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策划缘起】
“悔丁族”,是指当初的“丁克族”在大龄时又想怀孕,不得不踏上了尴尬又艰辛的备孕生活。
“丁克族”曾经盛极一时,他们认为两人世界自由自在,没有拖累、没有羁绊,可以随心所欲享受生活、享受自由。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坚定分子也开始游移:家中缺个孩子,生活似乎有了残缺;没有养育孩子的辛酸与甜蜜,夫妻俩奋斗似乎少了目标和动力。于是,孩子成了他们心里永远的痛。
当初无畏的“战士”成了“叛徒”;忠贞的爱情成了背离;坚定的信仰和奋斗,到头来却被自己当作笑话;原以为终生可以坚守的生活信条,最后变成了无尽的折腾。那些年轻时就想着“丁克”一生的男女,到了大龄时期,便开始想方设法要个孩子。在网络备孕妈妈的社区里,这类人群不在少数,他们被称为“悔丁族”。由坚定的“丁”到现在百般折腾的“悔”,个中辛酸谁能体味。本期让我们共同关注——
【故事会】
人生在变,选择会改
口述/佳倩(女,38岁,家居陈列师)
整理/蕊红
与杨晖结婚后,我便打定主意要做一个“丁克族”。因为在骨子里,我是很害怕生育的。我一直觉得,生育是一个女人价值打折的开始。再漂亮的女人,只要生了孩子,男人对她的评价就会大打折扣。而生育后的女人那走样的身材、邋遢的妆容,是怎样一种不堪的模样啊!因此,打定主意不要孩子的我,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杨晖,没想到思想前卫的他竟然赞成我的想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接踵而来。杨晖是独生子,公公婆婆从我们结婚那天起,就巴望能抱上孙子。我们选择“丁克”,无疑使他们的美好愿望成为泡影。那些年,公公和杨晖几乎不能心平气和地说上一句话,经常骂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你不要孩子,就不要回家见我!”
事实证明,时间越长,我们面临的压力也越大。由于我们结婚几年没生孩子,不少人将我们当作异类悄悄议论,说我们不知有什么毛病。开始时,我们总是一笑置之,但次数多了,心里就不是滋味。
2009年春节,我和杨晖去欧洲旅游。回国后刚下飞机,杨晖的姐姐就打来电话,说父亲去世了。她哽咽着说:“父亲临终前说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们都结婚几年了,连个孩子也没有,将来老了怎么办?你们还是抓紧时间要个孩子吧,不然他老人家死了也闭不上眼啊!”
权衡再三,我决定要一个孩子。当我将想法告诉杨晖时,与我一样对做“丁克”有了悔意的杨晖欣然同意。
但我已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要怀上一个孩子,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自然受孕不成,我便想到了试管婴儿。在网上得知省城一家医院能做此手术后,我们慕名前往。
医生给我和杨晖做了各项检查,确定身体条件合格后,便给我打促排卵针。在卵子受精成为胚胎后,将两枚受精胚胎放入我的体内。但因为我体质的原因,放进体内的胚胎还没有成活,就相继流掉了。由于针药的作用,打了几个月针后,我的臀部结了硬块,连坐都很困难,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做了几次试管婴儿失败后,我们的感情也陷入了危机,杨晖见我总也怀不上,对我越来越冷淡。为了保住婚姻,心存希望的我在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又拉着杨晖去了北京。但这次医生给我打了排卵针后,情况很不理想,医生只从我的体内取到了一枚卵子,无奈之下,我只得接受了一位病友捐献的两枚卵子。
历经2年痛苦的煎熬,2011年4月,我终于成功怀上了宝宝。抚摸着腹中渐渐长大的胎儿,我满怀感慨。当初,如果我不做“丁克”,在适合怀孕的最佳年龄要孩子,也许就不会有如此的痛苦。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口述/萧剑(男,45岁,销售经理)
整理/小宝
我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自小我在父母眼里就颇为叛逆。当初和妻子谈恋爱进展到谈婚论嫁时,她说为了保持身材,打算不要孩子——当时“丁克族”还只是个传说,可当“丁克”真正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我开始有些犹豫:万一父母反对怎么办?同事们怎么看我?不要孩子老了会不会孤独?但面对妻子的爱美之心和坚决态度,感情战胜了理性。我想反正还有个哥哥,“传宗接代”的任务交给他完成吧。别人的眼神?管它呢,过自己的日子,让别人说去吧!
两人世界确实潇洒,我们俩日常开支不大,房子、车子都有了,经济上不用发愁。所以,我们每年都利用黄金周或工休假外出旅游,先是国内游,后来是世界游。当跑遍了有名的景点的时候,静下心来看一看,行万里路的结果,只是保留了一摞又一摞的相册和硬盘里一些聊以自慰的旅游视频。
激情退去,人到中年,我俩开始面对平静的生活,心态也淡定了许多。事情的转变出现在2009年的夏天。侄女因为小升初考得不错,哥哥一家趁暑假来北京旅游。看着亭亭玉立的侄女,妻子欣喜地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吃饭时,哥哥悄悄地跟我说:“爸妈希望你们能生个儿子,我算是让他们失望了。”
原来我身上寄托着父母传承“香火”的重任!那天晚上,妻子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我知道她被哥哥一家热闹、高兴的氛围所感染,内心在纠结。
第二天,一夜未眠的妻子向我宣布:我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那年,我42岁,她40岁。
一直以为怀孕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可当你真正想要了,却才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戒酒、戒烟,高调宣布要“封山育林”。同事们说我在办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妻子一吃叶酸就是几年,反复向有孩子的女同事讨要经验,准备怀孕的事情在她的公司里众人皆知。
我们认识或相熟的同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有了吗?”或是“搞定了没?”连我们办公室的领导都知道我们再准备怀孕,每次公司有应酬,我和妻子都成了各自公司的“国宝”级保护动物。妻子觉得压力无比巨大:“早知道我真的不该说要准备怀孕哦。”
3年过去了,我们的家中依然是两人。寻医问药、求神拜佛的事,我们都干过。曾经一度,妻子还想到要做试管婴儿。她对当初的行为很内疚,但还宽慰自己:“我们都喜欢狗,有狗和有孩子在我们心里是一样的。”其实,我知道她内心一直在挣扎。
现在,我经常告诫身边要好的哥们:“千万别头脑发热,有些东西还是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千万不要像我们一样,后悔都来不及。”
为了惬意,我们甘愿“丁克”
口述/紫凝(28岁,公司文秘)
整理/幽幽
事情要从我们新婚不久的一次聚餐说起,那本是我和闺密们精心策划的“烛光派对”。可到了现场,却令我大跌眼镜,除我一人之外,她们竟然都带了孩子。4个小家伙从半岁多到6岁不等,活动刚开始,孩子们还算乖巧。可不到半小时,个个都开始“发飙”了。有的哭着闹着要回家,有的争着抢着要食品,最小的那个或许是饿了,哇哇直哭。闺密罗文也顾不得平时的淑女范,掀开上衣便袒胸露乳地给孩子喂奶。
更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刹那间,罗文腹部的赘肉和剖腹产留在肚子上的疤痕清晰可见,我不觉全身颤抖起来,幸亏心细的老公及时拥住了我。不一会,闺密们携女带子纷纷离去了,空荡荡的包房里只剩下我和老公相依着。看着我高高嘟起的嘴巴,善解人意的老公执意要把“烛光晚餐”进行到底。在柔和的烛光下,我们两人默默地深情对视着,生活的喧嚣,世俗的纷扰似乎都随风而去。那一刻,我们不禁同时感叹:两人世界真好!
那天夜里,我难以入睡,梦里又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为了生孩子,我的“小蛮腰”不见了,成了行动迟缓笨拙的“大肚婆”。而且,每天应付孩子的吃喝拉撒,令我焦头烂额……一声“尖叫”打破了沉寂的黑夜,我向老公声嘶力竭地喊道:“我不要生孩子!”贴心的老公不停地安抚着我,更没想到的是,他也点头答应了。
后来,无忧无虑的时光让我一次次品尝到了两人世界的幸福。何时何刻只要心血来潮,我们就可以腻在一起,即使再过分的动作,也不用顾虑“第三只眼睛”的存在。一次,单位要派一位女文秘前去云南省大理市出差,几位同事都以照顾孩子为由拒绝了,而我可毫无顾虑地独身前行,没想到这次经历还给我带来了升职的机会。
2010年秋天,由于一时疏忽,我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公时,他欣喜若狂,再三乞求我把孩子留下来。他一遍又一遍地劝说我:“孩子,是婚姻的纽带,是夫妻双方情感稳固的桥梁。”最后,他的“甜言蜜语”打动了我,我们便一同享受孕育小生命的美好期待中。可是,妊娠初期的反应也随之而来,呕吐、厌食暂且不说,我们每周固定的“密爱”计划也被彻底取消了,爱的冲动在,但必须刻意地抑制,身体的焦渴与心灵的烦躁,让我们最终决定放弃这个孩子。
直到今天,我们还依然过着优哉的日子,而且,我还经常开导老公“丁克”家庭才是人文自由的最高境界,假如有一天我们彼此不爱了,也可坦然地离开,没有任何的束缚与羁绊。一句话说到了老公的心里,他也渐渐适应了“丁克”的生活。
而今,我们还在两人的爱巢里肆意地享受着,尽管我们也遭遇了旁人不解的目光,但我们会为这份心灵的惬意继续坚持下去……
【专家观点】
生还是不生,都该被祝福
◎嘉宾赖庆沅(江西民俗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有句台词:“今天明天你觉得有意义,明年后年呢?再过10年呢?你还会觉得这有意义吗?”10年前,20年前,有很多人觉得做“丁克”很有意义;但今天,他们突然觉得要个孩子比做“丁克”更有意义。世上没有后悔药,有钱难买早知道。有人做“丁克”,就必然有人会后悔。后悔的人多了,便有了“悔丁族”。
“丁克”之所以“丁克”,无外乎出于几种考虑:一是怕生孩子加重经济负担或影响事业发展。二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孩子一来,麻烦也就接踵而至。不要说“犬子在,不远游”,仅是入托难就难倒一大片。三是两人的浪漫生活还没过够,不想让孩子打扰了夫妻感情。有了这许多考量,不少人便会觉得做“丁克”有意义。然而“丁克”生活是否如想象般美妙呢,原先的“丁克”们为何选择“叛逃”?
从社会的角度看,“丁克”家庭的增多会导致离婚率上升、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养老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而社会对“丁克”家庭持不鼓励态度。“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数千年来,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丁克”家族很难成为全社会的生活潮流。
从家庭的角度看,人性中最本能的母性、父性和对天伦之乐、儿女亲情的向往,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生,这也是导致“丁克”落跑最自然的因素。还有些人迫于亲友家人的压力而放弃“丁克”。有些家庭几年之后浪漫归于平淡,夫妻间产生了“审美疲劳”,渴望以孩子的出现给生活带来新惊喜,因而也放弃了“丁克”。
从个人的角度看,有些当初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而被迫“丁克”的夫妇,随着工作形势的稳定和收入的增多,具备了生养孩子的客观物质基础,从而自然退出“丁克”行列。
丁与不丁,孩子是标志;悔与不悔,主因是孩子。在养老的压力、身体的衰弱,精神需要慰藉等因素的刺激下,不少“老丁”开始动摇、后悔,开始“迷途知返”。当然,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这也的确让不少“悔丁族”付出了“既尴尬又艰辛”的代价。所幸如今医疗水平不断进步,有各种辅助生育技术,这些能帮助“悔丁族”们实现心愿。社会已渐开明,实在不能生育的,还可以领养。
对于“悔丁族”而言,后悔归后悔,也可以选择坚持、坚守。当一大批人成了逃兵的同时,也是前有仆,后有继,不断有人加入了“丁克”大军。
“丁克”家族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随时放弃。 不管“丁克”还是“悔丁”,只要不是因外界环境扭曲了家庭常态,想生生不起,想生不敢生,都是该被祝福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悔与不悔,生还是不生,只是个人对社会条件、个人意愿、文化承接方面做出的最后权衡。
【心理分析】
“丁克”未了,“悔丁”已至
◎嘉宾李金萍(南昌市天纵女心理咨询工作室主任)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始流行“丁克”。时至今日,当年“丁克”,已人到中年,开始后悔当初的少不知事,并张罗着修补家庭的残缺,忙着生个一儿半女。此种心理,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种:
激情退潮之后,空余喧嚣的寂寞。人在恋爱的时候是唯我的、纯粹的,不希望受到打扰,享受爱情是青春年华中最炽烈的幸福。多年之后,当激情退却,婚姻归于平淡。人们就会寻找另外的寄托,这时发现,婚姻中唯一可以把握的不是爱情,而是孩子,孩子才是无法与自己真正剥离的爱。
财富累积,不安全感来袭。有很多“丁克”夫妇通过多年的奋斗,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当财富越积越多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能享受的东西还是有限的。而且财富越多,身边真心的人越少,不安全感日益增强。只有自己的骨肉才是最可信任的,也是他们最愿意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
被他人的幸福所诱惑。人到中年之后,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提及最多的就是孩子。他们会说孩子的趣事,孩子成长带来的快乐,还有孩子带来的成就感。他们嘴里的这些幸福会成为一种诱惑,不断地激发“丁克”们对天伦之乐的想象和向往。
事业无成,患得患失。很多“丁克”夫妻到中年后,事业上无所成就,生活上平平淡淡,就会有很强的失落感。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年轻时需要爱情、轻松、享乐,需要打拼事业。一旦人到中年,发现事业上平平,情感上淡淡,就会患得患失,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自然也就想到了孩子。
对老年的恐惧,寻求最终的归属。现在社会进入老年人高峰阶段,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婚姻关系也越来越不稳定,没有孩子的婚姻更是缺少了维系婚姻的稳定纽带,这会让越来越多的“丁克”夫妻感到恐慌。孩子存在的意义就日益凸显出来。
现在社会,人们越来越缺乏安全感,退守成了大多数人首选的防御机制。但靠孩子来解决问题,不能算是最好的办法。“丁克”夫妻应该视情况而定,确实想要个孩子,或者有必要要孩子的,可以考虑生个孩子。没办法生孩子的,可以考虑自己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生活目标的再确立。人生一世,最主要的是生命的存在要有意义,只要我们活过,活得充实而有意义,也就无憾此生了。
【网络来风】
龙在天其实,我认为所谓的“丁克”,大多数是年轻时的一时冲动和没有经过理智考虑的结果。我很多朋友都有这种想法,也包括本人,想结婚后过简单的两人世界。但随着年纪的增大,爱情和自由不再是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父母和社会舆论带来的压力会让原本自由的生活变沉重。等到年纪大的时候,两个人的家空空荡荡的,完全称不上一个完整的家。毕竟,永远保持年轻热闹心态的人总还是少数。
小小风雨时间能改变的东西太多,包括心境。不同年龄段,不同的人生阶段,心境最能反映年轮的变化。“丁克”是个好想法,可晚年会幸福吗?家有宝贝,尽管一切看起来乱七八糟,可那种幸福难以言表。这也是一种自我的成长,并且是非常实质性的一种成长。
杜杜“丁克”只是一种人生态度,既然别人已经选好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也不能多说什么。只是在我看来,一个家只有两个人显然是不完整的,虽说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很高,但一个孩子还是抚养的起的。当然,多了一个孩子,并不是多一双碗筷而已,多的是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责任。
心香一瓣数千年来,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丁克族”很难成为全社会的生活潮流。当初那些嫌麻烦、怕身材走样、希望过两人世界浪漫生活、害怕承担养儿育女的责任,立志做“丁克”们,后悔了?着急了?不过,该享的福你们都享过了,现在想回归,这条路不好走。
冉冉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会有不同的人生规划或理想,很多时候还是要给自己留一条转身的路。
“悔丁族”,是指当初的“丁克族”在大龄时又想怀孕,不得不踏上了尴尬又艰辛的备孕生活。
“丁克族”曾经盛极一时,他们认为两人世界自由自在,没有拖累、没有羁绊,可以随心所欲享受生活、享受自由。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中的坚定分子也开始游移:家中缺个孩子,生活似乎有了残缺;没有养育孩子的辛酸与甜蜜,夫妻俩奋斗似乎少了目标和动力。于是,孩子成了他们心里永远的痛。
当初无畏的“战士”成了“叛徒”;忠贞的爱情成了背离;坚定的信仰和奋斗,到头来却被自己当作笑话;原以为终生可以坚守的生活信条,最后变成了无尽的折腾。那些年轻时就想着“丁克”一生的男女,到了大龄时期,便开始想方设法要个孩子。在网络备孕妈妈的社区里,这类人群不在少数,他们被称为“悔丁族”。由坚定的“丁”到现在百般折腾的“悔”,个中辛酸谁能体味。本期让我们共同关注——
【故事会】
人生在变,选择会改
口述/佳倩(女,38岁,家居陈列师)
整理/蕊红
与杨晖结婚后,我便打定主意要做一个“丁克族”。因为在骨子里,我是很害怕生育的。我一直觉得,生育是一个女人价值打折的开始。再漂亮的女人,只要生了孩子,男人对她的评价就会大打折扣。而生育后的女人那走样的身材、邋遢的妆容,是怎样一种不堪的模样啊!因此,打定主意不要孩子的我,便将自己的想法告诉杨晖,没想到思想前卫的他竟然赞成我的想法。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问题接踵而来。杨晖是独生子,公公婆婆从我们结婚那天起,就巴望能抱上孙子。我们选择“丁克”,无疑使他们的美好愿望成为泡影。那些年,公公和杨晖几乎不能心平气和地说上一句话,经常骂他:“‘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如果你不要孩子,就不要回家见我!”
事实证明,时间越长,我们面临的压力也越大。由于我们结婚几年没生孩子,不少人将我们当作异类悄悄议论,说我们不知有什么毛病。开始时,我们总是一笑置之,但次数多了,心里就不是滋味。
2009年春节,我和杨晖去欧洲旅游。回国后刚下飞机,杨晖的姐姐就打来电话,说父亲去世了。她哽咽着说:“父亲临终前说他最放心不下的就是你。你们都结婚几年了,连个孩子也没有,将来老了怎么办?你们还是抓紧时间要个孩子吧,不然他老人家死了也闭不上眼啊!”
权衡再三,我决定要一个孩子。当我将想法告诉杨晖时,与我一样对做“丁克”有了悔意的杨晖欣然同意。
但我已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要怀上一个孩子,已经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自然受孕不成,我便想到了试管婴儿。在网上得知省城一家医院能做此手术后,我们慕名前往。
医生给我和杨晖做了各项检查,确定身体条件合格后,便给我打促排卵针。在卵子受精成为胚胎后,将两枚受精胚胎放入我的体内。但因为我体质的原因,放进体内的胚胎还没有成活,就相继流掉了。由于针药的作用,打了几个月针后,我的臀部结了硬块,连坐都很困难,身体和心理都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做了几次试管婴儿失败后,我们的感情也陷入了危机,杨晖见我总也怀不上,对我越来越冷淡。为了保住婚姻,心存希望的我在休养了一段时间后,又拉着杨晖去了北京。但这次医生给我打了排卵针后,情况很不理想,医生只从我的体内取到了一枚卵子,无奈之下,我只得接受了一位病友捐献的两枚卵子。
历经2年痛苦的煎熬,2011年4月,我终于成功怀上了宝宝。抚摸着腹中渐渐长大的胎儿,我满怀感慨。当初,如果我不做“丁克”,在适合怀孕的最佳年龄要孩子,也许就不会有如此的痛苦。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口述/萧剑(男,45岁,销售经理)
整理/小宝
我在家排行老二,有一个哥哥,自小我在父母眼里就颇为叛逆。当初和妻子谈恋爱进展到谈婚论嫁时,她说为了保持身材,打算不要孩子——当时“丁克族”还只是个传说,可当“丁克”真正落到自己头上的时候,我开始有些犹豫:万一父母反对怎么办?同事们怎么看我?不要孩子老了会不会孤独?但面对妻子的爱美之心和坚决态度,感情战胜了理性。我想反正还有个哥哥,“传宗接代”的任务交给他完成吧。别人的眼神?管它呢,过自己的日子,让别人说去吧!
两人世界确实潇洒,我们俩日常开支不大,房子、车子都有了,经济上不用发愁。所以,我们每年都利用黄金周或工休假外出旅游,先是国内游,后来是世界游。当跑遍了有名的景点的时候,静下心来看一看,行万里路的结果,只是保留了一摞又一摞的相册和硬盘里一些聊以自慰的旅游视频。
激情退去,人到中年,我俩开始面对平静的生活,心态也淡定了许多。事情的转变出现在2009年的夏天。侄女因为小升初考得不错,哥哥一家趁暑假来北京旅游。看着亭亭玉立的侄女,妻子欣喜地拉着她的手问长问短。吃饭时,哥哥悄悄地跟我说:“爸妈希望你们能生个儿子,我算是让他们失望了。”
原来我身上寄托着父母传承“香火”的重任!那天晚上,妻子翻来覆去地睡不着,我知道她被哥哥一家热闹、高兴的氛围所感染,内心在纠结。
第二天,一夜未眠的妻子向我宣布:我要有一个自己的孩子!那年,我42岁,她40岁。
一直以为怀孕是件很简单的事情,可当你真正想要了,却才知道事情没有那么简单。我戒酒、戒烟,高调宣布要“封山育林”。同事们说我在办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妻子一吃叶酸就是几年,反复向有孩子的女同事讨要经验,准备怀孕的事情在她的公司里众人皆知。
我们认识或相熟的同事见面第一句话就是“有了吗?”或是“搞定了没?”连我们办公室的领导都知道我们再准备怀孕,每次公司有应酬,我和妻子都成了各自公司的“国宝”级保护动物。妻子觉得压力无比巨大:“早知道我真的不该说要准备怀孕哦。”
3年过去了,我们的家中依然是两人。寻医问药、求神拜佛的事,我们都干过。曾经一度,妻子还想到要做试管婴儿。她对当初的行为很内疚,但还宽慰自己:“我们都喜欢狗,有狗和有孩子在我们心里是一样的。”其实,我知道她内心一直在挣扎。
现在,我经常告诫身边要好的哥们:“千万别头脑发热,有些东西还是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千万不要像我们一样,后悔都来不及。”
为了惬意,我们甘愿“丁克”
口述/紫凝(28岁,公司文秘)
整理/幽幽
事情要从我们新婚不久的一次聚餐说起,那本是我和闺密们精心策划的“烛光派对”。可到了现场,却令我大跌眼镜,除我一人之外,她们竟然都带了孩子。4个小家伙从半岁多到6岁不等,活动刚开始,孩子们还算乖巧。可不到半小时,个个都开始“发飙”了。有的哭着闹着要回家,有的争着抢着要食品,最小的那个或许是饿了,哇哇直哭。闺密罗文也顾不得平时的淑女范,掀开上衣便袒胸露乳地给孩子喂奶。
更让我始料不及的是,刹那间,罗文腹部的赘肉和剖腹产留在肚子上的疤痕清晰可见,我不觉全身颤抖起来,幸亏心细的老公及时拥住了我。不一会,闺密们携女带子纷纷离去了,空荡荡的包房里只剩下我和老公相依着。看着我高高嘟起的嘴巴,善解人意的老公执意要把“烛光晚餐”进行到底。在柔和的烛光下,我们两人默默地深情对视着,生活的喧嚣,世俗的纷扰似乎都随风而去。那一刻,我们不禁同时感叹:两人世界真好!
那天夜里,我难以入睡,梦里又出现了这样的画面:为了生孩子,我的“小蛮腰”不见了,成了行动迟缓笨拙的“大肚婆”。而且,每天应付孩子的吃喝拉撒,令我焦头烂额……一声“尖叫”打破了沉寂的黑夜,我向老公声嘶力竭地喊道:“我不要生孩子!”贴心的老公不停地安抚着我,更没想到的是,他也点头答应了。
后来,无忧无虑的时光让我一次次品尝到了两人世界的幸福。何时何刻只要心血来潮,我们就可以腻在一起,即使再过分的动作,也不用顾虑“第三只眼睛”的存在。一次,单位要派一位女文秘前去云南省大理市出差,几位同事都以照顾孩子为由拒绝了,而我可毫无顾虑地独身前行,没想到这次经历还给我带来了升职的机会。
2010年秋天,由于一时疏忽,我发现自己竟然怀孕了!当我把这个消息告诉老公时,他欣喜若狂,再三乞求我把孩子留下来。他一遍又一遍地劝说我:“孩子,是婚姻的纽带,是夫妻双方情感稳固的桥梁。”最后,他的“甜言蜜语”打动了我,我们便一同享受孕育小生命的美好期待中。可是,妊娠初期的反应也随之而来,呕吐、厌食暂且不说,我们每周固定的“密爱”计划也被彻底取消了,爱的冲动在,但必须刻意地抑制,身体的焦渴与心灵的烦躁,让我们最终决定放弃这个孩子。
直到今天,我们还依然过着优哉的日子,而且,我还经常开导老公“丁克”家庭才是人文自由的最高境界,假如有一天我们彼此不爱了,也可坦然地离开,没有任何的束缚与羁绊。一句话说到了老公的心里,他也渐渐适应了“丁克”的生活。
而今,我们还在两人的爱巢里肆意地享受着,尽管我们也遭遇了旁人不解的目光,但我们会为这份心灵的惬意继续坚持下去……
【专家观点】
生还是不生,都该被祝福
◎嘉宾赖庆沅(江西民俗社会学研究会副会长)
电视剧《士兵突击》里有句台词:“今天明天你觉得有意义,明年后年呢?再过10年呢?你还会觉得这有意义吗?”10年前,20年前,有很多人觉得做“丁克”很有意义;但今天,他们突然觉得要个孩子比做“丁克”更有意义。世上没有后悔药,有钱难买早知道。有人做“丁克”,就必然有人会后悔。后悔的人多了,便有了“悔丁族”。
“丁克”之所以“丁克”,无外乎出于几种考虑:一是怕生孩子加重经济负担或影响事业发展。二是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孩子一来,麻烦也就接踵而至。不要说“犬子在,不远游”,仅是入托难就难倒一大片。三是两人的浪漫生活还没过够,不想让孩子打扰了夫妻感情。有了这许多考量,不少人便会觉得做“丁克”有意义。然而“丁克”生活是否如想象般美妙呢,原先的“丁克”们为何选择“叛逃”?
从社会的角度看,“丁克”家庭的增多会导致离婚率上升、人口负增长和老龄化、社会养老困难等一系列社会问题,因而社会对“丁克”家庭持不鼓励态度。“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数千年来,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因此,“丁克”家族很难成为全社会的生活潮流。
从家庭的角度看,人性中最本能的母性、父性和对天伦之乐、儿女亲情的向往,总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生,这也是导致“丁克”落跑最自然的因素。还有些人迫于亲友家人的压力而放弃“丁克”。有些家庭几年之后浪漫归于平淡,夫妻间产生了“审美疲劳”,渴望以孩子的出现给生活带来新惊喜,因而也放弃了“丁克”。
从个人的角度看,有些当初由于家庭经济条件所限而被迫“丁克”的夫妇,随着工作形势的稳定和收入的增多,具备了生养孩子的客观物质基础,从而自然退出“丁克”行列。
丁与不丁,孩子是标志;悔与不悔,主因是孩子。在养老的压力、身体的衰弱,精神需要慰藉等因素的刺激下,不少“老丁”开始动摇、后悔,开始“迷途知返”。当然,他们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错过了最佳生育年龄”。这也的确让不少“悔丁族”付出了“既尴尬又艰辛”的代价。所幸如今医疗水平不断进步,有各种辅助生育技术,这些能帮助“悔丁族”们实现心愿。社会已渐开明,实在不能生育的,还可以领养。
对于“悔丁族”而言,后悔归后悔,也可以选择坚持、坚守。当一大批人成了逃兵的同时,也是前有仆,后有继,不断有人加入了“丁克”大军。
“丁克”家族只是众多生活方式中的一种,可以自由选择,也可以随时放弃。 不管“丁克”还是“悔丁”,只要不是因外界环境扭曲了家庭常态,想生生不起,想生不敢生,都是该被祝福的选择。从这个意义上来看,悔与不悔,生还是不生,只是个人对社会条件、个人意愿、文化承接方面做出的最后权衡。
【心理分析】
“丁克”未了,“悔丁”已至
◎嘉宾李金萍(南昌市天纵女心理咨询工作室主任)
早在20世纪90年代初,北京、上海等城市开始流行“丁克”。时至今日,当年“丁克”,已人到中年,开始后悔当初的少不知事,并张罗着修补家庭的残缺,忙着生个一儿半女。此种心理,究其原因,有如下几种:
激情退潮之后,空余喧嚣的寂寞。人在恋爱的时候是唯我的、纯粹的,不希望受到打扰,享受爱情是青春年华中最炽烈的幸福。多年之后,当激情退却,婚姻归于平淡。人们就会寻找另外的寄托,这时发现,婚姻中唯一可以把握的不是爱情,而是孩子,孩子才是无法与自己真正剥离的爱。
财富累积,不安全感来袭。有很多“丁克”夫妇通过多年的奋斗,积累了一定的财富。当财富越积越多的时候,他们发现自己能享受的东西还是有限的。而且财富越多,身边真心的人越少,不安全感日益增强。只有自己的骨肉才是最可信任的,也是他们最愿意心甘情愿为之付出的。
被他人的幸福所诱惑。人到中年之后,身边的同事和朋友提及最多的就是孩子。他们会说孩子的趣事,孩子成长带来的快乐,还有孩子带来的成就感。他们嘴里的这些幸福会成为一种诱惑,不断地激发“丁克”们对天伦之乐的想象和向往。
事业无成,患得患失。很多“丁克”夫妻到中年后,事业上无所成就,生活上平平淡淡,就会有很强的失落感。人在不同的人生阶段,会有不同的需求,年轻时需要爱情、轻松、享乐,需要打拼事业。一旦人到中年,发现事业上平平,情感上淡淡,就会患得患失,觉得缺少了点什么,自然也就想到了孩子。
对老年的恐惧,寻求最终的归属。现在社会进入老年人高峰阶段,养老问题日益突出。婚姻关系也越来越不稳定,没有孩子的婚姻更是缺少了维系婚姻的稳定纽带,这会让越来越多的“丁克”夫妻感到恐慌。孩子存在的意义就日益凸显出来。
现在社会,人们越来越缺乏安全感,退守成了大多数人首选的防御机制。但靠孩子来解决问题,不能算是最好的办法。“丁克”夫妻应该视情况而定,确实想要个孩子,或者有必要要孩子的,可以考虑生个孩子。没办法生孩子的,可以考虑自己生活品质的提升和生活目标的再确立。人生一世,最主要的是生命的存在要有意义,只要我们活过,活得充实而有意义,也就无憾此生了。
【网络来风】
龙在天其实,我认为所谓的“丁克”,大多数是年轻时的一时冲动和没有经过理智考虑的结果。我很多朋友都有这种想法,也包括本人,想结婚后过简单的两人世界。但随着年纪的增大,爱情和自由不再是要考虑的主要因素,父母和社会舆论带来的压力会让原本自由的生活变沉重。等到年纪大的时候,两个人的家空空荡荡的,完全称不上一个完整的家。毕竟,永远保持年轻热闹心态的人总还是少数。
小小风雨时间能改变的东西太多,包括心境。不同年龄段,不同的人生阶段,心境最能反映年轮的变化。“丁克”是个好想法,可晚年会幸福吗?家有宝贝,尽管一切看起来乱七八糟,可那种幸福难以言表。这也是一种自我的成长,并且是非常实质性的一种成长。
杜杜“丁克”只是一种人生态度,既然别人已经选好了自己的人生道路,我们也不能多说什么。只是在我看来,一个家只有两个人显然是不完整的,虽说现在养孩子的成本很高,但一个孩子还是抚养的起的。当然,多了一个孩子,并不是多一双碗筷而已,多的是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责任。
心香一瓣数千年来,传宗接代的传统观念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根深蒂固,“丁克族”很难成为全社会的生活潮流。当初那些嫌麻烦、怕身材走样、希望过两人世界浪漫生活、害怕承担养儿育女的责任,立志做“丁克”们,后悔了?着急了?不过,该享的福你们都享过了,现在想回归,这条路不好走。
冉冉每个人在每个年龄段会有不同的人生规划或理想,很多时候还是要给自己留一条转身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