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今年59岁的邓小金,是江西省武宁县豫宁街道古艾社区的居民。20多年来,她不离不弃地照料卧床的丈夫,含辛茹苦地养育儿子,尽心尽力地帮助有困难的人。她先后获得“武宁县道德模范”“感动九江最美人物”“江西好人”等十几项荣誉称号,两次入围“中国好人榜”候选人,是一位远近闻名的贤妻良母。她为爱坚守、乐于奉献的事迹令人感动。
恋人伤残信守婚约
邓小金从小就仰慕军人。1994年,经人介绍,她与退伍军人陈鹏相识,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陈鹏英俊帅气,为人谦和且上进心强,18岁入伍后很快就入了党,先后担任文书、排长、副连长等职务。在一次训练中,陈鹏头部受了重伤,出院后留下了偶发癫痫的后遗症。这种病发作时,病人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必须尽快送医救治。经医学鉴定,陈鹏属“二等乙级伤残军人”。
得知陈鹏有癫痫后遗症后,邓小金依然深深地爱着他。当时,母亲并不赞成女儿的这一选择,告诫邓小金“不要自讨苦吃”,其他亲友也纷纷劝阻,建议她果断地终止恋爱。而邓小金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认定陈鹏就是自己生命的另一半。她说:“陈鹏人品好,他很爱我,我也很爱他。我不想因为他的身体有疾病就放弃他,我一定要信守承诺嫁给他,不管以后的日子过得如何艰苦,我也心甘情愿地和他相依相伴。”邓小金不改初心,一直痴情地爱着陈鹏。1996年春,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殿堂,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转业后的陈鹏被政府安排在县人事局工作。婚后第二年,邓小金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看到粉嫩白胖的儿子,夫妻二人乐得心花怒放,经过一番商议,决定给儿子取名为“陈邓亮”,希望儿子长大后成为一颗亮星,为父母增添光彩。父亲去世后,为了不让母亲一个人过孤独的生活,邓小金将母亲从乡下接来城里一起生活。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沉浸在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
照料瘫夫历尽艰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邓小金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幸福愉快的时候,一场灾难悄然而至。1997年3月20日晚,陈鹏突发癫痫倒地昏迷,医生诊断:旧伤复发,很可能会长期瘫痪。对于邓小金全家人来说,这不啻一声晴天霹雳。在陈鹏住院医治的84天中,邓小金日日夜夜守候在病床边。出院后丈夫一直处于瘫痪状态,全靠邓小金悉心照料。听说山西省平陆县有一家专治脑病癫痫的医院,邓小金决定将丈夫送去那儿碰碰运气。为丈夫治病已花光了家里的积蓄,邓小金只得去找娘家的亲友借了几万元。1999年11月,邓小金踏上了带丈夫去山西治疗的旅途。最辛苦的就是途中上车下车和转车,全靠邓小金将130多斤重的丈夫背上背下。在三门峡火车站转车时,因为舍不得花钱请车,邓小金咬紧牙关背着丈夫走了十几分钟才到长途汽车站,累得气喘吁吁,满身大汗。在山西治疗了70多天后,陈鹏的病情虽然有所好转,但还是不能独立行走。
丈夫瘫痪以后,家庭生活重担全部压在邓小金的肩上,光是照料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的丈夫,就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每天凌晨2点邓小金要准时给丈夫喂药,5点搀扶丈夫起床,帮助他排便洗脸,更换尿不湿,然后让丈夫锻炼半小时,7点、11点、17点要做饭,一日三餐要喂丈夫吃饭。邓小金有空就打开收音机让丈夫听军营生活节目。晚饭后如果天气好,邓小金就用轮椅推着丈夫去外面观赏夜景,回家后为丈夫洗澡按摩,间或为丈夫扎针灸,注射葡萄糖和氨基酸。除了照料丈夫以外,邓小金还要照料患有脑梗的八旬老母和读书的儿子,还要去外面打工赚钱。20多年来,邓小金吃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她却一直毫无怨言。
为了给丈夫治病,邓小金欠下了5万多元债务。为了还债,為了维持家庭生活,她每天都辛苦操劳,早上做一点馒头,有空就拿到街上叫卖;她还帮助别人洗衣服以换取一点劳务费;有时她去别人家里做清洁卫生的钟点工;有时她参加腰鼓队为商家开业做宣传,以获得微薄的补贴。有一天晚上,邓小金在人社局食堂洗完碗筷之后,趁着月色去一家建筑工地挑砖,一连挑了4个多小时,到半夜12点时,挑起一担砖突然头发昏,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在地上坐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就这样,邓小金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闯过了生活的一道道难关。
深爱儿子乐于助人
儿子陈邓亮是邓小金的精神支柱和美好希望,她对儿子一直倾注着深深的母爱。为了保障儿子在成长中不缺少营养,每当做了鸡、鱼、肉、蛋等好菜时,邓小金自己总是舍不得吃,尽量让儿子多吃点;她宁愿自己穿破旧衣服,也要让儿子穿得像样点。儿子读高中时,因为离家较远,必须在学校住宿,邓小金每天都要骑自行车给儿子送一顿晚餐。有一次送晚餐时,一个青年人骑着摩托车迎面冲来,邓小金心里一慌,连人带车翻在路边的水沟里,弄得满身泥污。邓小金特别重视对儿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她经常告诫儿子:人穷志不能穷,越是困难就越要坚强,在逆境中只有奋力拼搏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她还教育儿子要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报效国家,勉励儿子立志成才。
贫家出孝子。陈邓亮从小就很听话,很懂事。他在学校努力读书,回家主动帮母亲做家务:喂父亲吃饭、吃水果,帮父亲洗脚、洗衣服,洗碗、扫地、抹桌子,尽力减轻母亲的负担。陈邓亮从小就热爱学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品学兼优,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还曾先后获得全县中小学生征文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2016年,陈邓亮如愿考上赣南医学院。
邓小金一贯乐于助人,只要看到别人有困难,她就会尽力帮助。2011年10月,邓小金在县人民医院陪护丈夫住院时,一天下午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送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急救,因为病情十分严重,医生建议速送省儿童医院,可是老太太当时只带了300多元钱,一时急得号啕大哭。见此情景,邓小金果断地自己掏钱请来医院的救护车,并陪同老太太一道将孩子送到南昌,并为之垫付了5000元入院费用。由于抢救及时,孩子终于得救。直到第二天下午,孩子的父母从务工地福州赶来,邓小金才返回武宁继续照料住院的丈夫。
邓小金就是这样一位名副其实的贤妻良母,是一位富有爱心的好人,说起她,知情人无不啧啧称赞。
责编/晓辉
恋人伤残信守婚约
邓小金从小就仰慕军人。1994年,经人介绍,她与退伍军人陈鹏相识,两人很快就坠入了爱河。陈鹏英俊帅气,为人谦和且上进心强,18岁入伍后很快就入了党,先后担任文书、排长、副连长等职务。在一次训练中,陈鹏头部受了重伤,出院后留下了偶发癫痫的后遗症。这种病发作时,病人倒地抽搐,口吐白沫,必须尽快送医救治。经医学鉴定,陈鹏属“二等乙级伤残军人”。
得知陈鹏有癫痫后遗症后,邓小金依然深深地爱着他。当时,母亲并不赞成女儿的这一选择,告诫邓小金“不要自讨苦吃”,其他亲友也纷纷劝阻,建议她果断地终止恋爱。而邓小金却是“吃了秤砣铁了心”,认定陈鹏就是自己生命的另一半。她说:“陈鹏人品好,他很爱我,我也很爱他。我不想因为他的身体有疾病就放弃他,我一定要信守承诺嫁给他,不管以后的日子过得如何艰苦,我也心甘情愿地和他相依相伴。”邓小金不改初心,一直痴情地爱着陈鹏。1996年春,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殿堂,组建了一个幸福的小家庭。
转业后的陈鹏被政府安排在县人事局工作。婚后第二年,邓小金生下了一个可爱的儿子。看到粉嫩白胖的儿子,夫妻二人乐得心花怒放,经过一番商议,决定给儿子取名为“陈邓亮”,希望儿子长大后成为一颗亮星,为父母增添光彩。父亲去世后,为了不让母亲一个人过孤独的生活,邓小金将母亲从乡下接来城里一起生活。一家四口其乐融融,沉浸在对于美好未来的憧憬之中。
照料瘫夫历尽艰辛
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正当邓小金一家人的日子过得幸福愉快的时候,一场灾难悄然而至。1997年3月20日晚,陈鹏突发癫痫倒地昏迷,医生诊断:旧伤复发,很可能会长期瘫痪。对于邓小金全家人来说,这不啻一声晴天霹雳。在陈鹏住院医治的84天中,邓小金日日夜夜守候在病床边。出院后丈夫一直处于瘫痪状态,全靠邓小金悉心照料。听说山西省平陆县有一家专治脑病癫痫的医院,邓小金决定将丈夫送去那儿碰碰运气。为丈夫治病已花光了家里的积蓄,邓小金只得去找娘家的亲友借了几万元。1999年11月,邓小金踏上了带丈夫去山西治疗的旅途。最辛苦的就是途中上车下车和转车,全靠邓小金将130多斤重的丈夫背上背下。在三门峡火车站转车时,因为舍不得花钱请车,邓小金咬紧牙关背着丈夫走了十几分钟才到长途汽车站,累得气喘吁吁,满身大汗。在山西治疗了70多天后,陈鹏的病情虽然有所好转,但还是不能独立行走。
丈夫瘫痪以后,家庭生活重担全部压在邓小金的肩上,光是照料失去了生活自理能力的丈夫,就是一项十分繁重的任务。每天凌晨2点邓小金要准时给丈夫喂药,5点搀扶丈夫起床,帮助他排便洗脸,更换尿不湿,然后让丈夫锻炼半小时,7点、11点、17点要做饭,一日三餐要喂丈夫吃饭。邓小金有空就打开收音机让丈夫听军营生活节目。晚饭后如果天气好,邓小金就用轮椅推着丈夫去外面观赏夜景,回家后为丈夫洗澡按摩,间或为丈夫扎针灸,注射葡萄糖和氨基酸。除了照料丈夫以外,邓小金还要照料患有脑梗的八旬老母和读书的儿子,还要去外面打工赚钱。20多年来,邓小金吃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苦,她却一直毫无怨言。
为了给丈夫治病,邓小金欠下了5万多元债务。为了还债,為了维持家庭生活,她每天都辛苦操劳,早上做一点馒头,有空就拿到街上叫卖;她还帮助别人洗衣服以换取一点劳务费;有时她去别人家里做清洁卫生的钟点工;有时她参加腰鼓队为商家开业做宣传,以获得微薄的补贴。有一天晚上,邓小金在人社局食堂洗完碗筷之后,趁着月色去一家建筑工地挑砖,一连挑了4个多小时,到半夜12点时,挑起一担砖突然头发昏,顿时觉得天旋地转,在地上坐了好一会儿才缓过来……就这样,邓小金凭着顽强的意志和勤劳的双手,闯过了生活的一道道难关。
深爱儿子乐于助人
儿子陈邓亮是邓小金的精神支柱和美好希望,她对儿子一直倾注着深深的母爱。为了保障儿子在成长中不缺少营养,每当做了鸡、鱼、肉、蛋等好菜时,邓小金自己总是舍不得吃,尽量让儿子多吃点;她宁愿自己穿破旧衣服,也要让儿子穿得像样点。儿子读高中时,因为离家较远,必须在学校住宿,邓小金每天都要骑自行车给儿子送一顿晚餐。有一次送晚餐时,一个青年人骑着摩托车迎面冲来,邓小金心里一慌,连人带车翻在路边的水沟里,弄得满身泥污。邓小金特别重视对儿子的道德品质教育,她经常告诫儿子:人穷志不能穷,越是困难就越要坚强,在逆境中只有奋力拼搏才会有美好的未来。她还教育儿子要孝老爱亲,诚实守信,奉献社会,报效国家,勉励儿子立志成才。
贫家出孝子。陈邓亮从小就很听话,很懂事。他在学校努力读书,回家主动帮母亲做家务:喂父亲吃饭、吃水果,帮父亲洗脚、洗衣服,洗碗、扫地、抹桌子,尽力减轻母亲的负担。陈邓亮从小就热爱学习,从小学一年级开始,一直品学兼优,年年被评为“三好学生”“优秀班干部”,还曾先后获得全县中小学生征文竞赛特等奖和一等奖。2016年,陈邓亮如愿考上赣南医学院。
邓小金一贯乐于助人,只要看到别人有困难,她就会尽力帮助。2011年10月,邓小金在县人民医院陪护丈夫住院时,一天下午有个白发苍苍的老太太送来一个七八岁的小孩急救,因为病情十分严重,医生建议速送省儿童医院,可是老太太当时只带了300多元钱,一时急得号啕大哭。见此情景,邓小金果断地自己掏钱请来医院的救护车,并陪同老太太一道将孩子送到南昌,并为之垫付了5000元入院费用。由于抢救及时,孩子终于得救。直到第二天下午,孩子的父母从务工地福州赶来,邓小金才返回武宁继续照料住院的丈夫。
邓小金就是这样一位名副其实的贤妻良母,是一位富有爱心的好人,说起她,知情人无不啧啧称赞。
责编/晓辉