党员,特别是对有困难的老党员、急危重病党员,要把党内关怀落到实处,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凝聚人心,引导师生员工为学校的改革、发展和稳定做出贡献。[4]
4.加强自身素质建设,做好党员发展工作
教工党支部的建设要以提高素质、增强党性为目标。加强党员的思想教育,严格党员的组织管理,教育党员把学习理论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引导党员把理论学习转化为坚定的共产主义信念与昂扬的精神状态和优良的传统作风,不断深化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改造,切实提高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本领和驾驭“三育人”工作的能力。通过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和高尚的道德情操,增强教工党支部的感召力和凝聚力。[5]
只有保质保量地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教工党支部才能保持常盛不衰的生机和活力。要做好教工党员发展工作,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积极向教职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主动关心,积极引导,注重发挥专家、教授党员和教学科研骨干的辐射作用,要求他们不仅要做学术上的带头人,还要做政治上的领路人;改进方法、转变观念、创新思路,做到“主动上门”,以理服人、以情感人。积极慎重做好教工党员发展工作,关心青年教工的思想进步、业务提高、生活改善,可以为青年教师营造良好的氛围,吸引优秀青年教工积极靠近党组织,不断壮大青年教师党员队伍。
5.加强考核管理,建立激励机制
高校教工党支部考核是进一步加强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机制的内在要求和重要举措。科学合理评价教工党支部和党员,必须处理好基本标准与特色创新、定性分析与定量考核、全面考核与重点考核、主观努力与客观条件、共性与个性的关系。既要按“基本标准”,更要看“特色创新”;既要看指标数据,又不能唯数据;既要看显绩,又要看潜绩;既要看努力的程度,又要体现个体要求;既要从纵向看发展,又要从横向看层次。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考核评价的准确性。
建立健全激励机制是有效开展教工党支部工作的保证。对考核优秀的党支部、党员和活动应给予表彰和奖励。并对优秀支部书记和优秀党员在晋职、晋级、评优等方面给予优先考虑。对优秀活动中形成的好经验、好思路、好做法,充分运用校报、网络等媒體进行宣传报道,增加教工党支部和广大党员的荣誉感和自豪感。同时,提高教工党支部书记的待遇,为支部书记和委员提供一些补贴,将支部工作纳入业绩核算范畴,在年终核算教学科研工作量时也能有所体现。
参考文献:
[1]刘云山.在第十八次全国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的讲话[R].2009-12-24.
[2]陆岩.加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找准发挥作用的着力点[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0,(2):6-7.
[3]王惠,沈炜,张传晓.有效推进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的手段研究[J].高校管理,2009,(5):10-11.
[4]彭博文,吕春.以科学发展为指导加强和改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建设[J].高等教育研究,2010,(3):54-55.
[5]庞亮.浅析如何加强高校教工党支部建设[J].成功(教育版),2010,(3).
(责任编辑:麻剑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