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和效果分析。方法 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心血管呼吸内科收治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比较两组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结果 观察组发生风险事件概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护理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护理;效果
心血管呼吸内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所以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相比其他科室更大,无论是患者自身的病情,还是精密仪器的操作,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控制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保证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功能率,对医院的服务印象具有重要意义[1]。现回顾性分析了我院40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心血管呼吸内科收治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0例。男228例,女172例;年龄52-83岁,平均(69.5±4.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病种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对形同不方便的患者为其增加护栏,并将锐器、暖瓶等危险物品放在离患者远的位置,防止发生坠床、烫伤等意外事故;保证室内和走廊地面的干燥,卫生间内准备防滑垫,防止患者摔伤;定期对患者的病床、轮椅等物品进行检查。②患者治疗时由于用药复杂,通常需要使用多种途径进行用药,护理人员在给患者用药时一定要强化三查七对工作,并對不同颜色的输液卡片进行标志,避免因配伍不当造成的事故发生。③强化与患者之前的沟通,降低和消除患者的不安,给予患者信心,让其积极的面对疾病;定时对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按摩,翻身并叩背,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咳嗽。④保持患者的房间通风,促进空气流通,并将室内的物品保持整齐。⑤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并从中挑选优秀的护理人员带教新来的护理人员,提高新来护理人员的相关临床知识和临床实践,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⑥安全用氧,确保“防堵塞、防火、防热、防油”,注意中心管道吸氧装置的终端必须要和流量表紧密的连接,防止意外弹出对患者造成伤害。⑦根据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选择适宜的流量进行吸氧,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⑧强化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给予拍背、翻身、雾化吸入等,并鼓励患者多饮水;若患者出现咯血、痰多但不易咳出者,于床旁痰吸引,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运动与智力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以1%低于对照组10%;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熟练度以99%显高于对照组92.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综合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告诉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护理风险是在护理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不良后果,护理风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会存在。随着近年来空气质量的恶化,导致呼吸内科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其中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哮喘、慢性肺阻塞和呼吸衰竭等,呼吸内科主要以高龄患者为主,病情较重,且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护理工作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所以对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更要高度重视[3]。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管理,并将“以人为本”融入到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要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护理工作主要以心细、亲切、周到的工作态度来对待患者,让患者感觉到安心、舒心、放心。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丽霞.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6(10): 260-260,261.
[2]王桂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 262-263.
[3]关薇.基于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 3(4):707-708.
【关键词】护理风险管理;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护理;效果
心血管呼吸内科是医院重要的科室,所以患者发生护理风险的概率相比其他科室更大,无论是患者自身的病情,还是精密仪器的操作,都会给护理工作带来较大的风险。护理风险管理能有效控制护理工作中的风险,保证患者与医护人员的人身安全,降低医疗事故的发生功能率,对医院的服务印象具有重要意义[1]。现回顾性分析了我院400例患者的护理过程,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2017年我院心血管呼吸内科收治的40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0例。男228例,女172例;年龄52-83岁,平均(69.5±4.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比、年龄、病种比较上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对形同不方便的患者为其增加护栏,并将锐器、暖瓶等危险物品放在离患者远的位置,防止发生坠床、烫伤等意外事故;保证室内和走廊地面的干燥,卫生间内准备防滑垫,防止患者摔伤;定期对患者的病床、轮椅等物品进行检查。②患者治疗时由于用药复杂,通常需要使用多种途径进行用药,护理人员在给患者用药时一定要强化三查七对工作,并對不同颜色的输液卡片进行标志,避免因配伍不当造成的事故发生。③强化与患者之前的沟通,降低和消除患者的不安,给予患者信心,让其积极的面对疾病;定时对患者的受压部位进行按摩,翻身并叩背,帮助患者更好的进行咳嗽。④保持患者的房间通风,促进空气流通,并将室内的物品保持整齐。⑤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培训,提高护理工作的质量,并从中挑选优秀的护理人员带教新来的护理人员,提高新来护理人员的相关临床知识和临床实践,提高护理人员的整体护理质量。⑥安全用氧,确保“防堵塞、防火、防热、防油”,注意中心管道吸氧装置的终端必须要和流量表紧密的连接,防止意外弹出对患者造成伤害。⑦根据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选择适宜的流量进行吸氧,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⑧强化患者的呼吸道管理,对于痰液粘稠的患者给予拍背、翻身、雾化吸入等,并鼓励患者多饮水;若患者出现咯血、痰多但不易咳出者,于床旁痰吸引,保持呼吸道的畅通。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风险事件发生率、护理人员操作熟练度、综合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2]。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以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检验;计量资料以(χ±s)表示;采用t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儿运动与智力发育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发生风险事件的几率以1%低于对照组10%;观察组护理人员的护理操作熟练度以99%显高于对照组92.0%,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综合满意度与护理质量评分均显著告诉对照组(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3讨论
护理风险是在护理过程中因为各种原因导致的患者病情恶化甚至死亡的不良后果,护理风险在整个治疗过程中均会存在。随着近年来空气质量的恶化,导致呼吸内科患者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其中常见的是呼吸道感染、支气管扩张、哮喘、慢性肺阻塞和呼吸衰竭等,呼吸内科主要以高龄患者为主,病情较重,且患者的治疗周期较长,护理工作的风险也随之增加,所以对心血管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更要高度重视[3]。本次研究中对照组患者给予内科传统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风险管理,并将“以人为本”融入到整个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尽量要从患者的角度考虑问题,并有效解决问题。护理工作主要以心细、亲切、周到的工作态度来对待患者,让患者感觉到安心、舒心、放心。
综上所述,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风险事件的发生,同时提高了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何丽霞.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4,16(10): 260-260,261.
[2]王桂玲.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J].中国保健营养,2016,26(7): 262-263.
[3]关薇.基于护理风险管理在心血管内科、呼吸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 3(4):707-7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